承山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承山针刺图解 承山针刺方法
承山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承山针刺图解 承山针刺方法
取穴法:伏位,小腿后面正中线。腓肠肌肌腹最突点 下缘。
简易取法: 1.腘横纹中点至外踝尖平齐处连线的中点是本穴。
2.直立,足尖着地,足跟用力上提,小腿后正中,肌肉紧张而出现“人”字形,“人”字尖下凹陷处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屈侧面向伸侧面与小腿曲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深1-2.5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可有酸胀感,有时扩散至腘窝;深刺时,有麻电感向足底放射。
长强的针刺方法 长强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利湿,调理下焦。配天枢,合谷,阴陵泉,上巨虚,下巨虚,针刺泻法,治疗湿热泄泻;配合谷,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气海,针刺泻法,治疗湿热痢疾;配次髎,上巨虚,承山,三阴交,大肠俞,针刺泻法,治疗大肠湿热便血;配三阴交,阳陵泉,膀胱俞,中极,针刺泻法,治疗湿热淋癃;配中极,下髎,血海,三阴交,支沟,针刺泻法,治疗湿热下注之阴部湿痒。
2.配腹结,合谷,曲池,支沟,天枢,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通腑,治疗热结便秘。
3.配阴陵泉,上巨虚,内庭,大肠俞,承山,针刺泻法,泻热消壅,清利肠道,治疗大肠燥热,血络瘀滞之痔疾。
4.配百会,脾俞,足三里,上巨虚,针刺补法,益气提升,治疗气虚下陷之脱肛,阴挺等。
5.配大椎,神门,身柱,膻中,丰隆,三阴交,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化痰,安神定制,治疗痰浊痹阻络窍之痫证,癫证,狂证等。
6.配身柱,承山,间使,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强筋健骨,治疗督脉为病之腰脊,尾骶骨痛。
针刺委中注意事项 委中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凉血,解毒。配气海,曲泉,行间,迎香,涌泉,譩譆,针刺泻法,治疗血热鼻衄,齿衄;配曲池,解溪,风门,阿是穴,针刺泻法,治疗血热丹毒,疔疮;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针刺泻法,治疗热壅大肠之便血;配曲池,血海,针刺泻法,活血散风,治疗风热荨麻疹。
2.本穴舒筋强腰,活络止痛,为治疗腰痛要穴。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阿是穴,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疗寒湿腰痛;配命门,肾俞,腰阳关,志室,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治疗肾虚腰痛;配水沟,环跳,龈交,针刺泻法,龈交点刺出血,治疗气滞血瘀之跌仆闪挫腰痛,疼痛不能俯仰;配肾俞,腰阳关,环跳,风市,昆仑,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经脉痹阻之腰腿疼(坐骨神经痛)。
3.配环跳,风市,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丘墟,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治疗中风下肢不遂。
4.配阳陵泉,悬钟,承筋,承山,昆仑,针刺补法,舒筋活络,补髓强筋,治疗下肢痿痹拘急,足踝酸软等。
5.配膝眼,鹤顶,阳陵泉,秩边,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治疗经络痹阻之关节痛。
承山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承山针刺图解 承山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凉血止血,为治疗便血要穴。配长强,三阴交,上巨虚,内庭,针刺泻法,治疗大肠热盛,热伤血络之便血。
2.配风门,少商,迎香,合谷,针刺泻法,清热凉血止血,治疗肺热鼻衄。
3.配次髎,长强,二白,太白,会阳,大肠俞,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散瘀,治疗湿热下注大肠之痔疮及肛门裂、
4.配上巨虚,合谷,天枢,腹结,大肠俞,秩边,针刺泻法,清热理气,通调肠腑,治疗热结肠腑之腹痛拒按,便秘。
5.配百会,二白,长强,针刺泻法,百会加灸,补气举陷,治疗中气下陷之脱肛。
6.配委中,昆仑,腰阳关,肾俞,腰部夹脊穴,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强健腰脊,治疗各种腰背脊痛。
7.配委中,承筋,阳陵泉,足三里,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解痉,治疗各种原因所致之腿痛转筋。
8.配条口,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不通之肩凝症。
9.配委中,太溪,昆仑,阳陵泉,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治疗经脉痹阻之下肢痹痛。
10.配昆仑,太溪,三阴交,丘墟,针刺补法,填精补肾通络,治疗精血不足,经脉失养之足跟痛,足下垂。
11.配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八风,针刺泻法,祛风除湿,治疗风湿脚气。
光明的准确位置图片 光明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睛明,太冲,太阳,地五会,侠溪,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明目止痛,治疗肝胆火盛之目痛,目痒等症。
2.配角孙,四白,丝竹空,睛明,太冲,肝俞,肾俞,风池,针刺补法,滋补肝肾,明目退翳,治疗肝肾亏虚之目翳,夜盲等症。
3.配足临泣,内庭,期门,太冲,侠溪,肩井,针刺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治疗肝胆气郁之两乳发憋,胀痛难忍。
4.配环跳,风市,膝眼,承山,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止痛,治疗膝痛,下肢痿痹等。
承山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承山针刺图解 承山穴穴位解剖
1.皮肤:由腓肠内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和小隐静脉。
3.腓肠肌: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第2骶神经。
4.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深面,并与之合成小腿三头肌,其神经支配同腓肠肌。
5.胫神经:正当穴位深处,若刺中有触电感放射足底。
承泣针刺方法 针刺承泣的作用主治
承泣穴位胃经起始穴,又是任脉,阳跷,足阳明等三经交会穴,该穴可以疏风清火,祛邪明目,多用于治疗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夜盲症,色盲症,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眶下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症的治疗。
条口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条口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环跳,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散寒除湿,舒筋止痛,治疗寒湿阻络之下肢痿痹,小腿冷痛,麻木,转筋等。
2.配解溪,昆仑,太冲,足临泣,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消肿,治疗经气不利之跗肿。
3.配承山,肩髃,肩髎,阳陵泉,针刺泻法,条口透承山,活血通络,治疗气血阻滞之肩痛,活动不利等。
4.配天枢,气海,上巨虚,针刺平补平泻法,气海可灸,散寒除湿,治疗寒凝腹痛,虚寒痢疾等。
关节炎治疗之中医方法
推拿按摩
推拿和按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疏导血管,推拿和按摩治疗手法主要是按、捻、揉、摇等。上肢以双侧手指、掌指、腕关节为重点,下肢以双侧足趾、踝关节为重点。
针灸
针灸治疗对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部位要选取相应的穴位。
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外敷治疗
外敷治疗是中医治疗关节炎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将药物敷在关节部位来治疗关节炎。外敷疗法也是是中医目前使用较为广泛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外敷药内部的中草药成分,达到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的目的。
腰阳关怎么针刺
腰阳关的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俯卧位,在腰部,两髂嵴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针1.0-2.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服向周围,如捣针则放射至两侧。
针刺腰阳关功能主治
功能:补益阳气,强壮腰肾,温经通络。
主治病证:
1.肾阳虚衰之遗精,月经不调,带下,腰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腰骶痛,下肢痿痹诸病证。
常用配伍:
1.配肾俞,志室,关元,八髎,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肾经,治疗肾虚遗精,白浊等。
2.配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补肾调经,治疗肾虚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
3.配命门,膀胱俞,三阴交,针刺补法,温阳行水,治疗肾阳虚遗尿,尿频等。
4.配肾俞,志室,命门,太溪,委中,针刺补法,温肾壮阳,壮骨止痛,治疗肾阳虚腰痛。
5.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针刺泻法,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治疗寒湿腰腿痛,下肢痿软酸痛,下肢痿痹等。
注意事项
腰阳关穴深部为脊髓的马尾神经,针刺过深,可针到神经,故禁止直刺过深;当有触电样针感走窜至下方,此时应立即停针,不可再进行强烈的提插捻转,不可刺激过强。
腰阳关的针刺深度 针刺腰阳关功能主治
功能:补益阳气,强壮腰肾,温经通络。
主治病证:
1.肾阳虚衰之遗精,月经不调,带下,腰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腰骶痛,下肢痿痹诸病证。
常用配伍:
1.配肾俞,志室,关元,八髎,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肾经,治疗肾虚遗精,白浊等。
2.配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补肾调经,治疗肾虚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
3.配命门,膀胱俞,三阴交,针刺补法,温阳行水,治疗肾阳虚遗尿,尿频等。
4.配肾俞,志室,命门,太溪,委中,针刺补法,温肾壮阳,壮骨止痛,治疗肾阳虚腰痛。
5.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承山,针刺泻法,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治疗寒湿腰腿痛,下肢痿软酸痛,下肢痿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