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几岁孩子分房睡 3岁前孩子应学会独睡

几岁孩子分房睡 3岁前孩子应学会独睡

独睡就意味着分床,孩子在2~3岁时,已开始逐渐有自我意识,此时父母就不要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给孩子安排个小床,让他进行独睡,可以锻炼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日后也不会对父母过度依赖,而会把自己当做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个体存在。提前练习独睡,对孩子分房睡也十分有利。

父母与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睡时,父母翻身或动弹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分床睡眠,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的“私人空间”都变得更大,孩子的睡眠时间也更有保障。

分床睡眠有助于孩子克服怕黑、怕怪物等恐惧心理,让孩子逐渐养成勇敢、不怕困难、不依赖他人的性格,并学会从父母之外的其他途径获得安全感。

研究表明,让孩子与父母分床睡,有助于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孩子长大后,也会很快适应周围环境。

婴儿秋季睡觉盖多少

家长睡觉与孩子应分床不分房

依然有许多父母喜欢与宝宝同睡一个被窝。尤其是冬季,父母怕孩子受凉,喜欢搂着孩子睡。一旦父母患有感冒、皮肤病等疾病时,很容易通过呼吸、皮肤接触传染给孩子。更可怕的是,当父母熟睡时,容易将手或被褥捂住新生儿口、鼻,导致其窒息,甚至死亡。另外,母亲在夜间睡眼惺忪时哺乳,乳房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堵住孩子的呼吸道,诱发窒息。以往类似案例曾屡次发生过。

不过,分床睡并不意味着分房睡。孩子睡觉时,父母要尽量让孩子睡在视线以内,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意外。一旦婴幼儿在睡眠中发生窒息,抢救要争分夺秒。因此,家长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孩子送到有儿科急诊力量的医院救治。

宝宝秋季穿衣有讲究

秋季天气转凉,很多父母不知该给孩子添加多少衣服合适?潘明沃指出,通常儿童穿衣做到“四暖一凉”即可。

三岁孩子夜里睡眠不好怎么办

三岁孩子夜里睡眠不好怎么办?一般三岁孩子睡眠不好,可能是睡眠环境不佳、喂养不当、安全感缺失、安全感缺失、夜间排尿等等都会导致孩子睡眠不好,那么,三岁孩子夜里睡眠不好怎么办呢,家长首先要掌握好孩子的睡眠时间,正常3岁宝宝每天睡眠时间为12小时左右,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晚上要坚持早睡,因为孩子一旦过了疲劳期,那么他们就很难再安定下来入睡了。

以下几种方法可轻松搞定夜里睡眠不好的孩子:

1、坚持早睡: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间最好能够固定,因为坚持早睡或者在同一时间睡觉,对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帮助。有专家表示一旦孩子过了疲劳期,那么他们就很难再安定下来入睡了,因此建议孩子在上小学前的就寝时间应该定在19:30-20:30之间。

2、睡前设置一种例行常规:在睡前做几个简单的小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放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睡前可以洗澡、穿上睡衣、刷牙和阅读一本故事书。让事情变得基本和简单,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医学院博士Hannah Chow是说最好是要有一个安静的例行常规,有助于孩子的睡眠。

3、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你的孩子的房间是舒适的,保证冬暖夏凉即可。房间要可以控制光线,适当地添加灯罩或者百叶窗。柔软的灯光可以让孩子感觉更好,一个柔软的枕头也能让他觉得舒服。可千万不要让他的床上到处都是玩具。

4、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虽然在我们大人的眼里,小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但是在他们的身体里面有。保证每天晚上按时睡觉能够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进入一种睡眠规律。在周末或者在夏天的晚上睡眠时间可以适当延迟,但是其他时间应该尽量保持一致。推迟时间睡觉的话很难会让孩子再度调整到正常的生物钟。

5、要午睡:小孩子在三岁以前最好都要午睡,18个月以上的幼儿一般午睡在一到三个小时。尽量避免在黄昏时候睡觉,这样做会让他们在夜晚难以入睡。当孩子5岁以后,就不用再有长时间的午睡,只需要在午后打个小盹即可。

关于“三岁孩子夜里睡眠不好怎么办”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据相关专家介绍说人的一生大都数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健康的睡眠质量保证了我们白天的精力充沛,而且对于孩子来说,睡眠显得格外的重要。

宝宝几岁应该和大人分开睡

没能和孩子及时分房睡,原因通常不在孩子,而在父母,父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或是父母潜意识也有心结。

专家提醒说,太早分房睡和太晚分房睡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3岁以后可开始考虑分房睡,5岁左右最适合,但上小学后还没分房睡,就有些晚。当然,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龄、胆量、独立性、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以及家庭的具体环境等因素。

3岁前分房睡: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什么时候跟孩子分房睡,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太早太晚都不好。专家提醒,至少要等到孩子满3岁后才考虑分房睡。孩子太小时跟父母分房睡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如果让孩子在3岁前跟母亲分离,孩子就可能会认为母亲没有了,或认为被母亲抛弃了,从而伤害到心灵。

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由于自我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了母亲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长大后可能会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没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3岁前,会有一件特别喜爱的东西,如一个公仔或一条毛巾,每晚睡觉时一定要抱着睡?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脑海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于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这个公仔或毛巾就是母亲的象征,抱着它睡,就可以确保母亲不会离开。所以,即使很旧很脏了,你也很难从孩子身边拿走它。因此,让3岁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上学后分房睡:成年后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同样,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孩子成年后则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产生心理问题。比如产生各种焦虑障碍或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困难等。

曾经有过的一个男孩患了社交恐惧症,都读高中了,每晚都还要妈妈陪他睡才能睡得着。“每天晚上,他的父亲都要等他们母子睡了以后,才去把孩子的母亲抱回自己的房间。”

专家同时指出,有些女孩也会有恋母行为。“现在这种现象好像还越来越多,尤其是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和父亲地位过低的家庭,更应重视这个问题。”

专家建议:5岁左右较适合分房睡

建议孩子3岁以后可以考虑分房睡,5岁左右分房最适合,“如果上小学以后还没有跟父母分房睡,就有些晚了”。

为什么5岁左右分房睡最适合呢?4~6岁是性蕾期,孩子在5岁左右,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分开睡,可以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

不过,对于坚决不愿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强逼,家长要多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孩子可接受的办法,例如,可以通过奖励的办法诱导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应对孩子的勇敢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通常在一周后,孩子就很乐意自己一个人睡了,并且从此大多不愿意再跟父母睡。

小贴士:跟孩子分房睡有技巧

1、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让孩子的房间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便于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

2、刚开始分房睡时,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拥抱孩子;

3、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书,让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准备;

4、孩子入睡前尽量不要太兴奋,不要看电视,不在睡前批评、斥责孩子;

5、临睡前让孩子排空小便,尽量不起夜;

6、告诉孩子,你的房门不会锁门,只要他需要帮助,一定可以得到帮助;

7、当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时,父母可以与孩子暂时同睡,待孩子康复后再让其独自睡。

怎样让孩子自己睡 和孩子分房睡的最佳时期

一般来说,孩子5岁时心智发育相对成熟,此时是最佳的分房时期。分房太早,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太晚又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父母在此之前就应该做好相关准备,来练习孩子的独立性了。

小孩子睡觉时开灯好还是关灯好

很多家长都让小孩子的房间亮着灯睡觉,避免小孩被黑暗吓怕。在一医学院问卷调查发现,小孩子在2岁前,若亮着灯睡觉,患上深近视机会是很高。

一项研究访问了479名年龄由2至16岁患有深近视孩童和青年,研究人员把他们分为3大类:睡在完全黑暗的房间,睡觉时亮着晚灯和睡在光线充足的房间。他们发现2岁前若睡在完全黑暗的房间,只有百份之十的孩子患有深近视;若睡在晚灯照明的孩子,有百份之三十四患有深近视;而百份之五十六的孩子患有深近视是睡在光线充足的房间。

美中不足之处是研究报告中没有把遗传因素加入考虑,所以并不能完全相信小孩子在两岁前睡觉受到光线影响而导致深近视;但科学家相信光线会误导眼睛焦点在眼皮上而导致深近视,如果这理论是正确的话,所有托儿所使用的晚灯需要全部更换。

小孩睡觉时亮灯的弊处

1、任何工光源都产种微妙光压力种光压力期存使、尤其婴幼表现躁安、情绪宁致难于眠

2、让宝宝久灯光睡觉进影响网状激系统使每睡眠间缩短睡眠深度变浅容易惊醒

3、宝宝久灯光睡眠孩视力发育利;睡眠熄灯意义于使眼球睫状肌获充休息期暴露灯光睡觉光线眼睛刺激持续断眼球睫状肌便能充休息于婴幼说极易造视网膜损害影响其视力发育

4、研究证明,幼儿睡觉时开灯会成倍增加患近视的几率。 年轻的父母或许会说,我们的孩子经常不能好好入睡,他怕黑,而且我们在同一个房间里,孩子睡觉的时候,大人往往还在活动,开灯有时候是不得已的。

怎么让小孩关灯睡觉又避免小孩怕黑?

1、孩怕黑:避免利用黑夜恐怖气氛威胁孩入睡造孩惧怕黑夜普遍原解决带孩月光散步告诉黑夜安详美丽孩睡觉喜欢玩具熊布娃娃放枕边孩角掖拉窗帘、熄灯

2、孩愿入睡:要吼强迫孩睡觉给孩讲些故事条件故事讲完乖乖熄灯睡觉记住要讲恐怖故事

3、父母孩同房间:要让光源着孩尽量使用台灯更要看电视即便音量放低睡床与光源间用隔屏或布帘加遮挡

4、孩遇恶梦:种情况父母应该陪伴孩再睡着止甚至睡晚要利用着台灯孩驱赶恶梦

宝宝每天要睡多少觉?

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婴儿,一昼夜所需的睡眠时间约为18-20小时,每天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可谓‘吃饱了就睡’。

2-3个月每天需睡16-18小时,5-9个月需睡15-16小时,满周岁时大概需睡14-15小时。

随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到2-3岁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

4-5岁睡眠时间减少到11-12小时,逐渐接近成人。当然,其中会有个体差异。

哄宝宝睡觉别使劲摇晃

婴儿在睡觉时,外界的震动幅度过大,或者像钟摆一样摇晃,会对婴儿的发育造成影响。这时婴儿会出现惊恐、紧张的心理,甚至有被摇晕的可能性。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更不适合这种摇晃着睡觉,因为他们各个器官适应外界的能力还不太强,从母体里湿润的环境到外界干燥的环境里,声音、光线、温度都不一样,更不适合外界带来的其他刺激。

前3个月不需要睡枕头

由于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故平躺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上,不会造成肌肉紧绷状态而导致落枕;加上新生儿的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也很自然,新生儿无需枕头。如果头部被垫高了,反而容易形成头颈弯曲,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和吞咽,甚至可能发生意外。为了防止吐奶,婴儿上半身可略垫高1厘米。

当婴儿长到3-4个月,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这时睡觉时可枕一厘米高的枕头。

长到7-8个月开始学坐,婴儿胸部脊柱开始向后弯曲,肩也发育增宽,这时孩子睡觉时应枕3厘米高左右的枕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睡眠和身体正常发育,常枕高枕头容易形成驼背。

几岁孩子分房睡 孩子越大越难分房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孩子越大,越不容易分房睡。这是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会把故事中的情节联想起来,充分发挥想象,会怕黑、怕窗外的声音、怕树叶的影子、怕床下藏着怪物等,所以分房难度会更大。

孩子几岁自己睡比较好

独睡就意味着分床,孩子在2~3岁时,已开始逐渐有自我意识,此时父母就不要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给孩子安排个小床,让他进行独睡,可以锻炼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日后也不会对父母过度依赖,而会把自己当做和爸爸妈妈一样的个体存在。提前练习独睡,对孩子分房睡也十分有利。

孩子分房的最佳年龄 5岁是孩子最佳的分房时间

4~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差异,这是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这段时间,父母可以为孩子分房做准备了,顺利分房对将来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育都十分有好处。

如何预防性早熟

1、少吃含激素类产品

洋快餐,燕窝、蜂王浆等高蛋白补品,以及反季节蔬菜、水果,都含有较多的雌激素,是诱发孩子性早熟的“罪魁祸首”。家长们一定要牢记孩子成长的饮食禁忌,多给孩子吃些原生态、未受污染的食品。

2、合理饮食,预防肥胖

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重要。现在有太多的孩子,被爷爷奶奶宠着,吃饭的时候只挑肉吃,不爱吃蔬菜,平时把果汁、饮料当水喝,又不爱运动,久而久之,身体变开始肥胖起来。而肥胖,恰恰也是性早熟的诱因之一。有专家指出,7、8岁的小姑娘,如果体重有30公斤,那一定得当心,因为体重到30公斤,性发育就会启动。

3、正确引导,有所“不为”

除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之外,应当避免让孩子过早接触“儿童不宜”的情爱镜头和相关资讯,不要为其使用成人化妆品。及时与孩子分床、分房睡觉,避免让孩子不小心撞见家长的性行为。家长如果有吃口服避孕药的,一定要锁好,避免孩子看到后出于好奇心服用。

如何让孩子分房睡 不要关上孩子的房门

孩子开始独睡时,父母可以打开孩子和自己的房门,随时保持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就不会过于紧张和害怕。

宝宝几岁应该和大人分开睡

3岁前分房睡: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什么时候跟孩子分房睡,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太早太晚都不好。专家提醒,至少要等到孩子满3岁后才考虑分房睡。孩子太小时跟父母分房睡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如果让孩子在3岁前跟母亲分离,孩子就可能会认为母亲没有了,或认为被母亲抛弃了,从而伤害到心灵。

对于不到3岁的孩子,由于自我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没有了母亲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孩子长大后可能会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疑心重、没有信任他人的能力等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3岁前,会有一件特别喜爱的东西,如一个公仔或一条毛巾,每晚睡觉时一定要抱着睡?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脑海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母亲形象,于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这个公仔或毛巾就是母亲的象征,抱着它睡,就可以确保母亲不会离开。所以,即使很旧很脏了,你也很难从孩子身边拿走它。因此,让3岁以前的孩子跟父母分房睡,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上学后分房睡:成年后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同样,太晚跟孩子分房睡,孩子成年后则有可能患上某些精神疾病或产生心理问题。比如产生各种焦虑障碍或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性障碍、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困难等。

曾经有过的一个男孩患了社交恐惧症,都读高中了,每晚都还要妈妈陪他睡才能睡得着。“每天晚上,他的父亲都要等他们母子睡了以后,才去把孩子的母亲抱回自己的房间。”

专家同时指出,有些女孩也会有恋母行为。“现在这种现象好像还越来越多,尤其是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和父亲地位过低的家庭,更应重视这个问题。”

专家建议:5岁左右较适合分房睡

建议孩子3岁以后可以考虑分房睡,5岁左右分房最适合,“如果上小学以后还没有跟父母分房睡,就有些晚了”。

为什么5岁左右分房睡最适合呢?4~6岁是性蕾期,孩子在5岁左右,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分开睡,可以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

不过,对于坚决不愿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强逼,家长要多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孩子可接受的办法,例如,可以通过奖励的办法诱导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应对孩子的勇敢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通常在一周后,孩子就很乐意自己一个人睡了,并且从此大多不愿意再跟父母睡。

小贴士:跟孩子分房睡有技巧

1、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让孩子的房间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便于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

2、刚开始分房睡时,一定要在睡前陪伴孩子,拥抱孩子;

3、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或跟孩子一起看书,让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准备;

4、孩子入睡前尽量不要太兴奋,不要看电视,不在睡前批评、斥责孩子;

5、临睡前让孩子排空小便,尽量不起夜;

6、告诉孩子,你的房门不会锁门,只要他需要帮助,一定可以得到帮助;

7、当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时,父母可以与孩子暂时同睡,待孩子康复后再让其独自睡。

如何让孩子分房睡 布置一个孩子喜欢的环境

分房前,父母应和孩子一起布置孩子的房间或床铺,尽量满足孩子对房间的设想。这些孩子自己精心设计的装饰,可以极大地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要,帮助其顺利渡过分房期。

几岁和孩子分开睡最好

归纳一下大多数论述宝宝和父母同床害处的文章,核心观点大概有以下几种:

1、不利宝宝享受高质量的睡眠

2、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3、不利于促进夫妇关系和谐

4、不利于从小培养内心独立

仔细分析发现,前三个理由都可以通过某种合适的方法得以解决,99%的父母选择分床、分房睡最根本的原因是第4点。

选择第4点的主要考量是 —— 内心能否独立是婴幼儿能否正确认识自我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孩子适龄与父母分床,有助于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可促进心理成熟,可以防止长大后对父母过度依赖。

到底孩子与父母同睡会不会导致孩子过分依赖?

儿科医生威廉·西尔斯是依恋类型教养方式的倡导者,他更强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纽带,认为与父母同睡一张床的婴儿长大后更加自信和独立,而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很多父母的支持。

根据来自美国 babycenter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大约13%的父母与孩子同睡,近年来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之多,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确实,对于今天越来越忙碌的家庭, 孩子与父母分离了整整一天之后,相互依偎在同一张床上可以享受非常不错的亲子时光。 同睡一张床可以与孩子有更多的身体接触,从而增强父亲与孩子、哺乳期的母亲或白天没时间跟自己孩子在一起的妈妈与婴儿之间亲密感。

虽然一些传统的儿童发展专家认为, 与父母同睡的孩子会过于依赖,然而随着近年来在美国与父母同睡的情况更为普遍,也更为人们所接受,其中一些怀疑已经消逝。

例如,著名睡眠专家理查德·费伯在1985年版《解决你孩子的睡眠问题》的书中建议家长最好不要和孩子同床睡。 但在2006年的修订版中费伯的观点渐渐发生了转变。他写道,“孩子在不安中长大,仅仅因为他们离开自己的父母单独睡眠或与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睡,而与父母一起睡并不会阻止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发展他们的个性,不管你是否和孩子同睡一张床,只要感觉舒适,就是正确的做法。”

可见宝宝和父母同床目的在于建立帮孩子稳定的安全感,一个安全感基础奠基良好的孩子,他的内在才有力量,他才能顺利地从母亲那里走出来,然后走向周围,走向世界。

什么时候分开睡比较合适呢?

当然与父母同睡的日子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很自然地很愉快地适应分开睡。那什么时候分开睡比较合适呢?怎么做,孩子容易接受呢?其实正如查德·费伯说的,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分房睡的年龄应因人而异,不强迫千篇一律,以孩子和母亲形成安全依恋为原则。

那么,如何体现亲子间的安全依恋呢?宝宝和妈妈在一起时非常愉悦和高兴,暂时和妈妈分开后不焦虑、不恐惧,相互之间有信任感,此时即标志着亲子之间已形成了安全依恋。如果亲子间没有形成安全依恋,母亲稍一离开,孩子即大哭大闹,此时不主张和孩子分房睡。家长想和孩子分房睡要依据孩子心理发展的成熟程度,自然而然地分开,而不是强行分开。

3岁前不宜分房睡: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

3岁以内是宝宝依恋形成的关键期,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这种依恋将逐步发展成一种安全依恋,它不仅能促进婴儿智力的发育,还能让孩子在成年后较容易产生自我信任和对别人的信赖,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因此,安全依恋的形成后是分房睡的最佳时机。所以至少要等到孩子满3岁后才考虑分房睡。

5岁左右较适合分房睡

为什么5岁左右分房睡最适合呢?"因为4—6岁是性蕾期,孩子在5岁左右,开始意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差异。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与孩子分开睡,可以给他们自己的空间,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

不过,对于坚决不愿分房睡的孩子,也不要强逼,家长要多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孩子可接受的办法,例如,父母可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想像力,和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小房间,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去睡眠。

还可以通过奖励的办法诱导孩子分房睡,如果成功了,第二天,应对孩子的勇敢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通常坚持强化一周后,孩子就很乐意自己一个人睡了,并且从此大多不愿意再跟父母睡。当然具体情况也要因人而异,要看孩子的心理年龄、胆量、独立性、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以及家庭的具体环境等因素。

怎样跟孩子分房睡 分房之后给孩子一个缓冲期

在刚开始和孩子分房睡的时候,可以在孩子入睡前给他讲故事,或等他睡着了之后再关灯离开。然后再逐渐地在孩子没有睡熟之前就离开,但是要让孩子的感觉到你就在附近,慢慢地孩子就会进入自己睡觉的阶段。

相关推荐

培养宝宝眠习惯的6大攻略

1.晚餐时间要固定 幼儿的晚饭时间最好是晚上5:30-6:00,这样吃完饭后,他可以玩1个小时,7:30就可以准备觉,8点钟左右正式上床觉。 但由于现代父母工作繁忙,下班晚,就算7点回到家,8点左右才能吃饭,孩子跟爸爸妈妈玩玩弄弄,最早也要9、10点钟才觉。这种父母回家晚、吃饭晚、玩得晚,而造成孩子的情况,并不利于孩子日后适幼儿园的生活。 建议:先给小朋友吃饭 晚归的父母尽量不要和孩子一起吃晚饭,可以让爷爷奶奶或保姆陪孩子一起先吃,让孩子形成在固定的时间吃晚饭的习惯和意识,并让孩子晚饭后、

觉时间的长短对身高有影响吗

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脉冲式的,它在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所以保证充足的眠有利于孩子的长高。眠时肌肉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 眠时间的长短因年龄而不同,每个个体也有很大差别,一般而言一昼夜所需的眠时间:新生儿为14--20小时,2--3月龄为14--18小时,5--9月龄为13--16小时,1--3岁为12--14小时,4--6岁为11--12小时,7--10岁为9小时,青春期为9--10小时,成人一般7--8小时。 由于学业繁重,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孩子往往要

一岁宝宝眠时间多少比较合适

一般来说,一岁的宝宝每天晚上会10-12个小时,白天还会再1-2个小时。有的孩子精力旺盛,晚上8、9个小时,白天陆陆续也会3、4个小时。有的孩子眠时间会多一些,可能一晚上就会上10个小时甚至更多,白天还要再3、4个小时。 那么宝宝的眠时间怎么安排呢?一般来说,一岁宝宝在上午和下午各1-2个小时,晚上从7-9点左右开始到第二天早上醒来,约8-10个小时。建议下午5点后到7点前尽量不要让宝宝觉,这样会导致宝宝半夜醒过来,大人也休息不好。

前喝牛奶易患肥胖症

1、专家建议: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就该逐渐断奶(包括母乳和牛奶)。然而,很多家长在孩子前前依然继续给孩子饮用牛奶(配方奶粉、全脂或半脱脂牛奶),以帮助孩子更好入。即使孩子已经进食固体食物之后,很多家长仍然继续让孩子前牛奶。 2、新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对7000多名小儿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在孩子9个月大、2岁、4岁半和5岁半的时候,对其饮食与身体状况进行了研究。 3、结果发现:在2岁时仍然喝前牛奶的孩子中,有22。9%的孩子到5岁半时罹患肥胖症。而不喝前牛奶的孩子中,这一比率仅为16%。研究人员将

幼儿教育不可错过的关键期

幼儿学习存在“关键期” 在学习关键期内,孩子能够学得好学得快、甚至可以发展特殊的能力。而过了学习关键期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变得不可能。回忆一下您的孩子是在什么时候学会爬行的呢?大部分的孩子在7~10个月的时候学会爬行,因为在7~10个月的时候人类大脑的髓磷脂鞘化进入到爬行这样一个阶段;同样的道理,10~12个月的孩子是站立的关键期,我们不用怎么教孩子走路,他们都会很快地学会;当孩子进入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我们可根据各项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来了解3~6岁的孩子该学些什么。 3~6岁的学习决定孩子日后成才与

前喝牛奶易患肥胖症

1、专家建议: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就该逐渐断奶(包括母乳和牛奶)。然而,很多家长在孩子前前依然继续给孩子饮用牛奶(配方奶粉、全脂或半脱脂牛奶),以帮助孩子更好入。即使孩子已经进食固体食物之后,很多家长仍然继续让孩子前牛奶。2、新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对7000多名小儿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在孩子9个月大、2岁、4岁半和5岁半的时候,对其饮食与身体状况进行了研究。3、结果发现:在2岁时仍然喝前牛奶的孩子中,有22。9%的孩子到5岁半时罹患肥胖症。而不喝前牛奶的孩子中,这一比率仅为16%。研究人员将孩子

父母早早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眠习惯

但很多父母没意识到眠会多深刻得影响到孩子的各个方面。一大堆的科学家都已经发现,眠会影响孩子的心血管健康、大脑、学习以及行为模式。 首先眠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生长。生长激素,这个经常出现在广告里的化学物质,最好的获得方式其实是在孩子的深眠期。那些体内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眠的时间低于平均水平。 此外,科学家发现,那些眠不规律的孩子觉时大脑会出现过度兴奋。你会看到他们的血糖在眠时会升高,这会让孩子糖尿病、肥胖和心脏病的风险加大。 一般我们吃得足够多时,我们的脂肪细胞会生产出瘦素,它会让我们停止进

智能开发要讲究章法

三岁之前学做人 三岁之后学做事 针对现在社会上很流行的一种说法??“3岁以前是一生中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金星明指出,父母更该记住的是??“3岁以前是形成人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时期”。3岁以前学做人,父母该帮宝宝学做一个会吃、会、会走、会说的独立人,学做一个适环境的社会人,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主动探索环境,而不是强迫宝宝学这学那,让他们失去天真与烂漫。 3~6岁是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少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指出,这段时期的教育必须围绕四个基本学习目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1、营养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孩子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就会减慢身长增长的速度。维生素d、钙和磷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同时,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孩子个子矮小。因此,从小就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是否全面。 2、眠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眠时高于觉醒时。眠不足会影响孩子长个儿,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月-1岁半为13-15小时,1岁半-3岁为1

2岁前不宜让宝宝单独一个房间

日前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儿童无法独立眠,95%以上的父母因为照顾孩子觉而使自身休息受到影响。而有关专家称,培养孩子眠好习惯,关键是父母要有信心,固定眠时间,而且不抱、不摇、不拍,让宝宝自然入。 培养好的眠习惯 怎样才能做到不抱、不摇、不拍?但凡孩子跟在大人身边觉,恐怕都没法看着孩子大哭而袖手旁观? 不少父母认为,要让孩子独立眠,关键还是要狠得下心,让孩子习惯单独在自己的房间觉。对此,刘全樑并不赞同:“和孩子分房要看年龄,一般2岁前宝宝不单独在一个房间觉。” 他认为,2岁前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