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盂肾炎的病症特征
肾小球肾盂肾炎的病症特征
1.蛋白尿
正常人尿蛋白含量低,尿常规定性阴性。当成人尿蛋白超过150mg/天,尿蛋白定性阳性,称为蛋白尿。
2.血尿
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血尿,1L尿含1毫升血即呈现肉眼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常为无痛、全程血尿,可呈镜下或肉眼血尿,无凝血,也可伴蛋白尿、管型尿。如伴较大量蛋白尿和(或)管型尿(特别是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
3.水肿
肾性水肿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水钠潴留。肾小球病时水肿可基本分为两大类:
(1)肾病性水肿 主要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此外,部分患者因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等,可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近年的研究提示,某些原发于肾内的钠、水潴留因素在肾病性水肿上起—定作用,这种作用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无关。
4.高血压
肾小球病常伴高血压,慢性肾衰竭患者90%出现高血压。持续存在的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5.肾功能损害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常导致急性肾衰竭,部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蛋白尿控制不好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着病程NS进展至晚期常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分类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分类
1.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3.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5.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6.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7.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定义
1、慢性肾小球肾炎定义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多有一个无症状尿检异常期,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
2、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具有蛋白尿、血尿(相差显微镜检多见多形态改变的红细胞)、高血压、水肿、肾功能不全等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病程持续1年以上,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应考虑本病。
在鉴别诊断上需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间质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遗传性肾炎等相鉴别。
3、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学
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但由于急性肾小球肾炎亚临床型不易被诊断,故实际上百分比可能要高些。此外,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本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的病因是什么
1、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3、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5、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6、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7、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8、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
慢性肾盂肾炎如何与其它疾病鉴别
1.肾、泌尿道结核
肾、泌尿道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肾脏和泌尿道感染。症状、体征、尿改变都可与慢性肾盂肾炎相似,其区别点是肾、泌尿道结核时尿路刺激症状明显,尿沉渣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要除外尿垢杆菌污染),尿普通细菌培养阴性而结核杆菌培养阳性,尿亚硝酸还原试验阴性。X线检查有时可见肾区有结核病灶钙化影或有虫蚀样组织缺损区(干酪坏死灶)。部分肾结核患者可找到肺、肠及腹腔、骨、前列腺、副睾或盆腔结核病灶。
2.尿道综合症
是女性常见的下尿路疾病,有明显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但多无全身表现,无腰痛、无上输尿管点、肋腰点压痛,无肾区叩痛,中段尿检查白细胞数不增多或稍增多(一般<10个/HP)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 10×107/L(105/ml),症状经2-3天后逐渐消失,但却容易复发,该综合征有一部分可能为病原体感染,另一部分可能为非感染性疾病。
3.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尿沉渣中白细胞数增多不明显,无白细胞管型,尿细菌检查阴性,而尿蛋白含量较多,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肾小球功能损害较明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较小,一般在1-2g/24小时以下,而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根据这些特点,两者鉴别不难。但晚期病例两者皆可以尿毒症为主要表现,鉴别有时困难,特别当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尿路感染时,更是如此。这时需详询病史和过去表现。结合两病各自的临床特点,加以分析、才能判定。若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感染,经过治疗将感染控制后,肾小球肾炎的特点可明显地表现出来。
4.其它疾病
急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而以血尿为突出表现者,当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绞痛,这时须与泌尿道结石鉴别,通过询问病史,尿细菌学检查,必要时作腹部X线照片或静脉肾盂造影,可鉴别。
引起女性尿频尿血的原因
引起女性尿频尿血的原因?女性尿频尿血的原因:血尿的病因多有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临近组织器官病变、血液病等症状都是造成女性尿频尿血的原因,病症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具体病症具体分析,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女性尿频尿血的原因:血尿的病因多有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临近组织器官病变、血液病、感染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泌尿系肿瘤、肾动脉硬化、先天性肾畸形,肾下垂或游走、重体力劳动或长跑运动、药物毒性损害、腰部外伤等因素使脉络受损,血渗尿中。根据病症的不同,治疗的方法和康复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引起女性尿频尿血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希望我们的介绍对您更好的认识尿血病症有一定的帮助。
1、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频尿血等症状也不明显;水肿;高血压
2、膀胱、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
3、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骤;寒战、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频尿血;腰痛、肾区不适;上输尿管点压痛;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膀胱区压痛。
引起女性尿频尿血的原因?我们介绍了以上三种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都是引发尿血的原因,具体症状,具体分析达到更好治疗尿血病症。
女性尿血是什么病呢
女性尿血是什么病呢?女性尿血的原因:血尿的病因多有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临近组织器官病变、血液病、感染性疾病、等等,病症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所以尿血患者一定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病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女性尿血是什么病呢?女性尿血的原因:血尿的病因多有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临近组织器官病变、血液病、感染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泌尿系肿瘤、肾动脉硬化、先天性肾畸形,肾下垂或游走、重体力劳动或长跑运动、药物毒性损害、腰部外伤等因素使脉络受损,血渗尿中。
临床表现不一,有泌尿系结石所致者,腰痛剧烈、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明显;有泌尿系感染引起者,双侧腰痛,尿频尿急、尿痛;有肾结核并发者,有午后低热、盗汗之特征;有肾炎引起者可见浮肿、血压升高;由肾癌所致者有无痛全程血尿。
尿道炎是女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之一,也是女性尿血的原因之一。在不同年龄段妇女经常出现的疾病,尤其生育期妇女发病率最高,大部分来自阴道感染,不洁性接触,经期保护措施不当。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症状,疼痛呈烧灼感,排尿时加重,甚至发生尿道痉挛。如果肾病治疗不及时,可造成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炎。
引起尿血的原因有很多,“女性尿血是什么病呢?”我们上面表述的是尿道炎是主要的病症,但根据患者肾病症状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治疗尿血的关键所在。
肾盂肾炎与急性肾炎的区别
急性肾炎一般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下面主要介绍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本病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本病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而肾盂肾炎为尿路感染的常见病。由致病菌感染直接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炎症。尿路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与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后者可单独存在,而肾盂肾炎一般都伴有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好发于20~40岁女性。致病菌绝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主要感染途径是上行性感染,即致病菌由尿道上行入膀胱引起膀胱炎,继而沿尿管向上蔓延至肾脏,导致肾盂肾炎。正常人在尿道口内1~2厘米处存在少量细菌,但一般不引起感染,因为尿道黏膜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尿液可稀释细菌并将其排出体外;尿中还含有一些抑菌物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轻度损伤(如月经期、性生活后等)以及尿路流通不畅时,细菌乘虚而入,在肾盂部大量繁殖,而使肾脏致病。由于女性尿道短而宽,女婴尿道口易被粪便污染,故均易发病。肾盂肾炎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腰背疼痛等,小便常规检查可查出白细胞(脓细胞)和细菌。慢性期症状一般较轻,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或急性期虽控制,但经反复发作演变而来。肾盂肾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一般急性肾盂肾炎多数可迅速治愈,慢性者治愈则相对较困难。
肾盂肾炎与肾炎
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和肾盂肾炎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肾小球的问题,一个是肾盂的问题,前者是肾实变,后者是尿路感染,结石。
两者的发病原因、病变部位、发病时症状、及治疗都不同。 肾炎,也叫肾小球肾炎,是一种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分为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炎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急性肾炎迁延一年以上可发展为慢性肾炎.,而慢性肾炎由隐匿性的发病而来。肾炎的种类很多,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少尿,高血压、贫血等。治疗较肾盂肾炎要复杂的多,如抗感染、护肾、激素应用,肠道透析、腹膜或血液透析的。 肾盂肾炎是肾脏盂的炎症,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分为急性及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患者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腰痛、发热等,治疗上以抗感染为主。若有泌尿系结石,要注意排石治疗。
肾衰是怎么引起的
1、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如IGA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代谢异常所致的肾脏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及淀粉样变性肾病等。
3、血管性肾病变,如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等。
4、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
5、感染性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6、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肾脏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
7、中毒性肾病,如镇痛剂性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等。
8、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梗阻;反流性肾病、尿路结石等等。
肾炎的早期症状
1、感染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急性发作常常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及皮肤等感染相关。因此,当患有上述感染性疾病时应检查尿常规。
2、水肿
肾小球肾炎患者虽然缺乏特异性症状,但早期常常出现疲劳,乏力,腰痛,眼睑、颜面、踝关节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异常。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
3、腰部酸痛
肾炎病人常常没有明显的腰疼表现,只是有的病人发现肾炎后,以为肾炎就是腰有病,所以才会感觉有腰疼,这种腰疼大不如肾盂肾炎及肾结石的腰疼,肾盂肾炎的腰疼多为一侧,而肾结石的腰疼多很剧烈且多向大腿内侧放射。
4、高血压
约1/3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症状等。因上述症状就医、并且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一定要检查尿常规,特别是年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