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保护的注意事项
乳牙保护的注意事项
乳牙保护从孕期开始
在乳牙釉质的钙化期,即怀孕4个月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孕妈咪要注意补钙,并拒绝吸烟或远离二手烟。医学研究表明,孕妈咪经常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导致胎宝宝颌面部或口腔发育畸形,引发出很多牙齿问题和牙周疾病。此外,孕期一定要慎用药物。很多药物对胎宝宝的口腔和牙齿发育有害。
尽量采取母乳喂养
宝宝有力吸吮母乳的动作,有利于颌面正常发育。人工喂养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当,极易造成面部和牙颌异常,必须人工喂养时,应选择模仿乳头仿真设计的奶嘴。尽早训练宝宝使用杯子和碗筷进食,避免形成对奶瓶的依赖性。此外,母乳还可抑制细菌在牙齿上繁殖,防止牙齿腐烂。
妈咪应积极治疗龋齿
妈咪患龋齿,宝宝也易患龋齿。因为,龋齿是细菌感染,妈咪可能会通过给宝宝喂饭、喂水感染他们。
避免不正确的哺乳姿势
人工喂养时,宝宝吃奶的姿势、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都对牙齿发育影响很大。妈咪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确姿势,使宝宝吮吸时下颌前伸运动近似于吮吸母乳,不影响下颌骨正常发育,避免引起宝宝牙颌畸形。
控制宝宝吃糖
断奶后,每天饮食中要有五谷杂粮、牛奶及奶制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尽量不加糖;多喝白开水,少喝糖分高的饮料。为宝宝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练习咀嚼,如苹果、小红萝卜、黄瓜、玉米等。尤其是新鲜水果,咀嚼时间越长,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会把牙齿清洗干净,同时增强咀嚼功能。
定期检查
避免宝宝经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动作。尤其是4岁以后,一定要彻底纠正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宝宝出现小乳牙早失时,赶快带到牙科做牙齿间隙保持,不然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出现反颌、牙列拥挤、牙齿错位等情况,也应及早去口腔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矫正过来。总之,要经常检查宝宝的牙齿,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尽早上医院治疗。
儿童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乳牙过早脱落,孩子喜欢舔,如果孩子已到换牙期恒牙还没长出,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缺钙。
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如果孩子用舌头舔松动的牙要及时纠正。
如果乳牙发生龋病,要及时治疗,不要认为此时乳牙没用了迟早要换,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引起牙列不齐。
换牙时应让孩子多吃些乃咀嚼的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发育和自然脱落。
督促孩子天天刷牙,并且使用合适的牙膏和牙刷
孩子有虫牙要拔牙吗
孩子有虫牙要拔牙吗
孩子在换牙前如果发现虫牙,要及时填补,否则会影响到新换的恒牙,孩子一般在六岁左右开始换牙,患牙是家长要格外注意牙齿的清洁卫生。
孩子换牙时应注意
注意1: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绝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
注意2:乳牙脱落的时间和顺序
乳牙脱落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最常见的是下前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上前恒牙在乳牙的外侧长出,看起来像是双层牙。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
如何保护乳牙好呢
1岁以后的幼儿要坚持有杯子喝奶。平时少吃甜食,零食或饮料。不要养成吸吮手指,吸吮嘴唇和吐舌头的习惯。尽量不用安慰奶嘴,如果已经使用,不要超过10个月。应教会幼儿漱口,在进甜食后用清水漱口,天天清洁乳牙。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一般出生后56个月长出的是一副乳牙,牙齿数目少,体积小,咀嚼能力低。长到6岁左右才开始逐渐替换为恒牙。全部乳牙大约在口腔中要工作610年,才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步从口腔中离去。
定期检查,对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可轻视小儿的牙病,如果乳牙保护不好,恒牙也难以保证健康。有的恒牙发生釉质发育不良,就是乳牙的根端病变所造成的。所以,保护牙齿应该从乳牙做起。纠正口呼吸、咬手指、咬笔杆等不良习惯。吃饭不挑食,多吃粗糙和含有纤维的食物,如菜梗、甘蔗等,因为这些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正常的咀嚼功对能咀嚼的发育和颅面骨骼的增强起着生理性刺激作用,使咀嚼更发达,骨的结构更坚实。
宝宝乳牙的保护有多重要
1、乳牙是宝宝咀嚼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
宝宝生长发育旺盛,在快速生长期需要营养的支撑,这一切都需要乳牙的咀嚼,如果乳牙受到了损害则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进食,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2、乳牙的健康会影响宝宝颌面部的发育
宝宝利用乳牙进行咀嚼,从而对面部肌肉进行锻炼,促进宝宝颌面部的发育。
3、乳牙对恒牙的萌出起到“向导”作用
宝宝通常在6岁的时候就会开始换牙,萌出的恒牙是在乳牙的基础上长出的,如果乳牙过早的脱落则会导致恒牙失去“向导”,发生位置的偏离,最后长出的牙齿就不能整齐的排列。
“忽视乳牙的护理有何危害?乳牙对宝宝的发育是重要的,如果不注重宝宝的乳牙保护,不管是对宝宝的生理还是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妈妈一定要注意了。
1、影响消化,造成偏食
咀嚼是宝宝消化的第一步,如果宝宝乳牙受到了损害,那么必然影响宝宝消化,各种消化不良的疾病必定会“接踵而至”。同时,宝宝会为了避免牙齿的疼痛而拒绝食用某些事物,长此以往很可能养成挑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2、不利于宝宝正确发音
宝宝的乳牙特别是门牙脱落过早的话,对宝宝的发音影响也有一定影响的,据科学研究表明,拥有健康乳牙的宝宝比那些乳牙护理不到位的宝宝更早学会说话。
3、影响宝宝恒牙的发育
宝宝的乳牙是恒牙发育的“向导”,恒牙会沿着宝宝乳牙的轨迹进行萌出,如果不注意恒牙的保护而导致恒牙过早的脱落,那么恒牙的发育就得不到它应有的空间变得参差不齐。同时,乳牙的过早脱落会造成对牙根的使用过度,在此基础上长出的恒牙也不会牢固。
4、乳牙龋齿危害很大
不注意乳牙的保护,很容易造成宝宝的患上龋齿。很多妈妈觉得乳牙得了龋齿不重要,因为迟早要掉,但实际上乳牙龋齿会严重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影响恒牙发育的美观,影响宝宝颌骨发育,严重乳牙的龋齿还可能是“变形链球菌”(龋齿的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宝宝的心脏,肾脏等器官的健康。
“如何呵护宝宝的乳牙?宝宝的乳牙保护必须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如果你已经忽视了宝宝第一颗牙的保护,那么接下来的工作一定不要忘。
1、正确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宝宝天生喜欢甜味的食品,所以在妈妈往往喜欢给宝宝过多的果汁等比较甜的饮品,但实际上大多数冲调的果汁都含有大量的糖分,对宝宝乳牙的伤害较大,与其给宝宝喂果汁,不如给宝宝喂食可以咀嚼的水果(太小的婴儿除外),这样既可以锻炼宝宝乳牙的咀嚼能力,又可以减少糖分对乳牙的侵蚀。
尽量少或者不要给宝宝食用碱性离子饮料和碳酸类饮料。乳酸菌饮料中也含有大量的糖分和酸性离子,也尽量给宝宝少喝。
2、注意宝宝手部卫生
宝宝在乳牙萌出期喜欢将手等食物放进嘴里,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妈妈要注意给宝宝勤洗手,这样才能保证手部健康,预防宝宝将手上的细菌带进口腔,影响乳牙的健康。
3、戒掉宝宝含着奶瓶入睡的习惯
无论如何,宝宝含着奶瓶 入睡的习惯要及早戒掉。奶类食品是细菌最好的繁殖养料,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很容易将细菌带入口腔,引起严重的奶瓶龋,所以让宝宝戒掉含奶瓶入睡的习惯对宝宝的乳牙保护极其重要。
4、从小养成宝宝注意口腔清洁的习惯
当宝宝第一颗牙齿萌出之后,妈妈最好就要在宝宝喝完奶后为宝宝清洁下牙齿,常规的做法是可以用柔软的纱布、口腔湿巾或者指套牙刷轻柔的为宝宝清洁牙齿;当宝宝一周岁后要养成每餐饭后清洁牙齿的习惯;宝宝两岁后就可以教宝宝刷牙了,这个时候选用健康的儿童牙膏与牙刷教宝宝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都是有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坚持执行下去,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宝宝的牙齿健康十分有益,一口好牙也能让宝宝更加的自信。
5、不能忽略宝宝乳牙龋齿的治疗
很多妈妈认为,乳牙反正要换,所以即便得了龋齿也无所谓。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乳牙是恒牙的基础,如果乳牙得了龋齿对恒牙也会产生影响,比如牙齿参差不齐影响美观、造成恒牙不坚固、影响宝宝自信等等。
当发现宝宝有龋齿时,一定要重视,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解决方法,在乳牙阶段就消灭龋齿比以后的弥补更加重要。
保护宝宝乳牙的重要性
1、健康整齐的乳牙对于宝宝恒牙的萌出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可以令宝宝的恒牙长得更整齐和结实。也就是说,乳牙保护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恒牙的正常健康萌出。
2、乳牙的健康与完整有利于宝宝颜面部的发育与咀嚼能力的发育。可千万别小看了宝宝的乳牙保护,它关系到宝宝的面部发育和咀嚼功能的发挥喔!
3、健康的乳牙关系到宝宝的发音。孩子的发音与乳牙的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倘若宝宝的乳牙,特别是前牙有所缺失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音,也会对孩子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宝宝的乳牙健康与否关系到孩子多方面的发育,务必要保护好宝宝的乳牙健康喔!
长乳牙保健
◎及早改用杯子喝奶:幼儿对牙刷比较会抗拒,妈咪可以用纱布沾一点含氟漱口水沾湿即可帮宝宝清洁、擦拭乳牙,或使用指套(市面上有贩卖,上面呈颗粒状)进行清洁,一岁以后,大约15个月开始,可使用儿童牙刷帮宝宝刷牙。此外,最慢一岁以后就应该让宝宝改用杯子喝奶,建议使用训练杯帮助戒除奶瓶,并先从睡前那一次开始使用;同时避免含着奶瓶边喝边睡,而每次喝奶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使用沟隙封填剂,减少蛀牙机会:有些牙齿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沟隙尤其是咬合面,家长很难用牙刷清洁,所以蛀牙很容易从这些缝隙开始,建议可请儿童牙科专科医生使用沟隙封填剂(一种透明或有色树脂),把沟隙填平,以利于清洁,减少蛀牙的机会。
◎即便喝母奶,清洁步骤仍不能少:喝母乳和喝配方奶的宝宝,在乳牙的护理上都是一样的,如果无法避免边睡边喝奶,喝母乳的宝宝一样很容易蛀牙,父母绝对不能疏忽。此外,在长第一颗乳牙时带给牙医生检查,可在刚开始发生蛀牙时及时发现,并给予洁牙、涂氟,做好补救措施,同时提醒父母要注意的事项。
有些父母轻忽戒除奶瓶及奶嘴的重要性,孩子已经一、两岁还在使用奶瓶奶嘴,也因此造成嘴巴翘、牙齿咬合受影响,甚至嘴巴闭不起来等问题,宝宝能尽早看牙医,就能经由医生检查,阻止问题的发生。
我国并未像欧美国家实施饮水加氟,因此牙齿珐琅质会比较弱,加上宝宝除了喝奶之外,还会摄取糖果、饼干等糖类食物,所以牙齿对细菌的防御力较差,清洁上更显得重要。
宝宝长大后牙齿长得美不美、健不健康,都与幼儿时期乳牙的保健息息相关,因此,父母要特别谨慎,好好维护宝宝的牙齿,喝奶和吃完东西要立即清洁牙齿、避免过度依赖奶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零食摄取、定期检查及涂氟,才能为宝宝的牙齿健康打好根基。
正确刷牙保护牙齿
1、牙刷的选择
牙刷要选择头小的,便于在口腔内灵活转动,各个牙面都能刷到。一般可选择保健牙刷,其毛束2~3排,每排6~8束。毛束要求吸水性差,易干燥,挺拔平行;毛刷顶端要求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无毛刺,以免损伤牙面和牙龈。牙刷把的长度要适宜,不可过长或过短,而且把柄以扁宽、有拇指按压的凹陷点为佳。要选有包装的牙刷,因为没有包装盒会造成污染。每次刷牙后要仔细清洗牙刷上的残留物,将牙刷置于通风干燥处。牙刷使用2~3个月后,要更换新牙刷。
2、牙膏的选择
应选用含氟的牙膏,不仅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而且可以保护牙齿的釉质。也可以根据牙病选择药物牙膏。但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否则容易导致口腔疾患。不论是普通牙膏还是药物牙膏,应交替使用。每次牙膏用量,成人在1/2牙刷头的位置就足够了,儿童有黄豆粒大小即可。切记儿童要用儿童专用牙膏。
3、正确刷牙方法
刷牙时要注意水的温度,若水温过低或过高,牙齿受到骤冷骤热的刺激,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同时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减少牙的寿命。通常刷牙水温以30度左右为宜。
刷牙要实行“三三制”:即每天3次,每次3分钟,饭后3分钟刷牙。有些人因生活、工作等因素,不方便实行“三三制”,但至少每天要坚持早起后和晚睡前各刷牙一次,并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正确的刷牙方法:刷上颌后牙时,将牙刷置于上颌牙上,使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然后转动刷头,由上向下刷,各部位重复刷8~10次,里外刷法相同。刷下颌后牙时,将牙刷置于下颌牙上,使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然后转动刷头,由下向上刷,各部位重复刷8~10次,里外刷法相同。上下颌前牙面刷法与后牙方法相同。刷上前腭面和下前牙舌面时,可将刷头竖立,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合面时,将牙刷置于其上,稍加力以水平方向来回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