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bo溶血症会影响智力
新生儿abo溶血症会影响智力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症状可轻可重,不同患儿的症状差异较大。一般来说rh血型不合者症状较重,而abo血型不合患儿症状较轻,仅有少数患儿症状较重。溶血严重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全身水肿,可发生心力衰竭,有的甚至为死胎。小儿常在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出现黄疸,迅速加重,黄疸出现越早,发展越快,病情越重。abo溶血病儿多为轻度贫血,rh溶血的小儿贫血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大多数病儿除黄疸、轻度贫血外无其他表现,严重者有吃奶减少、嗜睡。小儿还有肝、脾脏肿大。如果溶血较重,血中胆红素浓度达到340μmol/l以上,可能发生核黄疸。如果小儿黄疸出现早,很快加深,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血中胆红素高达340μmol/l以上时,就会发生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幸存的小儿留有脑性瘫痪和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
新生儿ABO溶血症的预防
胎儿期
在胎儿期即可作出诊断。
1、提前分娩
2、反复血浆置换
3、宫内输血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行宫内输血,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护下注入脐血管。
4、药物自妊娠4个月起,可口服中药益母草、当归、白芍、广木香,每天一剂,直至分娩。
5、终止妊娠应给孕妇做综合性治疗,以减少抗体产主,必要时应终止妊娠
6、出生后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h内,应尽早肌注抗RhDIgG300??g,以避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g效果更好。
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好方法,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做好预防工作,大大的减轻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黄疸,贫血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饮食保健常识
目前,患有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宝宝多数都会有贫血症状,只是症状有轻有重。溶血性贫血,较少见;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主要症状是皮肤发黄瘙痒、消化道出现种种不适,以及精神萎靡等。专家提示:患者除了要接受正规的治疗外还需在日常饮食上进行调养。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饮食宜忌:
1、宜食牛初乳:含有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改善机体的抵抗力。
2、宜食黑米粥:热量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必要的热源,从而减少合并感染的风险。
3、宜食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B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4、忌食咸鱼:属于厚味的食物,容易造成水钠潴留,引起血压水平的增高,从而可诱发一些高血压的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
5、忌食白酒:对血管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造成血管扩张,增加心率,对于有心脏病变的人群,可促进心力衰竭的诱发。
6、忌食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本病而言可能会降低外周血管压力。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饮食分类:
溶血所致贫血:
1、金针菜:金针菜含铁数量最大,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醉碱等营养素。
2、萝卜干:含丰富的维生素B、铁质。
3、面筋:含较丰富铁质。
4、黑豆:可生血。吃法随各人喜好。
5、发菜:含较高的铁质。可用发菜煮汤做菜。
6、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胡萝卜素。可用胡萝卜煮汤。
7、龙眼肉:含丰富的铁质、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可制成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等。
黄疸症状:
1、梨子:能清热、解毒、消痰,补充维生素C1、B1、B2、烟酸和糖。
将雪梨洗净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个,1日3次。
2、西瓜:能清热解毒,利小便。
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饮西瓜汁1碗。
3、山楂:全部采用单味北山楂肉,开始1~2日内,日用量为60克,第3天起减少,以开水浸泡当茶饮服。
4、猕猴桃:性寒解热,适宜阳黄者服食。
温馨提示:如果母亲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或上一胎有新生儿重症黄疸,或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者,应警惕本次妊娠有母子血型不合可能,尤其是血型为O型的准妈妈,要做好产前检查,防止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出现。
abo溶血是什么意思
ABO溶血是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这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我国所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多数属于ABO溶血。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同族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是指由血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它是由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发病早,进展迅速,严重者可致核黄疸,故是一种很值得重视的疾病。由血型抗原所致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往往多见于几种抗原性强的血型,如ABO系统及Rh系统等,由ABO血型抗体所致者为ABO溶血病,由Rh血型抗体所致者为Rh溶血病。
ABO溶血的危害
ABO溶血可致胎儿贫血、心脏扩大、肝脾肿大、胎儿及胎盘水肿,血液中红细胞增多,严重时胎儿缺氧,造成胎死宫内。新生儿还会出现黄疸,间接胆红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使脑神经核黄染,影响智力发育和神经功能。
ABO溶血症发病几率大吗
新生儿ABO溶血症的发病几率并不是很大,ABO溶血一般会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B型和AB型的情况下,但并不是每个这样情况的宝宝都会发生ABO溶血症,是否发病和病症的轻重都是与母亲抗体的量多少有关的。
在ABO系统中,只有当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非O型血时,宝宝才可能患ABO溶血症,而当母亲是A型、B型及AB型血时,胎儿一般都不会出现溶血症,也就是说,只有母亲是O型血的情况下,胎儿才有ABO溶血症的可能,当母亲是O型血,胎儿是A型血时,胎儿的得病机会就更大,这是因为A抗原较B抗原的抗原性更强。
ABO溶血几率多大
发生abo溶血症的机率很小的,新生儿溶血病多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母亲怀孕后,父母双方均应验血型,新生儿ABO溶血病,多见于孕妇为O型血,丈夫为A型或B型或AB型者。
一般妊娠16周进行第一次检查,28~30周进行第二次检查,以后每2~4周检查一次。孕期血型抗体滴度检查对于母儿血型不合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必要时需及时终止妊娠。一般,有血型不合的孕妇应该到专科医院做定期监测,以阻断和减少危害。
母子血型不合会造成新生儿溶血症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胎盘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胎儿有少量的血液流入母体,这就等于胎儿给母亲输血,由于母子血型不一样,胎儿的血会刺激母体产生抗体。母体产生的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带给胎儿,进而与胎儿红细胞发生作用,尤其在有较多的抗体进入胎儿体内时,便会破坏红血球,这就造成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ABO溶血症。除了ABO溶血症外,还可发生其他血型系统的溶血症,但在中国以ABO溶血症最为常见。
新生儿溶血症,轻都表现为黄疸、贫血和水肿等,重者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核受损,出现抽风、智力障碍等症状,更为严重者,胎儿会在母体内死亡。
abo溶血检查有必要吗
在孕期的时候,O型血的妈咪都要被要求去做abo溶血检查,主要是为了检查胎儿的血型是否会发生溶血变化。那么abo溶血检查有必要吗?
对于abo溶血检查有必要吗,有些人就不以为然,觉得这样的检查可有可无,其实并非如此!abo溶血检查结果是很重要的,它要检测父母双方的遗传血型在母体中经过各种反应后得出的变化,从而检测胎儿的血型是否会发生溶血变化。
abo溶血可致胎儿贫血、心脏扩大、肝脾肿大、胎儿及胎盘水肿,血液中红细胞增多,严重时胎儿缺氧,造成胎死宫内。新生儿还会出现黄疸,间接胆红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使脑神经核黄染,影响智力发育和神经功能。
如果胎儿患有abo溶血症,这对于婴儿的健康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一旦宝宝患上abo溶血症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将是一种巨大的悲剧。所以说,孕前或者是孕期进行abo溶血检查非常有必要!
新生宝宝发生ABO溶血怎么办
如果备孕女性的血型是O型,而男性不是O型血,那么所生孩子就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那么,根据相关检查,孕妇在分娩前和生完宝宝后都要注意以下事项:
1、新生宝宝刚出生时就要做好各项工作:
a.分娩时,就要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b.胎儿娩出立即断脐,减少抗体进入宝宝体内。
c.保留脐带,以备严重溶血病患儿换血用。
2、对小宝宝的治疗ABO溶血病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 肝脾肿大、贫血。临床症状轻重差别很大,轻者常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似,严重者可有明显的症状。新生儿出生后要严密观察黄疸出现时间,一般第2~3天,严 重者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并要注意黄疸加深速度,如胆红素浓度过高,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以后影响智力,所以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疗。
a、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 简便有效的方法,它的优点是退黄疸快,副作用少,皮肤黄疸接受光照后胆红素可分解成水溶性,从肠道、尿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可避免胆红素 脑病的发生。副作用:光照疗法时有的宝宝可出现一过性皮疹,大便次数增多等轻微的副作用,这些症状不需要处理,停光照后可自愈。
b、药物治疗黄疸较严重者可反复多次光照疗法,同时加用药物治疗。可用抑制抗原反应的药物以减少继续溶血,活跃肝细胞酶系统,可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或阻止胆红素在肠道的再吸收及中药利胆退黄。
c、补充铁剂或输血绝大多数ABO溶血病的宝宝不需要换血,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新生儿ABO溶血病常同时伴有贫血,其程度与溶血程度一致。轻度溶血者常贫血较轻,严重溶血病患儿可有较重的贫血,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补充铁剂或输血等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ABO溶血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办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有那些。
1、皮肤与巩膜发黄。溶血症宝宝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明显发黄,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急剧上升超过12~15mg/dl,甚至达20mg/dl以上。
2、贫血。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3、肝脾肿大。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胎儿水肿时有明显肝脾增大3-8`.
4、神经症状。出现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表现为两眼凝视、眨服、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尖叫等表现即称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中,损伤脑细胞所致。
5、发热。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
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症状轻重差别很大,轻者常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相似,严重者可有明显的症状。新生儿出生后要严密观察黄疸出现时间,一般第2~3天,严重者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并要注意黄疸加深速度,如胆红素浓度过高,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以后影响智力,所以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疗。
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它的优点是退黄疸快,副作用少,皮肤黄疸接受光照后胆红素可分解成水溶性,从肠道、尿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副作用:光照疗法时有的宝宝可出现一过性皮疹,大便次数增多等轻微的副作用,这些症状不需要处理,停光照后可自愈。
2、药物治疗。黄疸较严重者可反复多次光照疗法,同时加用药物治疗。可用抑制抗原反应的药物以减少继续溶血,活跃肝细胞酶系统,可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或阻止胆红素在肠道的再吸收及中药利胆退黄。
3、补充铁剂或输血。ABO溶血病的宝宝不需要换血,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新生儿ABO溶血病常同时伴有贫血,其程度与溶血程度一致。轻度溶血者常贫血较轻,严重溶血病患儿可有较重的贫血,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补充铁剂或输血等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