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小儿需防范
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小儿需防范
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昨日提醒市民,今年4月以来,全市手足口病发病数较前两个月明显增多,以散发为主,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患病人群。从近年监测数据来看,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季节性,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流行期,学生家长及托幼机构、学校特别是小学老师要注意防范。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而感染。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专家还提醒,全市各学校、托幼机构应每日进行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辖区内疾控机构和教育部门报告。
感染了手足口病会不会传染
手足口病一般发生在儿童身上,但成人也易得此类疾病,所以,不管是儿童和大人都易感染此类病,既然大家都是此类病的易感人群,及时做好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大人也要防止此类病的传染。 成人隐性感染手足口病可传染儿童。
因此,专家提醒市民,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回家后,要把工作场所穿的衣服换下来,把手洗干净,再进厨房准备食物,抱孩子玩耍。在给婴儿喂食时,一些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改掉。如有些家长在喂食前先把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里嚼碎,或用嘴唇试温等,这些都是传播病毒的危险行为。
据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传染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其潜伏期一般为2天至7天,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一两天或发病的同时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摄氏度左右,并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出现皮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
临床上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该病常见于9月份,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相对而言,大人得此病的可能要小得多,而且即使感染也是隐性感染,基本不会发病。虽然大人本身不发病,但一旦感染病毒,依然会传染给周围人群。
手足口病最易得病的原因
1)婴幼儿是如何感染手足口病的?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
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3)感染的方式
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内的整个消化道,其传播途径是粪便;口,仅少数是呼吸道。手足口病是由于食用和饮用被污染的饮料、水果、食物等造成的,而不是在拥挤的人群中通过呼吸传播的。
该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数日,50℃可以迅速灭活,烧开的水中无存活病毒。因此,手足口病的预防主要是在疾病流行期,注意食用和饮用新鲜熟食。肠道病毒是人类最常见、最重要的病毒,其感染部位是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由于没有腹泻,临床医生往往将肠道病毒感染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明原因发热、流行性胸痛、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在治疗上往往仅仅采取对症处理。
手足口病传染期有多长 手足口病什么时候高发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主要以夏季与秋季高发。本病常常在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在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可能发生集体感染,比如学校、幼儿园等。
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居多,本病每隔2-3年就会流行一次。
自费手足口有必要打吗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一般常见是科萨奇病毒和肠道71型病毒的感染,手足口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儿童,是一个高发人群,它是一个传染性比较强的一种疾病,一般经过呼吸道、粪口和密切接触传播。
所以在手足口流行期间,打手足口疫苗是有必要的,一般是建议宝宝在健康状态,去社区或者疾控中心接种疫苗,它对于肠道病毒71型流行期的手足口病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儿童患上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中常见的是一种叫柯萨奇病毒A16型的肠道病毒,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因为这种病毒主要是通过饮食,饮水,食用水果等经口进入到人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所以其感染部位主要是消化道,咽部还有口腔。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所以空腔损伤和一些皮肤丘疹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性病变。但病毒还会可能侵犯人体重要器官。所以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手足口病患者还很容易发生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身体偶尔发生非特异性红丘疹等。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免疫能力低下的儿童里,但成年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要注意饮食和饮用新鲜熟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室内定期开窗,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每天也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怎么样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型和CoxA16型最常见)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7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和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以手足口病病毒(含EV71型和CoxA16型两种病毒的混合液)抗原免疫产蛋母鸡,母鸡血清中会产生特异性手足口病抗体,抗体会传递到鸡蛋卵黄中,将鸡蛋卵黄收集,经生物技术分离、提取、纯化,并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就获得了特异性的鸡卵黄抗体,即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产品。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作为一种特异性抗体(被动免疫),主要用于中和、抑灭手足口病病毒。在流行季节,易感 人群用于口咽、手等处可阻断手足口病病毒传播,有效阻隔手足口病病毒对人体的侵入,如同建立一道有效隔离手足口病病毒的“防火墙”,起到预防手足口病的作用。
对已经感染病毒的患者,使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对患处的斑丘疹、疱疹有消毒和清洁作用,能减少重症病例发生,降低危害。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液直接从鸡蛋黄里面提取,跟吃鸡蛋一样安全,一般没有禁忌症,所有人群包括孕妇、、婴幼儿都可以放心使用。当然,因为其主要成分是鸡卵黄IgY,所以吃鸡蛋高度过敏的人应慎用。
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的效果确实还不错,在手足口病病毒流行期间,患者可以使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来进行预防,如果是已经感染了此病,也可以使用手足口病病毒抗体喷剂来进行治疗,不过使用该药品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一定要谨慎用药。
手足口病有什么样的传播途径
1、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已经感染了但本身没有症状的人)。在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带有病毒而没有症状和轻型的散发病例是非流行期和流行期的重要传染源。
2、手足口病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染给健康入,但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的。比如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扔具和床上用品、内衣等,如果几个人共同使用,就会发生日常接触传播。与患者同住一个病房最容易被感染。
3、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是造成手足口病传播的原因之一。
4、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能发生经口的感染,但未得到证实。
5、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可通过咽部和粪便排出病毒,其他人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通过鼻腔、口腔等途径而感染。
春夏季节是传染病比较流行的季节,因此在这两个季节竟少得带孩子到公共场所玩耍,因为在公共场合感染传染病的概率比较大,对于手足口病也不例外。所以尽量避免周末的时带刚上小学的孩子去公共场所。2那在学校里应该怎么预防手足口病呢,首先要教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时保持手部的清洁,这是做到预防的准备,而且每天要对自己孩子的餐具进行消毒,大大的减低感染的机会。
另外一方面要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孩子才刚刚上学,不要强迫他每天很大强度的学习要适当的休息,多吃新鲜的蔬菜还有水果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提高他身体的免疫力,这样才能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
妈友治疗手足口病的经验
ID:raissa.z :“如果你宝是轻微的手足口不需要太多的打针挂水,打抗生素,他自然会好的。如果严重伴有高烧,要先给孩子降温再看病的轻重给适当的治疗。手足口的特征,臀部,手掌,脚掌,口腔内起白而发红的米粒装小泡,不痒不疼,口腔皮肤太软会疼。手掌与脚掌的泡大部分会聚集在指甲的周边。流口水,比正常孩子长牙的口水流的还要多,并伴有口臭。”
>>说说我家宝得手足口病的经历
ID:乐康福运:“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多地“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婴幼儿家长老师的防范攻略
ID:小妍19850331 :“只有儿童医院接收手足口病患儿!我家宝和当时几个家长总结的宝宝被传染的地方,就是投币的摇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