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肥胖一般胖哪里 气虚肥胖和痰湿肥胖的区别
气虚肥胖一般胖哪里 气虚肥胖和痰湿肥胖的区别
气虚肥胖一般是因为体内元气不足所造成的,对于气虚肥胖的人群来说,常常会伴随着头晕乏力、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声音低微、动则出汗等气虚的表现。
而痰湿肥胖一般是因为体内痰湿过重所引起的,对于痰湿肥胖的人群来说常常会伴随着身体困倦、口渴欲饮、喉咙有痰、胸闷气短、肢体沉重、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的表现。
单纯性肥胖症饮食注意
肥胖症的防治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其中以饮食调理法最为重要。
单纯性肥胖之人,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黄豆制品等,宜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忌吃高脂肪、高糖类的高热量饮食,各种动物性脂肪如猪油、牛油、鸡油、肥肉之类,忌吃盐或过咸的食物。特别是晚间或临睡前忌吃甜点和饭饱后立即睡觉。此外,还要忌吃咖啡与酒,因为咖啡刺激胃酸分泌引起食欲增加,酒精热量甚高,每毫升纯酒精可产热近30焦(7卡)。
根据中医理论,单纯性肥胖者多数属痰湿型和气虚型两种。痰湿型肥胖症多因饮食失调、食欲旺盛、嗜食肥甘厚味,以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表现为形体肥胖,平素多痰、胸脘痞闷、肢体沉重、倦怠乏力等。气虚型肥胖症是由于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劳倦伤气,表现为形体肥胖,少气懒言、面浮虚肿、神疲嗜卧,食欲不振,或畏冷怕风,或腹胀便溏等。所以,痰湿型肥胖症宜吃具有化痰利湿作用的食物,忌吃油腻黏糯的食品;气虚型宜吃具有补气健脾作用的物品,忌吃耗气壅滞的食物。
阴虚胖还是阳虚胖
如下所示。
肥胖一般不是阳虚,也不是阴虚导致的;肥胖常见的证型是脾虚痰湿,中医认为是痰湿导致的,因为痰湿产生的原因,一般是脾虚,脾胃运化不及,不能将饮食物质转化成机体能够利用的精微物质,而成痰湿脂浊。
其中脾虚一般是指脾气虚,这就是为什么有肥人多痰,多气虚之说;另外肥胖的人也常容易疲劳,四肢酸重等症状,符合脾虚的临床表现,一般瘦人多火,多阴虚。
中医超有效减肥方法
化湿法:用于因脾运不健,聚湿而为肥胖。症见满、苔腻、脉沉细。代表方如泽泻汤、二术茯苓汤、防已黄芪汤等。
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苔白腻、舌胖、脉滑。轻者用二陈汤、平陈汤、三子养亲汤,重者用控涎丹、导痰汤等。
利水法:有微逐与推逐之分。症见肥胖浮肿、水尿、腹胀、脉细沉。微逐用五皮饮、小分清饮,推逐用舟车丸、十枣汤之类。
通腑法:以轻泄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导致的肥胖。症见大腹便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单味大黄片。
消导法:用于食欲无进型肥胖。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
疏肝利胆法:用于胖肥兼肝郁气滞或血瘀者。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脉弦。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逍遥散等。
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常用方如参术白术散、异功散、枳木丸、五苓散等。
气虚肥胖的减肥方法
一、适合舒缓的运动
气虚体质的人适合做一些柔缓的运动,不宜进行一些强度过大的运动,以免耗损元气。例如散步、慢跑及舞蹈等都是十分适合气虚体质的减肥方法。不过,运动的量以开始运动时较小,以后逐渐加大为目标。此外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时间一个小时左右。持之以恒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二、饮食注意要点
除了运动,饮食也是气虚体质的减肥方法非常重要的一点。气虚体质者减肥的原则是健脾益气,气虚体质的人对食物的寒热较敏感,宜食用性质温和的、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太寒凉和过温热的食物都对气虚体质的人不利,太寒凉伤脾胃。此外,气虚体质者要缓缓补,不要骏补。
适合吃的食物有: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补气虚又能减肥的食品: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建议不要食用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食物,以及过于滋腻,难以消化的食品。推荐糯米山药粥: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小块,枸杞泡软。糯米和大米各一半,洗净后加水煲粥,至七成熟后放入山药一起煲煮至熟,加入枸杞即可。功效:健脾补肾、益肺固精。
三、起居睡眠
老中医认为:气虚体质的人,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应适当午睡,保持充足的睡眠。不仅如此,平时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同时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给本就脆弱的身体带来更大伤害。如若你是气虚体质,一定要格外小心谨慎哦!
四、情志调摄
情志调摄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气虚体质的减肥方法。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别人交谈、沟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应对生活。特别提示:“胖”并不一定就说明您不需要“补”,能够补出健康,补出苗条的身材,何乐而不为呀?但大家一定要记住:气虚体质的人不适合“排毒”。
五、内外增益减肥法
人若气虚,则会给人一种病怏怏的感觉,说话时声低懒言,显得不爱说话;时常会出现头晕目眩、自汗等情况。气虚者,小编强烈建议大家采用时下最流行的内外增益减肥法减肥为上选,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脂肪堆积问题,而且还能够从内而外帮助调理身体,助力养成易瘦体质。
中医怎么认识肥胖的
一是虚实之间的转化,如食欲亢进,过食肥甘,湿浊积聚体内,化为膏脂,湿浊化热,胃热滞脾,形成肥胖,但长期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致脾虚不运,甚至脾病及肾,导致脾肾两虚,从而由实证转为虚证;而脾虚日久,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或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脾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可致水湿内停,泛溢于肌肤,阻滞于经络,使肥胖加重,从而由虚证转为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二是各种病理产物之间也可发生相互转化,主要表现为痰湿内停日久,阻滞气血运行,可致气滞或血瘀。而气滞,痰湿、瘀血日久,常可化热,而成郁热,痰热、湿热、瘀热。
三是肥胖病变日久,常变生它病。《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肥胖与消瘅等病证有关,极度肥胖者,
常易合并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
如何用中药泡脚减肥
(1)肝郁气滞
形体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时有呃逆、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治法:行气解郁,活血化瘀。方药:越鞠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阴虚内热
体质肥胖、头痛眩晕、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血压升高、肢体麻木、五心烦热、舌尖红少苔或薄、脉弦细。治法:化痰降浊,滋阴清热。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
(3)胃热湿阻
形肥体健、多食易饥、胃脘滞闷、口舌干燥、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泻热通腑,利湿化浊。方药:凉膈散合三仁汤加减。
(4)脾虚湿阻
体肥壅肿、倦卧少动、胸闷气短、纳差腹满、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治法:健脾益气,化痰除湿。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合胃苓汤加减。
(5)脾肾两虚
形体肥胖、疲倦乏力、腰背酸痛、头晕气短、畏寒肢冷、阳痿阴冷、下肢浮肿、舌淡体胖、脉沉细。治法:益气健脾,温阳益肾。方药: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
一般常用的减肥中成药大致有防风通圣散,适宜于实证肥胖者,日本人对此方多加推崇;七消丸适宜于阴虚内热型的肥胖;白金丸适宜于痰瘀互结伴有高脂血症者;减肥丸适宜于痰热中阻大便不通者;宁脂适宜于脾虚湿盛夹有痰瘀者。
单纯性肥胖的症状表现
单纯性肥胖是由于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本病属于中医"肥满"、"痰湿"等范畴。
所谓单纯性肥胖症,主要是由内分泌或遗传性肥胖以外原因引起的脂肪组织过多的病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易感疲劳、呼吸气短、下肢水肿、耐力差,或多汗怕热等。而过度肥胖者容易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胆囊炎等。
中医认为,单纯性肥胖者多数属痰湿型和气虚型两种。其各自症状表现为:痰湿型肥胖症患者表现为形体肥胖、平素多痰、胸脘痞闷、肢体沉重、倦怠乏力等。气虚型肥胖症患者表观为形体肥胖、少气懒言、面浮虚肿、神疲嗜卧、食欲不振,或畏冷怕风,或腹胀便溏等。
单纯性肥胖病
肥胖病系人体脂肪积聚过多,当进食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物质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又不能被充分利用,沉积于人体各组织皮下,形成体状臃肿,体重明显增加。一般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10%为过重,超过20%以上的称为肥胖。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两类。本节主要论及单纯性肥胖。
肥胖临床表现不仅体态臃肿,有失健美,同时有行动迟缓、体力下降、动辄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易疲劳、易打盹,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常可伴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胆石症、糖尿病、多发性骨关节病、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疾病。单纯性肥胖的原因很复杂,一般与遗传因素、体质因素和饮食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本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根据身长体重;当体重超过标准20%,除内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外,即可诊断。
肥胖的治疗通常以节制饮食、增加运动量、提高脂肪利用率为主要原则。西药有一定疗效,但副反应亦大。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古医籍中早有记载,称“肉人”“肥人”,发生原因与“湿”、“痰”,“虚”有关,故谓肥人多湿,肥人多痰,肥人多气虚。其治法有化湿法,用于脾运不健,聚湿而成人之肥胖;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利水法,用于水潴留性肥胖;通腑法,用于嗜食肥甘厚味,胃肠实热,大便干结之肥胖;消导法,用于炊食自倍,食后胀满之肥胖;疏肝利胆法,用于肝郁气滞血瘀型肥胖;健脾法,用于脾虚型肥胖;温阳法,用于气虚阳虚肥胖。如兼有其他疾病者,根据不同病症辨证论治。
气虚肥胖一般胖哪里
一般是胖在腹部和腰部。
对于气虚肥胖的人群来说,因为体内元气不足,所以常常会影响到体内脏腑的功能,比如肠胃蠕动能力的下降,从而会导致部分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堆积,并产生较多的气体。
而且对于气虚肥胖的人群来说,因为身体经常感觉到身体乏力,所以也比较喜欢坐着或躺着,运动量相对较少,因此一般是胖在腰部和腹部,并会影响到个人的身材体型。
气虚肥胖和痰湿肥胖的区别
血两虚的主要表现为面色不华,四肢倦怠,头晕心悸,气短懒言,形寒等
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服用芝元雪康组合,补血效果就很不错。吸收率极高。内含的血红素铁在人体十二指肠上粘膜细胞中被直接吸收,吸收后直接参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是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的吸收率最高的补血益气产品。
以采用气血双补的基础方剂:
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另外,气虚两虚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气虚:牛肉,狗肉,鸡肉,大枣,樱桃,葡萄,花生,山药。
血虚:牛肉,牛肝,羊肉,鸡蛋,阿胶,大枣,乌贼,葡萄,菠菜,藕,黑芝麻,枸杞子
什么原因会虚胖
虚胖是肥胖的一种,一种非健康状况或者说是亚健康状况,也是肥胖中数目最为庞大的一种,在肥胖人士中,虚胖占了七层以上。
虚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外表看起来不胖,但是脱掉衣服或者在夏天看,就会发现某些部位有虚胖现象。那么,什么原因会虚胖呢?
现在,在我们周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形似很强壮,但体力却很差,容易疲倦,耐力很差,而且还常伴有容易饥饿,即我们中医所谓的虚胖。
中医认为,引起大多为湿,痰,水,瘀等三种,这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水湿的运化功能发生了障碍,痰湿瘀浊,凝聚于体内的缘故。
当这三脏失去应有的自我调节排泄功能,而导致无法将多余的水份及脂肪排出,进而囤积在体内,即谓中医论定的肥胖者。
脾主运化,一方面运化水谷,另一方面运化水湿,脾为生痰之源,可见脾是引起肥胖最关键的脏器。
当脾主运化的功能失调或减退,吃进去的水谷精微向气血转化的能力减退,而向痰湿转化增强时,就有可能形成“气血不足、痰湿有余”的病理改变,表现出形似肥胖,但气色、体力都不足的症状。
中医的观点,肥胖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及外因两种。内因为“真阳不足,脾气虚弱,痰湿内停”所致。外因则是饮食过量,运动过少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