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的食疗方
苦夏的食疗方
春砂仁鲫鱼汤
材料:春砂仁末3克,豆蔻1枚,活鲫鱼500克,葱、姜、黄酒及其他调料少许。
制法:将活鲫鱼宰杀处理洗净,煎至微黄,加入黄酒、葱姜等调料及适量水煮沸,再将豆蔻打碎制成粉与春砂仁末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同煮,鱼肉煮熟即可。
专家点评:砂仁化湿开胃消食,温脾胃止泻、止呕,并能行气宽中,配以豆蔻燥湿健脾,温胃止呕,加强理脾胃之效。同时鲫鱼营养成分高,富含蛋白质并提供人体其他必需成分,能滋养脏腑,健脾胃。所以本品是一款调养脾胃、行气化湿的食疗方,味道鲜美,芳香诱人,食欲不振、体虚水湿内盛、脘腹胀痛的人群可多食用,同时也可用于有妊娠反应的早期孕妇。
砂仁性温,阴虚有热、火热内炽者忌服。有些人口服时偶有过敏反应,也不适合使用。
选购要点
市面上以春砂仁为多见,当优选大个头、椭圆形或卵圆形、外表棕褐色并密生刺状突起,果身坚实、饱满,果皮薄而软、搓之不易脱落,闻之有浓烈的芳香气味,尝之味辛凉微苦之品。
芒种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一是“吃苦”,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热解暑、泄热养阴、入心经、脾胃经的作用,在过了芒种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二是“饮酸”,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因其适度进补,还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也可以榨汁饮用,但不可以用饮料代替水,汽水、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反而会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者是“食粥”,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此外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都是不错的搭配。
四是“清补”, “清补”并不意味着单吃素菜、水果之类,也不是追求饮食的绝对清与素。事实上,“清补”重在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比如鸭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再者泥鳅,其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特性,被称为“水中人参”,可以起到补中益气、解毒养颜作用。
五是“静心”,芒种季节适合调畅情志,可以适当的晚睡早起,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勤洗澡、勤换衣,以疏泄“阳热”。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畅达,也可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低热乏力没胃口女性苦夏如何度
每至夏天,临床上便经常会碰到一些女性病人,诉说身体常有低热,很不舒服,且全身乏力,困倦难熬,饮食不思。因无胃口,身体日渐消瘦。但到了秋凉,这些症状往往不治而愈,食欲也明显增加,身体也逐渐恢复到夏初的状况。那么夏季,为何女性无病多低热而渐渐出现消瘦现象呢?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苦夏”。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些女青年每年出现的“苦夏”现象,大多是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而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影响产热和散热功能,于是就引起了功能性低热。病人除低热波动在37℃~37.4℃外,还多伴有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胀纳差、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少数病人还可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酸、浮肿等一系列症状。
造成女性“苦夏”的另一原因是身体和气候不相适应的一种生理反应的结果。众所周知,水和盐都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基本物质。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另外,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黏膜血管扩张,需要的血液也相应多一些。但是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使皮肤的血管扩张,这时皮肤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这样就使胃肠壁黏膜血管的血液相对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所以影响了食欲和消化。
对待女性“苦夏”的治疗,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效和根治的办法,但因“苦夏”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也不至于带来不良后果,所以不必背上思想包袱。症状较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1,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阴虚而引起,因此服用滋阴中药可以清热退烧。临床上服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滋阴清热的中成药,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女性苦夏也可从饮食及睡眠上进行自我调适,首先应从饮食开始。为了增加食欲,可做一些可口诱人食欲的饭菜,以清淡少油易消化为主。另外,可喝些淡盐水等,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保证排尿通畅,起到内洗作用。其次,保证睡眠也很重要,在高温的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容易疲劳,大脑更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夜间睡眠不足可用午睡来补充。此外,还应适当进行一些水浴等,以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
为预防“苦夏”的发生,女子从青春期开始就应该积极锻炼身体,如做健美操、游泳、跑步、跳舞等,这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和体温都很有裨益。
盛夏食疗养生粥
一、扁豆粥
做法: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二、鸡蛋花粥
做法:新鲜鸡蛋花10朵,粳米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稀粥。鸡蛋花粥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润燥的作用。此粥是我国民间药食两用的保健食物,尤其小儿更为适宜,并对湿热引起的下痢赤白、痢疾厚重及泄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三、苡仁粥
做法:粳米250克,苡仁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苡仁粥具有健脾除痹、利水渗湿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腹泻、水肿及皮肤扁平疣等病症。
四、百合粥
做法:百合50克,粳米l00克,冰糖8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百合粥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热或肺燥干咳、涕泪过多、热病恢复期余热未消、精神恍惚、坐卧不安,以及神经衰弱、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五、赤豆粥
做法:粳米250克,赤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赤豆粥具有消水肿、补血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水肿、脚气足肿、贫血等病症。
脾胃不好怎么调理
暑湿攻击脾胃
夏天到了,温度升高,体内虚火旺上,容易出现上火,肠胃消化不好等问题。
容易导致食欲不振
进入伏天,“苦夏”就开始了。中医称的“苦夏”之“苦”,始于胃肠。人体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继而出现全身倦怠无力、心悸、失眠。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暑气肆虐,时而暴雨,雨后潮湿的感觉会停留很久,暑、湿、热三气会影响人的食欲,从而也制造了“苦夏”。
暑、湿的攻击对象通常是脾胃。脾在体内的主要工作是消化食物、运送营养,一旦受到攻击,脾胃功能下降,就会导致气血不足,身体和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应,就会发生体力虚弱、食物消化不良,代谢的废物无法运送出去,出现食欲降低、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脾虚患者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
立夏食谱
荷叶凤脯:
配料: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鸡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葱切短节、姜切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
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码放在盘内,上笼蒸约2 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须15分钟即可。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
鱼腥草拌莴笋:
配料:鱼腥草50克,莴笋250克,大蒜、葱各10克,姜、食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莴笋削皮去叶,冲洗干净,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葱、姜、蒜择洗后切成葱花、姜末、蒜米待用。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对肺热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黄少、热痛等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立夏节桂圆粥:
配料: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补调等症。
注意: 喝桂圆粥忌饮酒、浓茶、咖啡等物。
夏至不吃鸡蛋会怎么样 夏至吃鸡蛋典故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口苦食疗方
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再者就是要注意情志调摄,保持心境平和,不可急躁,不可忧郁过度,性格宜开朗。凡性格内向、优柔不决者最易成口苦症,故保持心情愉快,是防治此病的关键一环。
食疗
1、枸杞鸡蛋汤
枸杞15g,鸡蛋2枚。先放枸杞与水煮汤,汤成加入搅拌鸡蛋,再烧开即成。
主治:轻度口苦。
2、菊花薏米冬瓜糖水
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在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
主治:清火祛暑,因暑热引起之口苦症。
3、鲜竹笋煲瘦肉汤
鲜竹笋50g,瘦肉100g。加水先将瘦肉煮烂,再入鲜竹笋,烧至笋熟即成,加入少量食盐。
主治:清凉泻火,治口苦,口干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