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遗尿推拿方法 气血不足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遗尿推拿方法 气血不足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气血不足尿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儿经常遗尿,面色无华,神倦乏力,食少便溏,自汗盗汗等症状。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补脾经50-100次,补肺经50-100次,推三关50-100次,按揉脾俞穴3-分钟,按揉肺俞穴3-5分钟。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尿床应该分型辩证进行推拿:

下元虚寒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睡眠中经常遗尿,尿次较多,小便清长,面色无华,肢凉怕冷,腰膝酸软,智力欠佳,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温阳补肾,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上马,揉丹田,按揉百会,揉肾俞。

操作手法:

1.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4.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5.揉肾俞:用拇指指端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6.按揉百会:用拇指按揉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的百会穴,按30-50次,揉100-200次。

脾肺气虚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经常尿床,尿频而量不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常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按揉脾俞,肾俞,擦八髎,揉百会。

操作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2.补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5.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分钟。

6.按揉脾俞:用拇指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50-100次。

7.按揉肾俞:用拇指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8.擦八髎:用掌根擦第1,2,3,4骶后孔的八髎穴5分钟。

9.揉百会:用拇指揉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100-200次。

肝经湿热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遗出之尿,尿量不多,但尿味腥臊,尿色较黄,面红唇红,心烦口渴,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疗原则:泻肝清热。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丹田,推箕门。

操作方法:

1.清肝经: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清心经: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清小肠:用拇指推小指尺侧边缘100-300次,从指根推到指尖。

5.捣揉小天心:用拇指指端揉大小鱼际交点处100-300次,用中指指端捣5-20次。

6.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7.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8.推箕门: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自 膝盖内上缘向上直推至腹股沟部100-300次。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 肝经湿热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遗出之尿,尿量不多,但尿味腥臊,尿色较黄,面红唇红,心烦口渴,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疗原则:泻肝清热。

推拿处方:清肝经,清心经,补肾经,清小肠,捣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丹田,推箕门。

操作方法:

1.清肝经:用食指,中指推食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清心经:用食指,中指推中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清小肠:用拇指推小指尺侧边缘100-300次,从指根推到指尖。

5.捣揉小天心:用拇指指端揉大小鱼际交点处100-300次,用中指指端捣5-20次。

6.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正中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7.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8.推箕门: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自 膝盖内上缘向上直推至腹股沟部100-300次。

小儿尿床推拿手法 下元虚寒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睡眠中经常遗尿,尿次较多,小便清长,面色无华,肢凉怕冷,腰膝酸软,智力欠佳,舌质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温阳补肾,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肾经,补脾经,揉上马,揉丹田,按揉百会,揉肾俞。

操作手法:

1.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2.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揉上马:用拇指揉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100-500次。

4.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0-100次。

5.揉肾俞:用拇指指端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6.按揉百会:用拇指按揉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的百会穴,按30-50次,揉100-200次。

小儿尿频推拿图片 小儿尿频推拿手法

1.补脾经:患儿仰卧位,推拿者一手扶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推拿者以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2.清心经: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从患儿中指末节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操作100次。

3.清小肠: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小指尺侧缘自指根向指尖直推,操作300次。

4.推肾经: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小指指尖向其指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300次。

5.分阴阳:患儿仰卧,推拿者以两手食指按于患儿掌根指尖,中指托住患儿手背,无名指在下,拇指在上,夹持固定其余四指,用两手拇指指端由患儿手腕部总筋向两侧分推100-200次,分推时压力不要过大,以患儿能忍受为度。

6.清天河水: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食指,中指螺纹面沿患儿前臂正中自腕部推向肘部,反复操作100次。

7.退六腑: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扶着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沿着患儿前臂尺侧,从患儿肘部向腕部直推,反复操作200次。

8.摩腹:患儿仰卧,推拿者将手掌轻放于患儿腹部,沉肩垂肘,以前臂带动腕,按照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左下腹的顺序做环形有节律的抚摩5分钟。

9.捏脊:患儿俯卧位,推拿者双手食指抵于背脊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捏起,采用食指向前,拇指后腿之翻卷动作,两手交替向前移动,自长强起一直捏到大椎为1次,入菜反复操作5-6次。

10:擦八髎:患儿俯卧,推拿者将一手手掌放于患儿骶部八髎,沿着八髎走向作往返直线快速擦动3分钟。

11.揉足三里:患儿仰卧,推拿者以一手拇指于患儿足三里穴上,施以点揉法3分钟。

12.揉三阴交:患儿正坐,推拿者一手托住患儿小腿,另一手拇指点按患者内踝上3寸处,即三阴交穴,施以点揉法3分钟。

13.揉涌泉:患儿仰卧,推拿者一手托住患儿足跟,另一只手以拇指螺纹面揉患儿涌泉50-100次。

小儿推拿治遗尿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无神经系统或泌尿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夜间睡眠无意识地排尿。遗尿可分为夜间遗尿及白天遗尿,以夜间遗尿为多。

遗尿症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而小儿推拿在治疗遗尿方面疗效可靠显着,无毒副作用,较易为患儿及家属所接受。

1、肾气虚

小便清长频数,每睡中遗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睡眠深沉、不易唤醒;面色苍白、智力迟钝;大便或泄泻,舌淡苔白。

治则:温补肾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shù)、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以通调督脉之气,固涩下元,止遗尿。

加:补肾经、推三关。

2、脾气虚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加:补脾经、肺经、推三关、揉脾腧(shù)以健脾益气。

孩子长高按摩手法

小儿长高推拿手法一 按揉涌泉50-100次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足底第2、3跖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手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端揉30-50次。 温馨提示:涌泉和命门是两大传统增高配穴,对治疗睡眠差、尿床等效果也非常不错哦!

小儿长高推拿手法二 按揉命门10-30次 位置:位于脊柱上,第二腰棘突下方凹陷中,与肚脐的神阙穴前后相对。 取穴:取穴时可将双手食指相交在肚脐上,然后一左一右从肚脐出发,往腰后水平绕去,两手食指交汇处就是命门(也可以用卷尺哈)。 手法:用拇指指腹着力按揉该穴,也可用擦法,用拇指指腹横擦该穴,力度适中,以热透为度。 温馨提示:涌泉和命门是两大传统增高配穴,对治疗睡眠差、尿床等效果也非常不错哦!

小儿长高推拿手法三 揉脐(神阙穴)1-3分钟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手法:一手食指、中指并拢,放置宝宝肚脐上,着力顺时针按揉1-3分钟。 温馨提示:揉脐旨在促进宝宝消化、吸收,可搭配足三里一起进行。

小儿遗尿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2)患儿取俯卧位: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下元虚寒: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2)肺脾气虚:补肺经300次,补脾土200次,补肾水300次,按揉板门100次;按揉百会2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按揉气海、关元、丹田、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肝经郁热:补肾水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清小肠经300次;按弦走搓摩30次;用食指、中指自上而下推足膀胱经100次,推三阴交100次;推涌泉100次;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适宜技术

1.中药:下元虚冷者可用桑螵消散加减,脾肺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缩尿丸加减,肝经郁热者用龙胆泻肝汤合缩尿丸加减。

2.针灸:取关元、气海、中极、太渊、太溪、膀胱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中等刺激度,针尖可偏向下阴部,使针感向腹部传导,留针10分钟。若与有效而后不易合作的患儿,宜浅刺、速刺且不留针;灸百会、命门、关元、中极,每穴3分钟。

3.埋针:在列缺穴处埋针,左右交替,一周为一疗程。

4.穴位注射:肾俞、次髎、三阴交、夜尿点(小指第二节中点),用当归注射液或1%普鲁卡因注射,每穴0.5毫升,每次选取一穴,相互交替使用。

治疗尿床小儿推拿图解 脾肺气虚型尿床推拿手法

主要症状:经常尿床,尿频而量不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常自汗出,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固涩小便。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劳宫,揉丹田,按揉脾俞,肾俞,擦八髎,揉百会。

操作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2.补肺经:用食指,中指推无名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根方向推。

3.补肾经:用食指,中指推小指末节螺纹面100-500次,向指尖方向推。

4.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5.揉丹田:用拇指揉脐下2.5寸的丹田穴5分钟。

6.按揉脾俞:用拇指按揉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脾俞穴50-100次。

7.按揉肾俞:用拇指按揉第2腰椎棘突下1.5寸的肾俞穴50-100次。

8.擦八髎:用掌根擦第1,2,3,4骶后孔的八髎穴5分钟。

9.揉百会:用拇指揉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100-200次。

尿床的治疗

1、遗尿症的治疗首选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疏导和习惯培养。父母切不可因孩子频频遗尿而大声呵斥或露出不耐烦情绪,这样只会加重小儿的心理负担,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了自卑心理。家长应对孩子多进行心理减压、多鼓励,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遗尿时,父母最好做到一笑而过”,淡然处之,就像前文述及的一样,绝大多数小儿遗尿症是功能性的、暂时的,如各项检查正常,家长大可不必忧心忡忡。

2、习惯培养可从晚上限制孩子饮水量入手,夜间睡前少饮水甚至不饮水,并且家长可在夜间每隔2小时定时唤起小儿起床排尿,如夜间10时、12时、凌晨2时等,这样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并且训练了膀胱功能,达到逐步自行排尿。

3、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缓解尿频、增加膀胱容量的药物,但停药后易复发。一般来说,遗尿症的自愈率很高。治疗上以非药物治疗为主,最后才考虑药物协助治疗。

小儿遗尿症的中医外治法

敷脐法。在脐部进行药物贴敷。脐部为神阙穴,有内通脏腑之气,下连元气之根,培元固本温阳的作用。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于由此穿透、弥散;而且脐下两侧布有丰富的血管网,对药物的吸收度、敏感度高。

推拿法。推拿小儿背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小儿遗尿多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脊柱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为肺俞、脾俞、肾俞等俞穴所在,通过推拿对这些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可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畅通血脉之功。

敷脐与推拿疗法,手法轻柔无痛苦,易为患儿及其家属接受,有利于坚持治疗。

小儿遗尿推拿手法 小儿遗尿推拿配穴

推补脾经7分钟;揉一窝蜂4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经可缓解四肢发凉的症状,温补脾肺;揉一窝蜂,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穴有健胃消食之功,可增加食欲。

小儿受惊吓了怎么按摩

小儿受到惊吓哭闹不休时,通过对相关穴位推拿,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缓解小儿惊吓的作用,主要推拿手法有以下几个: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揉按小天心

定位: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内劳宫之下,总筋之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小天心6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拿功效:揉按小天心具有镇惊安神,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夜啼,嗜睡,精神萎靡,小便短赤,斜视,发热等病症。

掐按山根

定位:位于两眼内眦中点与印堂之间的斜坡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掐按山根3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推拿功效:掐按山根具有醒目定神,疏通经络,开窍心脑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抽搐,目赤肿痛,鼻塞不通等病症。

揉按百会

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手法:将手掌置于百会上,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揉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次。

推拿功效:揉按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失眠,焦躁,惊风,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小儿尿床推拿按摩 肝经湿热尿床推拿手法

小儿肝经湿热尿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儿平时性格容易烦躁,尿频尿黄,面色红赤,舌边尖红,舌苔薄黄等症状。

推拿手法:基本手法加清肝经50-100次,清小肠50-100次,揉洪池穴50-100次。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遗尿

1、肾气虚

小便清长频数,每睡中遗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睡眠深沉、不易唤醒;面色苍白、智力迟钝;大便或泄泻,舌淡苔白。

治则:温补肾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shù)、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以通调督脉之气,固涩下元,止遗尿。

加:补肾经、推三关。

2、脾气虚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加:补脾经、肺经、推三关、揉脾腧(shù)以健脾益气。

3、肺气虚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头昏少气懒言、多涎唾而不渴;面白神倦、自汗或盗汗,或有便溏,舌淡、指纹淡。

治则:补益肺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加:补肺经、推三关、按百会、揉肺腧(shù)。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之运法

小儿推拿之运法多适用于小儿身上面型穴位,如运八卦、运土入水等。在操作的过程主要是使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的指腹螺纹面,由此往彼在穴位上做弧形或者环形的推动,一般在运的过程中保存需要保持一个均均匀的力度,每分钟保持频率约15--200次左右。

什么是推拿整骨

整骨推拿亦称正骨按摩,伤科按摩。是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伤科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凡坠堕颠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营卫气血不失常度,加以封裹膏摩,乃其法也。”。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为“正骨推拿八法”,为正骨推拿的基本手法。目前临床应用不尽相同,一般分为正骨手法推拿手法两类:正骨手法用于治疗骨折、脱位,以牵,接、卡,挤、分、旋、端、靠等法为主;推拿手法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

小儿遗尿怎么推拿

推拿主穴 推补肾经10分钟,揉外劳宫4分钟,捏脐神阙穴;掐曲骨穴7次。 推拿功效:推补肾经,揉外劳宫,捏脐神阙穴可调养肾气,滋补肾阴,温养肾阳,可缓解排便清稀的症状;掐曲骨穴遗尿频繁有疗效。 推拿配穴 推补脾经7分钟;揉一窝蜂4分钟,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功效:推补脾经可缓解四肢发凉的症状,温补脾肺;揉一窝蜂,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穴有健胃消食之功,可增加食欲。

小儿尿频的推拿方法 脾肺气虚型尿频推拿

揉肺俞:患儿俯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以一手食指,中指端分别置于患儿两侧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穴上环旋揉动2-3分钟。

小儿推拿保健手法 小儿推拿之拿法

小儿推拿中的拿法主要是使用拇指、食指同时相对用力,按拿小儿身体上的穴位,通过按拿一紧一松的反复增减用力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小儿不受重力,应当保持松紧适宜,力度柔和。

小儿补脾经正确手法图 补脾经适合多大的孩子

补脾经的手法是小儿推拿的一种,一般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0岁就是指出生24小时之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推拿手法和效果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6岁以下的孩子推拿效果最好,一般9岁以上就要配合一些成人手法才能有较好的效果了。

科学详解关于小儿推拿知识

小儿推拿的作用: 1、提高小儿机体的各项机能。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实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当小儿生病时,可以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非常广,可以治疗发热、感冒、咳嗽、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疾病,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

小儿推拿遗尿手法 小儿遗尿分型病因

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水道失约,而为遗尿。 由于其他疾病导致脾肺虚损,气虚下陷,不能固摄,而为遗尿。

尿床的偏方

1.荔枝肉治小儿尿床取干荔枝若干,每晚睡前吃荔枝肉10个,连吃1~2个月。可治小儿尿床。(最有效也最简单) 2.狗肉炖黑豆治小儿遗尿取狗肉150克,黑豆20克,白糖适量或食盐少许。将狗肉洗净切片,同黑豆共煮,以文火炖至烂熟,加糖或盐调味服食。分数次在一天内吃完,连用15天。可治遗尿。 3.韭菜籽饼治小儿遗尿取韭菜籽、面粉各适量。将韭菜籽研成细粉,和入白面少许,加水揉作饼蒸食。有温阳壮肾、固摄之功。用治小儿遗尿尿床等症。 4.白果治尿床取白果若干,炒熟备用。4~5岁儿童每次吃2个;5岁以上儿童每次吃4~6

推拿治疗小儿尿床有哪些注意

病因病机 小儿“尿床”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尿床”。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如果您在寻求治疗小儿“尿床”的方法时,不妨选择最简单有效地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尿床”。具体如下: 1.中医推拿治疗小儿尿床的原则 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