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小儿推拿21种手法
掌握小儿推拿21种手法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
1、补脾经,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后也会补脾养肺培土生金。
2、顺运八卦,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
3、掐五指节,宝宝受到惊吓之后的常用手法
4、揉涌泉,头痛发热,呕吐腹泻,补益肾气。
5、捣小天心,清热镇惊,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
6、平肝清肺,用于呼吸道外感。
7、顺时针摩腹,用于便秘,积食,内热。
8、拿风池,用于感冒发汗、头痛、发热。
9、退六腑,用于高热、凉血、解毒。
10、捏挤大椎,用于感冒、发热。
11、分手阴阳,用于调节阴阳平衡,寒热夹杂,半表半里,高热不退。
12、清大肠,用于便秘、积食。
13、掐四缝穴,用于厌食、积食。
14、揉肺俞,用于肺炎、咳嗽
15、下推七节骨,用于便秘、积食。
16、拿肩井,用于感冒、惊风。
17、分腹阴阳,用于腹泻、积食、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18、横擦四横纹(或者叫小横纹),用于干咳轻咳、咳嗽初起或咳嗽将愈。
19、揉板门,板门为脾胃之门,可以通三焦,清虚热实热,治上吐下泻、脘腹痛。
20、揉足三里,用于脾胃疾病,常敲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为脾胃保健穴。
21、清天河水,用于低烧,心经有热。
小儿推拿是手法施与小儿,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经气、阴阳、精气神,通过激活和调动小儿机体,由机体自身而不是药物去改善体内状态,达到脏腑间的阴阳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什么是小儿推拿按摩
什么是小儿推拿按摩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使用范围
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与内治法基本一样,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常用介质
推拿介质是指在推拿施术穴位的皮肤涂敷不同剂型的滑润剂。介质能发挥推拿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能滑润、保护皮肤,使手法更加灵活自如。一般来说,病属表证,多选用解表药,如葱汁、姜汁、薄荷汁等;属血瘀,宜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红花鸡油膏等;属热证,则选用寒凉药物作介质,如薄荷汁、猪胆汁、淡竹叶浸液。
常用推拿手法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手法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补泻原则
小儿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应先轻手法,如推、揉、运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后是胸腹腰背。
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
1.直线方向
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它们共同的补泻原则是: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方向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2.旋转方向
多用于揉、运、摩等手法,施于面、点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如果是左右对称的两个穴位时,其补泻原则为:向内旋转为补,向外旋转为泻,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
3.垂直方向
多用于按、掐、拿等手法,施于点状穴位。其补泻原则以手法的轻重定补泻,重手法为泻法,轻手法为补法,不轻不重为平补平泻。
此外,还有一些穴位的操作方向为特定的,不受以上补泻原则约束,例如推三关、清天河水等。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中医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那么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推拿操作的基本手法有: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除了基本手法外,在几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家逐步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且有特定名称的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故现称“复式操作法”,如黄蜂入洞、打马过天河、运水入土等。
婴儿推拿有哪些好处
一.推拿的误区
不少家长意识到药物对身体还是有一定伤害的,因此小儿推拿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但是小儿推拿是有一定讲究的,推拿手法不当很容易使小儿病情加重。不少家长对小儿推拿的了解都是一些零碎的知识,很多时候存在着不少误区,下面来了解下小儿推拿的误区。
不少家长没有明确小儿的病因就盲目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二.推拿的注意事项
推拿的力度、时间、次数不当
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要采用适当的操作次数、时间和刺激强度。可以选择到一些正规的培训机构,学习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特定穴位及常见病的推拿治疗等。还有,推拿的时间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手法的特性而定,推拿一次的时间约为15~20分钟。通常每日推拿一次,高热、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可每日推拿两次,慢性疾病则可隔日推拿一次。
推拿的环境不适合
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声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其次,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不是所有小孩都适宜进行推拿
另外,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以及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患儿切不可进行推拿治疗。
护理小儿脑瘫的一些注意事项
小儿与成人不同,皮肤娇嫩,肢端位小,又不配合,所以在脑瘫的护理中只有熟练掌握操作手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熟练手法除着重练用力均匀,稳妥着实,持久有力,使之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兼的程度以外,还必须注意手势得当,否则也会影响施术。
小儿推拿与按摩手法甚多,其中有的手法虽与成人相同,但动作姿势却不一样,特别是脑瘫患儿推拿不包括矫形动作。如推法,小儿推法是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一个方向推抹或同时向相反方向直线分推;而成人推法则是以拇指端着力,以拇指末节作屈伸活动,逐渐向前移行。两种推法无论动作手势和感觉上均不一样。
脑瘫的护理中常用的推拿与按摩手法:推、运、揉、摩掐、搓、理、擦、捏、挤、摇、抖、矫形等十几种。这些手法实施于5岁以下的患儿,年龄越小越易奏效。5岁以上的患儿可配合矫形手法同时进行。
小儿推拿有哪些主要特点
1、简单易学,方便易行
小儿推拿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只要按照要求,遵循它的规律,几次操作练习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
小儿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不需要任何器械、药品及医疗设备,只是依靠成人的双手在小儿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它不受医疗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这样不仅应用方便,而且节省费用。
2、见效快、疗效高
临床证明,小儿推拿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3、安全稳当、不易反弹
只要对疾病诊断正确,依照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合理进行施治,一般不会出现危险或不安全问题。应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疾病,不会出现反弹及任何并发症。
4、没有毒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
小儿推拿是一种单纯的手工理疗手法,治疗中避免了某些药物中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同时也纠正了药物中因剂量不适而对患者身体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是一种有利无害的治疗方法,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
5、治病去根,不易复发
慢性病复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疾病所涉及脏腑或气血功能下降。推拿疗法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对于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都可以针对病因,通过手法施术,加强气血循环,恢复其脏腑功能,所以能达到治病去根的目的;对于急性病,本来其机体功能就没有多大损失,又加之按摩过程注意了功能的调治,更不会遗留病根;反复发作病症,可因人体素质的调补减少再发机会。小儿推拿网提示:对于身体虚弱者,不仅可以治愈已发疾病,同时也提高了免疫功能及健康素质。
6、小儿不受痛苦,易于接受
其他疗法小儿都要遭受痛苦,就是服药,小儿也难以接受,经常给疾病治疗带来麻烦;同时,常因小儿不能和医生配合而影响疗效。应用小儿推拿疗法,小儿不会有任何痛苦感,甚至感到是一种享受,能够消除小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
7、预防保健,适于家庭
小儿推拿除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外,还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经常运用小儿保健推拿,可以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非常适用于家庭。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周岁的儿童。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做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做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
小儿推拿时需注意哪些
小儿推拿为中医特有
很多小孩子都不喜欢吃药,更惧怕打针,所以想要治愈病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推拿。近些年来,推拿的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孩子和家长们的青睐,不仅孩子喜欢,家长们还特别放心。
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推拿穴位、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中医典籍在这方面进行论述。“小儿推拿是完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为中医所特有的,西医没有小儿推拿。”陈红向记者介绍说。
他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建按摩科开始,便已设有小儿推拿,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北京小儿推拿发展得并不好,据了解,仅有明德医院等几家医院设有小儿推拿。现在北京提倡中医药进社区,他在今年9月份医院组织的中医药进社区讲座时,就把小儿推拿知识介绍给社区居民,反响很好。
小儿推拿穴位代草药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了解,从中医推拿的原则上来看,任何儿童都是可以进行推拿的,但是三岁以下的儿童推拿的效果最佳。
陈红介绍,小儿推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穴位代替草药,穴位组方相当于中医的汤药组方,穴位抓准了,就达到了疗效。清朝有中医儿科专著《幼科铁镜》记载曰:“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即是用药,不明何可乱推。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这里的“上三关”指的是穴位,“麻黄、肉桂”是中药名,推这个穴位达到了服用中药的效果。
另外,在小儿推拿中,穴位推拿的轻重和次数相当于汤药的剂量。和成人推拿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特点不同,小儿推拿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形成了以“按摩掐揉推运搓摇”为主的一整套小儿推拿手法和复式操作法。“一般情况下,让小孩感觉到疼的手法要放到最后,不然小孩哭闹起来特别不配合医生,也就影响了疗效。”他说在小儿推拿过程中,不宜轻、不宜重、不宜缓、不宜急,一分钟按揉多少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上推还是下运都要根据病情来定。
陈红强调,小儿推拿并非百无禁忌。“小儿推拿在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时有显著疗效,如夜啼、便秘、腹泻、干呕、溢奶、咳嗽、食欲不振等小儿常见病,但不是包治百病。”他表示,患有较严重疾病、需要动手术、休克等情况下并不适宜进行小儿推拿,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在推拿过程中哭闹或有排斥情绪,最好安抚好孩子情绪后再推拿。
有一些观察比较细微的记者朋友们注意到诊室墙面上所粉刷的都是卡通人物,而且在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山楂、柚子、零食以及一些可口的水果。而据他们所说,这些都是结合一些小朋友的喜好来进行设计的,因为这些对孩子的心理有着一定的安抚的作用。
小儿推拿忌盲目进行
小孩病症多发且症状复杂,年轻妈妈看到小儿推拿有独特疗效,看了网络介绍或有关书籍,就自行给小孩进行推拿,陈红认为,这有诸多隐患。“家长可以学小儿推拿,但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是主导,家长只是起辅助作用,家长要明白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表示,小儿推拿要想起到疗效,推拿人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懂中医理论,能够辨证论治;第二要熟练地掌握推拿手法。
家长不懂辨证,若手法失当或用错手法,不仅治不了病,很可能还加重孩子病情。他和记者举了一个通过磨腹治小孩便秘的例子。若为实证,则需泄;若为虚证,则需补。在手法上,顺时针方向是泄,逆时针方向为补。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辨证,对症下方,手法不同,取得的效果截然相反。
近年来社会上各种小儿推拿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针对这种现象,陈红呼吁要去除鱼目混珠,严格行业标准,规范运作机制。“小儿推拿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方可进行,小儿推拿不是按摩,切忌盲目进行。”街头巷尾的那些小儿推拿所并不能保证安全,若推拿失当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他就曾接诊过这样的儿童病患。事实上,国家对中医院小儿推拿项目的价格有着严格的标准,费用并不高,而社会上某些养生机构却是高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