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的免疫力
如何判断宝宝的免疫力
如何判断宝宝的免疫力
第1种
症状表现:宝宝由于感染、药物、营养不良等,导致免疫力低下。
属于类型: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
需要治疗否: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恢复关键:清除可能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或细菌病灶;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药物;及时对症治疗可能影响到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当心脏畸形校正后,宝宝反复感染的情况就会明显改善;避免因营养不良影响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去除这些不良因素后,宝宝的免疫功能大多会逐步恢复。
第2种
症状表现:主要是上呼吸道,如感冒等,而不是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经常是由于天气变化、生活环境改变等日常情况引起的,通常可自行痊愈。
属于类型:生理性免疫低下。
需要治疗否: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恢复关键:与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感冒,这就是因为孩子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生理性免疫低下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属于正常现象。
小叮咛:
如果宝贝有以上的症状,父母就应当引起重视,不妨在家为宝宝先粗略做一个免疫力小测试,看看宝宝的免疫力是否低下。
抵抗力差怎么办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卫士,每天都打击入侵的“敌人”。但是免疫系统不是天生完善的,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在医学上,有人把6岁以前的宝宝称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这就是宝宝们为什么相对成人来说更容易生病的一个原因。每当一个感染性的细菌侵入人体,外来免疫系统就把信息贮存在文件中,以防止下一次的感染。并能对这种细菌,发动较为有力的进攻。所以,没有患感染性疾病,或很少患病的宝宝们免疫系统很薄弱。
宝宝免疫力差怎么办?在这要告诉大家的是要定期为宝宝做体检。这样就能够全面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为宝宝体检能够及早发现疾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宝宝免疫力差的原因及如何预防宝宝免疫力低下,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爸爸妈妈。
导致宝宝免疫力差的原因?
1.患有先天性疾病
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发育不良等。
2.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如缺乏钙,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均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快来测测你家宝宝免疫力指数
宝宝免疫力简便小测试
对宝宝免疫力不放心,没办法判断宝宝是否免疫力好或者差,那就做下面的小测试吧!
1、经常带宝宝出去散步吗?
2、经常对宝宝进行“三浴锻炼”吗?
3、宝宝的饮食是否注意搭配,基本能做到营养均衡?
4、宝宝出生后是否以母乳喂养?
5、宝宝是否性格开朗,有很多小朋友?
6、宝宝是否养成了勤洗手勤换衣服的好习惯?
7、气候变化时宝宝是否容易生病?
8、是否稍有不适就马上给宝宝吃药?
9、流行感冒发生时,宝宝是否很少幸免?
10、宝宝是否经常在家里待着,不怎么带出去进行活动?
11、宝宝是否经常患呼吸道感染,一年可能达到5-6次?
12、宝宝是否未能保持规律性睡眠,白天睡觉,晚上玩到很晚?
计分办法:
如果1-6题的回答为“是”,得1分。
如果7-12题的回答是“否”,也得1分。
1-4分:说明宝宝的免疫力较差,经常得病,需要去向医生咨询。可以通过血液和细胞检查来评价免疫力水平。需要医生据临床检验结果,对宝贝提供如何增强免疫力的建议。
5-8分:说明宝宝的免疫系统有些问题,应该在宝贝的饮食安排上下点功夫,合理补充所需营养,还要常带到户外活动。
9-12分:说明宝宝的免疫力很强,是个健康儿童。
哪些方法能够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呢
1、增强宝宝免疫力--让宝宝运动和锻炼
运动和锻炼是增强宝宝免疫力的良好途径,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宝宝,不论在什么季节,都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另外,活动身体可以加快宝宝体内循环,增强宝宝胃口,并有助于他们休息。
淋巴拥有很多抗感染细胞,而运动可以促进淋巴在宝宝体内的循环。
2、增强宝宝免疫力--让宝宝休息和放松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体迅速恢复。尤其是在宝宝疲劳和疾病前后,休息和放松更是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建议:妈妈应帮助宝宝在活动和休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确保宝宝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包括有规律的睡眠时间和其他休息时间(比如讲故事时间)。
增强宝宝免疫力
(一)母乳喂养,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婴儿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说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错过给宝宝母乳喂养的机会。
(二)抚触,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
在自然分娩中产道收缩,挤压胎儿,是一种有益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后,母亲的身体接触,会让小婴儿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对出生时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尤其有益。抚触可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并能增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眠。
(三)免疫预防接种,积极主动应对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父母们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四)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时间
父母足够耐心地对待孩子,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生活规律。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够,可以让他白天小睡一下。周末多带宝宝到空气清新的公园玩一玩,对身体大有益处。
(五)均衡饮食,提升防御功能
孩子偏食,营养不均衡会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鲜蔬菜水果品种尽可能多样,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的食品。
(六)不要吃得过饱,避免脾胃负担过重
婴幼儿脏腑娇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虽然发育旺盛,对营养物质需要迫切,但是,脾胃运动消化功能相对不足。若吃得过饱,会使胃肠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发生积食、腹痛,导致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七)多喝白开水,保持黏膜湿润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上幼儿园、外出时让孩子背着水瓶,渴了随时喝。注意,要喝白开水,而不是各种含糖饮料。
(八)不必过于干净,形成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如果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孩子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九)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虽然过分抗菌、干净无益健康,但仍要培养孩子基本的卫生习惯,尤其在吃饭前和上厕所后把手洗干净,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十)及时补充锌元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锌是人体内很多重要酶的构成成分,对生命活动有催化作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与机体组织再生,并帮助孩子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参与维生素A的代谢。
婴儿缺乏维生素c的症状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在体内很少储存。当其入量不足时,很快就会有缺乏症的表现。我们已经知道,补充维生素C对于宝宝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爸爸妈妈们要怎么判断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C呢?宝宝缺乏维生素C会有是症状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爸爸妈妈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宝宝是否有需求要补充维生素C,可从以下几点具体表现看出:
一是宝宝面色发白,食欲不佳。宝宝易烦躁且体重增长缓慢。
二是宝宝毛发干枯,易折断,伤口愈合差。
三是宝宝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比如易感冒。
四是宝宝牙龈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出血。
五是宝宝身体发育不良,骨骼钙化不全,软骨脆弱。
六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宝宝还会两条小腿向里弯曲,大腿向外拐,不能移动,一动就疼。
如果平时观察到宝宝有以上的一些症状,那么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宝宝缺乏维生素C了,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带宝宝到医院去做专门的微量元素检测,以确定宝宝的具体情况,最后对症下药,确保宝宝能够得到最好的诊治。
如何提宝宝免疫力
1、提高宝宝免疫力要使营养均衡
若想提升宝宝的免疫力,请拒绝给宝宝吃高油、高糖的精致化加工食品。
多吃天然食品,多吃富含维他命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
五谷类是人类的主食,在宝宝4个月后添加副食品时,首先要尝试的是米粉、麦粉。
断乳之后,替代食物也是谷类。全谷类含胚芽和多醣,维生素B和E都丰富,这些抗氧化剂能增强免疫力,加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婴幼儿正值身体快速成长及脑神经发育期,对蛋白质及钙质的需求量相当高。所以乳类制品为婴幼儿期最佳的营养来源。
酸奶是乳制品中,可以兼顾营养与改善肠道环境的饮品,很适合儿童期的需要,幼儿则要到满一岁以后才能喝。
2、提高宝宝免疫力要多饮水
多饮水可以使黏膜保持湿润,筑起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
待孩子外出时要记得带上水瓶,以备孩子渴的时候随时喝,注意一定要给孩子喝白开水,各种含糖饮料不可取。
3、提高宝宝免疫力要多运动
喜欢运动的孩子往往身体好,抵抗力也强,其实,孩子运动习惯完全可以从小培养,将运动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在宝宝学会走路之前,家长要收拾出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孩子多趴、多爬,当孩子学会走路之后,尽可能让孩子多走多跑。
周末多带孩子到附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公园玩一玩。让孩子明白,运动与吃饭、睡觉同样非常重要。
4、提高宝宝免疫力要作息规律
妈妈最好从宝宝出生的那天起,将宝宝每天喝奶、睡觉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
耐心的帮宝宝建立起生活规律,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努力培养规律的作息。
5、提高宝宝免疫力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在饭前便后,都应该让孩子把手洗干净,以防病从口入。
6、提高宝宝免疫力可按摩刺激皮肤增强免疫功能
按摩是通过皮肤感官温和的刺激,引起全身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的一系列良性反应,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增加小儿的食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体重的增长。
按摩的同时还活动宝宝的全身肌肉,使身体发育得更健壮。
另外,皮肤刺激对增强宝宝免疫力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有益于新生儿的体格与心智的健康发育。
7、提高宝宝免疫力要慎用抗生素
孩过了3岁后,经常性地接触一些少量的病菌的确是预防疾病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当并非严重感染时,最好不要使用抗生素,而是依靠自身的抵抗力,锻炼免疫系统。
如此,当下次再遇到同样的病菌时,已经受过训练的免疫细胞便会产生针对性的免疫力以保护自身安全。
怎样判断宝宝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需要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才具备与疾病战斗的能力。然而,宝宝的免疫力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它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如果发现宝宝经常出现以下情况,才有可能属于免疫力低下。
1、大便不规律,容易发生腹泻。
2、季节交换时容易生病。
3、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
4、外出活动时经常被其他宝宝传染疾病。
5、一年感冒3次以上。
简易测试判断宝宝免疫力
宝宝免疫力低下的3个信号
第一种
症状表现:宝宝每次得病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患病为败血病、恶性肿瘤等;有家族遗传史。
属于类型:先天性免疫低下
需要治疗否: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恢复关键:医学上也称为免疫缺陷,是由于先天性免疫低下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因此具有遗传性。先天性免疫低下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措施,一般治疗较困难,治疗也是长久的。
第二种
症状表现:宝宝由于感染、药物、营养不良等,导致免疫力低下。
属于类型: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
需要治疗否: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恢复关键:清除可能损害免疫系统的病毒或细菌病灶;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药物;及时对症治疗可能影响到免疫系统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当心脏畸形校正后,宝宝反复感染的情况就会明显改善;避免因营养不良影响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去除这些不良因素后,宝宝的免疫功能大多会逐步恢复。
第三种
症状表现:主要是上呼吸道,如感冒等,而不是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经常是由于天气变化、生活环境改变等日常情况引起的,通常可自行痊愈。
属于类型:生理性免疫低下
需要治疗否:正常现象,通常不需要治疗。
恢复关键:与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感冒,这就是因为孩子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生理性免疫低下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属于正常现象。
宝宝免疫力低
刚出生不久的“小豆丁”一个半月大时,爸爸妈妈发现他的肛门一侧出现了一个黄豆大的小疙瘩,没过几天疙瘩开始发白流脓。以为孩子只是内热,家长便给抹了些药膏了事。直到孩子2个月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医生才发现他得的是肛周脓肿。
湖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李树根介绍,肛周脓肿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病症,与新生儿的免疫力低下有一定关系。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有可能由于清洁不够或皮肤破损导致感染。“肛周脓肿如不及时治疗,脓肿会蔓延扩散,甚至可能演变成肛瘘、败血症。”同时,李树根告诉记者,有肛周脓肿的孩子在接种疫苗时应慎食糖丸,因为一旦吃糖丸,可能引起其排便量增加,加重病情,最后同样可致肛瘘。
此外,在孩子卫生保健方面,李树根建议家长可使用爽身粉等物品保持孩子皮肤的干燥,同时需勤换尿片,最好每3个小时查看一次孩子的排泄情况,一旦发现有排泄物,应立即更换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