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一次泡水多少颗 茯苓打粉后怎样服用
茯苓一次泡水多少颗 茯苓打粉后怎样服用
茯苓在打成粉后,是可以直接用水冲服的,只不过茯苓粉一般是不溶于水的,所以在冲服的时候,最好少量多次的加水吃。
由于茯苓粉不溶于水,所以可以在煮粥的时候,直接放一些和粥拌匀,这样对人体来说,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都会有。
在锅中倒入少量的清热烧沸,然后倒入茯苓粉不断搅拌,直到茯苓粉变成透明状再关火,最后加入糖、或者蜂蜜粉就可以食用了。
茯苓可以和小米煮粥吗 茯苓还可以搭配什么一起煮粥
原料:
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苡仁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先将赤小豆浸泡半日,与薏苡仁共煮粥,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加白糖少许。
食材:
茯苓30克 黄芪30克 大米200克。
做法:
1.把茯苓烘干,打成细粉,黄芪洗净,切片,大米淘洗干净。
2.把大米放锅内,加水1000毫升,放入黄芪片,把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5分钟,投入茯苓粉,煮沸5分钟即成。
原料:
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3克,生姜皮1克,砂仁3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上五味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每日分两次,早晚温热服。
茯苓怎么食用
将山药、茯苓研磨成粉,然后混合,密封,每次取6-8克,用开水冲泡即可,或者放在热牛奶里面冲服,这样的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吃茯苓粉的方法,可补气健脾。
茯苓比较干、比较硬,一般来说可以进行炖煮,比如煲在汤里头,跟鸡、鸭煲在一起炖成药膳,可以治疗水肿、尿少,同时还可以治疗水湿上泛导致的眩晕、心悸,以及吃的很少、不消化、泄泻等症。
新鲜茯苓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然后选择煎服,可配伍其他中药起到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取茯苓粉、面粉各等份,加白糖和水调成糊状,煎成饼,可治疗心肌、失眠、食少、便溏等症状。
将茯苓搭配一些常用于煮粥的食材一起吃,如茯苓荷叶粥:取荷叶1张、茯苓50g、粳米100g,先将荷叶煎汤后去渣,再加入茯苓、梗米煮成粥,食用对暑热所致的脑胀、胸闷、小便黄、湿热泄痢有较好的疗效,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茯苓质地会变得软烂一些,吃起来比较容易消化。
将茯苓和甘草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即可,这种食用方法也非常方便,不过其药效成分需要多泡一会才能浸出,有时间的话煎煮茯苓药效要更好一些。
茯苓怎么吃
茯苓我们也叫做是茯菟或者是茯灵,茯苓是属于菌类的一种,我们往往也将茯苓用于药用,茯苓在古代时候已经非常有名,古时候的人们将茯苓称为是四时神药,意思就是说无论在春夏秋冬哪个季节茯苓都能发挥很好的药性。茯苓虽然功效齐全但是我们要懂得如何吃茯苓。
茯苓有提高我们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常吃茯苓可以起到宁神的功效,茯苓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所以常吃茯苓还能预防和抑制癌症。
茯苓(学名:Poria cocos(Schw.) Wolf.)别称: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药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还可以制作成粉状用来女士爱好的美白面膜。分布区域:吉林、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胆碱、麦角甾醇、多种酶和钾盐。
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有镇静及保护肝脏、抑制溃疡的发生、降血糖、抗放射等作用。茯苓还用作茯苓饼、茯苓酥和茯苓酒等。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在温度较大的地区和场所,茯苓可作为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有延年益寿之效(出自本草纲目)。
1.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3.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5.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6.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克,粟米100克。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7.茯苓饼:茯苓200克,人参10克,面粉800克。二药分别研为细末,加食盐少许,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做成约重100克的饼子若干,烙熟。每次食1个。
源于《重订瑞竹堂经验方》(原方称“丹”,实为点心)。本方用茯苓、人参补气益脾,以人参延缓衰老。用于补虚,抗衰延年。
8.茯苓酒: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9.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
10.朱茯苓: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每茯苓块100斤,用朱砂粉30两)。
11.茯苓膏: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茯苓,我们知道茯苓既是一种菌类同同时也是常见的药物,我们常用茯苓来治疗很多的疾病,茯苓有美白的功效,茯苓还能健脾和安神,所以我们要懂得茯苓怎么吃,上文也介绍了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的吃法
茯苓薏米粥:茯苓15克,薏米60克。共研细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熟即可食用。有清热、理脾湿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胸膈痞满或风湿性关节肿痛者食用。
莲子茯苓糕: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共研为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加水和面蒸糕食用。有宁心健脾之功。适宜于心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干渴、心悸、怔忡、食少、神疲者食用。
茯苓膏:茯苓500克,炼蜜1000克,将茯苓研成细末,加入蜜拌和均匀,用文火熬成膏状,晾凉后装入瓷罐备用。每次温开水冲服10克,1日2次。能健脾渗湿、减肥防癌。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和癌症的预防。
茯苓酒:茯苓60克,白酒500克。将茯苓泡入酒中,7天后即可饮用。能利湿强筋、宁心安神。适用于四肢肌肉麻痹、心悸失眠等。
茯苓香菇饭:取茯苓10克,香菇少许,先将茯苓泡软,捣成粉状,再与香菇、白米一道煮(蒸)成饭食用。有安神益智、补脾止泻作用。适宜心慌、眩晕、胃弱和神经衰弱者选用。
茯苓芝麻粉:取茯苓、芝麻(以黑芝麻为佳)各等份。先将茯苓研成细末。芝麻炒熟,冷后研细粉。将二者混匀,贮于瓷罐内。每天早晚各取20~30克,用白水(或蜂蜜水)冲服。有健脾益智、防老抗衰功效。常服有延迟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等作用。
枸杞茯苓茶:取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能健脾益肾、利尿通淋。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茯苓怎么吃最好
最好是打碎磨成粉后泡水喝。
茯苓由于含有的淀粉含量丰富,而且炮制后非常坚硬,一般直接泡水是很难冲开的,而把茯苓研磨打碎之后,茯苓可以很好的溶解进入水中,这样泡出来的茯苓水也更加好喝,比较容易消化,而且打碎后的茯苓粉,要泡水喝的话十分容易,如果用来煮粥或者煲汤的话,时间太久,而且也不容易消化,所以最好是磨成粉。
白茯苓有什么美容功效 白茯苓怎么吃最好
1.可以将白茯苓打成粉末兑水饮用。
2.将白茯苓块研磨成粉沫后再取面粉各等份,加白入糖和适当的水调成糊状,煎成饼。
3.将白茯苓洗净处理好取茯苓、猪肉等材料加入适量的调味品做成茯苓陷,并用面皮包馅。
4.将白茯苓处理好后取白茯苓、当归,川芎,炒白芍,熟地黄,柏树,等中药处理成粗末,熬成茯苓汤,饭前饮用。
5.取荷叶,茯苓,粳米等材料。先将荷叶煎成汤再把渣滓去除,再加入白茯苓、然后再将梗米煮成粥,早上晚上各服用一次。
6.取白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后磨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再蒸熟。适合小朋友食用,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茯苓可以长期服用吗 茯苓泡水一次放多少克
建议每次用量新鲜茯苓15-20克、干制茯苓5-8克左右即可。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将其泡水适量喝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生活中可以用其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等症症状,一般茯苓泡水建议每次用量新鲜茯苓15-20克、干制茯苓5-8克左右即可。
黄芪粉和茯苓粉一起吃的功效 宁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入心经,中医认为其平和的药性以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对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的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宁心安神的功效,将茯苓打粉服用后能起到不错的宁心安神的作用。
白茯苓可以经常吃吗 白茯苓怎么吃最好
1.可以将白茯苓打成粉末兑水饮用。
2.可以做成茯苓饼,将白茯苓块研磨成粉沫后再取面粉各等份,加白入糖和适当的水调成糊状,煎成饼。
3.可以做成茯苓馅,将白茯苓洗净处理好取茯苓、猪肉等材料加入适量的调味品做成茯苓陷,并用面皮包馅。
4.可以做成茯苓汤,将白茯苓处理好后取白茯苓、当归,川芎,炒白芍,熟地黄,柏树,等中药处理成粗末,熬成茯苓汤,饭前饮用。
5.可以做成荷叶茯苓粥,取荷叶,茯苓,粳米等材料。先将荷叶煎成汤再把渣滓去除,再加入白茯苓、然后再将梗米煮成粥,早上晚上各服用一次。
6.可以做成茯苓薏米饼。取白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后磨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再蒸熟。适合小朋友食用,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茯苓泡水吃好还是打粉吃好 茯苓可以打成粉生吃么
不可以。
虽然说茯苓没有什么毒副作用,直接生吃也不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损害,但茯苓打粉直接生吃的话,不仅食用口感不好,难以下咽,而且很难被胃肠道消化吸收,所达到的药效就会比较差,因此茯苓打粉后一般都不会用来生吃。
茯苓的食用方法多样,除了常规的煎水、泡水以外,还可以用来熬粥、炖汤,甚至加工成茯苓饼、茯苓馒头、茯苓糖等方式食用。
黄芪粉加茯苓粉有什么功效 宁心安神
茯苓味甘、淡,入心经,中医认为,茯苓平和的药性以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对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的患者来说能起到一定的宁心安神、辅助睡眠的功效,将茯苓打粉服用后能起到不错的调理和改善的效果。
茯苓怎么做好吃
茯苓糕的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高血压气虚湿阻型患者食用。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茯苓糕可作为补脾的家常小吃,它的药效非常平和,长期吃,脾好了,湿气祛除了,脸色就好看了哦。
材料:面粉 200g, 茯苓 15g,温水 200g, 葡萄干 适量, 酵母粉 3g, 泡打粉 3g
1.茯苓用搅拌机打碎,与面粉、泡打粉和白糖搅拌均匀。
2.将混合好的面粉,过筛。
3.酵母粉到入温水中,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
4.将酵母水倒入混合好的面粉中,搅拌均匀。
5.倒入容器中,盖上保鲜膜,发酵1个小时(冬天温度低,锅内放热水,盖上锅盖,加速发酵)。
6.发酵完成后(未发酵前的两倍),点缀些葡萄干,大火蒸10分钟。
枣泥茯苓糕
材料:茯苓粉100g,粘米粉75g,糯米粉50g,枣泥馅200g,细砂糖40g,水100ml
做法:
1.将茯苓粉,糯米粉,粘米粉和糖倒入碗中,拌匀。
2.分次加入水,用手搓成蓬松的糕粉。
3.过筛两次,成为细致的粉状。
4.枣泥馅擀成模具大小的圆片。
5.将一半糕粉放入模具中,抹平表面。
6.放入擀好的枣泥片。
7.倒入剩下的糕粉,抹平。
8.盖上湿纱布,放入蒸笼。
9.开锅后,大火蒸30-40分钟,熟透即可。
10.取出晾凉,脱模,切块食用。
功效:红枣补血养颜,但偏湿热,茯苓健脾祛湿,中和了红枣的湿热。
茯苓粉怎么吃
茯苓粉怎么吃?
1、泡着喝
茯苓粉是不不溶于水的,怎么泡都泡不开的,一般都是用来煮粥,或者做糕点的,要么煮一下,再放蜂蜜。或者是不用蜂蜜,先用冷开水把粉搅匀,再用煮沸的牛奶加进去搅匀也可以。
2、白茯苓粥
用白茯苓粉与粳米一起煮粥服用,具有祛斑增白、润泽皮肤的作用。
3、茯苓糊
碗里倒入少量水加入一小勺茯苓粉拌匀,继续加粉搅拌,倒入热锅里,期间不断搅拌,直到透明状就关火,加入糖、或是蜂蜜调匀就可以食用了。
4、枣泥茯苓糕
准备茯苓粉100g、粘米粉75g、糯米粉50g、枣泥馅 200g、细砂糖40g、水100ml。将茯苓粉、糯米粉、粘米粉和糖倒入碗中拌匀,分次加入水,用手搓成蓬松的糕粉,过筛两次,枣泥馅擀成的圆,将一半糕粉放入模具中,抹平表面,放入擀好的枣泥片,倒入剩下的糕粉抹平,盖上湿纱布,放入蒸笼,开锅后,大火蒸30-40分钟,熟透即可。
5、茯苓膏
准备:茯苓粉100克、鲜牛奶50克,蜂蜜。
做法:把茯苓粉和牛奶用搅拌机搅成泥糊。把它们倒进沙锅,用大火烧开,稍微冷却以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