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年人龋齿率高达88%
我国成年人龋齿率高达88%
据《健康报》报道,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口腔卫生处处长王维真在日前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目前我国人群患龋率较高,口腔健康形势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我国成人和老年人龋病患病率分别为88.1%和98.4%,牙周健康率分别只有14.5%和14.1%。37.0%的成人和86.1%的老年人有牙齿缺失。全口无牙的老人达到6.8%。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也达到29%。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
龋病是含糖食物(特别是蔗糖)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的作用,发酵产酸,这些酸(主要是乳酸)从压面结构薄弱的地方侵入,溶解破坏牙的无机物而产生的。
好发部位
1.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是窝沟龋的好发牙位。
2.好发牙面依次为:咬合面、邻面、牙颈部根面、唇、颊面。
3.龋齿的发生与年龄有关。3岁以前的幼儿,多在前牙的邻面患龋;3—5岁则多见乳磨牙的窝沟龋;8岁左右,乳磨牙的邻面龋开始增多。青少年多发恒牙窝沟龋和上前牙的邻面龋,而中老年人则多见根面龋。
龋齿的临床表现
色泽改变:当龋发生在牙齿的平滑面时,擦去表面的菌斑或软垢,吹干后可见病变部位表面粗糙、光泽消失,早期呈白垩色,随着外来色素(如食物、细菌代谢产物以及牙本质蛋白分解产物)的附着,病损区会出现进一步着色而呈棕黄色或黑褐色。当下方牙本质严重脱矿、着色并透过半透明的釉质反映出来时,呈现特有的“墨浸样”改变。
外形缺损:随着牙体硬组织中无机成分的溶解,有机成分的崩解,病变进展,病损区扩大,形成了牙体组织由表及里的实质性缺损,即龋洞。
质地改变:龋洞中充满感染脱矿的押题组织和食物残渣,脱矿后的押题组织硬度下降,质地松软,探查时容易与正常组织区别。
进行性发展:牙齿一旦患龋,如果不去除局部存在的菌斑致病因素,病变就会缓慢持续地进展,很难自动停止,也没有自愈性。牙体组织被侵蚀,病损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累及牙髓,继发牙髓的炎症、变性,甚至坏死,更进一步导致根尖周炎。牙齿最终成为残冠、残根,丧失咀嚼功能。
感觉变化:仅波及牙釉质的早期龋损,患牙可以完全没有疼痛和不适症状。一般是当龋进展到牙本质层出现龋洞时,患牙才会出现对冷热刺激敏感、经常进食嵌塞或食物嵌入龋洞时疼痛等症状,但均为一过性表现,刺激消失,症状随之消失。当龋发展到牙本质深层时,症状有所加重。
老人口中要有几颗牙
龋齿不止是儿童的专利,老人也会“害虫牙”。6月26日,卫生部发布消息称,《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与学龄前儿童、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下降相比,我国中老年人龋齿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高达98.4%。
该报告显示,在我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中,患龋率为88.1%,根龋患病率为32.7%。老年人的口腔问题更严重。在被调查的65岁―74岁的人群中,患龋率高达98.4%,根龋患病率几乎是中年人的一倍,达到了63.6%,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平均留牙数为20.97颗(正常人有28到32颗牙齿)。
“造成中老年人龋齿的原因主要是细菌。”专家告诉记者,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往往对口腔卫生注意不够,容易因细菌滋生而患上龋齿。
专家表示,从中年开始,三成人就患上了根龋,这跟牙龈萎缩相关。“牙龈萎缩不是人到老年才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牙龈会出现退缩,致使牙颈部的牙根暴露在口腔中,牙菌斑就容易附着在根面上,引起根龋。
按照惯常的标准,65岁以上的老人应留有20颗功能牙,即能正常咀嚼食物的牙齿,不包括松动牙。而此次调查显示,该人群的留牙数也在20颗左右,但并非所有的都是功能牙。
老年人从多少岁开始掉牙
老年人从多少岁开始掉牙。总是有人开玩笑说“小心老了之后你的牙全掉光”,难道是老年人都会掉牙吗?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口腔保健,健康的牙齿是可以伴随一生的。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一般老年人的掉牙岁数: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1年对中老年人牙齿保健提出目标:80岁时,至少有20颗牙能正常咀嚼。但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 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有牙齿缺失的达到86.1%,平均存留牙数为20.97颗, 10.51%的人满口牙一颗不剩,仅有57.68%的人有20颗以上的恒牙,仅存的天然牙中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也很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知识 比较贫乏,身体机能又开始衰老,所以患龋齿、牙周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年轻人。
成人得了龋齿有什么危害
口腔专家指出,与儿童常见的冠状龋齿相比较而言,成年人龋齿更加具有不可估算的杀伤力,严重起来可以致使牙齿脱落。经过全国性的口腔健康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我们国家里大概约又82的成年人有牙龈萎缩的现象发生,这也要归结到根部龋齿这个元凶上。根部龋齿初期症状不明显,但后期危害大,严重者将直接导致牙齿的脱落。
成年人龋齿不及时治疗的危害:
成年人龋齿(1)发病率高。成人龋齿本应紧紧环抱牙根的牙龈,因为炎症损伤或老化等原因萎缩松懈,牙颈部和牙根部直接暴露在外,它们质地柔软,矿物含量低,比牙冠部更容易形成龋齿。
成年人龋齿(2)不易修复。根部龋齿出现于牙根部的侧面,多呈浅盘状,蛀斑面积大,深度浅。而且由于牙根部有机质含量高,修复材料很难牢固地粘附,修补以后也易患继发龋齿。
成年人龋齿(3)危害性大。孩子们易患的牙冠龋齿生长在显而易见的部位,因此容易在初期就被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而成年人根部龋齿的蛀层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直捣黄龙”,在疼痛感出现的时候就已经伤害到牙本质甚至深部牙髓,引起牙髓炎,严重的将导致牙齿脱落。
中年人口腔疾病多
别等牙疼了再去看
龋齿早期,牙齿腐烂的少,没有感觉。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牙齿上有小洞,如果发生在两个牙齿相邻的位置,吃东西时会塞牙。此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期,简单充填就可以,费用低、治疗效果好,而且因为没有伤到牙神经,也没有太多的痛苦。但正是因为这时没有痛觉,很多人发现了虫牙或有塞牙的感觉也不去看医生,错过了治疗良机。
流调结果显示如果牙有洞,但不疼,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年人会选择去医院治疗。大部分中年人只有在牙齿疼痛后才去医院看牙。而牙齿一旦出现疼痛,龋坏往往已经波及神经,甚至牙根尖的骨组织,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此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杀神经治疗(根管治疗),要往返医院3~5次,治疗周期长,费用高。
含氟牙膏该不该用
流调结果显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和进食甜食次数少的人患龋齿风险低。对于含氟牙膏,很多人有疑问:有专家说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也有专家说用含氟牙膏可以导致氟斑牙,哪个正确?七岁以下的儿童,牙齿处于生长发育期,此时如果摄入过多的氟化物,有导致氟斑牙的可能。成人牙齿已经发育完成,无论摄入多少氟化物,牙齿都不会发生改变;而且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氟化物只在局部发挥作用,不会全身吸收,因此成人尽可以放心使用。
只有洁治能除牙石
困扰中年人的另一口腔问题就是牙周病,而牙菌斑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素。口腔卫生不好,牙周组织受到细菌的侵犯,会导致牙龈发炎,阻碍包绕牙根的牙槽骨吸收。牙龈发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使得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就会出现塞牙、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等问题。
牙石与牙齿表面连接紧密,刷牙和使用牙签、牙线等方法都不能将牙石去除,必须通过牙周洁治(洗牙)才能去除。另外,认真刷牙对预防牙周病也很重要。流调结果显示,每天刷牙2次的人群,牙石和牙龈出血的比例明显低于每天刷牙不到2次的人群。
链 接
不久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各年龄组人群口腔卫生状况不良;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差。
儿童龋病下降,中老年人龋病上升
5岁儿童和12岁学生的患龋率和人均有龋齿的牙数与10年前相比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是,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5岁儿童龋齿患病状况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与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结果相比,我国中老年人的患龋率有所上升。
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差
牙石是反映口腔卫生状况的指标,12岁学生牙石检出率为59%,中老年人牙石检出率在90%左右。
我国35~44岁中年人的牙周健康率是14.5%,65~74岁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率是14.1%。
多数人未养成早晚刷牙习惯
各年龄组人群基本养成了刷牙习惯, 65~74岁老年人刷牙率为75%,其他各年龄组的刷牙率都在80%以上。但是每天早晚刷牙的几率低,各年龄组在22%~35%之间。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几率也低,各年龄组在27%~49%之间。
牙齿不好预示着你得病几率变大
国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显示,我国65~74岁人群中,患龋齿率高达75%,且大多数龋齿未得到治疗。台保军指出,人们在口腔护理方面存在以下几点误区,需格外注意。
老了一定会掉牙。“老掉牙”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咬不动是因为老了,这导致很多人不把口腔问题当回事。台保军说,人老了牙齿并不一定会跟着“老”,掉牙的主因是口腔不健康。
缺颗牙无所谓。北京煤炭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李武德忧虑地对《生命时报》记者表示,很多老人根本没意识到缺牙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一口牙就如同一个作战兵团,每颗牙都有自己的功能,比如前门牙像刀一样锋利,可以咬断坚硬的东西;尖牙具有较强的撕开食物的能力;双面牙则如同磨盘一样能将食物咀嚼磨碎。”他说,掉一颗牙不仅失去相关功能,还会影响旁边的牙齿,导致牙齿松动、食物残渣残留等问题。
牙龈出血是小事。牙龈出血、牙龈红肿是早期牙周疾病的表现。台保军表示,牙周疾病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因之一。牙龈如同牙齿生存的土壤,如果出现问题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向深部发展,破坏牙周膜和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
假牙用不着维护。“我们在农村调研时,曾经碰到过一个老年妇女,戴上假牙好几年从来没摘过。当我们帮她摘下时,假牙已陷入口腔黏膜中,上颚的口腔黏膜已经糜烂。”台保军说,不及时护理假牙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不利于口腔健康。
“护牙工程”不能掉以轻心
俗话说,牙不好,疾病满身跑。牙好了,不仅胃口好,身体也会更加健康。专家建议,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护牙工程”。
练好护牙基本功。台保军说,一是选用刷头小、刷毛约10~12束长,3~4束宽,刷毛较软且顶端磨圆钝的保健牙刷,并做到每3个月一换;二是使用含氟牙膏,能降低老年人龋齿;三是刷对牙,将牙刷头置于牙颈部,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角,以2~3颗牙为一组,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往返动作在同一个部位刷数次,每个牙面都要刷到,每次刷牙3分钟;四是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除牙邻面菌斑,正确使用牙签以免损伤牙龈。
每年必做两个“一”。台保军说,两个“一”分别是每年至少应做一次口腔检查、洗一次牙。定期洗牙能清除沉积的牙石和牙菌斑,有利于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假牙清洗有讲究。固定式假牙要用牙线及时去除食物残渣;局部活动的假牙和全口活动假牙一定要摘下来,用假牙专用牙刷及牙膏清洗,夜间摘下清洗后放在清水中浸泡,最好用假牙清洁片帮助清洗,但别用醋或热水,以免假牙变色或变形。
生活中如果有4种情况及时就医。一是口腔黏膜有变化,如疼痛、牙龈出血,溃疡两周以上未愈合;二是反复塞牙;三是“倒牙”,因刺激产生尖锐疼痛;四是牙齿有残根、残冠等,一定要及时就医。
乳牙龋齿并非小事
龋病也叫龋齿(民间称“虫牙”、“蛀牙”)。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口腔疾病,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龋病、癌症和心血管病并列为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其中,乳牙龋病更以患龋率高、发病早、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1.74%。
现在我国儿童龋病的患病率还很高,人们对乳牙龋病的危害性重视不够,应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力度,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小就有口腔保护的意识,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在幼儿期,父母的监督和示范作用很重要。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现在许多父母都知道带孩子到儿童牙科做窝沟封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龋病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牙齿局部涂布氟化物,也可起到预防龋齿的目的。只要社会、家长和老师一起行动,帮助孩子们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并做到定期检查,发现龋病及时治疗,才能有效地保护儿童牙齿健康。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每个人脸上都有美丽的笑容。
便秘是个常见病么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 4%~6%,且女性高于男性。60 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 22%,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掉牙从多少岁开始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1年对中老年人牙齿保健提出目标:80岁时,至少有20颗牙能正常咀嚼。但在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有牙齿缺失的达到86.1%,平均存留牙数为20.97颗, 10.51%的人满口牙一颗不剩,仅有57.68%的人有20颗以上的恒牙,仅存的天然牙中龋齿和牙周病的患病率也很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口腔保健知识比较贫乏,身体机能又开始衰老,所以患龋齿、牙周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年轻人。
老年人吃的太咸容易高血压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其中每3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5%,25~34岁年轻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0.4%。高血压已经成了我国成年人健康的最大威胁。
我国高血压多发首先是由于高盐的摄入,高盐使血容量增加,高血压患者对盐更敏感,产生血压增高的几率就也更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而在中国,北方人每天吃12~18克盐。中国人不但盐吃得多,血压还对盐很“敏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而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原因是高血压病的另一大诱因。
此外,吸烟、有害饮酒、高脂、高盐饮食、身体活动不足、超重和肥胖等都是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不爱运动,对健康的关注度很低,使高血压在我国渐呈年轻化的趋势。
呵护及预防口腔健康
牙痛要命,你的牙齿还好吗?
虽然同是牙痛,但是却有明显的不同,某口腔教授分析指出,牙痛可以分为自发痛、阵发痛、刺激痛(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的剧痛)、放散痛(疼痛范围大,可半个面部)、夜间痛(牙痛比较容易在夜间发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龋齿,也就是俗称的“虫牙”,国人龋齿率、人均龋齿数和未治疗率都很高:
5岁儿童(乳牙):龋齿率66% 人均龋齿3.5颗 未治疗率89%-97%
35-44岁中年人:龋齿率88.1% 人均龋齿4.5颗 未治疗率78.9%-91.8%
65-74岁老的人:龋齿率98.4% 人均龋齿14.7颗 未治疗率78.9%-91.8%
对付牙痛,看好这三大关键词
很多人都知道WHO牙齿8020计划,但如果龋齿牙疼放任不管的话,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丧失牙齿,那么,到你80岁的时候还能拥有20颗牙齿吗?所以,要爱护牙齿,要把伤牙苗头扼杀在苗头状态!在浅龋的时候就要有补牙的觉悟,对于“顽皮”的智齿,要舍得“长痛不如短痛”;如果遇到止痛药无法缓解的牙痛,这时候就要去找牙医了。
对付牙痛:补
古人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龋齿、楔缺,这类牙齿硬组织缺损,如果没有影响到牙髓,那就赶紧补吧!现在的修补材料,可以修假如真,一点也看不出来。
对付牙痛:根管治疗
牙疼为什么那么厉害?因为牙髓组织被坚硬的牙组织包裹,炎症的时候压力直线上升!这个时候,医生首先在牙齿上开一个洞,压力瞬间释放,痛感下降。接下来,就要进行根管治疗,这是牙髓根尖周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广东人俗称“镀神经”——取出病变的所有牙髓组织,彻底清理髓室和根管,用化学材料把髓室和根管填满,最后修复牙齿外形,从而达到保留患牙功能的目的。
对付牙痛:拔
对于长得不正又反复发炎的智齿,或是已无治疗价值的裂牙、残根,就一个字——拔!留下的缺位,再通过镶牙或是种植牙来修复。
怎样预防牙痛
不怕找医生
出现牙齿问题要不吝于找医生。比如说出现龋齿的时候要去找牙医修补,日常牙龈肿痛发炎疼痛最好找医生。
注重日常口腔护理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每天起码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最好持续三分钟;此外,餐后用牙线,睡前刷牙用牙缝刷,日常只要做到这些护理步骤,牙疼自然不会轻易找上你。
定期洗牙
定期洗牙,最好就是半年到一年洗一次。很多人对于洗牙都不做不到坚持,其实洗牙是专业医护人员给你做一次全面的牙齿清理,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牢记三个“tips”
怎么刷牙?
做到每次刷牙三分钟,因为每颗牙齿有5个牙面,其中3个露在外面。要把每颗牙齿每个牙面都拂刷到位,至少需要3分钟。他推荐了巴氏刷牙法,主要可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
1、先刷上、下排牙齿的外侧面,再刷牙齿的内侧面。把牙刷向牙根方向倾斜45度,放在牙龈边缘的位置,轻压,让刷毛进入龈沟。以2-3颗牙为一组,来回移动牙刷,至少颤动10次,再移至下一组2-3颗牙。
2、接着刷前牙的舌面、腭侧面,牙刷竖放,用适中的力度从牙龈刷向牙冠;
3、最后要刷牙齿咀嚼面,把牙刷放在咀嚼面上前后移动。
怎么选牙刷?
刷头:不能太大,两个指头或者一元硬币宽度大小较为适宜,保证可以在口腔中灵活扭转,易于刷到口腔各个部位。
刷毛:将刷毛放在视线平视线上观察,好的刷毛是尖端圆钝、软硬适中、毛束凹凸不平、呈波浪状、间距不太密集。
牙膏怎么选?
牙膏的使用能对保护牙齿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要注意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因为人的人的口腔菌群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都是用同一种牙膏,容易导致口腔内菌群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