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贲门失弛缓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呼吸道并发症 约在10%的病人中发生,儿童中更明显,因反流呕吐发生吸入性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肺纤维化为最常见。吸入非典型分枝杆菌合并食管内潴留的油脂可诱发慢性肺部改变,类似临床及X线的结核病。在痰中找到抗酸菌,可能为非典型分枝杆菌,不要误认为结核杆菌。有3种机制可以造成呼吸道并发症:①食物内容物吸入气管或支气管,食管反流物被呼入气道时可引起支气管和肺部感染,尤其在熟睡时更易发生。约1/3患者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呛咳或反复呼吸道感染。最经常发生于有扩张的食管,尤其在夜间平卧时,反复少量误吸,并伴有咳嗽、喘鸣、气短等症状;②明显扩大及充盈的食管发生气管压迫,使呼吸及排痰不畅;③并发癌肿造成食管及气管,或左支气管间瘘管,可造成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其中以第①项最常见。治疗的方法只有在解除食管梗阻后,才能使肺部并发症好转。肺部不可逆性病变有时可与食管同时进行外科处理。
2.癌肿 据报道2%~7%的病人可合并食管癌,尤其病程在10年以上、食管扩张明显、潴留严重者。主因食物潴留发生食管炎的慢性炎症刺激因素造成。食管肌层切开或扩张术后并不能预防癌肿的发生,有手术成功后多年仍可发生癌肿的报道。因此,应仔细观察有无并发食管癌,遇有可疑情况,进行活体组织学检查。黄国俊及张炜等分别报道失弛缓病合并食管癌患者性别发生率与食管癌相似,以男性为主,但癌并发失弛缓症的发病年龄较食管癌病人为轻。有失弛缓症者平均年龄为48~51岁,无失弛缓症人年龄62~67岁。肿瘤多见发生于食管中段,其次为食管下段及上段。
诊断常延误,因病人的消化道症状常被误认为失弛缓症,待癌肿生长至较大体积发生堵塞扩大的食管才注意。症状是体重下降,吞咽困难从间歇变为进行性,反流呕吐出现血染性物或贫血时才被发现。疑并发有食管癌病例除钡餐X线检查外,做内镜活检及细胞学刷检。
3.食管炎 由于失弛缓症的食管内食物潴留,内镜检查可见到有食管炎及其造成的黏膜溃疡,溃疡可发生出血,少数发生自发性穿孔,食管气管瘘。身体衰弱或已接受抗生素治疗或粒细胞减少者可合并念珠菌感染。内镜中见在炎性黏膜上有白斑。标本涂片及活检可以确诊。治疗应首先行扩张解除食管潴留,病情不能耐受强力扩张者可用吸引引流以保持食管排空,同时应用抗生素。
4.贲门失弛缓症可以并发食管癌或贲门癌,发生率为315 % 。原因可能为食管黏膜长期受到潴留物刺激,发生溃疡,黏膜上皮增生恶变等。
5.其他并发症 由于失弛缓症的食管扩张,使管腔内张力增加,发生膈上膨出型憩室的并发症,可随失弛缓治疗的同时处理。少数病人发生类似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并发症,治疗失弛缓症后症状可缓解。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食道癌应该如何预防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酸菜。
2、改良水质,减少饮水中亚硝酸盐含量。
3、推广微量元素肥料,纠正土壤缺钼等微量元素状况。
4、应用中西药物和维生素B2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过程。积极治疗食管炎、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疾病。
5、易感人群监视,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
女子食管巨大如胃是患上贲门失弛缓症
39岁的刘女士有个持续10年的怪病,一日三餐吃的非常少,有时吃下去的食物还会反流呕吐出来,长期营养不良使她瘦如“纸片”。半个月前,刘女士因反流的食物进入气管造成肺部感染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医生发现她的食管竟然和胃一样巨大,10年来的怪病竟是食管和胃之间的“阀门”出现了问题。
家住后湖的刘女士从小饭量不大,每天只吃几口饭,父母一直都觉得她是女孩子,饭量比别的孩子小是性格矜持,也就没太在意。刘女士成年后,一餐也就吃小半碗饭,长期吃得少,让她长得十分瘦小,读书时有同学给她取了个“纸片人”的外号。自从10年前刘女士生完孩子,她的饭量不仅越来越小,有时还会觉得吃进去的食物噎在胸口无法进入胃部,需要喝几大口水来帮助吞咽。由于从小饭量就小,刘女士总觉得自己就是不会吃饭,也从没去过医院。
女子食管巨大如胃 原来是患上贲门失弛缓症
一年前,刘女士食难入胃的情况变得严重,不但饭量急剧减少,常常吃进去的食物还会反流呕吐出来。半个月前,刘女士在一次呕吐时被食物呛到了,没过几天就高烧,她这才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看病。医生检查时发现她的食管十分巨大,最宽处的直径达到8厘米,快和胃一样大了,且整个食管全部积压在右侧胸腔。
最后,刘女士被诊断为严重的贲门失弛缓症,食道内有大量的食物残留物。听到诊断结果刘女士十分惊讶,这个病从来都没听说过。胸外科主任陈宝钧告诉她:“贲门就好比食道和胃之间的一个阀门。贲门失弛缓症就是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贲门不能松弛,控制食物进入胃部的小‘阀门’坏掉了,大量食物残留物就堆积在食管里,之前的食物残留物呛到了肺里,造成了肺部感染。”。
刘女士住院期间,陈主任通过禁食和内镜治疗,让她在术前将食管内残留10年的食物残留物都吐了出来,足足有1000毫升。前日上午,陈主任为刘女士进行了开胸食管贲门肌层切开术,手术十分顺利。术后秦女士恢复顺利,今天恢复饮食后她高兴地告诉医生:“10年来对我来说,能够正常进食的感觉是常人无法感受的幸福,今天我终于感受到了进食的幸福。”
贲门失弛缓症是什么
陈主任介绍,贲门失弛缓症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贲门失弛缓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吞咽困难、反食、胸骨后疼痛、体重减轻等,最常见于20岁到39岁的青年人,可继发食管炎、食管溃疡和出血、食管气管瘘、自发性食管破裂和食管癌等。年轻人一旦发现有食不下咽的情况,应提高警惕,切莫只以为是心情不好没有胃口,若长期进食困难或进食时间超长、吞咽困难,甚至食后便吐,则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症状有哪些
1、咽下困难
无痛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起病多较缓慢,但亦可较急,初起可轻微,仅在餐后有饱胀感觉而已。咽下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初咽下困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后期则转为持续性。少数患者咽下液体较固体食物更困难。
2、疼痛
可为闷痛、灼痛、针刺痛、割痛或锥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及中上腹;也可在胸背部、右侧胸部、右胸骨缘以及左季肋部。疼痛发作有时酷似心绞痛,甚至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后可获缓解。随着咽下困难的逐渐加剧,梗阻以上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疼痛反而逐渐减轻。
3、食物反流
随着咽下困难的加重,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相当量的内容物可潴留在食管内至数小时或数日之久,而在体位改变时反流出来。从食管反流出来的内容物因未进入过胃腔,故无胃内呕吐物的特点,但可混有大量黏液和唾液。在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时,反流物可含有血液。
4、体重减轻
体重减轻与咽下困难影响食物的摄取有关。对于咽下困难,患者虽多采取选食、慢食、进食时或食后多饮汤水将食物冲下,或食后伸直胸背部、用力深呼吸或摒气等方法以协助咽下动作。病程长久者可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等表现。
5、出血和贫血
患者常可有贫血,偶有由食管炎所致的出血。
6、其他
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的增高,患者很少发生呃逆,乃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在后期病例,极度扩张的食管可压迫胸腔内器官而产生干咳、气急、发绀和声音嘶哑等。
贲门痉挛的同时还有哪些病可能来袭
1.吸入性呼吸道感染
食管反流物被呼入气道时可引起支气管和肺部感染,尤其在熟睡时更易发生。约1/3患者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呛咳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2.食管本身的并发症
本病可继发食管炎、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压出型憩室、食管-气管瘘、自发性食管破裂和食管癌等。
3.贲门失弛缓症可以并发食管癌或贲门癌
发生率为0.3%~15%。原因可能为食管黏膜长期受到潴留物刺激,发生溃疡,黏膜上皮增生恶变等。
贲门失弛缓症病因
1、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本病属神经原性疾病。病变可见食管壁内迷走神经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减少,甚至完全缺如,但LES内的减少比食管体要轻此致。动物实验显示,冰冻刺激或切断胸水平以上段迷走神经(双侧),可引起下端食管缺乏蠕动和LES松弛不良。而在切断单侧或下段胸水平以下迷走神经并不能影响LES的功能。由此可见,迷走神经的支配仅止于食管的上段,而食管下端的功能则由食管壁肌间神经丛支配,其神经递质为嘌呤核苷酸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有人测得在本病患者LES内的VIP为8.5±3.6mol/g,明显低于正常人(95.6±28.6mol/g)。VIP具有抑制静息状态下LES张力的作用。LES内VIP的明显减少,因LES失去抑制作用而张力增高,乃引起失弛缓症。
2、肌丛神经节细胞的退变导致了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壁蠕动和张力减弱,食管末端括约肌不能松弛,食物滞留于食管腔内,逐渐导致食管扩张、伸长和屈曲。食物滞留可继发食管炎及溃疡,在此基础上可发生癌变,癌变率为2%~7%。
如何预防食道癌的发生 食道疾病
患有食道疾病的患者,比如食管炎、食管息肉等,不及时治疗很容易会发展成食道癌。另外,食管部位疾病和损伤,还可能诱发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和腐蚀性食管灼伤,增加了患上食道癌的几率。
食管癌疾病的几种预防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酸菜。
2.改良水质,减少饮水中亚硝酸盐含量。
3.推广微量元素肥料,纠正土壤缺钼等微量元素状况。
4.应用中西药物和维生素b2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过程。积极治疗食管炎、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疾病。
5.易感人群监视,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
原发性与继发性的贲门失弛缓症的区别
贲门失弛缓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后者也称为假性贲门失弛缓症(p seudoachalasia) ,指由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江胰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南美锥虫病,淀粉样变,结节病,神经纤维瘤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慢性特发性假性肠梗阻等所引起的类似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食管运动异常,
假性失弛缓症 病人有吞咽困难症状,X线检查食管体部有扩张,远端括约肌不能松弛,测压和X线检查均无蠕动波,这种情况发生在食管接合部的黏膜下层及肠肌丛有浸润性病变存在的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是胃癌浸润,其他少见疾病如淋巴瘤及淀粉样变,肝癌亦可发现相似的征象,内镜检查中未经预先扩张,该段不能将器械通过,因为浸润病变部位僵硬,大多数情况下活检可确诊,有时须探查才能肯定诊断。
食道息肉的诊断鉴别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下列疾病应与食管癌鉴别,不能除外癌而各种检查又不能确定时可作随诊,至少每月复查1次。
1.食管静脉曲张 病人常有门脉高压症的其他体征,X线检查可见食管下段黏膜皱襞增粗,迂曲,或呈串珠样充盈缺损。严重的静脉曲张在透视下见食管蠕动减弱,钡剂通过缓慢。但管壁仍柔软,伸缩性也存在,无局部狭窄或阻塞,食管镜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2.贲门痉挛 也称贲门失弛缓症,由于迷走神经与食管壁内神经丛退行性病变,或对胃泌素过分敏感,引起食管蠕动减弱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失弛缓,使食物不能正常通过贲门,一般病程较长,患者多见于年轻女性,症状时轻时重,咽下困难多呈间隙性发作,常伴有胸骨后疼痛及反流现象,用解痉药常能使症状缓解,反流物内常不含血性黏液。一般无进行性消瘦(但失弛缓症的晚期、梗阻严重时,患者可有消瘦)。X线检查食管下端呈光滑鸟嘴状或漏斗状狭窄,边缘光滑,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贲门渐扩张,可使钡剂顺利通过。内镜活组织检查无癌肿证据可资鉴别。
3.食管结核 比较少见,一般为继发性,如为增殖性病变或形成结核瘤,则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阻塞感、吞咽困难或疼痛。病程进展慢,青壮年患者较多,平均发病年龄小于食管癌。常有结核病史,OT试验阳性,有结核中毒症状,内镜活检有助于鉴别。
反酸烧心病因
1.食管动力异常: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贲门及胃切除术后、神经一胍疾病和弥漫性食管痉挛等。
2.酸相关性疾病:消化性溃疡、胃泌素瘤等。
3.食管解剖异常:食管憩室等。
4.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等。
5.上消化道炎症: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炎、急慢性胃炎以及十二指肠炎等。
6.胃排空障碍:胃轻瘫综合征与幽门梗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