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性酸中毒的诊断与鉴别
乳酸性酸中毒的诊断与鉴别
乳酸性酸中毒视病因不同而异,缺氧引起者有紫绀,休克等及原发病表现,药物引起者常有服药物或醇类等病史与各种中毒表现,由系统性疾病引起者,除原发病症状外,以酸中毒为主,起病较急,有深大呼吸,神志模糊,嗜睡,木僵,昏迷等症群,有时伴恶心,呕吐,腹痛,但无紫绀,休克征象。对人们危害极大,因此人们在发现了此病时,就务必要去医院做确诊,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一、诊断
正常人空腹静脉血(休息状态下)中乳酸浓度为0.4~1.4mmol/L,丙酮酸浓度为0.07~0.14mmol/L,两者比值为10:1,一般<15∶1,平时处于平衡状态;当乳酸浓度超过2mmol/L(有些认为>5mmol/L),HCO3-≤10mmol/L,乳酸/丙酮酸>10而可排除其他酸中毒原因时,可确诊为本病。
二、鉴别诊断
1.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老人为多发人群,亦可有脱水、休克、昏迷等表现,但血糖常超过33.3mmol/L,血钠超过155mmol/L,血浆渗透压超过330mmol/L,血酮体为阴性或弱阳性。而乳酸性酸中毒者血乳酸显著升高(超过5mmol/L),Na+变化不大,阴离子间隙超过18mmol/L。
2.乙醇性酸中毒
有酗酒习惯,多在大量饮酒后发病,患者因剧吐致血β-羟丁酸升高,血酮可出现阳性,但在有酸中毒和阴离子隙增加的同时,其渗透压亦升高。
3.低血糖昏迷
患者进食不足史,起病急,呈昏睡、昏迷,但尿糖、尿酮阴性,血糖低,多有过量注射胰岛素或过量服用降血糖药史。
4.饥饿性酮症
因进食不足造成,患者脂肪分解,血酮呈阳性,但尿糖阴性,血糖多不高。
5.急性胰腺炎
半数以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会出现血、尿淀粉酶非特异性升高,有时其升高幅度较大。
温馨提示:尿和血酸度明显增高,血pH<7.0,CO2结合力下降至20%以下,血乳酸>5mmol/L,有时可达35mmol/L(>25mmol/L者大多不治),丙酮酸亦相应增高达0.2~1.5mmol/L,乳酸/丙酮酸≥30/1,HCO3-降低,血糖常增高;Na+、Cl-变化不大,Na+有时偏高;K+常增高或正常,血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有时可达60,000/mm3,阴离子间隙〔Na++K+-(HCO3-十Cl-)〕常>18mmol/L,但酮体增高不多,据此可确诊为乳酸性酸中毒。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长期吃有什么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1.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口中有金属味.2.有时有乏力,疲倦,头晕,皮疹.3.乳酸性酸中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应予注意.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神志障碍,血液中乳酸浓度增加而不能用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水杨酸中毒解释.4.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使血红蛋白减少,产生巨红细胞贫血,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意见建议: 不管用什么药物都有其副作用,临床所见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一般能够耐受,由于其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故在肾功能减退时用本品可在体内大量积聚,引起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建议您定期查肾功能,只要肾功能正常一般都还好.您每天早晚各一片是没有问题的,但请注意要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愿您健康!
酒精中毒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一、急性中毒,主要与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如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
二、戒断综合征,主要与精神病,癫痫,窒息性气体中毒,低血糖症等相鉴别。
三、慢性中毒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鉴别,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病,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食物中毒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霍乱及副堆乱:为无痛性泻吐,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大便呈米泔水样,因潜伏期可长达6天,故罕见短期内大批患者,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或受尔托弧菌,可确定诊断。
2、急性菌痢:偶见食物中毒型暴发,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混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约半数有痢疾杆菌生长。
3、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肠炎为特征,潜伏期24~72h,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腹泻,排水样便可稀便,吐泻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什么是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是糖酵解的中间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乳酸约50%~60%在肝脏内转化为糖元储存,约 30%~35%被肾利用。当血乳酸增高大于2mmol/L,血pH小于7.35时,又无其他酸中毒原因,可诊断为乳酸性酸中毒。本症死亡率很高(50%以上),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常见原因可分两大类:
(1)由于缺O.2及休克状态引起者。如:①休克。由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严重创伤、出血感染等引起的心源性、感染性、失血失水性休克。②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中毒、肺栓塞和梗死。③急性胰腺炎伴休克。
(2)无缺氧及休克状态下引起者。见于:①药物。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引起者多见且严重。另外:乙醇、甲醇、木糖醇、山梨醇、果糖、扑热息痛、水杨酸盐、链脲菌素、儿茶酚胺类、氰化物类、异烟肼、乙烯乙二醇均可引起。②系统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伴发本症,肝病、肾衰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严重感染伴败血症、惊厥、贫血、饥饿均可引起本症。③遗传性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果糖1,6-二氧酸酶缺乏,丙酮酸羧化酶缺乏,丙酮酸脱氢酶缺乏,氧化磷酸化缺陷也可引起本症。
由于本症死亡率很高,因此要加强预防,采取措施如下:凡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最好不用双胍类降糖药,糖尿病性心脏病时易发生心衰,肾循环障碍也可影响双胍类药物排泄,故宜慎用;避免使用乙醇、甲醇、木糖醇、水杨酸盐、异烟肼等药物,慎用心得安等药物;尽量不用果糖、山梨醇而采用葡萄糖,以免发生本症;凡有休克、缺氧、肝肾衰竭状态酸中毒者,应以纠正缺氧、缺血,纠正休克为基本措施,避免本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种疾病来势很急,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比如代谢控制不良、伴发感染、严重应激状态、胰岛素治疗中断以及饮食失调等情况。2型糖尿病如代谢控制差、伴有严重应激时亦可发生。延误诊断或治疗可致死亡。在幼龄或高龄、昏迷或低血压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在美国有经验的医疗中心其病死率<5%,但在我国基层医院病死率可高达10%。
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这种疾病的症状是病人出现休克、昏迷、器官衰竭等。本综合征多见于老年患者。本综合征病死率极高,即使在水平高的医院死亡率仍可高达15%。
3、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的死亡率较高,但是此病的发病率并不是特别高。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主要是由于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体液PH降低,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注意事项
1.在使用二甲双胍的病人中,二甲双胍的累积有可能导致发生乳酸性中毒。由于这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一旦发生,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对服用本品的患者,应进行肾功能监测同时给药应以最低有效用量为标准,从而显著降低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风险。在没有明确是否为乳酸性酸中毒之前,应暂停服用本品。乳酸性酸中毒为临床急症,应立即住院治疗。
2.本品禁止嚼碎口服,应整片吞服,并在进食时或餐后服用。
3.1型糖尿病不应单独应用本品(可与胰岛素合用)。
4.用药期间须经常检查空腹血糖、尿糖及尿酮体,定期测血肌酐、血乳酸浓度。
5.本品与胰岛素合用会增强降血糖作用,故应调整剂量。
6.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可引起低血糖,应监测患者血糖情况。
7.本品与乙醇同服时会增强盐酸二甲双胍对乳酸代谢的影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发生,因此,服用本品时应尽量避免饮酒。
高锰酸钾中毒诊断鉴别
轻度中毒
肯定的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增高虽不肯定,但手指有明显震颤,腱反射亢进;并有容易兴奋,情绪不稳定,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等精神情绪改变。
重度中毒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明显的锥体外系损害
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四肢肌张力增高,伴有静止性震颤,可引发出齿轮样强直;并可出现对指或轮替试验不灵活,不准确,闭目难立征阳性,言语障碍,或步态异常,后退困难等运动障碍。
中毒性精神病
有显著的精神情绪改变,如感情淡漠,反应迟钝,不自主哭笑,强迫观念,冲动行为等。
3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要人命
酮症酸中毒:呼吸变粗变深、小腿痉挛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是,烦渴、多饮、多尿(特别是夜尿),体重下降,疲乏无力,视力模糊,呼吸大且深,身旁的人可闻到烂苹果的味道,不明原因的腹痛、恶心、呕吐,小腿肌肉痉挛等。实验室检查可查出血糖明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尿糖及尿酮体呈阳性。
高血糖高渗状态: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
高血糖高渗状态属于严重的高血糖状态,血浆有效渗透压升高,尿糖呈强阳性,但是没有明显的酮症表现。一般多见于中、老年病人,有或未知有糖尿病史者,病死率较高。处于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患者,会出现严重脱水,等神经精神症状。
何为进行性意识障碍?即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比如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幻觉,失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可有上肢粗大震颤、局限性癫痫发作、一过性偏瘫、膝反射亢进或消失,锥体束征可呈阳性反应。
乳酸性酸中毒:曾服用双胍类药物 呼吸大且深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有明显的酸中毒表现,跟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有些类似,比如都会疲乏无力,不明原因的厌食、恶心、呕吐,呼吸大且深。但是大多数的乳酸性酸中毒病人都有服用双胍类药物的历史,有嗜睡的症状。实验室检查除了发现明显的酸中毒,血、尿酮体不升高,血乳酸水平升高。
由于糖尿病这几种急性并发症比较凶猛,糖尿病患者又多数不在医院住院,所以一旦发生上述类似的症状,最好在短时间内送到医院实施抢救,通过积极的抢救可以将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对未来的生活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四氯化碳中毒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中毒出现昏迷时,应注意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感染疾患相鉴别,出现肝,肾损害时应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肾内科疾患及其它中毒性,肾病相鉴别。
慢性中毒应注意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及酒精性肝病相鉴别。
鹅口疮用碳酸氢钠水洗可以吗 碳酸氢钠的其它治疗作用
碳酸氢钠除了治疗鹅口疮以外还可以:
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碳酸氢钠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如果出现严重的主要以口服为主,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重度患者应该静脉滴注。
2.碱化尿液:碳酸氢钠可以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灯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碳酸氢钠属于制酸性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糖尿病患者4种急性并发症可威胁生命
(1)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可发生低血糖,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悸、手颤抖、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下降、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4)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并发乳酸性酸中毒时血乳酸>5mmol/L,动脉血pH<7.35,虽然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但病死率较高。
酒精中毒的诊断依据
当人一次性大量饮酒或者长期大量饮酒后会发生酒精中毒症,严重者会造成患者的器官衰竭、陷于昏迷等症,因而要加强酒精中毒的诊断与鉴别,避免恶劣事件的发生。由于酒精中毒会造成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病等并发症,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酒精中毒的危害:由于酒精中的乙醇氧化(Ethanol oxidation)的代谢产物乙醛对人的机体有直接毒性,可以破坏大脑和重要脏器的结构。此外,酒精还能影响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导致营养失调、高尿酸血症、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酒精中毒的诊断依据:
酒精中毒诊断比较容易,凡有过一次大量饮酒或长期酗酒史,并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均可诊断,也可根据DSM-III-R的酒精中毒的四条诊断标准诊断。但对于已出现昏迷者需要认真鉴别,以排除由心、肺、肝、肾源性疾病或其他中毒、代谢疾病所导致。呼出气和呕吐物中酒精气味有助于诊断。
酒精中毒的诊断辅助检查: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者血液中酒精含量多在65.1mmol/L(3000mg/L)以上,此外形态学检查、EEG、EMG、B型超声有助于慢性酒精中毒的相关损害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如何临床分类
由于对本病发病机制等认识的深入, 1976年由cohen和woods进一步分成两大类型和一些亚型。两大类型中a型dla是指组织灌注太差或低氧状态(动脉低氧和/或低血压)所致。b型dla是指乳酸产生过多和(或)乳酸清除减慢所致,根据病因又可分为以下三种亚型,b1亚型dla与一些常见的全身性疾病有关;b2亚型dla与某些药物或毒物有关;而b3型dla者与某些先天性酶代谢异常有关。
目前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将dla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比较妥当。先天型dla是由遗传缺陷导致的乳酸或丙酮酸代谢异常而引起,即原来的b3 亚型dla。而临床上dla绝大多数是获得性的。获得性dla包括上述的a型及b1、 b2亚型dla。a型dla病因多见于各种严重缺氧,如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癫痛大发作及中毒、贫血等。b1亚型dla常见病因为糖尿病,肝、肾功能衰竭,症疾,伤寒,严重感染,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等。b2型dla常继发于某些药品或毒物如双胍类降糖药(苯乙双胍、二甲双胍)、异烟阱、对乙酰氨基酚、山梨醇、木糖醇 (扬酸类、链腮霉素、硝普纳、儿茶酚胺、乙醇、甲醇、罂粟、可卡因、氰化物等。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当多数患者dla得到确诊时,常发现存在多种致病因素,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常密切相关。所以大多数dla患者为a、b混合型,充分提示乳酸的生成和清除均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