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皮质激素是过敏儿的救星

糖皮质激素是过敏儿的救星

什么叫糖皮质激素?

其实严格来说,用来对抗炎症的激素应该称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这不是什么实验室发明的新玩意,而是本身就存在我们的肾上腺里,在许许多多的生理功能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20 世纪40 年代,就有科学家对肾上腺激素有兴趣,并且尝试合成这样的物质,这项研究使得这些科学家获得1950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显然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样的激素居然可以让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改善。

第一个由实验室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就叫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其后发现氢化可的松用在治疗皮肤疾病、强健运动员体魄等,都有显著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陆陆续续有改良特化的糖皮质激素诞生,主要用于过敏疾病的糖皮质激素都有较氢化可的松更强的抗炎作用,但对其他生理功能如肾脏的钠离子再吸收的影响较轻微,水肿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对于过敏疾病,糖皮质激素不但可以自上游阻断炎性物质的产生,更可以影响参与过敏反应的白细胞的移动,促使其中担任重要角色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的死亡,其他在过敏反应中会活化的肥大细胞(Mast cell)等,也会被糖皮质激素抑制,而不能释放炎性物质。所以不管是异位性皮炎、哮喘或是过敏性鼻炎,都可以得到全面性的缓解。因此,在急性发作期或比较难控制的过敏疾病,医生会根据病情考虑给予口服或针剂的糖皮质激素数天不等,以快速达到疗效,后续再回到一般的用药。为了减少糖皮质激素全身性的吸收,有外用的药膏以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鼻内糖皮质激素的制剂,尤其是吸入型及鼻内剂型的糖皮质激素控制效果好且副作用少,可以作为长期控制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最为人熟知且惧怕的就是它的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往往是长期使用的结果,我们简单整理这些跟儿童使用有关的副作用如下:

抑制骨骼发育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骨的形成并促进骨的分解,所以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孩子的发育变慢,这也是许多家长很担心的问题。当然, 使用较高剂量且较久的糖皮质激素确实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但一经停药后,多半都会再赶上来,这是身体自然的调节机制,特别要注意的是青春期及2 岁前这两个时期尽量不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因为这两个阶段身体发育速度都很快,如果受到长期的抑制就可能无法追赶上来。而吸入型或鼻喷剂型糖皮质激素对身高抑制的效果就更低了(低于1 厘米),大剂量应用时确实会稍微影响身高发育, 以2~10 岁的年龄段较易发生,不过停药后都会慢慢赶回来,不影响成人身高。

糖皮质激素的简介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在临床工作中激素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中当抗生素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时,在无绝对禁忌证时应及早应用激素冲击治疗。

8类药物不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安全用药知识你具备了吗?有些药明明是治疗疾病的,但如果不慎搭配,会变成毒药,甚至会有致命的可能。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很多,广泛应用于治疗皮炎、过敏性疾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多多,但实际上有八种药物不能与之搭配。有些会使药效降低,有些则会加重病情。爱美网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辨别这8类药物,做到安全用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曲安奈德、倍他米松等。此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免疫、抗毒素、抗休克等作用,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等胶原性疾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及感染性休克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有些药物会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

排钾利尿药

这类药物主要有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氯噻酮、吲达帕胺、氢氯噻嗪、碳酸酐酶抑制剂等。糖皮质激素与这些排钾利尿药联用,可导致严重的低血钾,并且糖皮质激素的水钠潴留作用会减弱利尿药物的利尿效应。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为抗人体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用,会导致或加重低血钾,使真菌病灶扩散,还会造成肝损害等。酮康唑、伊曲康唑可抑制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消除,抗真菌药物会抑制肝药酶对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的代谢,还有可能使内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出现不良反应。

抗癫痫药

如苯妥英钠、巴比妥等。这类药物为肝药酶诱导剂,可促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肝脏中的排泄,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效降低。

抗菌药

氨基糖甙类药物如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同样会导致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降低,因氨基糖甙类等也为肝药酶诱导剂,也可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加快。氯霉素可使糖皮质激素效力增强,氯霉素为肝药酶抑制药,抑制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的代谢。此外,糖皮质激素可使甲硝唑从体内排泄加快,与肝药酶有关。

解热消炎镇痛药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等解热消炎镇痛药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易导致消化性溃疡等并发症。糖皮质激素可使水杨酸盐的消除加快,疗效也降低,与对氨基乙芬合用,可增加对肝脏的毒性。

降糖药

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从而使血糖升高,减弱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作用。

强心甙

糖皮质激素与强心甙联用,能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其原因是糖皮质激素的水钠潴留和排钾作用而致。

蛋白质同化激素

如甲睾酮、比唑甲氢龙、达那唑、丙酸睾酮等,蛋白质同化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诱发或加重痤疮。

此外,糖皮质激素能使灭活疫苗抗体减少,故在接种前2周内应禁止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还有些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会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与抗凝剂联用,可降低抗凝作用等。所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怎样治疗风湿病的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风湿病的治疗,其作用的中心是降低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反应性,使机体在不良的环境中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治疗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以及炎症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炎症早期能促使炎症部位的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充血、肿胀减轻。在炎症后期,能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减轻炎症部位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少后遗症。

(2)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既不降低机体细胞免疫反立,也不降低体液免疫反应,却能抑制免疫反应的表现,原因就在于它主要抑制了免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作用。

糖皮质激素分类

1、短效(的松类):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前者在肝内转化为后者才生效)

2、中效(尼松类):尼松泼尼松、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前者在肝内转化为后者才生效)。

3、长效(米松类):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4、外用(氟松类):氟氢可的松、肤轻松。

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四):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

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

1)升糖:促糖原异生;抑制糖的摄取和氧化利用;

2)解蛋:合成¯、加速分解)r(负氮平衡;

3)分脂:脂肪合成¯、分解;脂肪再分布;

4)保钠:水钠潴留;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增多,淋巴细胞减少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

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

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糖皮质激素是什么

抽检产品近1/4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

经过筛选和甄别,工作人员从各大电商平台和一些微信卖家处共购买了各类功效面膜137个,样品兼顾高中低端各个价位,其中,20元以下的样品6个,20到100元之间的样品75个,100到200元样品32个,200元以上样品3个。

采样完成后,工作人员首先对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糖皮质激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有33个面膜样品检出非法添加了糖皮质激素,占总抽检样品的24.1%。

糖皮质激素是什么?

据了解,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药物,在抗炎、抗过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在皮肤科广泛用于治疗皮炎、湿疹等疾病。但是同时专家指出,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滥用糖皮质激素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一些违规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的面膜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速效美白、嫩肤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人体皮肤会产生激素依赖症状,停用后反而会加重皮肤过敏,出现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等严重问题。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糖皮质激素类物质。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将有“皮肤鸦片”之称的糖皮质激素非法添加到面膜当中,片面强调产品速效美白嫩肤的功效,最终损害的却是消费者的健康。因为使用了非法添加物质的化妆品而产生皮肤激素依赖的患者越来越多。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理解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称,属甾体类化合物。可分为三类:①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由球状带分泌,有醛固酮(aldosterone)和去氧皮质酮(desoxycortone, desoxycorticosterone)等。②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由束状带合成和分泌,有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和可的松(cortisone)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ACTH)调节。

③性激素,由网状带所分泌,通常所指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后者。临床常用的皮质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

基本结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为甾核,构效关系非常密切:① 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② 糖皮质激素的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③ 盐皮质激素的C17上无-OH;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

怎样合理使用激素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许多方法,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主要抗炎药物,已被国际、国内公认为第一线用药。

提到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许多患者和家属存在着恐惧心理,怕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实,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始于50年代,曾挽救了许多危重哮喘病人的生命,只要使用得当,会收到良好的疗效。70年代初,一些学者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从此使哮喘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研究表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具有剂量小,作用快,作用部位直接,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低的优点。避免了长期大量口服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诸多副反应。研究还证实,吸入糖皮质激素从根本上改善了对哮喘严重程度的控制水平。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是有效的。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的抗炎作用,主翼现为直接抑制与哮喘有关的炎症细胞,通过降低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来完成,并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具体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哮喘轻、中、重程度不同,选用不同剂量的吸人糖皮质激素。对于已产生糖皮质激素依赖而需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吸入治疗也可减少所需口服剂量,甚至代替口服治疗。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适用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和不同哮喘严重程度的患者。对儿童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可明显改善症状和肺功能。临床证实,儿童哮喘首次诊断后,早期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比晚用者肺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声音嘶哑和口腔念珠菌病,但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吸用药后用清水嗽口即可减轻或避免局部不良反应,而且还可减少由药物从口咽部吸收而引起的全身副反应。如果发生局部不良反应,停止吸入糖皮质激素即可逆转,减轻症状。

盐皮质激素是什么

盐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而保留水,并排泄钾。它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盐皮质激素的保钠排钾作用也表现在唾液腺、汗腺及胃肠道。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1)糖皮质激素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肝内糖元异生,增加糖元贮备,还能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因而使血糖升高。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缺乏糖皮质激素时,血糖下降,饥饿时更加严重,甚至有发生死亡的危险。

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随组织而不伺,主要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组织蛋白分解,并抑制氨基酸进人肝外组织,使血中氨基酸升高。对肝脏,则促进蛋白质合成。糖皮质激素过多可引起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和骨质疏松等。

糖皮质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使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二是影响体内脂肪重新分布。糖皮质激素过多时,四肢脂肪减少,而面部、躯干、特别是腹部和背部脂肪明显增加,称为向心性肥胖。

2)对各器官系统的作用:作用于血细胞: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使胸腺和淋巴组织萎缩,使血中的淋巴细胞破坏,因此常用于治疗淋巴肉瘤和淋巴性白血病。它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分解嗜酸性粒细胞,从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在血中含量减少。因此,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可作为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指标之一。

作用于血管系统:糖皮质激素能提高血管平滑肌对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血管紧张性降低,因而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严重时可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作用于胃肠道:能增加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生成,因而有诱发或加重溃疡的可能,药用时应予以注意。

作用于神经系统:小剂量可引起欣快感,过多则出现思维不能集中,烦燥不安以及失眠等现象。

(2)影响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因素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一方面受下丘脑—腺垂体调节,另一方面受糖皮质激素在血中浓度的负反馈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经垂体门脉运送到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者随体循环血液到肾上腺皮质束状带,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下丘脑促垂体区与神经系统其他部位有联系。因此,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创伤,精神紧张等,可通过一定的途径引起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从而加强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的活动。

2)反馈调节:血中糖皮质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它反过来抑制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同时抑制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这种负反馈作用,从而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血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此外,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也能抑制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分泌。负反馈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会暂时失效,于是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大大增加,增强了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儿童春季皮肤如何用药

1.非激素药物

非激素类外用药通常用于轻度的皮肤过敏,维持治疗或作为中、重度皮肤过敏的辅助用药。保湿剂的主要作用是修复过敏时受损的皮肤屏障功能,同时保护皮肤避免受到外界进一步的损伤,其成分接近于人体正常的皮脂膜。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皮肤局部免疫反应,是新一代的过敏性皮肤病外用药,但通常适用于2岁以上的孩子。

3.糖皮质激素类

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适用于中度、重度的皮肤过敏,儿童通常选用弱效或中效制剂。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由于可用于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药所不及的病症,如SARS、败血症等,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特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所具有的C3的羰基、Δ4和17β酮醇侧链以及糖皮质激素独有的17α-OH和11β-OH。

目前糖皮质激素这个概念不仅包括具有上述特征和活性的内源性物质,还包括很多经过结构优化的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人工合成药物,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相关推荐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什么作用呢?相信知道的人少之又少的,甚至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不过没关系,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1.糖代谢 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其机制为,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为CO2的氧化过程;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2.蛋白质代谢 促进淋巴和皮肤等的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久用可致生长减慢、肌肉消瘦、皮肤变薄、骨质疏松、淋巴组织萎缩和伤口愈合延缓等。

过敏性鼻炎哮喘如何治疗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原疫苗治疗、对症治疗 1、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的抗炎治疗均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过去通常经鼻和经口分别吸入进行上、下呼吸道的抗炎治疗,而目前一旦患者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哮喘征,就应借助特殊的口鼻两用雾化罐(吸保),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上、下呼吸道的联合抗炎治疗。联合治疗至少有以下益处:①提高治疗指数:可避免药物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减少了副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治疗指数,②降低了医疗费用。③简化治疗程序,从而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④更为重要的,通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应如何应用护肤品

目前我国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主要来自两部分人群: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和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的美容护肤品,且其中大部分患者为不正确 的使用美容护肤品所致的“依赖者”,此类患者往往自认为“皮肤过敏”而前来就诊。在询问病史时,根本无法询问到“外用激素药物史”,患者也不易接受“激 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因为难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到患者使用的化妆品中含有某种糖皮质激素。 患者往往有非常难受的面部三联症:明显干燥、明显瘙痒、明显灼热,呈慢性反复性发作,在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口服、注射糖皮质激素后好转,在外用

褪黑素里有激素吗

。 褪黑素一种激素;但常说的糖皮质激素,应用导致肥胖、股骨头坏死等,毒性很小的。

重症药疹有哪些治疗原则

很多人都会遇见药疹这种情况,那么药疹到底什么呢?事实上,很多人在服药之后,身上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以及其他红斑疹子之类的东西,这就药疹,而药疹的治疗通常应该遵循一些通用的原则。那么,药疹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相似药物,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 1.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治疗 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的一种严重反应,以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发生者最多。休克发作较快者可在注射过程中,或在作皮试时出现症状,一般在给药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发作。患者先出现面红、胸闷、气蹩

狼疮肾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

狼疮肾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分为WHO Ⅲ型和Ⅳ型,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急进性肾炎,甚至出现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多主张激素加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治疗。以下内容主要针对狼疮肾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狼疮肾炎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 糖皮质激素:自1948年肾上腺皮质激素首次被用于治疗SLE后,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目前仍然治疗LN的传统药物。一般选择标准疗程的泼尼松治疗,即首始治疗阶段,予泼尼松1~1.5mg/(kg·d),每天晨顿服,8周后开始减量,每周减原用量的10%,至小剂量[0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诱发或加重感染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且无抗菌作用,故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体内潜伏的感染灶扩散或静止感染灶复燃,格外原有反抗力下降者,如肾病综合征、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等。由于用糖皮质激素时病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掩饰感染进展的症状,故在决定采纳长程治疗之前应先检察身体,排除潜伏的感染,应用过程中也宜进步警惕,必要时需与有效抗菌药适用,格外注意对潜伏结核病灶的防治。 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过敏性皮炎的药物治疗

1、过敏性皮炎药物治疗 1)内用药物治疗 过敏性皮炎轻者可口服抗组织胺类药如扑尔敏4 mg,每日3次;赛庚啶2 mg,每日3次。还可口服维生素c片200 mg,每日3次,或第二代抗组织胺药如西替利嗪、咪唑斯汀、氯雷他定 等,10 mg,每日1次。可以选其中一种或少数联合用药。也可静脉用药: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 10ml或硫代硫酸钠 0.64 g ,每日一次,连用7-10天。 重者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10 mg,每日3次。抢救过敏性休克可用地塞米松10mg肌注或静脉注射,或加0.1%

过敏原检测注意事项

在临床上很多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接触了过敏原有关。而临床上多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通常只做缓解症状的治疗,而没有找到引发过敏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做不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迁延不愈。 因而建议经常过敏的患者,一定要做一下过敏原筛查检测,查清楚到底接触性的、食入性的还吸入性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把过敏当成小毛病而忽略了检查和治疗,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长期大量全身皮质激素会抑制过敏原检测结果,但短期和长期小剂量皮质激素对过敏原检测无影响 ,因此对于支气管哮

小儿支气管哮喘用哪些药物

1、吸入给药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其优点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教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季节性哮喘发作的思儿,可在预计发作前2—4周开始持续、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维持剂量为每日200—400μg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可通过清水漱口力口用储雾罐或选用于粉吸入剂等减少发生。 2、口服给药 急性发作时病情较重,吸入高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