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的简介
羊肉的简介
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讨厌的羊膻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其实,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适量料酒、生姜一起烹调,即能够去其膻气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风味。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羊肉是指 羊身上的肉,古时称为羖肉、羝肉、羯肉,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羊肉肉质与牛肉相似,但肉味较浓。羊肉较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但羊肉的气味较重,对胃肠的消化负担也较重,并不适合胃脾功能不好的人食用。和猪肉牛肉一样,过多食用这类动物性脂肪,对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压力,因此羊肉虽然好吃,不应贪嘴。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
【注解】羊天性耐寒,主要产于寒冷的高原地区。羊肉为牛科动物山羊和绵羊的肉,是主要肉类食品之一。
肉粽的简介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羊栖菜的简介
羊栖菜,一种藻类植物,别名鹿角尖、海菜芽、羊奶子、海大麦等。藻体黄褐色,肥厚多汁,叶状体的变异很大,形状各种各样。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研究发现羊栖菜含有人体所需的 18种重要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14种重要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羊栖菜每百克含水分17.5 克,蛋白质20.9 克,脂肪3.7 克,碳水化合物29 克,钙329 毫克,磷203 毫克,铁99.4 毫克,褐藻胶22.7 克,甘露醇6.6 克,碘63 毫克等。[2] 。日本称其为“长寿菜”,每年大量从我国进口。
羊水的简介
羊水的成分98%是水,另有少量无机盐类、有机物荷尔蒙和脱落的胎儿细胞。羊水的重量,一般来说会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而增多,在20周时,平均是500毫升;到了28周左右,会增加到700毫升;在32~36周时最多,约1 000~1 500毫升;其后又逐渐减少。因此,临床上是以300~2 000毫升为正常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称为"羊水过多症",达不到这个标准则称为"羊水过少症",这两种状况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腊肉的简介
腊肉是中国腌肉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但在南方其他地区也有制作,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
形态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湖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特点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羊排的简介
羊排的简介
冬季是吃羊肉最好的时节,经过喂养一年的羊,积累了一年的膘,这时候的羊是最肥美的。羊排就是连着肋骨的肉,质地松软,外覆一层层薄膜,肥瘦结合。特别适于扒、烧、焖和制馅等。羊排又可细分为羊肋排和羊脊排两部分,其中羊肋排位于羊脊下,骨呈长条形,两侧各有一扇,膘肥肉厚,间生肌肉,为羊排中的上品。羊脊排位于羊的脊背处,但含有脊髓,其骨多肉少,口味独特。营养丰富,食补价值高,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材。
羊排的食谱
孜然烤羊排
冬季是吃羊肉最好的时节,冬天的羊肥美,羊肉性温,冬季吃羊肉可以暖身。
食材:
羊排、蒜葱姜、孜然、盐、酱油、醋
1、准备好食材;
2、将羊排和姜放到冷水中加热,浮沫飘起时,撇掉浮沫;
3、然后加入煮肉料,这次煮肉料简单:八角2个,花椒少许,姜20克,香叶2片,我用压力锅,上汽后压了10分钟;
4、煮好的肉,放凉再用。否则羊排不好切成型;
5、羊肉晾凉后老抽控干汤汁。因挨着腿部,肉很厚,我把最上面挨着皮的那部分煮的时候就片下来,准备做扒羊肉;
6、配烤肉料:孜然、糖和盐放入碗中,加入生抽和蚝油,搅拌均匀;
7、烤肉料均匀的刷两面,刷好料后盖上腌制20分钟左右;
8、摆入烤盘,烤箱200度预热3分钟,然后烤8分钟;
9、翻面,再刷点肉料,继续烤8分钟即可;
羊排的烹饪技巧
羊肉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具有独特的膻味,以下是祛除膻味的小窍门:
第一种方法:每1千克羊肉中加入剖开的甘蔗200克。
第二种方法:将两三个带壳的核桃洗净打孔,放入与羊肉同煮。
第三种方法:每1千克羊肉放绿豆5克,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一起倒出。
第四种方法:将萝卜块和羊肉一起下锅,半小时后取出萝卜块,如放几块橘子皮更佳。
第五种方法:水烧开后加羊肉1千克、醋50克,煮沸后捞出,再重新加水和调料。羊肉可制成许多种风味独特、醇香无比的佳肴。
羊排的保存
新鲜羊排不宜长期储存,建议吃多少买多少!
羊排的选购
新鲜的羊排:
1、羊肉颜色明亮且呈红色;
2、手摸起来感觉肉质紧密;
3、表面微干或略显湿润且不黏手;
4、按一下后的凹印可迅速恢复,闻起来没有腥臭味者为佳;
羊排的营养价值
一、羊肉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和牛肉高;
二、羊肉富含钙、铁、维生素C,同比含量比猪肉和牛肉高;
三、羊肉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具有独特的膻味,去掉脂肪之后,羊肉便不会再有膻味;
羊排的功效
一、补血温经
羊排炖汤可以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二、补肾壮阳
羊排还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适合男士经常食用;
三、保护胃黏膜
羊排可保护胃壁,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
四、温补肝肾
常吃羊排有助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五、温补脾胃
常吃羊排有助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六、药用价值
羊全身上下都是宝,羊肉是绝佳的食疗保健品,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七、补肝明目
羊排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羊排的热量表
烟酸(毫克) 4.5
锌(毫克) 3.22
锰(毫克) 0.02
磷(毫克) 146
铜(毫克) 0.75
镁(毫克) 20
钙(毫克) 6
钠(毫克) 80.6
铁(毫克) 2.3
钾(毫克) 232
胆固醇(克) 92
核黄素(克) 0.14
脂肪(克) 14.1
蛋白质(克) 19
能量(千卡) 203
维生素E(微克) 0.26
营养素 含量(每100克)
羊肉介绍
羊肉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时称羊肉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由于羊肉有一股令人讨厌的羊膻怪味,故被一部分人所冷落。其实,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适量料酒、生姜一起烹调,即能够去其膻气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风味。
羊肉是指从羊身上得出的肉,古时称为羖肉、羝肉、羯肉,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之一。羊肉肉质与牛肉相似,但肉味较浓。羊肉较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鹿肉的简介
功效
鹿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功效。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益肾气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故对于新婚夫妇和肾气日衰的老人,吃鹿肉是很好的补益食品,对那些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也有很好的温煦作用。鹿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胆固醇很低等特点,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羊眼的简介
【性质】温
【五味】甘
【热量】53.00大卡(221千焦)/100克
【功效】明目,益肝,健脾,和胃
【羊眼是什么】 羊眼,即羊的眼睛。
肉桂的简介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具有温肾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肩酸软,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小便不利或尿频、遗尿,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命门火衰,火不归原,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烂;虚寒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痈疡脓成不溃,或后溃后不敛。
如何挑选肉桂
9月剥的称秋桂,品质佳。4-5月剥的称春桂,品质差。
肉桂的制作技巧
咖啡加肉桂粉,一是使其更加香甜醇厚,另一是装饰作用,一般适用于卡布基诺
肉桂的食用禁忌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及孕妇禁服
炖兔肉简介
食材来源
为兔科动物蒙占兔、东北兔、高原兔、华南兔、家兔等的肉。
动物形态
① 蒙古兔,又名:草原兔、跳猫。体形中等,长约45厘米,尾长约9厘米。体重一般在2公斤以上。耳甚长,有窄的黑尖,向前折超过鼻端。尾连端毛略等于后足长。全身背部为沙黄色,杂有黑色。头部颜色较深,在鼻部两侧面颊部,各有一圆形浅色毛圈,眼周围有白色窄环。耳内侧有稀疏的白毛。腹毛纯白色。臀部沙灰色。颈下及四肢外侧均为浅棕黄色。尾背面中间为黑褐色,两边白色,尾腹面为纯白色。冬毛长而蓬松,有细长的白色针毛,伸出毛被外方。夏毛色略深,为淡棕色。栖息于平原、荒草地、山坡灌丛、丘陵平原、农田和苗圃等处。栖居地常因季节不同,食物条件的改变而有所迁移。一般无固定洞穴,白天常在较隐蔽的地方挖临时的卧穴。以青草、嫩枝、树皮、蔬菜及谷物、豆类等农作物为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河北等地。
② 东北兔,又名:草兔、山兔、黑兔子、山跳子。体形较大。耳较短,向前折不达到鼻端。尾短。头部和身体背面为棕黑色,由黑色长毛与浅棕色毛相间。两侧颜色较浅,黑色针毛较少。头部色较深,颈下黄棕色。尾背面黑灰色。腹面灰色。夏毛颜色较深。有时也出现全黑棕色的个体变异。主要栖息于针阔混交林中,亦在平原、荒草地、河谷灌丛等地活动。一般无固定巢穴,产仔时才有一定住所。白天栖居于灌木丛、杂草或树根下,晚间出来活动觅食。主要以树皮、嫩枝、草本植物为食。分布东北地区。
东坡肉是哪个菜系
历史悠久的杭州名菜——东坡肉
【东坡肉简介】汉族佳肴,流行于江浙。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制作方法:将五花肉切成大块,用葱姜垫锅底,加上酒、糖、酱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焖即可。苏东坡《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东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东坡肉,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
东坡肉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种杭州名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