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腹痛消化不良当心卵巢癌
持续腹痛消化不良当心卵巢癌
一、怎样才能发现卵巢癌
1、虽然卵巢癌没有特殊的症状,但如果详细问病史,有些人常在几个月前就有说不出的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经常胀气、嗳气、或吃一点东西即饱的现象;而这些主诉又常被作为消化不良来处理,所以如有以上症状的妇女最好会诊妇产科,也许经由骨盆腔内诊及超声波的检查,可以得到较早期的诊断。
2、临床上医师常在妇科或产科无意间做骨盆腔检查,意外地发现病人有了卵巢肿瘤;有时却是因为这些肿瘤发生了扭转、破裂、出血、发炎,甚至恶性变形等合并症,在出现了急性腹痛而剖腹探查时,卵巢癌才这样被诊断出来。
不过,对卵巢癌的诊断,由阴道做骨盆腔内诊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下腹痛在早期的卵巢瘤多半是由肿瘤破裂扭转所引起;在晚期,则是由于附近的器官或神经被癌侵犯所引起。月经不正常,或更年期后的阴道出血,常见于产生激素的卵巢癌,若有腹水且腹水中含有癌细胞,则表示已经有广泛性的蔓延了。
3、阴道抹片检查,对卵巢的诊断帮助不大。而由阴道后穹窿抽腹腔内的水,做癌细胞检查,据报告有90%的可靠性,但腹腔水中已有癌细胞,表示癌已不只在卵巢内,因此对于早期诊断没有多大价值。超声波检查,或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于早期诊断的帮助也不是绝对有效,但是对于治疗效果的追踪检查或判定则有帮助。
4、关于肿瘤指针方面,如:癌胚胎的抗原、绒毛膜腺激素、α胎儿蛋白等,不一定每一种卵巢癌均存在,而只对某种特定癌有价值;但如存在时,对追踪检查可能有用处,而对早期诊断仍然帮不了忙。目前有一种肿瘤指针CA-125被广泛用在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追踪的指针,尤其是对于非粘液上皮卵巢癌的相关性更好。
二、防治卵巢癌,以下女性要积极检查身体
1、任何40岁以上的妇女应接受相关检查。
2、妇女不限年龄,若有持续腹部不适及消化不良等症状,经内外科医师无法找出原因者,可能要怀疑是否患病。
3、有长期卵巢功能失调,如:经前紧张症,经量多或过长,有自然流产倾向等。
4、青春期以前的少女,年纪太小就有月经;或停经多年出现月经者。
5、妇女偶然发生声音低沉,体毛增多,阴蒂肥大,月经不来,有男性化现象者。
6、妇女若因胃肠道癌或乳癌而接受手术治疗,应定期做骨盆腔检查,是否有卵巢癌转移的发生。
卵巢癌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什么反应呢
第一、年龄: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35岁以下者多发生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
第二、疼痛:卵巢癌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
第三、月经不调: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
第四、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
第五、卵巢癌双侧下腹肿块:恶性卵巢瘤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卵巢瘤双侧者仅占15。
第六、肿块固定:为卵巢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
第七、腹水:虽然良性卵巢瘤,如纤维瘤或乳头状囊腺瘤亦可并发腹水,但恶性卵巢瘤合并腹水者较多,且由于恶性肿瘤细胞穿出瘤壁、或已转移至腹膜者腹水多呈血性。
第八、恶病质:病程拖延较久者由于长期消耗,食欲不振而表现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倦怠等恶病质症状。
卵巢癌藏不住的5大信号
1.腹胀
很多人眼里,腹胀是小事情,但是长期的持续腹胀可要小心了。腹胀堪称是卵巢癌“红牌”警告,常在未触及下腹部肿块前即可发生。卵巢癌跟腹胀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肿瘤本身压迫,并在腹腔内牵扩周围韧带所致,加之腹水的发生,使患者常有腹胀感。因此,有不明原因腹胀的妇女,特别是更年期女性,应及时做妇科检查。
2.腹痛
腹胀和腹痛不一定同时存在,腹痛的出现意味着卵巢癌的加重。卵巢癌浸润周围组织,或者与邻近组织发生粘连,压迫神经可引起腹痛,其性质由隐隐作痛到钝痛,甚至较剧烈的疼痛。
3.下肢及外阴部水肿
当下肢及外阴部出现水肿,女性们要提高警惕,此时应想到卵巢癌“作祟”的可能。卵巢癌肿在盆腔长大固定,并可压迫盆腔静脉,或影响淋巴回流,天长日久使患者出现下肢、外阴部水肿。
4.不明消瘦
由于卵巢癌逐渐长大,腹水形成,可机械性压迫胃肠道,引起患者食量减少及消化不良。除此之外,癌细胞大量消耗人体养分,使患者日益消瘦,贫血乏力,面色无华。
5.月经过少或闭经
多数卵巢癌患者无月经的变化。若卵巢正常组织均被癌细胞破坏,患者全身状态欠佳,可出现月经过少或闭经。
癌变前身体给发出的8个信号,每个人都必须知道! 第4种信号:腹胀
第一次机会:持续腹胀
第二次机会:盆腔炎
卵巢癌
女性持续腹胀,有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状。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下腹或骨盆疼痛、肠胃不适,出现进食困难或极易有饱腹感,持续数周得不到缓解,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胃胀可能是卵巢癌
腹胀须当心卵巢癌
20岁的大学生小陈最近老是感到腹胀,吃了许多帮助消化药和胃药,仍不见好转。直到去医院妇产科检查时,才发现患了卵巢癌。
卵巢癌患者早期症状多表现为腹胀,许多妇女误以为是消化不良,就自己买药治疗。还有些女性去医院,看了内科、消化科再去中医科,很少想到去妇科检查,结果耽误了早期治疗。卵巢癌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而且发展快,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有治愈的希望。
专家介绍,卵巢癌多见于青年女性,也偶见幼女。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持续发烧,全身乏力等。由于卵巢深居在盆腔,腹部外摸无法触到肿块,生成肿瘤后压迫肠子,就会感觉腹胀。一旦出现明显病情症状时,往往病变已属晚期。
卵巢癌的常见症状
1、月经过少或闭经
多数卵巢癌患者无月经的变化。若卵巢正常组织均被癌细胞破坏,患者全身状态欠佳,可出现月经过少或闭经。
2、腹胀
腹胀堪称是卵巢癌“红牌”警告,常在未触及下腹部肿块前即可发生。究其原因在于肿瘤本身的压迫,并在腹腔内牵引周围韧带所致。加之腹水的发生,使患者常有腹胀感。因此,有不明原因腹胀的妇女(尤其在更年期),应及时做妇科检查。
3、腹痛、腰痛
卵巢癌浸润周围组织,或者与邻近组织发生粘连,压迫神经可引起腹痛、腰痛,其性质由隐隐作痛到钝痛,甚至较剧烈的疼痛。
4、下肢及外阴部水肿
卵巢癌肿在盆腔长大固定,并可压迫盆腔静脉,或影响淋巴回流,天长日久使患者出现下肢、外阴部水肿。此时应想到卵巢癌“作祟”的可能。
5、性激素紊乱
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复杂多变,有些肿瘤可分泌雌激素,由于雌激素产生过多,可引起性早熟、月经失调或绝经后阴道流血。
6、不明原因的消瘦
由于卵巢癌逐渐长大,腹水形成,可机械性压迫胃肠道,引起患者食量减少及消化不良。除此之外,癌细胞大量消耗人体养分,使患者日益消瘦,贫血乏力,面色无华。
卵巢癌的易患人群有哪些
1、持续腹胀腹痛超过半个月的人
很多人都认为腹胀、腹痛是消化道症状。专家提醒,对于40~60岁的女性来说,如果持续腹胀超过半个月,还可能是卵巢出了问题。
2、决不生育的丁克一族
女性每次排卵和修复的过程对卵巢表面被覆上皮都有影响,有可能引起卵巢上皮病变而导致卵巢上皮癌。而妊娠期间卵巢停止排卵,产后哺乳期卵巢也有一段时间不排卵。由此,生育过程能让卵巢得到暂时的休息和养护,减少对卵巢的伤害,降低癌变机会。
3、有家族遗传的人
很多肿瘤都与遗传有关,卵巢癌也不例外。专家提醒,在直系亲属中,只要有一人患病,下一代的遗传几率就有4%;有两个人患病,下一代患病的几率就增大到7%。亲属中有乳腺癌、大肠癌、子宫内膜癌的病例,下一代患卵巢癌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4、压力大的都市白领
日本和德国科学家发现,和谐的性生活还能给女性带来另外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男性精液中含有一种名叫精液胞浆素的成分,不光可以有效杀灭女性阴道中的很多致病菌,减少生殖道感染的几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卵巢病变的风险,但是经常使用安全套的女性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患癌症第一信号是什么
不明原因消瘦
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号。骤然消瘦在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最常见,其他还包括肝癌和肠癌等。如果不运动不减肥,体重却莫名下降10%,应及时就医。
频繁发烧或感染
体内感染会导致发烧,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则可能是淋巴癌等癌性病症的征兆。白血病还可能导致反复感染、疲劳、疼痛及其他流感样症状。
体虚乏力
多种癌症都可能导致这种症状。如果睡眠休息充足,仍感觉虚弱和疲劳,就应看医生。
喘息或气短
剧烈、明显的气短、胸痛或咳血有可能是肺癌症状。
慢性咳嗽和胸痛
类似咳嗽或支气管炎的症状可能是白血病和肺癌的症状。胸口疼痛可能还会延伸到肩部、臂部。咳嗽和声音嘶哑超过6周,应当心喉癌、甲状腺癌、食管癌或肺癌。
腹胀腹痛
莫名腹胀应当心卵巢癌。盆腔剧烈胀痛也可能是纤维瘤、卵巢囊肿及其他生殖系统疾病的共同症状。另外,饭后莫名胃痛或腹胀有可能是胃癌征兆。
卵巢癌有哪些表现
1.“卵巢癌三联征”:即年龄>40岁、卵巢功能障碍、胃肠道症状,可提示对卵巢癌的警戒。卵巢上皮癌多发生在40岁以上,此时如出现不适要格外警惕。腹部不适感包括消化不良、腹部发胀、裤腰变紧,尤其在进食后肠胃胀气。卵巢功能障碍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紊乱。
2.卵巢癌晚期主要表现为腹部膨胀感;营养不良及体质消瘦;月经紊乱、阴道出血;腹痛、腰痛或坐骨神经痛。
(1)年龄: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35岁以下者多发生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
(2)疼痛:恶性卵巢瘤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
(3)月经不调:少部分患者发生绝经后阴道少量出血。
(4)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
(5)腹胀、腹痛及不适感:早期可有下腹、腰骶部隐痛、坠胀感,易被忽视。肿瘤增大明显、伴腹水或出现转移、腹胀、腹痛明显时,促使患者就医。
(6)腹部肿块:有时在尚未出现其他症状时,患者自己触及腹部肿块而来就医。
(7)其他症状:肿瘤巨大或伴发大量腹水者,可出现一系列盆、腹腔压迫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口区吐、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下肢水肿等;有肿瘤转移时,可出现远处器官肿瘤转移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