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联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强迫性联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生物学因素,包括生物化学和遗传等因素。
(l)生物化学因素: 60年代以来从生物化学研究发现5-HT回收抑制剂能显著提高强迫性神经症的疗效,改变其预后。如有人对43例强迫症儿童的研究发现其脑脊液中5-HIAA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学者对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前后的生物化学研究发现氯丙咪嗪治疗期间其脑脊液中5- HIAA浓度明显下降,且其症状的改善与5-HIAA浓度下降呈正相关。几乎大多数抗强迫症状的药物均有抑制5-HT的回收作用。如氯丙咪嗪、帕罗西丁 (Paroxe- tine)和氟西丁等,说明5-HT与强迫性神经症发病机制有关。但也有报告为阴性结果。故5-HT与强迫性神经症发病假说的很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证实与探索。
(2)遗传因素:是一种素质因素。强迫性神经症患者的双亲有强迫症者约为5%~7%,这较一般居民为高。双生子的研究由于病例太少,尚无定论。但是人格特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的特征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如同一类心理社会因素在有特殊人格的基础上更容易发生强迫性神经症。这类人格的特点系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做事过于细致严肃,古板,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反复推敲等。
(3)器质性因素:有人提到昏睡性脑炎、癫痫、颞叶损伤的病人中有强迫性症状;另外从近年本症外科治疗显示尾神经束、边缘脑白质切除有效,提示强迫症状发生可能与上述部位的功能有关。有人提出基底节功能失调可能与本病有关,用脑GT检查发现有双侧尾状核体积小,PET检查有双侧尾状核和外侧眶额皮质糖代谢率增高。
2.心理社会因素:是一种诱发因素。在正常人偶尔有强迫观念,并不持续,往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此种心理社会因素常见的有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要求过分严格,或处境困难,担心意外,或由于家庭不和、性生活困难、怀孕、分娩等造成的紧张,或遭受政治上的冲击,濒于破产等均给患者带来了沉重打击,使患者谨小慎微,遇事犹豫不决,反复思考,忧心忡忡容易促发强迫性症状。这些强迫症状均可能与上述心理社会因素有一定的联系,俱随着环境的变迁,适应能力的增强,强迫症状有时也会有一定的改善。
强迫性联想症的缓解方法
在针对患者的强迫性联想进行心理治疗前,治疗者应该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试以获得科学数据,了解其个性、性格各方面状态,之后再开展以下四个阶段的治疗:
第一阶段治疗重点是了解患者病史,作出临床评估。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向其同学、好友和患者家庭了解他的各方面情况。很多有强迫性联想症状的患者都具有情绪波动起伏大、容易陷入压抑忧愁中、信心和勇气不足的情况。
第二阶段需要对患者予以开导,帮助其树立信心,建立和谐、相互信赖的医患关系。向患者说明他的病情,要求患者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心理疾病,不要过多地注意症状或勉强克制症状,以免增加焦虑和紧张。同时指导患者把学习、工作和生活安排得紧凑而有规律。
第三阶段,检查固定频率的咨询。每次都要求他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和经常为大家服务等,还要检查患者日常思考什么、怀疑什么、计划执行情况和情绪状态等。在实施认知疗治、行为疗法的同时运用森田疗法施治。
第四阶段,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手段矫正患者多思多疑的毛病,并采用厌恶疗法、强化方式帮助患者去掉心理印痕。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心理治疗,无论是多么严重的强迫性联想症状,康复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强迫症的基本类型
(1)强迫性穷思竭虑是强迫观念最严重的形式之一。患者经常不断地想一些无意义的问题和观念。例如,做母亲的会不断思考自己会不会伤害自己心爱的孩子,甚至怀疑自己会将怀抱的婴儿抛出窗外或用刀剪刺伤;头脑中出现猥亵或亵渎的与自我不相容的表象;对定论事实完全无意义的不断地反问、思索,如桌子为什么是四只脚,人的眼睛为什么只有两只;没完没了地对不可能有的定论进行近乎哲学或钻牛角尖方式的推论,以致搞得病人精疲力竭,苦不堪言,并且可导致强迫性仪式动作。
(2)强迫性回忆。整天陷入一些不必要的回忆,明知其毫无意义,并极力去排除,但是最终归于失败。回忆内容常是琐碎、生活中不重要和缺乏积极价值的事情。强迫性联想亦是本症的一种常见形式。
(3)强迫性怀疑。此种现象较多见,比如对写好的信件、文件、完成的任务怀疑其是否准确,有无差错和疏漏。有一位病员认真仔细写好家信后,反复核对,投入了信筒,事后怀疑自己有差错,于是跑到邮局,坚决要求工作人员立即打开邮箱,让他检查这封信件内容。强迫性怀疑常是强迫动作的重要原因和主要动机,由此引发和支骨科榷鳌G科刃韵匆拢觳槊浩⒚糯笆欠窆睾玫龋丛从谇科刃曰骋伞?/P>
(4)对立性强迫思维和意向。病人出现一种与正常人相反的思维与意向,明知不对也无法摆脱。例如,患者在高楼、高山、高处有一种并非出于自己意愿,想跳下去的意向;担心自己是否会手握刀、剪杀人或自伤;别人说某人是"坏蛋",他便想到是好人。
(5)强迫性意向。又称强迫性冲动。患者自感内在有一种力量驱使他去做出一些没有理由或毫无根据的行为,又无法克制。例如病人明知无污染,在与人握手或碰到他们的衣服时,非立即洗手不可,这是洗手癖(洁癖)的心理驱动力。通常两种意向行为同时存在,只有通过强迫动作才能较清晰地分析强迫性意向的存在。带有伤害性强迫性冲动亦属本类症状,患者常会出现想打自己亲人、跳楼、跳过飞驶的汽车等,或者做出十分不合理的行为,例如当众脱下自己裤子。虽然患者从不会真正去实现,而是有一定强迫性冲动意向。
(6)强迫性思维。包含强迫思考、强迫观念等。患者头脑中不断反复出现并非自己意愿的思想观念,都以强迫性词句的形式表征。其内容类似穷思竭虑,但是形式和程度不如那样繁复严重。
一般来说,强迫观念形式繁多,但是彼此相互联系,而且多数患者同时伴随各种强迫行为,纯粹只有强迫观念而无强迫行为者并不多见。强迫观念另一特点是,内容大多数是不愉快的,例如怕脏、怕污染、怕攻击别人或伤害自己等,皆为违反患者心愿,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
初期强迫症有什么表现呢
一、初期强迫症的症状包括强迫性意向:患者时常会感觉自己做出的某些不符合自己思想的行为,而这种冲动是患者无法控制的,及时没有做,也会害怕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初期强迫症的症状包括强迫性思维:出现强迫性思维是强迫症最典型的症状。患者时常会对自己行为的正确性有所怀疑,或者强迫自己去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强迫性联想,患者脑海中若是出现某一句话就会不受控制的出现另外一些观念。
三、初期强迫症的症状包括强迫性动作: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些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一般都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比如他们会反复的洗手,外出的时候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强迫性仪式动作等,而这些仪式动作或行为都会引发行动缓慢,又被称作强迫性迟缓,比如反复看书的第一行,不能继续往下阅读等。
四、自制力并没有丧失也是初期强迫症的症状: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言,他们并没有丧失自制力,依旧能够分辨自己的强迫症状。知道这类思维或者行为是不合理的或者没有必要的,试图控制却没能成功。
介绍下强迫症心理表现
一、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症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无意义,但无法控制,其思维经常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而不能摆脱最终产生强迫性思维。
二、强迫观念:是指见到或听到某一事物时,便出现引起患者不安的联想,具体可以表现为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反复呈现某种想法或某句话而影响正常的生活,也可以表现为强迫怀疑,对自己做过的事情产生不必要怀疑而反复确认后仍不放心。
三、强迫想象:严重强迫症的表现包括哪些?严重强迫症的表现出现的时候强迫症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其痛苦在于难以克制意识中出现的某些思想,但是越努力地去克制、排除这些想法,痛苦就越明显。
四、患者明知思考这些题目毫无必要,但又控制不住自己要往思考。如反复锁门,投信时总怀疑自己是否投进信箱等;还可以表现为强迫回忆和强迫联想,如对以前的事反复回忆而痛苦不堪,看到树就联想到森林、野兽等。
强迫症的表现
完美强迫症的表现
1、完美强迫症患者经常把活动目标拘泥于自身,偏重于自我内省,对自已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特别注意、关心,并以自我为中心,被自我内省所束缚。
2、完美强迫症患者害怕疾病、病菌等不完美、不健康的因素,甚至发展为一种疑病状态。
3、如果总结完美强迫症症状有哪些,最典型的还是追求完美这一点。患者往往想将自己的欲望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在完成自己的欲望的同时,绝对不能容忍丝毫的心身异常的出现,他们内心会出现一种强迫性求全欲,甚至对自己内在的性格容易出现焦虑、神经过敏等倾向也非常不满。
一旦出现以上几种完美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治疗完美强迫症的方法有很多种,多数的强迫症患者会选择中医疗法清心调神剂或者心理疗法等,建议患者在早期要及早的控制完美强迫症的进一步恶化。
轻度强迫症的表现
1、强迫性回忆:轻度强迫症患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知毫无实际意义,但总是反复回萦于脑中,无法摆脱,因而感到厌烦之极。
2、强迫性怀疑:轻度强迫症患者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实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如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准备投寄的信是否已写好地址,煤气是否已关好等等,在怀疑的同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
3、强迫意向:轻度强迫症患者在出现某种正常心理时常出现相反的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虽然这种相反的意愿十分强烈,但从不会付诸行动。如过马路时,想到冲向正在驶过的汽车等。强迫情绪:患者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或担心,明知根本无必要却不能克制。例如,担心自己会伤害别人,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担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细菌的侵袭等。
重度强迫症的表现
1.强迫观念:
(1)强迫怀疑:是对自己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加以怀疑。儿童常常怀疑自己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了没有、做错了没有,怀疑自己有没有将上课的书带齐。在chengren则常表现为怀疑出门时门窗是否关好了,虽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放心;又如寄信时会怀疑信封地址是否写错、是否贴了邮票。怀疑的同时病人往往伴有焦虑不安,因而促使病人产生反复核查的行为。病人亦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
(2)强迫性对立观念:病人每出现一种观念,立刻又出现跟它完全对立的另一个观念。例如想起“和平”,立即联想到“战争”;看到“拥护……”,立即想到“打倒……”等。对立观念内容多为不好的,若涉及父母、老人、伟人,则感到非常恐惧。
(3)强迫性回忆:病人反复回忆过去做过的事情或看见过的人,回忆考试题目或听过的音乐、故事等。如在回忆过程中被各种因素打断,则该回忆必须从头开始进行,否则内心烦躁,焦虑不安。有的则表现为反复呈现形象性的内容,如脑内经常出现生殖器或性行为的形象。少数病人的表象外向投射形成假性幻觉。
(4)强迫性穷思竭虑:病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固定思考某一件事情或某一问题,如“树的叶子为什么会是绿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等。病人有时明知这种思考是无意义的,但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思考。
(5)强迫联想:当病人看到或听见某一事物或字句时,就出现与此有关的联想。如见到钞票,立即会想到这张钞票经过多少人之手,会带有多少病菌,会不会传染疾病等等,越想越紧张,而且反复联想,不能控制。在购买东西时也必须戴上手套去付钱,倍感苦恼。
(6)强迫恐惧:此种恐惧与病人的强迫性思维有联系,病人害怕自己会出现对立思维,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每当听到喊“××万岁”等口号时,病人就怕会喊错口号而喊成“打倒××”,因此尽量回避参加公共集会。虽然病人明知自己不会喊出反动口号,仍然会有强烈的恐惧感。
(7)强迫性意向:病人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病人明知这样做是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例如想拿刀砍自己,抱着小孩站在高处时,会出现想把小孩扔下去的冲动。尽管这种意向十分强烈,但却从不会付诸行动。
强迫症的动作和行为
(1)强迫检查:是病人为了减轻强迫性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行为。如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儿童上学前反复检查课本、学习用品是否带齐,寄信时反复核查地址是否写错等。
(2)强迫询问:病人常对自己所说话的正确性表示怀疑,反复询问别人自己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做错了。
(3)强迫清洗:是强迫性动作最多见的症状。病人为了消除对受到脏物、毒物或细菌污染的担心,常反复洗手、洗澡或洗衣服。有的病人不仅自己反复清洗,而且要求与他一起生活的人也像他一样清洗。
(4)强迫仪式动作:这是一些重复出现的动作。病初,强迫行为总是简单的,只不过是某些动作,以减轻焦虑和不安,以后原先的动作不足以缓解焦虑,于是就增添了新的内容,逐渐形成了复杂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组合。病人在原发性强迫观念的促使下,可伴发继发性强迫性仪式动作。例如病人出门必须用手摸一下门框,然后才走出门,否则病人就感到强烈的紧张不安。这一动作对消除强迫观念也许具有象征性意义。此外,病人可因仪式动作而行动迟缓,例如反复核查门窗而上班迟到,学生因反复检查书本以致不能按时到课,称为强迫性迟缓。
(5)强迫性计数:病人不可克制地计数,与强迫性联想有关。如每天上班总要点计沿途电线杆数目,或点数路边树木数或楼梯级数,如中间发现漏计或被人打断,则回头重新计数。有人认为这种计数意在控制某些焦虑情绪。
(6)强迫性购买:是一组临床症状群,指一种不能控制的需求感,只能通过购物才能缓解紧张情绪。约有91.7%的人曾试图抵制购物欲望,但无法办到。购物持续时间约1~5小时,购物后松弛满足感占95.8%。这在目前虽尚未被列人强迫症的症状中,但对社会及个人经济和人际关系均带来许多问题。
强迫症状的特点
1.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联想
强迫联想主要表现为当患者听到、见到或想到某一事物时,就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或不祥的情景,如见到有人抽烟就想到火灾。
强迫症有什么特征呢
症状一、强迫性思维
强迫症症状之中,一旦发生,就会表现很多不良的状况,比如,很多人会出现强迫性思维的发生,这样的现象。是造成患者强迫症最典型的症状。此时的患者经常对自己的行为的正确性产生不少怀疑,或者强迫自己想像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强迫性联想,患者脑海中若是出现某一句话就会不受控制的出现另外一些观念。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强迫思维被称作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往往会反复的想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等。
症状二、自制力并没有丧失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言,他们并没有丧失自制力,依旧能够分辨自己的强迫症状。知道这类思维或者行为是不合理的或者没有必要的,试图控制却没能成功。
症状三、强迫性意向
患者时常会感觉自己做出的某些不符合自己思想的行为,而这种冲动是患者无法控制的,及时没有做,也会害怕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强迫性联想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强迫性联想的鉴别诊断:
(1)强迫意向:在一些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而且被这种意向纠缠。患者明知这是违背自己意愿的,但却无法控制其出现。如怀抱婴儿的母亲站在阳台上时,突然产生将婴儿抛下楼的想法,明知这是违背自己意愿的,但却无法摆脱,但是决不采取行动。因此有这种想法的患者,不敢带小孩走近高层建筑的栏杆,以免引起恐惧和焦虑不安。如与恐惧内容的强迫思维有联系,称为强迫性恐惧。
(2)强迫计数:与强迫联想有关的不可克制的计数。病人不自主地计数一些事物,甚至计数自己的脚步、路边楼房的玻璃窗、公路旁边的标志灯。病人自知无任何意义,而且数后不再记忆,但无法控制。
(3)强迫洗涤:怕不罹患某种传染病。患者接触某物,则要反复洗手,明知手已洗干净,但却无法控制,否则心境不宁。
(4)强迫性仪式动作:这是一套重复刻板的相互联系的动作。此种仪式性动作往往对病人有特殊的意义,病人完成这种仪式是为获得幸运和吉兆,从而使内心感到安慰。如进门时要完成一套动作表示他孩子的病就能逢凶化吉,自己明知毫无意义,但如不做到则焦虑不安。该症大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如急性起病,诱因明显,病前无强迫人格者一般预后良好。
所谓强迫性联想,其是隶属于强迫观念的一种思维状态,有这一表现的患者往往反复联想到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或者当听到或看到某一观念或某一句话时,脑子里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有些人总担心亲人,总做无意义的联想;还有患者表现为一看到某种刀状物就反复联想到可怕的情景,如看到水果刀切苹果就马上联想到杀人。
虽然联想的内容不同,但专家指出,联想强迫症患者的想象内容一般都是能够激起自己紧张和恐惧情绪的。另外,一般出现强迫联想行为的患者都是具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情绪的。
当然,虽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联想强迫症与其他强迫类型一样,具有同一的性质、相近的心理表现,以及相似的生理心理危害。因此治疗的必要性也是毫不逊色于其他强迫类型的。
强迫症的主要表现
1.以强迫思想为主的临床相。常见有:1)强迫怀疑;2)强迫联想;3)强迫性穷思竭虑;4)强迫回忆等。1)强迫怀疑是指病人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毫无必要,但难以摆脱。如寄信时怀疑是否已经签名,丢进信筒后又怀疑是否写错住址等;2)强迫联想是指见到一句话或一个词,或脑海中出现一个观念,便不由自主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如联想的观念或词句与原来意义相反则称强迫性对立观念。3)强迫性穷思竭虑是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刨根问底,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毫无必要,但不能控制。如反复思考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1+1 为什么等于 2等。4)强迫回忆是指病人对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反复呈现,无法摆脱,感到苦恼,如果这种回忆达到表象程度称强迫表象。
2.强迫情绪:对某些事物不必要地担心或厌恶,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
3.强迫意向:反复体验到想要作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并知道没有必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做,但难以摆脱这种冲动,也称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
4.强迫动作和行为:常是强迫观念导致的不由自主的顺应性行为,企图由此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临床常见:①反复洗涤;②强迫检查;③强迫询问;④强迫性仪式动作,如仪式动作或行为导致行动缓慢称强迫性迟缓,例如反复看书的第一行,不能继续往下阅读。
5.自知力:病人对强迫症状有一定的自知力,知道这类思维或行为是不合理的或不必要的,试图控制又未能成功;
6.强迫症状应具备的特点为:①必须被看作是病人自己的思维或冲动;②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病人徒劳地加以抵制;③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令人不快;④强迫的思想或冲动必须令人不快地一再出现。见于分裂症、Tourett氏综合征、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强迫症状应视为这些障碍的一部分。以强迫思维或穷思竭虑为主的病人可表现为观念、心理表象或行为的冲动。内容虽有变异,但总是令病人痛苦。强迫性穷思竭虑与抑郁的关系尤为密切,只有在没有抑郁症时出现或继续存在穷思竭虑,才可诊断强迫症。大多数强迫动作涉及清洗(特别是洗手),反复检查以防范潜在的危险情境、保持有序和整洁。常有害怕的心情,如害怕自己遇到危险或害怕由自己引起危险。强迫仪式动作可占去一天中的数小时,有时还伴有明显的犹豫不决和行事迟缓,两性发生率相等。与强迫思维相比,强迫仪式动作与抑郁的关系不那么密切,行为治疗更易于使之改善。
7.性格特征:多具有强迫性格特征,表现墨守成规、优柔寡断、过分仔细、刻求完美、力求准确。但亦有16%~36%的病人没有强迫性格。
8.病程与预后:强迫症多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无明显原因缓慢起病,病程迁延,症状可因某些应激因素而加重。症状随时间而波动,如果缺乏适当治疗很少有自发缓解。常有中度到重度的社会功能损害,生活质量降低,病人很少能建立和保持正常人际关系,而且苦于学习和职业功能受到干扰。约15%病人表现为职业和社会功能逐渐恶化。一般而言,一年后约2/3的病人症状缓解,病程超过 1年者,病情往往波动不已。对症状极重而住院治疗者随访发现在13~20年后有3/4病人无变化。预后不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①症状严重;②病前人格有严重缺损;③存在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
强迫症不会影响寿命
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有的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某一段歌曲(强迫回忆);有的对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日常琐事无休无止地思索(强迫性穷思竭虑); 有的对业已完成的事情总也放心不下,疑虑不安(强迫怀疑);有的在想到、看到、听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外一个词或观念,甚至产生与原来相对立的词或观念(强迫联想及强迫性对立观念);有的表现出对某些事物不合情理的担心、厌恶等情绪反应,明知不必要如此,却无法克服(强迫情绪);有的反复体验内心里违背自己意愿的冲动,如走到高处则产生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意向)。
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和情绪引起的焦虑,病人会做出某些强迫行为,比如反复不断地洗手,不可克制地检查、计数。有的病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对称,要遵循固定不变的仪式顺序,比如,出门时一定要左脚先迈出家门,回家后脱下的鞋一定要头朝东(强迫性仪式动作)。这些仪式程序对他们来说往往象征着凶吉祸福以及能逢凶化吉等意义。病人明知这样做很可笑,却不做又不行,否则焦虑不安。可是,做了之后虽然紧张焦虑消除了,却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
大部分强迫症病人在发病之前有性格上的缺陷。他们过分拘谨,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力及创新精神,往往过分注意细节,力求十全十美。在处理事物时,往往有不安全感、不确实感、不完善感。当处境困难或遇到挫折时,就有可能诱发出强迫症状。
什么是抑郁症强迫症
强迫症又被称为强迫性神经症,或被称为强迫性障碍它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临床以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
强迫症在临床上会出现很多的症状。其中,一种很常见的强迫症症状就是抑郁。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强迫症类型,抑郁强迫症带给患者的危害更大。
抑郁强迫症的发病原因与本人的性格及生活经历有关。大部分患者能指出在他症状加剧前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如亲人亡故、父母离异、家庭矛盾等。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都可成为诱发强迫症的原因。
阐述高考强迫症的症状表现
1、强迫性穷思竭虑。常常对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翻来覆去地思考为什么,心里知道没有意义,却又不得不去反复思考,不这样做就感到心中不安,很不舒服。
2、强迫性对立思维,或称强迫性冲动。每当触及一些事物或词语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些相反的念头,比如在理智上自己明明很爱父母,可是一见到父母却出现要冒犯父母的念头或冲动,心理很害怕自己真地去这样做。
3、强迫性联想。这种倾向会给同学在学习上带来很多干扰,比如正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或在自习课上做习题的时候,有高考强迫症的同学就会在脑子里不断地出现一些无关的杂念,挥之不去,搅得自己心烦意乱,使听讲或做题的效率很低。
4、强迫性怀疑。对明知已经做妥当的事情,仍然不能放心,比如,明明已经把门锁好了,却仍然担心没有锁好;明明是贴好邮票之后才把信投到信箱里的,却不断怀疑可能没有贴上邮票,心中惴惴不安,很难安静下来,这些不仅表现在高考强迫症上,普通强迫症也有此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