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瘦脸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颊车

瘦脸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颊车

颊车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下颌骨边角上,咀嚼时肌肉隆起顶端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颊车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为度,每次灸10-20分钟。

艾灸功效:本穴的功用是运送胃经的精微气血循经上头,本穴为大迎穴传来的精微气血至本穴后受内部心火的外散止血,气血经气循胃经输送于头,若有车载一般,故名颊车,艾灸颊车能祛风清热,开关通络,从而增强血液循环而消肿瘦脸。

中风艾灸哪里 中风艾灸取穴治疗

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言语不利加廉泉,哑门。

操作方法:艾条直接灸疗3-5壮。病久者用平补平泻法,有滋阴熄风,化痰通络之功。

脱证取穴:关元,神阙。

操作方法:隔盐灸,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 急灸3-5壮。有扶正固脱,益气回阳之功。

闭证取穴:水沟(捏按),合谷,劳宫,太冲,涌泉,丰隆。

操作方法:用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急灸3-5壮急救,可起清热化痰,熄风开窍之功。

中风艾灸哪里 中风后遗症艾灸手法

方一:

取穴:主穴取曲池,外关,肩髃,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昆仑,解溪;配穴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语言不利者加哑门,廉泉;口眼歪斜者加阳白,下关,地仓,颊车,内庭等穴。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5-7穴,每穴灸20-30分钟,日灸1次,1周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3-5穴,每穴灸5-10壮,艾炷如黄豆大,隔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

方二:

取穴:中脘(单穴),足三里(双穴),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方三:

取穴:环跳(双穴),阳陵泉(双穴 ),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巨髎是什么意思 巨髎的治疗用法

针灸疗法:1、直刺0、3—0、6寸,局部酸胀;2、向颊车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等;3、针尖向同侧四白穴或瞳子方向透刺,可治疗面瘫、近视等。

艾灸方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艾灸美容养生功效

将艾叶晒干,搓取艾绒,制成艾柱,置于选定的穴位燃烧,用治百病,这种神奇的艾灸疗法,流传至今已三千多年了。现将临床常用养生与美容,并有良好效果的艾灸疗法选介于下:

治面部皱纹多: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

治疣:首先常规消毒疣部,再用凡士林少许涂于疣上,取艾绒制成与疣相同大小的圆锥形艾炷3个,将1个艾炷放在疣上,点燃使艾炷烧尽(一般不痛,如艾炷大于疣则烧灼正常皮肤引起疼痛),去艾灰后,疣上再略涂凡士林(起粘附作用),将艾炷放上点燃,这样连灸3个艾炷,疣被烧焦。一般治疗1~2次,疣体脱落,治疗后消毒纱布覆盖,以防感染。

治面瘫:用隔姜灸法,即取新鲜生姜切0.2厘米厚的姜片,上用针刺数孔,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在患侧的阳白、颊车、地仓、颧髂及四肢双侧的合谷,足三里穴,每穴施灸3~5壮,施时局部灼烫时,将姜片提起片刻再放下,反复几次,直至艾炷全部烧完。每晚卧前施灸1次。

治牙齿松动:每晚临睡时,端坐凳上,将艾条点燃后,在下肢的绝骨、涌泉穴上悬灸,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再请家人帮助,施灸肾俞、大杼穴,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农历每月前2日下午5时~9时施灸。补肾益精,强骨固齿。

治雀斑: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经活血,防治雀斑。

治黄褐斑: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

治眼睑下垂:用艾条点燃后,在上眼睑至前额部来回悬灸,至局部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施灸2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治面部虚胖: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益气健脾,养血容颜。

治痤疮: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中风艾灸哪里

艾灸治疗中风的效果

艾为温辛,阳热之药,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治疗中风能够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能够激发人体正气,醒脑开窍,急救固脱,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消瘀散结。

中风艾灸的方法

将艾条点燃后,不断吹火,助艾火尽快燃尽,艾热迅速传入体内,不待燃至皮肉便扫除,火力壮而短促,灸后不按施灸部位,使体内蕴热之邪随艾火之热迅速发散,起到消散的目的。

中风艾灸取穴治疗

中经络

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言语不利加廉泉,哑门。

操作方法:艾条直接灸疗3-5壮。病久者用平补平泻法,有滋阴熄风,化痰通络之功。

中脏腑

脱证取穴:关元,神阙。

操作方法:隔盐灸,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 急灸3-5壮。有扶正固脱,益气回阳之功。

闭证取穴:水沟(捏按),合谷,劳宫,太冲,涌泉,丰隆。

操作方法:用艾条雀啄灸,回旋灸等手法急灸3-5壮急救,可起清热化痰,熄风开窍之功。

中风后遗症艾灸手法

方一:

取穴:主穴取曲池,外关,肩髃,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昆仑,解溪;配穴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语言不利者加哑门,廉泉;口眼歪斜者加阳白,下关,地仓,颊车,内庭等穴。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5-7穴,每穴灸20-30分钟,日灸1次,1周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次选用3-5穴,每穴灸5-10壮,艾炷如黄豆大,隔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

方二:

取穴:中脘(单穴),足三里(双穴),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方三:

取穴:环跳(双穴),阳陵泉(双穴 ),神阙(单穴)。

灸法:每穴每次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绒温筒灸25-30分钟,每日灸治1次。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 艾灸治疗

将点燃的艾条靠近下关、颊车、合谷等穴进行熏灸,没穴熏灸5-10分钟,每日熏灸1次即可,直到面部肌肉恢复正常为止。需要注意的是此法不方便患者个人操作,并且面部皮肤稚嫩容易烫伤,最好是由家人代为操作,并且需要注意避免烫伤。

艾草灰除痘的相关知识

痘痘在脸上是正常的事情,一般出生了工作熬夜或者是加班的时候都会长痘痘,长时间的上网或者是身体内分泌的失调也会产生痘痘,在这期间就需要注意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可以一次性工作时间太长或者是一次性上网的时间太早,这样的身体是个极大的伤害。平时还需要注意脸部的清洁不可以长期使脸部处于干燥或者油腻的状态,艾灰是对去痘痘没有太大的效果,没必要太过依赖。

艾草灰是一种好东西,艾草灰含有的营养成分是有很多,艾草灰是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如果是身体局部出现受伤的话,用艾草灰涂抹患处的话,是有很好的效果,可以马上缓解不适,快速的止痛效果,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副作用,艾草灰还有抗癌的作用,适当的用艾草灰对身体康健有帮助,艾草灰有止血的功能,用艾草灰涂抹出血患处,可以达到马上止血的作用,效果是特别的明显。

巧用艾草艾灸祛痘秘笈

早、晚用艾叶烧水熏脸10分钟。

每天晚上九点开始运动,先原地跑7分钟,再做拍心、肺经、胆经等经络操。

有新长出的痘痘,就马上用艾条灸对准灸5分钟。

祛痘少不了调理肠胃,就灸中脘、关元、气海、天枢、神阙、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保证大便通畅。

睡前睡醒还需记得,先搓热手,再搓脸,可促进血液循环,除痘印。

可加灸一下脸部的穴位:阳白、印堂、颧髎、颊车、下关、合谷、曲池。

以上就是关于艾草灰去痘痘的相关只是,艾草灰去痘痘的功效也是很不错的,并且所花费的成本也不高,是很多人比较理想的治疗的方法,但是目前还有人不知道这个艾草灰可以用来去痘痘,所以大家用了觉得好的话可以推广,而治疗痘痘的时候也是需要对症的,如果太严重就要用药物来治疗了。

月经干净几天可以艾灸 推荐:经期后艾灸调理穴位

穴位方:神阙(肚脐),关元(小腹),脾俞、次髎(背部),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均可;

功效:益气养血,散寒止痛。

穴位方:颊车、下关、印堂(面部),合谷(手部),关元(小腹),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蒜灸,一次选取4个穴位;

功效:润肤美容,延缓衰老。

穴位方:曲池(手部),天枢、中脘、关元(腹部),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阴陵泉(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一次选取3-5个穴位。

功效:调理脏腑,加速脂肪代谢。

瘦脸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天突

天突位于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的凹陷处。

艾灸方法:采用艾条悬灸天突穴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艾灸功效:艾灸天突穴能够刺激甲状腺,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帮助祛除脸部的多余水分,从而起到瘦脸功效。

瘦脸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地仓

地仓在面部,位于口角外侧,直对瞳孔。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地仓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为止,每次灸5-10分钟。

艾灸功效:地仓位于鼻下口唇旁(地格处),口以入谷,故谓仓,又脾主口,脾气通于口,脾胃水突,仓禀之官,故名地仓,艾灸地仓能增强脾胃运化水液功能,从而达到消肿瘦脸的效果。

艾灸颧髎

颧髎位于人体面部,颧骨尖处的下缘凹处,大约与鼻翼平齐,即目眦立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颧髎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为度,每次灸5-10分钟。

艾灸功效:“颧髎”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冷降之处,并有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故名颧髎,艾灸颧髎能清热消肿,又因穴位位于面部,对面部水肿尤为有效。

艾灸颊车

颊车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下颌骨边角上,咀嚼时肌肉隆起顶端出现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颊车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觉到温热为度,每次灸10-20分钟。

艾灸功效:本穴的功用是运送胃经的精微气血循经上头,本穴为大迎穴传来的精微气血至本穴后受内部心火的外散止血,气血经气循胃经输送于头,若有车载一般,故名颊车,艾灸颊车能祛风清热,开关通络,从而增强血液循环而消肿瘦脸。


面瘫能不能艾灸 面瘫辩证分型灸治

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邪毒,上犯头面,致使经络阻闭,气血郁滞,除可见面肌不收,口眼㖞斜,头晕耳鸣等常见症状外,部分患者尚可出现典型的耳后疱疹,皮损红赤,疼痛剧烈。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祛风解毒为主,佐以通络牵正。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太阳,水沟,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健侧)。配穴:攒竹,迎香,外关,风池。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每次施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续灸。

2.隔姜灸:每次选用5-7穴,各穴施灸5-10壮,艾炷如蚕豆大,每日灸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续灸。

3.隔蒜灸:将新鲜大蒜捣烂如泥,敷于穴位上,上置蚕豆大艾炷施灸,每次选用5-7穴,各穴施灸5-10壮,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当面瘫两周后,转归为经脉痹阻,气滞血瘀,患者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闭目时,病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鳄泪症或患脸局部板滞感,舌紫黯或有瘀点,脉细涩。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侧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络牵正。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水沟,地仓透颊车,牵正,合谷(健侧)。配穴:丝竹空透鱼腰,完骨,四白。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2.雀啄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3.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可灸3-7壮,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面瘫日久(病程2个月以上),患者初具面瘫主证以外,还出现动辄乏力,胃纳不佳,自汗耳鸣,患眼干涩,唾液分泌减少,眩晕。

治则:从本而治,从因而治,宜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施灸穴位:主穴:阳白,攒竹,水沟,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健侧)。配穴:丝竹空透鱼腰,迎香,足三里。

施灸方法:

1.温和灸:每穴可灸10-20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2.雀啄灸:每穴灸5-15分钟,每日1-2次,5-7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3.隔姜灸:每次取穴4-6穴,每穴用桃核大小艾炷灸5-7壮,每日2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续灸。

相关推荐

瘦的人不适合艾灸

艾灸有很好的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升阳举陷、预防保健的作用,您偏瘦的体质也可以进行艾灸的,不会因为身体偏瘦就不适合艾灸的。艾灸的禁忌是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传染病、高热、昏迷及身体极度衰竭的情况不适合艾灸

冬病夏治 夏天艾灸好处多

细数夏季艾灸养生的好处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腹泻 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脐中上3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治胃痛 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

耳和髎疼痛如何按摩 耳和髎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耳根上缘前,颞浅动脉后缘取穴。 进针深度:针0.1-0.3寸,留20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3-5分钟。 配穴:配下关,上关,颊车治疗牙关紧闭;配风池治疗头胀痛。 主治:头胀痛,耳鸣,目疾,牙关紧闭,颈颊肿,口眼歪斜。

风池痛最好自我治疗 风池痛怎么办

风池有疼痛感的时候,可以通过检查后,确定具体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用按摩,刮痧或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配伍大椎,后溪,可祛风活络,止痛。 刮痧:用角刮法点按风池穴3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配伍睛明,太阳,太冲,可明目止痛。 艾灸:用艾条温和灸法灸风池穴5-1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配伍阳白,颧髎,颊车,可行气活血。

牙疼艾灸什么部位

艾灸合谷通络镇痛 取穴: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即一手的拇指对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艾灸功效:疏风解表,通络镇痛。 主治:牙疼,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艾灸颊车祛风清热 取穴:正坐或侧伏,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如上下齿用力咬紧,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取穴。 艾灸功效: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主治:牙疼,牙髓炎,牙周炎,下颌关节炎,咬

艾灸有特别多的美容功效

艾灸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艾灸能美容,艾灸美容的功效有很多,比如,艾灸具有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功效,可以祛除皱纹,祛除色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艾灸美容的功效以及常用的穴位! 艾草被中医称为百草之王,拥有良好的治疗功效。《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中又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针对这些最常见的问题,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睛明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上的

下雨天可以艾灸

下雨天可以艾灸吗下雨天最好不要去艾灸艾灸就是采用“火攻”打开穴门,打通经络,从而“驱逐”体内的各种毒素。而日落以后阴气和湿气上升,人体的穴门就会自动关闭,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火攻”强行“闯入”,引来的不是阳气而是阴气和湿气。阴雨天湿气很重,艾灸同样是把湿气引入体内。如果想要效果好,可以选择中午的12点阳气最足的时候做艾灸,因为老天爷都在养你,或者选择下午的5-6点钟是肾经的走向,做艾灸效果会更好。 什么时候做艾灸最好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

针刺地仓穴怎么正确操作

地仓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口角水平外侧延线与鼻唇沟延线的交界点。 简易取法: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口角水平线相交点是穴。 进针方向:取侧坐或侧卧位,向颊车方向透刺,或向迎香穴透刺。 进针深度:向颊车透刺1.5-2.5寸(治疗面瘫);向迎香穴透刺1-2(治疗三叉神经痛)。留针20分钟。艾条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或半侧面可有酸,胀,痛感。 作用主治 地仓穴位足阳明胃经穴,并为该经与手阳明大肠经,阳跷脉相会之处,有祛风扶正,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小

艾灸减肥最忌讳什么

艾灸减肥忌讳一:产后、人流术后例假未康复不宜针灸 近来有不少新母亲刚刚坐完月子就摩拳擦掌想瘦身,生完宝宝的女人体内内分泌水平允逐渐康复,依据临床经验,在这段期间进行艾灸瘦身,效果的确对比理想。但她提醒有意经过针灸瘦身的新母亲们,应当在给孩子戒奶今后再测验,由于艾灸瘦身需求合作饮食调度。 比方用鱼肉和鸡肉替代猪肉、牛肉和羊肉,但关于还处于哺乳期的女人来说,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乳汁的营养成分,所以应当等孩子戒奶今后才开端阶段。 艾灸减肥忌讳二:仍需合作饮食调度+体育锻炼 中医考究辨证施治,艾灸瘦身也不破例。专家表

艾灸能治疗10种疾病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失眠多梦 百会穴(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线)、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印堂穴(两眉之间)、太阳穴(耳廓前外眼角延长线上方)。每天对这几个穴位艾灸2次,每次10-20分钟。 治腹泻 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