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的最怕胎位不正
妈咪的最怕胎位不正
所谓胎位,通俗地来说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胎儿出生前在于宫里的姿势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孕妇是顺产还是难产。我们知道,子宫内的胎儿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于胎儿头部比胎体重,所以胎儿多是头下臀上的姿势。
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医学上称之为“头先露”,这种胎位分娩一般比较顺利。不过,有些胎儿虽然也是头部朝下,但胎头由俯曲变为仰伸或枕骨在后方,就属于胎位不正了。至于那些分娩时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脚或腿部先露,甚至手臂先露(横位)等等,更是胎位不正。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于在孕妇本来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设置了障碍,因而容易导致难产。以臀位为例,容易导致胎膜早破,造成脐带脱垂或分娩时的出头困难,从而会危及胎儿的安全。再如横位,由于分娩时先露部分不能紧贴宫颈,对子宫的压力不均匀,容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致使胎儿宫内窘迫或窒息死亡。
胎位不正引起的原因有:早产、胎儿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儿生长过慢、脐带太短、子宫畸形、胎盘不正常、骨盆狭窄、多胎等。所以发现胎儿胎位不正后必须详查胎儿与准妈妈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
矫正的方式
胎位不正,一般只要按规定做产前检查,都可以发现。发现胎位不正后不必惊慌,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纠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钟,连续做1周,胎位可以转正。其姿势是,在硬板床上,胸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开裤带。
2.用艾卷炙两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每日1次,每次l~ 20分钟,连续做l周。注意艾卷离皮肤不要太近,以免烧伤皮肤。
3.如果以上两种办法都不见效,可考虑从外部进行倒转,让胎儿来个180度的翻转,然后用布将腹部包裹起来,维持头位。具体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儿的头后,把胎儿的头慢慢转到骨盆腔里,再把臀部推上去。当然做这种治疗必须由医生来做,如果自己乱来,弄不好,会导致脐带缠在胎儿脖子上或发生胎儿早剥。假如胎儿的臀、足已经伸入小骨盆,倒转困难,或者在倒转时胎心有变化,就不能勉强,那只好让这“固执”的孩子立着生了。
4. 验方自疗法
a.车前子烘干研成粉,每次9克,温水吞服。1周后复查,未转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无效改用它法。
b.苏叶、黄苓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c.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川断、枳壳、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d.饮水疗法,适用于胎周较小的胎儿。方法是:每小时饮1碗水,每天10碗,连饮3天后休息3天,再做检查,看胎位是否纠正。
自疗注意事项
a.患妇不宜久坐久卧,要增加诸如散步,揉腹,转腰等轻柔的活动。
b.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怀孕妇女不必焦虑愁闷。情绪不好不利转变胎位。
c.忌寒凉性及胀气性食品,如西瓜、螺蛳、蛏子、山芋、豆类、奶类等。
d.大便要畅通,最好每日大便。
需要提醒各位准妈妈的是,上述疗法如果能够帮您将异常胎位转正固然很好,如果转不了也不必紧张,因为现代医学已经有较为先进的方法保障胎儿及孕妇的安全。不过,需要在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由医生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BB胎位不正孕妈顺产风险增高
一、常见的6种胎位不正
1、持续性枕后位
临产时凡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与子宫颈衔接,经充分试产,胎头枕部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不能转向前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约占分娩总数的5%。
2、臀先露
顾名思义,就是指胎儿的臀部与子宫颈衔接,占足月分娩总数的3%-4%,可分为单臀先露,完全臀先露,不完全臀先露。其中单臀先露最常见,是指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伸直,生产过程中先露部分为胎儿的臀部。
3、胎头高直位
当宝宝以不屈不仰的姿势衔接于骨盆入口,其矢状缝与骨盆入口前后径相一致时,称为胎头高直位。这样的姿势都是极为不利于顺产的。
4、前不均倾位
当枕横位入盆的胎头侧屈以其前顶骨先入盆,称为前不均倾位,发生率为0.5%-0.81%。
5、额先露
当胎头持续以额部为先露入盆并以枕颏径通过产道时,称为额先露。因胎头呈半仰伸状态,这种胎位多属于暂时性胎位。
6、复合先露
当宝宝的胎头或胎臀伴有上肢或下肢作为先露部同时进入骨盆入口,称为复合先露,发生率为0.08%-0.1%。在各种的复合先露中以头手复合先露最常见。
二、胎位不正,顺产带来高风险
胎位不正,对于准妈妈的生产来说,选择阴道生产的方式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难以全程控制。因此,剖腹产胎儿的安全度远高于阴道生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医师会建议家属剖腹生产为优先选择。
此外,胎位不正在生产过程中有较高的并发症,例如破水后,因为胎位不正胎头不会卡住子宫颈,脐带容易从胎儿与子宫颈之间的缝隙脱垂滑出,随着宫缩及胎儿下降,脐带将很容易受到胎儿的压迫,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若处理不够及时,胎儿将因缺氧而有生命危险。
另外,由于胎位不正的原因,胎儿的身体各部分并非用最短径通过产道,很容易有产程迟滞的现象。不仅难以保证准妈咪是否能够顺利度过整个产程,对于仍在子宫内的宝宝也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当准妈咪在检查后发现宝宝胎位不正,应该适当参考医生的建议,切忌固执己见,以免既伤人又伤及宝宝。
三、月数越大,胎位不正的几率越小
胎位不正的发生,与各种因素有关。
1、子宫的形状
正常的子宫呈倒梨型,也就是下面靠子宫颈处较小,而上面子宫顶空间较大,所以胎儿足月时自然而然会顺着子宫形状头朝下,臀部与会活动的双脚则在空间较大的子宫上端,形成正常的“头位”。
2、子宫内的羊水的多少
羊水是宝宝的保护伞。一般在怀孕6个月前,胎儿还很小,羊水相对较多,子宫空间大,胎儿的方位随时在变,近半的胎儿胎位不正。而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羊水变少,子宫空间变小,胎儿会自动转成正常的头下脚上的产位,胎位不正的比率便随之减低,在胎儿8个月左右时大约只有10%是胎位不正,等到足月时胎位不正的几率大约只剩下5%左右。
3、胎儿的大小
当子宫空间一定时,子宫内的胎儿越大,其在子宫内活动的可能性就越低,而胎儿越小,在子宫内自由变化体位的几率就越大。
四、4种情况可尝试顺产
随着顺产的种种好处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孕妈们坚定信心选择顺产。而对于胎位不正的准妈咪来说,如果坚持要进行阴道生产,一定要请医师详细检查与评估其成功率,并且在产程中密切观察,选择专业度较高的生产医院,方便随时能进行紧急剖腹产。此外,如果孕妈能够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也是可以考虑选择顺产的:
1、胎儿的姿势属于伸腿臀位。
2、胎儿不能太大,如超过8斤的巨大儿本来就不建议选择顺产。
3、孕妇骨盆腔不能太小,可保证产程进展正常。
4、孕妈属于经产妇,如果头胎属于剖腹产,则以后的生育都无法选择顺产了。
当然,在待产、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特殊情况,可临时更改为紧急剖腹产,一切以准妈咪及胎儿的安全为考虑。
催产对胎儿的影响
胎宝贝在宫内最多只能待到超过预产期半个月,一旦超过这个期限,胎盘和脐带就有可能会老化“罢工”的危险,胎宝贝再不萌出的话,就会有生命危险。有时候,孕妈咪身体素质不太好的话,难产也会连累孕妈咪的健康,甚至也会让孕妈咪有生命危险。所以,催产首先要及时。
其次,使用药物催产法的话一定要在用量和控制过程中做到方法正确。否则,催产素会使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使胎宝贝在子宫内缺氧窒息。由于宫缩不协调,不但不能使分娩加快,反而使分娩停顿。用催生针之前,医生都要为你检查清楚骨盆大小、胎位情况。因为当胎位不正或孕妈咪骨盆狭窄时,用了催产素后,即使子宫收缩很强,但由于骨盆小,胎位不正,胎宝贝还是无法通过产道,而最后导致子宫破裂。在催产素滴注过程中,一定要让医务人员守护在你的身边,注意子宫收缩、胎心及用药后分娩进展的情况。
孕妇胎位不正可以调整过来吗
现在医生都是在孕28周左右才跟孕妈咪说胎位情况的,只要孕妈咪不刻意去问,基本上只要胎位正常,医生不会特意跟孕妈咪交待这件事。
正常的胎位是什么样的?
胎位,通俗地说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由于胎儿是生活在羊水中的,而且胎儿的头部比身体重,所以胎儿多是头下臀上的姿势。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即医学上所说的“头先露”,这种胎位是最容易分娩的。
什么是胎位不正?
除了上面所说的正常的胎位即胎头枕前位之外,其他的如臀位、横位等,都属于胎位不正。
除了正常的,宝宝在子宫里的位置还有很多种呢?
细数胎位不正的几种情况
臀位
宝宝的头和臀颠倒过来,臀在下头在上,是臀先露,这种胎位就是臀位。臀位还分为单臀位、混合臀位、不完全臀位等。
单臀位(直腿臀位)
宝宝双腿髋关节弯曲,双膝关节向上伸直,臀部朝下。分娩时臀部先娩出,可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几率很高。这是胎位不正中最为常见的情况。
完全臀位(混合臀位)
宝宝双腿髋关节和双膝都弯曲,好像盘腿而坐,臀部及脚朝下。分娩时宝宝的臀部和双脚先出来。这也情况在胎位不正中也较多见。
膝位
宝宝双腿或一腿跪下的姿势,分娩时膝关节屈曲,膝部先娩出,可以是双膝一起娩出,也可以是单膝先娩出。这种情况不多见。
足位
宝宝是双腿或单腿站立的姿势,先露部为双足或单足。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横位
宝宝的长轴和妈妈的长轴互相垂直,宝宝横卧于妈妈骨盆的入口上,分娩时先出来的是宝宝的肩膀或手,这种情况就是横位,322~1200个妈妈中会有一个横位。横位是对妈妈和宝宝最不利的胎位,不能经阴道分娩,而且如果处理不及时,还容易造成子宫破裂,威胁妈妈的生命呢。
头位
如果胎头的枕部不是朝向耻骨联合,而是朝向妈妈骨盆的左侧或右侧或朝向臀骶部,就变成了横枕位或枕后位,这会给分娩造成困难。如果胎头不是俯屈姿势而是仰伸姿势(颜面位),那就会使胎头径线增大,造成难产。头位不正有枕后位、颜面拉、额位。
先露部为前顶先露,就是枕后位。
先露部为额头,即额位。
先露部为面部时称为颜面拉。
胎位不正的原因
大约3%~5%的宝宝直到分娩时也没能转回头位。胎位不正与胎儿妊娠周数大小、骨盆腔大小与形状、子宫内胎盘大小与着床的位置、经产妇腹肌松弛、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是否有子宫内肿瘤(如子宫肌瘤等)或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例如双角子宫或子宫内膈膜)等因素有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因并不明确。
正确的胎位是怎么形成的?
子宫的机能是促成宝宝选择的原因之一
孕中期大约50%的宝宝是臀位,但大部分到中、晚期都会固定成“头位”的标准姿势,胎儿对这个标准胎位的超强感知能力,目前原因还不清楚。现在可以知道的是,子宫的机能是促进宝宝选择正确胎位的原因之一。孕期,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的形状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从孕中期开始,原来狭长的椭圆形子宫,在子宫口的周围慢慢开始变窄、收缩,呈倒梨形,同时原来头部和身体比例相当的胎宝宝,也变得身体比头大了,为了适应子宫形状的变化,胎宝宝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体位以保证在妈妈的肚子里舒服地生活。
胎位不正的危害
一般的胎位不正经过调整体操,一般会转回正常的位置的,但如果是“坐胎”的胎位不正,孕妈咪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胎儿的生产困难、增大生产过程中妈妈发生产伤的几率,另外也存在胎儿可能是畸形儿、子宫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的情况;所以一旦发现胎位不正,尤其是“坐胎”,就一定要与医师讨论最佳的生产方式。
胎位不正怎么办?
万一胎位不正的情况发生在你的身上,也不要惊慌、烦恼,这里告诉你一些知识和方法,了解了这些,或许你的担心就会减轻很多。
先来了解一下胎位不正发生的时间吧?
胎位不正时间表
胎位不正的发生几率,在妊娠的不同孕周数,并不相同,甚至差异还很大。
妊娠3~4个月 胎儿很小,浮游在羊水中,方位随时在变,这时候还不存在“胎位不正”。
妊娠5个月左右 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宝宝胎位不正
妊娠6~7个月胎位不正的宝宝降到四分之一左右
妊娠8个月 约有10%的宝宝是“胎位不正”
妊娠9个月 “胎位不正”的宝宝变成了5%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胎位不正”的情况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所以在妊娠初期,听到医生告诉你宝宝胎位不正时大可不必惊慌哟。
打催产针对胎儿有影响吗 注意事项
用催生针之前,医生都要为孕妇检查清楚骨盆大小、胎位情况。因为当胎位不正或孕妈咪骨盆狭窄时,用了催产素后,即使子宫收缩很强,但由于骨盆小,胎位不正,胎宝贝还是无法通过产道,而最后导致子宫破裂。
常见的胎位不正有哪些
头位不正:以上两胎位是常见的胎位不正,但有些胎儿虽然也是头部朝下,也存在胎位不正,称为头位不正。如:
● 胎头由于俯屈不良而变为仰伸的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
● 由于胎头旋转不良的枕后位、枕横位;
● 既旋转不良又俯屈不良的高直位;
● 胎头倾斜不均的前、后、侧不均倾等。
这些都属于胎位不正。这些不正常的胎位,对孕妈咪的分娩设置了障碍,因而容易导致难产。
复合先露:胎儿的头部或臀部合并上肢脱出、同时进入骨盆者为复合先露。一般临床上多为头与手同时进入骨盆者多见,如不纠正同样不能自然分娩。
何时是纠正的最佳时间?
臀位是胎位异常中最常见且最容易做出临床诊断的一种异常胎位,占足月分娩总数的3%~4%,如果临产前不能纠正,对母婴危险增大,特别是对宝贝的危险大,围生儿死亡率是头位的10倍。所以,应在妊娠期将其纠正成头位,具体时机:妊娠30~34周,做膝胸卧位来纠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钟,连续做1周;同时可用激光照射或艾条炙两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每日1次,每次l5~20分钟,连续做l周;如果以上两种办法都不见效,到妊娠34周后,多在36周左右由大夫检查确定是否可行从外部进行倒转。
孕妇胎位不正和睡姿有关
胎位不正对决定是否顺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娩前,为了母子安全,是一定要检查胎位的。怀孕前期,孕妈咪的肚子还不明显,怎么睡都可以,对肚中的宝宝也没什么太大影响。但是到了孕中后期,孕妈妈肚子大,怎么睡都不舒服。专家提醒,孕妇在妊娠晚期可以采用左侧卧位的方式睡觉对胎儿有好处。那么左侧睡的好处有哪些呢?
1、左侧卧对孕妈咪是最健康的,既不会给心脏造成太大压力。又能纠正增大子宫的右旋程度,一般在孕中后期检查出胎位不正时,可以通过“左侧卧”得到改善。
2、有助于利尿。孕中后期孕妈咪的脚和腿容易浮肿,这时采取左侧卧位可使“浮肿”状况有所减轻。左侧卧的时候要把腿部和脚适当垫高。
3、加快子宫和胎盘的血流量,保证更好地供给胎儿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避免胎儿缺氧情况的发生。
4、可以减轻下肢静脉曲张,还可防止痔疮的形成。
孕妇胎位不正可以调整过来吗
细数胎位不正的几种情况
臀位
宝宝的头和臀颠倒过来,臀在下头在上,是臀先露,这种胎位就是臀位。臀位还分为单臀位、混合臀位、不完全臀位等。
单臀位(直腿臀位)
宝宝双腿髋关节弯曲,双膝关节向上伸直,臀部朝下。分娩时臀部先娩出,可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几率很高。这是胎位不正中最为常见的情况。
完全臀位(混合臀位)
宝宝双腿髋关节和双膝都弯曲,好像盘腿而坐,臀部及脚朝下。分娩时宝宝的臀部和双脚先出来。这也情况在胎位不正中也较多见。
膝宝宝双腿或一腿跪下的姿势,分娩时膝关节屈曲,膝部先娩出,可以是双膝一起娩出,也可以是单膝先娩出。这种情况不多见。
足位
宝宝是双腿或单腿站立的姿势,先露部为双足或单足。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横位
宝宝的长轴和妈妈的长轴互相垂直,宝宝横卧于妈妈骨盆的入口上,分娩时先出来的是宝宝的肩膀或手,这种情况就是横位,322~1200个妈妈中会有一个横位。横位是对妈妈和宝宝最不利的胎位,不能经阴道分娩,而且如果处理不及时,还容易造成子宫破裂,威胁妈妈的生命呢。
头位
如果胎头的枕部不是朝向耻骨联合,而是朝向妈妈骨盆的左侧或右侧或朝向臀骶部,就变成了横枕位或枕后位,这会给分娩造成困难。如果胎头不是俯屈姿势而是仰伸姿势(颜面位),那就会使胎头径线增大,造成难产。头位不正有枕后位、颜面拉、额位。
先露部为前顶先露,就是枕后位。
先露部为额头,即额位。
先露部为面部时称为颜面拉。
胎位不正的原因
大约3%~5%的宝宝直到分娩时也没能转回头位。胎位不正与胎儿妊娠周数大小、骨盆腔大小与形状、子宫内胎盘大小与着床的位置、经产妇腹肌松弛、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脐带太短、是否有子宫内肿瘤(如子宫肌瘤等)或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例如双角子宫或子宫内膈膜)等因素有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原因并不明确。
正确的胎位是怎么形成的?
子宫的机能是促成宝宝选择的原因之一
孕中期大约50%的宝宝是臀位,但大部分到中、晚期都会固定成“头位”的标准姿势,胎儿对这个标准胎位的超强感知能力,目前原因还不清楚。现在可以知道的是,子宫的机能是促进宝宝选择正确胎位的原因之一。孕期,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的形状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从孕中期开始,原来狭长的椭圆形子宫,在子宫口的周围慢慢开始变窄、收缩,呈倒梨形,同时原来头部和身体比例相当的胎宝宝,也变得身体比头大了,为了适应子宫形状的变化,胎宝宝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体位以保证在妈妈的肚子里舒服地生活。
胎位不正的危害》》想怀孕夫妻得会“做” 顺产会影响产后性生活吗
一般的胎位不正经过调整体操,一般会转回正常的位置的,但如果是“坐胎”的胎位不正,孕妈咪就要注意了,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胎儿的生产困难、增大生产过程中妈妈发生产伤的几率,另外也存在胎儿可能是畸形儿、子宫有肌瘤或本身有畸形的情况;所以一旦发现胎位不正,尤其是“坐胎”,就一定要与医师讨论最佳的生产方式。
胎位不正怎么办?
万一胎位不正的情况发生在你的身上,也不要惊慌、烦恼,这里告诉你一些知识和方法,了解了这些,或许你的担心就会减轻很多。
先来了解一下胎位不正发生的时间吧?
胎位不正时间表
胎位不正的发生几率,在妊娠的不同孕周数,并不相同,甚至差异还很大。
妊娠3~4个月 胎儿很小,浮游在羊水中,方位随时在变,这时候还不存在“胎位不正”。
妊娠5个月左右 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宝宝胎位不正
妊娠6~7个月胎位不正的宝宝降到四分之一左右
妊娠8个月 约有10%的宝宝是“胎位不正”
妊娠9个月 “胎位不正”的宝宝变成了5%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胎位不正”的情况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所以在妊娠初期,听到医生告诉你宝宝胎位不正时大可不必惊慌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