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有哪些症状呢
经期有哪些症状呢
来月经前有什么症状表现,比如说有的女性在月经来临的前几天,会感觉到腰酸,腹痛,有的女性则会表现在浑身不自由,没劲,情绪不稳定等情况。月经的来临会给每个女性还来不同的症状。
月经前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来月经前的症状可能会有乏力、全身不适、悲伤、嗜睡,甚至无原因地哭泣或大怒。
2、严重者不愿意理睬家属与益友,孤独到卧床不起,常伴有乳房胀痛、小腹胀感、便秘;还有的人经前1~3天体重增设并有浮肿,尤其是晨起手指发胀,下午则下肢肿胀。
3、另有些人在经前还有关注力不综合、健忘、判断有苦难、行动不均分,头痛等症状。
专家介绍,上述方面的症状最早可发生在经前10~14天,普通是在经前4~5天,待月经来潮后症状随之消融。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症状并不是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通常情况下只会发生其中1~2种。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之一,是它的周期性变化,而月经是这个周期变化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下丘脑调节垂体的功能,而垂体又调节卵巢的功能。
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卵巢产生的性激素,反过来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即所谓反馈作用;抑制其释放时称为负反馈,促使其释放时称为正反馈。
正常月经周期血液内激素的变化与卵巢、子宫内膜的关系如下:在前一月经周期黄体萎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随之下降,解除了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静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促使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及释放。在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巢中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并产生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卵泡发育成熟后,体内雌激素出现第一个高峰。
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产生反馈作用,抑制促卵泡激素的产生,促进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增多,出现促黄体生成激素峰,触发了排卵。排卵后黄体形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典型的分泌期变化。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暂时降低,随后又出现第二个较低的高峰。
其实很多女性在来月经的时候是不会有任何症状的,来月经的时候有正常的话很多人都会有不舒服的表现,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很多体质好的女性来第一次来月经同样不会有任何的症状,所以说到了年龄之后就要时刻给自己准备好,避免月经的突然袭击,这样就不好。
经期综合症有哪些症状
育龄妇女在应届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由于本病的精神、情绪障碍更为突出,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一、精神症状
1、焦虑:为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怒,急躁失去耐心,微细琐事就可引起感情冲动乃至争吵、哭闹,不能自制。
2、抑郁:女性经前期综合症有哪些症状?没精打采,抑郁不乐,情绪淡漠,爱孤居独处,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社会活动,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判断力减弱,害怕失控,有时精神错乱、偏执妄想,产生自杀念头。
二、躯体症状
包括水钠潴留、疼痛和低血糖症状。
1、水潴留:常见症状是手足与眼睑水肿,有的感乳房胀痛及腹部胀满,少数患者有体重增加。
2、疼痛:可有头痛、乳房胀痛、盆腔痛、肠痉挛等全身各处疼痛症状。
经前头痛:女性经前期综合症有哪些症状?为较常见的主诉,多为双侧性,但亦可单侧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颞部或枕部。头痛症状于经前数天即出现,伴有恶心甚至呕吐,呈持续性或时发时愈,可能与间歇性颅内水肿有关。
女性绝经期有什么症状
1、月经变化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26~40岁的无排卵月经为3%~7%,41~50岁为12%~15%。很多女性表现为周期延长,而经期和血量正常。少数人表现为失去月经周期,呈不规则流血,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贫血。
2、潮热出汗
这是经期期最主要和最特异的症状。发生率为70%~80%。表现为阵阵发热,自胸部开始,涌向头颈部,甚至波及全身,突发性出汗,头晕,心悸和乏力,发作次数从每天20多次到每周1~2次。潮热发作时,血管扩张。潮热常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征兆,预示着卵巢功能下降,多数与月经变化同步,每个女性的波动程度不同。
3、精神神经症状
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不能控制,发脾气后有自责,神经质,固执,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和抑郁等症状,甚至出现精神病表现。这是与个体性格、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有关。家庭中的突发事件有可能加重症状。
4、乳房的变化
绝经后,乳房由于缺乏雌性激素而逐渐萎缩,逐渐退化,乳房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襞增加等。甚至乳房出现了病变的肿块也会随之缩小和不痛了。
5、心血管症状
28.9%患者有假性心绞痛,有时心悸、胸闷。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属于正常生理范围,但是发作时用扩血管药物都不见改善。约有15.2%患者出现轻度高血压,阵发性发作,伴有头昏、头痛、胸闷和心慌。
以上生理表现就是女性绝经期的生理症状,希望女性朋友对此有所了解。平时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情,注意饮食营养,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接受绝经期的考验。
心慌无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你是经期出现这种问题吗?如果是的话,考虑贫血的可能性大,建议在经期有此症状的话,化验下血常规。 可以考虑可能是贫血、低血压、低血糖、营养不良等引起的。当然也不能排除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肌缺血等。
2、如果不是上述情况,你要不放心,可以在你有症状的时候做个心电图、心脏彩超,明确下有没有心脏器质性病变,若没有,那就是神经官能症,这种东西很多年轻人都可出现,诱因很多,如吸烟、喝酒、喝茶、喝咖啡、周围环境刺激、学习压力大等等,所以不必担心,做深呼吸运动即可缓解。
心慌在医学上又称心悸。心悸是心脏强有力的、很快的、不规则的搏动。强烈运动之后心脏有几分钟的心悸是正常的,不必顾虑。吸烟、饮咖啡或饮茶太多, 心脏受咖啡因或尼古丁的刺激, 精神紧张,都会发生心悸的现象。
阳痿的常有症状
阳痿是所有男人所不愿面对的,阳痿会导致性功能障碍,长期阳痿还会引发男性生理和心理健康。那么阳痿常有哪些症状呢?
阳痿的常见症状
1.阴茎反应迟缓
男性如果在早期受到性刺激,那么阴茎会较快勃起,但随着病情的恶化,勃起的时间会延长,最后会出现阴茎无法勃起。
2.性欲降低
很多的男性朋友在患有阳痿后,如果不及时的治疗,长期的阳痿会使男性患者对性生活的欲望逐渐变淡,渐渐的出现性欲低下或是没有性欲。
3.勃起障碍
男人阳痿后,则会表现出阴茎不能完全勃起或勃起不坚,以至于阴茎不能进入女性的阴道,或者是性交时会出现性交痛,影响正常夫妻生活。
4.情绪变化异常
男性出现阳痿之后,那么就会表现出异常的情绪。经常会因为夫妻感性不和或性生活习惯不统一,出现焦虑、暴躁等情绪。
只有了解了阳痿疾病的症状表现,才能够在患病的时候,及时发现疾病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阳痿疾病给患者以及整个家庭带去太多的危害。
禽流感潜伏期有症状吗 咳嗽
咳嗽是临床症状之一,可以在很多疾病中出现,例如:喉炎,肺部的疾病,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纵膈的疾病等,而禽流感得潜伏期症状也有咳嗽的可能。但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暂时的咳嗽,所以咳嗽不能判断禽流感的标准之一。
卵巢癌是怎么引起的 不容易早期发现3、4期有腹水才就医
正常卵巢只有1至2公分,除非卵巢癌长大才会不舒服,所以有症状时就医,都是中晚期,直到3、4期有腹水,肚子大起来,才会来就医;主要还是因为卵巢癌没有好的筛检工具,所以不容易早期发现。
绝经期症状
1.月经变化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但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如26~40岁的无排卵月经为 3%~7%,41~50岁为12%~15%。不少人表现为周期延长,2~3个月或更长,而经期和血量正常。少数人表现为月经失去周期,呈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继发性贫血。
2.潮热出汗 潮热出汗是围绝经期妇女最主要和最特异的症状。发生率为70%~80%,25%~50%可持续5年以上。表现为阵阵发热,起自胸部,涌向头颈部,可波及全身,接着为突发性出汗,伴有头晕、心悸、乏力,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次数从每天20余次到每周1~2次不等。既往曾有人测得发作时会有皮肤温度上升,发作后降至正常,可能与发作时血流速度加快有关,没有更多的临床意义。潮热发作时,虽然有血管扩张,但并没有血压变化。潮热常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征兆,许多妇女月经还没有紊乱,但可有潮热出现,预示着卵巢功能下降;也有少数妇女绝经时没有潮热,绝经10~20年以后才出现;多数是与月经变化同步的,其程度也有波动。
3.精神神经症状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脾气急躁而不能控制,发脾气后又有自责,神经质,固执,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抑郁等症状,严重者似精神病表现。其发生可能与5-羟色胺、内啡呔等神经递质有关,也与个体的性格、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有关。家庭中的突然事件,如亲人死亡、离婚、退休、子女离家等,都可能加重症状。
4.泌尿生殖器萎缩 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内外生殖器和膀胱、尿道都会发生萎缩。阴道皱襞变平,上皮萎缩变薄,检查时可见毛细血管透过上皮呈散在性红点,容易招致感染,因而老年性阴道炎成为绝经后妇女十分常见的疾病。子宫颈和子宫体都萎缩,常可以见到子宫颈变平。卵巢萎缩而摸不到。绝经后妇女如摸到卵巢,应注意肿瘤。泌尿系统的萎缩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应力性尿失禁。盆腔支持组织萎缩则会出现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膨出。生殖器的萎缩会导致性交痛、性生活困难,而出现继发性性欲丧失。
5.第二性征变化 乳腺失去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而渐渐萎缩,并下垂。皮肤失去雌激素的作用,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减少而变薄,丧失弹性,出现皱纹。
1.临床诊断 自然绝经的诊断是根据围绝经期妇女连续停经1年来进行回顾性判断,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大多数不需借助辅助检查。人工绝经通过分析绝经的原因也不难确诊。
对于停经时间较短的妇女,必须行盆腔检查,以了解子宫大小;必要时行尿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以除外早孕。因为围绝经期妇女也会有偶发排卵而受孕,切忌想当然而按绝经处理。
2.卵巢早衰 对于40岁以前绝经的妇女,则常需依靠辅助检查来确诊。一般以血中FSH>40U/L为诊断依据。为避免FSH脉冲分泌的影响,可以隔天抽血标本两次。E2水平较低,但早期可能有波动,可供参考。LH升高,绝经后可达40U/L以上,但其上升较FSH迟缓,故FSH/L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