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的诊断要点
乳腺结节的诊断要点
乳腺结节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其发病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及女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有关,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常会给女性的生活及工作造成较大的困扰,故应及早、及时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囊性乳腺增生存在恶变的可能,应提起高度注意,其诊断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发病高峰为30~35岁,在30岁以上的女性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常伴有月经不调。
2、患者乳房胀痛具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经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也可随情志的变化而加重或减轻。
3、患者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肿块,常为多发性,呈数目不等,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结节状,质地韧而不硬,推之可以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有压痛。
4、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乳头溢液,呈黄绿色、棕色或血性,少数为无色浆液。
5、如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或与其他疾病症状类似而难以鉴别,可通过钼靶X线乳房摄片、B超检查及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等手段辅助鉴别,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乳腺结节的危害有哪些
乳腺结节作为一种非肿瘤的疾病,乳腺结节如果长期迁延不愈会有发生乳腺良性肿瘤或恶变的可能。
女性如果出现乳腺结节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诊断,以免错过乳腺结节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乳腺疾病的迁延。
乳腺结节病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临床上多认为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具体的内分泌系统变化主要为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而该巨大变化可导致女性出现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的乳房胀痛现象,这也是重要的乳腺结节的症状之一。
甲状腺结节恶性是癌吗
甲状腺结节恶性其实就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其实是甲状腺检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其中恶性的几率是比较低的。如果甲状腺结节诊断为恶性,也不要太过恐惧,甲状腺癌相比其他的癌症,大多数预后良好,只要乐观面对、积极治疗,存活几率就会很大。
甲状腺结节诊断鉴别
主要可从临床病史,甲状腺之触诊、核子医学影像学扫描,抽血及利用细针细胞穿吸来加以鉴别诊断良性或恶性结节。譬如老年人发生快速成长的甲状腺肿瘤或生长单一坚硬或固定的结节极可能是恶性迹象。
常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甲状腺变硬、肿痛难忍,甚而痛到下巴、耳后,可能伴随暂时性甲状腺机能异常,此乃良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吃药治疗即可,大部份可自愈,腺体随时间会变软。恶性结节一般较硬、不平滑,可能与颈部组织发生粘连,有时会合并颈部淋巴腺肿大。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甲状腺行核医造影,若显示功能性结节则此结节是癌症的机会极低——约只占2%机会;若是非功能性结节则可能为恶性肿瘤,尤其单一冷性(非功能)结节约有20%的机会是甲状腺癌;癌症往往是冷性结节,但大部份的冷性结节还是良性,因此欲于术前准确诊断结节的良恶与否,核医扫描已被细针细胞穿吸术所取代。
结节甲状腺瘤的治疗方法
1、硬化诊疗:诊断确认的良性结节。甲状腺结节诊疗怎么进行?尤其是像自主功能性的甲状腺结节与腺瘤,甲状旁腺腺瘤等都可以采纳这种办法进行诊疗。
2、甲状腺激素抑制诊疗:短期内诊疗一旦无效,那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疗则最少要在半年以上。而处在绝经前的妇女则需用较大剂量对TSH加以抑制。如若结节缩小,则可将甲状腺素减量服用,将 TSH维持在正常的限度。
3、放射诊疗:自主性功能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结节与腺瘤因有浓聚碘的功能,能适当地进行诊疗。
4、手术治疗:关于一些患病时间很长,瘤体很大很硬与有恶变倾向的,也提醒积极手术切除的。要及时尽力采纳手术诊疗,而且作病理切片,确诊良、恶性。术后再采纳中药巩固治疗,以防发作。因为手术也只是一种局部的治疗办法,肿瘤生长在身体某一部位,是一个全身疾病的局部现象,对于大部份的肿瘤病人而言,局部治疗不能处理疑问,治标而不治本,实践证明,肿瘤手术后的大量复发和转移病例足以说明局部治疗难以让肿瘤得到根治。
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怎么检查
触诊与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很常见,触诊发现的有3%~7%,如用超声检查则20%~76%有结节。因此,在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和意大利内分泌学会共同发布的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中,并不主张用超声来作为甲状腺常规检查,只有触诊发现或有病史及症状时才做超声。
恶性占5%
固然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很高,但绝大多数是良性,恶性仅占5%。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先查血促甲状腺素,如显着降低或升高,则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进一步检查。如正常,则主要考虑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单发性与多发性
甲状腺结节可分为单发性结节和多发性结节两大类。甲状腺瘤或甲状腺癌多表现为单结节。甲状腺多发性结节多为增生和炎性病因。
甲状腺结节钙化手术需要注意什么
甲状腺结节的处理要根据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的结果,甲状腺细针穿刺的常规应用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甲状腺切除术,因此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和死亡率,并对手术治疗的方式和范围提供指导。
细胞学诊断的确定为良性结节的可以随访或行甲状腺素治疗,恶性的必须尽早手术治疗,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需再次细针穿刺活检,或超声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考虑为可疑恶性的要结合其它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亦可行甲状腺单侧切除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
如何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存在、判断其性质以及如何处理是临床常见的基本问题。其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检以及甲状腺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甲状腺细针穿刺等综合判断,甲状腺细针穿刺是甲状腺结节诊断的金标准,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是根据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来判断结节的恶性程度决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方式或保守治疗及随访。
甲状腺结节诊断鉴别
结节性甲状腺肿
本病诊断要点主要是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T4正常或者稍低,但是T3可以略高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131I摄取率常高于正常,但是高峰时间很少提前出现,T3抑制试验呈可抑制反应。血清高敏感性TSH浓度测定是评价甲状腺功能的最佳指标,血清TSH常正常。依据吞咽时随着喉和气管上下移动这个特征,不难诊断;但是如果有炎症或恶变存在,甲状腺肿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这一特征则不再出现。有结节的患者应与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相鉴别;位于甲状腺峡部的结节或囊肿,可以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胸骨后或胸内甲状腺肿有时不易与纵膈肿瘤鉴别;与主动脉弓动脉瘤鉴别不难,后者多有搏动。
甲状腺腺瘤
1)病史 不少病人并无症状,而在查体时发现。有些病人可有症状,如短期内迅速增大,则可能是腺瘤囊性变出血所导致,有局部疼痛和压痛;若过去存在甲状腺结节,近日突然快速、无痛地增大,应考虑恶变可能。
2)查体 明显的孤立结节是最重要的体征,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软,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
3)甲状腺功能检查 对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可无异常,但是当部分腺瘤呈现自主功能性的时候,TSH被抑制。
4)B超检查 可以显示三种基本图像:囊肿、混合性结节及实质性结节,并提供解剖信息。B超下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较难鉴别,用于区分的信息主要包括囊实性、回声、边界、微钙化、血流信号等。
5)核素扫描 腺瘤在核素扫描中多为“冷结节”,有时候易误诊为癌;少数腺瘤具有浓集碘的功能,扫描显示“温结节”;高功能腺瘤扫描时则显示“热结节”,可能伴有甲亢现象。
6)细针抽吸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方法,但是有时未能取得适当的组织。
甲状腺癌
1、甲状腺功能化验:主要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TSH降低的高功能性热结节,极少为恶性,故对其甲亢进行治疗更为重要。TSH正常或升高的甲状腺结节,以及TSH降低情况下的冷结节或温结节,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穿刺活检等)。
2、核素扫描:放射性碘或锝的同位素扫描检查是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大小的重要手段。ECT检查的结果包括高功能性(比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摄取率高)、等功能性或温结节(与周围组织摄取率相同)或无功能性结节(比周围甲状腺组织摄取率低)。甲状腺癌一般摄取率较低,高功能结节(“热结节”)恶变率很低。
3、B超检查:超声是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初步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手段,是细针穿刺活检(FNA)实施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也是效益比最高的检查手段。欧美指南中均提及超声下可疑恶变指征,包括:低回声结节、微钙化灶、丰富的血流信号、边界不清晰、结节高度大于宽度、实性结节、以及晕圈缺如。
4、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针吸活检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及粗针穿刺活检两种,前者是细胞学检查,后者是组织学检查。对于B超发现的可疑恶变的甲状腺结节,可采用该方法明确诊断。目前一般采用细针抽吸穿刺活检,诊断的符合率较高。
亚急性甲状腺炎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有典型的病史,包括起病较急,有发热、咽痛及显著甲状腺区疼痛和压痛等表现,疼痛常波及患侧耳、颞枕部。常有体温升高、血沉增快。急性期,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多呈“冷结节”,但是血清T3和T4升高,基础代谢率略增高,这种分离现象有助于诊断。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以中老年女性多见,主要为颈部肿物,肿物增大速度不一致,速度较快者者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症状相似,可伴有吞咽困难,如压迫气管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偶尔侵及喉返神经,引起声嘶及局部疼痛;部分生长缓慢,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病不易区别。本病的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手术活检,易与以小细胞为主的未分化癌混淆。
甲状腺转移瘤并不多见,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组织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