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南瓜新品种及春季栽培
优质南瓜新品种及春季栽培
优质南瓜新品种及春季栽培技术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开发的优质南瓜品种,一部分是本所育成,一部分是引自国外。其共同特点是:抗病力强,耐低温,耐弱光,易座果,易栽培,产量高,且淀粉和果胶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和保健成分的含量远高于普通南瓜,外观美,商品性好,风味和口感佳。现将部分主要品种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简介
1、甘栗王:早熟杂交一代,生长势强,茎蔓粗壮,叶色浓绿,第1雌花节位6-8节,可连续出现雌花,坐果性好,果实发育期40天左右。单瓜重2千克左右,果实扁圆形,果皮深绿色,果实整齐一致,商品率高。肉厚3.2厘米,肉质致密,粉质高,风味口感好。耐低温弱光,抗热,抗病毒病,适应性广。一般亩产2000千克左右。
2、红栗王:早熟杂交一代,生长势较强,茎蔓粗壮,叶色绿,第1雌花节位4-6节,可连续出现雌花,坐果性好,果实发育期35-40天。单瓜重1.5千克左右,果实扁圆形,果皮深绿色,果实整齐一致,商品率高。肉厚3.0-3.2厘米,肉质致密,粉质高,风味口感好。耐低温弱光,抗病毒病,适应性广。一般亩产1800-2000千克左右。
二、春季露地栽培技术
1、播种与育苗:以上介绍的南瓜品种属于西洋南瓜类型,春季栽培适宜早播,播期可根据定植时期进行推算。如江淮之间,可在4月中下旬定植,以苗龄30天计,应在3月中下旬播种。如需特定时间上市,也可根据上市期推算播种期。
采用营养钵覆膜育苗,床土可用2/3的泥土,1/3的腐熟有机肥配以0.3%的三元复合肥混匀。苗床营养钵排紧排平,播种前1-2天用温水配制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透床土,薄膜覆盖备用。种子播前充分晒干后用55℃的温水浸种,不断搅动至冷却后再浸种4-5小时,在28-30℃条件下,催芽36小时左右,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每钵播1粒种芽,种子平放,芽朝下其上覆土1-2厘米厚,最上面覆膜和草帘,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出苗最适温度为25-30℃。播种后如天气较好,2-3天即可出苗,苗期白天最适温度为25℃,夜间15℃,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以利培育壮苗。定植前7天左右进行炼苗。
2、整地施肥。南瓜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要深耕。瓜地应选择排灌条件好的地块,定植前15天翻耕1次,亩均匀混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按2.5米(单行)或4米(双行)1畦开厢,作成高20-30厘米的定植畦,四周开好排水沟,距畦沟40厘米处开一施肥沟,每亩施硫酸钾三元复合肥50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覆土后整平畦面。定植前5-7天可充分灌好水,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
3、定植。露地栽培,在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无霜冻危害时定植。栽培密度因栽培方式、整枝方法与品种有所不同。甘栗王南瓜分枝力较强,多采用双蔓整枝。单行定植、爬地栽培,株距60厘米,亩栽550株左右;双行对爬,畦面两边各栽1行,株距70-80厘米,亩栽400-500株。搭架栽培,畦宽2.5厘米,每畦栽双行,株距60-70厘米,亩栽800株。
宜选择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前营养钵苗要浇透水,以利幼苗脱钵和防止散坨伤根,影响成活率;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并加入20%速灭杀丁,以防地下害虫。
4、整枝与坐果。一般定植后7-10天,主蔓留4-5片真叶摘心,待子蔓长至30厘米左右时,选留2条健壮子蔓,其余子蔓全部剪去,所留2条子蔓同一方向整齐排列,避免交叉重叠,蔓间距一般保持30厘米左右,以利于充分接受阳光。如果蔓较长,可以将蔓往后提,部分环绕于定植穴边,先端仍排齐,有利于雌花开放期充分接受阳光,促使雌花肥大,同时便于找寻雌花的着生部位,以利于授粉。坐果前整枝打杈要勤,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防止枝叶生长过密过旺。所有整枝操作均不宜在雨天或露水较重的早晨进行,避免病菌从整枝伤口侵入。
坐果节位与植株长势及品种有关。一般在12-25节坐果,以子蔓上第2-3雌花坐果为宜。最好使2条子蔓上同时坐果,每蔓坐瓜2-4个。坐果节位如果过低,易产生畸形瓜和小型瓜,应及时摘除低节位瓜和畸形瓜,每株选留3-4个好瓜。各蔓授好粉后,可在后1个坐瓜节位后留5-8节摘心,促进坐果,或在坐果后,子蔓长至30节左右或已达到下一条垄时摘心,并除去全部侧枝。如生长势弱,可留1条子蔓不摘心,也可(子蔓摘心时)在坐果节位后留1-2条孙蔓,后期应摘除全部老叶、病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南瓜雌雄花开放较早,一般晴天清晨4时开始开花,9时以后不易受精,故以清晨5-8时授粉为好。露地栽培时,阴雨天柱头和花粉易受雨淋,可在前1天上午将要开放的黄色雌花的花冠缚住或套袋,第2天开放的雄蕾采回喷水养好,翌晨遮雨授粉,授粉后缚住花冠或套袋,以提高人工授粉效果。
5、肥水管理。由于南瓜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需肥量大,肥水不可短缺,但前期基肥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可过多。否则,易产生徒长,影响坐果。追肥分2次进行,第1次在开始整枝后,于畦面距定植穴50厘米处开一追肥沟,亩施尿素10千克,硫酸钾三元复合肥15千克,并结合培土、中耕除草,如伸蔓期未遇降水,应同时灌水1次。第2次在坐果后,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可随灌溉水施入,土壤墒情较好也可在畦的中央挖穴施入。亩施复合肥15千克。后期可用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至收瓜前维持植株长势,促进果实膨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春夏雨水较多,全期基本不需灌水,如遇多雨季节,还需清沟沥水,以免病害发生。收获前15天停止灌水。
6、病虫害防治。春季栽培,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疫病和霜霉病等;害虫主要有黄守瓜、蚜虫及小地老虎等。防治病毒病主要在于种子消毒、防止蚜虫传播,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避免病害蔓延。白粉病等病害主要因高湿引起。因此,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一般应采用高畦栽培,降低田间湿度,并用70%托布津1000倍液、75%代森锰锌7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一般每7天喷1次,若遇降雨,应及时补喷。
害虫主要危害南瓜幼苗,定植后要及时覆盖地膜,并以敌百虫、蚜虱净、速灭杀丁等药剂喷雾。一般苗期每隔3-5天喷药1次。
7、采收。采收嫩瓜,一般在花后10-15天,老熟瓜在花后40天左右采收。甘栗王南瓜老熟时,果皮由绿色转为黑绿色,果梗龟裂,木质化。也可第1批采收嫩瓜赶早上市,第2批则老熟后采收,存于通风干燥处,可贮藏2-3个月上市。
南瓜新品----四季绿一年四季都可种
“四季绿”南瓜表现为熟性早、瓜蔓短、结瓜多、瓜形圆、皮青绿、品质优、产量高和抗性好,可一年四季种植,是蔬菜高效设施栽培和夏季补淡的理想品种。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种子处理。“四季绿”南瓜种子壳较厚,为提高发芽率,在浸种前可用钳子等工具把南瓜籽尖头部轻轻磕开。其他浸种及催芽方法同常规南瓜种子。
播种育秧。可采用直播或营养钵育苗。
移栽定植。该品种南瓜结瓜早,因此秧龄不宜过长,以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移栽为宜。种植密度夏季一般亩为700株左右,行株距1.5x0.6米;冬季一般亩为900株左右,行株距0.5x1.5米,选壮苗、好苗移栽。技术水平高的农户,也可用大田直播的方法,但须注意虫、鼠危害,同时要适当遮阳。
肥水管理。基肥宜在移栽前一次性施足,猪栏肥等有机肥一般亩施1000公斤左右,条施瓜行间,离瓜根外30厘米处;移栽时按规定株距打好苗穴,在穴内施入每亩20公斤的复合肥,然后放入少量泥土,以防苗根接触复合肥;移栽后用稀薄人粪尿点根至成活。以后视南瓜长势决定追肥次数和数量,原则上是“前期足、中期补、后期控”。
整枝疏果。该品种南瓜具有短蔓特性,分枝较多,栽培时一般宜采取单蔓整枝,在肥力高的田块,也可采取双蔓整枝。如过早结瓜,对长势不利,留瓜档位越高,长瓜速度越快,瓜体越大。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留瓜,一般1--2档幼瓜宜摘除。
授粉坐瓜。“四季绿”南瓜雌花多,雄花少,保护地栽培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在自身雄花不够的情况下,可用其他任何南瓜的雄花;露地栽培必须搭种其他雄花较多的品种,以保证南瓜结果膨大。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防治白粉病、病毒病、蚜虫、螨虫、潜叶蝇、小菜蛾等病虫害。
美人瓜
一代交配黑美人西瓜,极早熟,植株生长强健,抗性较强,丰产性好,不易裂果,果实长椭圆型,果皮深黑绿色,有不明显色条纹。夏季收获皮色较浅,外观十分优美,果重2.5公斤左右。果肉红色肉质鲜嫩多汁,糖度高达14-15ºC左右。果实至瓜尾品质依然安定甜美,果皮薄而坚韧,特别耐贮运。
栽培要点:对于各种土壤的适应性广泛,容易栽培,一般每株可留2-4果,结果后增加施肥,以提高产量,请参照当地栽培习惯。
中早生,生育强健,果实长椭圆型非常可爱,果皮黑绿色有不明显黑色斑纹,果皮薄而坚韧,耐搬运,不易空心,外观优美,果重常在2.5-3.5公斤左右。肉色深红,肉质细嫩多汁,糖度常在12度左右,最高可达14度。尤其靠皮部品质与心部同样爽口甜美且糖度可达13度,且第二次所结之果实(瓜尾果)品质仍甚安定。适应性广,华南地区四季可栽培,在高温期栽培更能发挥其品种优点,果实亦较大,本品种适于各种耕土中栽培。
青瓜种类
园丰元6号青瓜园丰元6号青瓜:山西夏县园丰元蔬菜研究所生产,一代杂种,中早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雌花率高,瓜条直顺,深绿色,有光泽,瓜长35厘米,白刺,刺瘤较密,瓜把短,品质优良,产量高,亩产5000公斤。适宜春、夏、秋种植。
早青二号早青二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主蔓结瓜,雌花多。瓜圆筒形,皮色深绿,瓜长21厘米,适合销往港澳地区,耐低温,抗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耐霜霉病和白粉病。播种至初收53天。适宜春秋季栽培。
津春四号青瓜津春四号青瓜: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主蔓结瓜,较早熟,长势中等,瓜长棒形,瓜长35厘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粤秀一号粤秀一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主蔓结瓜,雌株率达65%,瓜棒形,长33厘米,早熟,耐低温,较抗枯萎病、炭疽病、耐疫病和霜霉病,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5中农8号中农8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分枝较多,主侧蔓结瓜,抗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黄金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黄金南瓜
黄金南瓜属于红皮品种中的大果高产品种!该品种是西洋类型南瓜杂交种,其生长势强,全生育期85天,属于早熟品种。黄金二号南瓜果实厚扁球形,果面红色,果色美丽,单果重3kg左右。果肉橙红色,肉质紧细,品质较好,产量稳定。
金红冠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金红冠南瓜
金红冠南瓜果实高圆形,果形周正美观,成熟后果皮深红色,果肉橙红色,皮薄,肉厚3-3.5cm,肉细嫩,甘甜,风味好.植株长势旺盛,低温结果性强,开花后约40天收获,果皮呈金红色,单果重1.5kg左右,外观颜色鲜艳,果肉橙色、肉厚、肉质口感粘质、香甜,风味佳。耐贮存。多产于山东青岛。
香栗23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香栗23南瓜
香栗23南瓜果型优秀,糖度高,适合速冻加工、出口品种!特征特性:1.单果重1.5kg,瓜型扁圆型,皮色暗绿,有淡绿色条斑。2.果肉浓黄色,粉质、甜味好、果肉厚,可食部位多。3.生长势强,叶片大,少施基肥,以追肥为主。多产于黑龙江。
日本小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日本小南瓜
日本小南瓜茎蔓长2~2.5m,节间短,分枝中等,主、侧蔓均可结果;易形成雌花,连续结瓜能力强;单株结实率高,果实扁圆形,有10条沟,果皮淡黄色、绿色、乳白色等,果面具有蜡质,极具观赏性,果实肉质致密,口感细腻甜糯,品质极佳,单果重200~300g,耐贮藏。
日本南瓜果型较小,粉质度高,品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几年在江浙一带栽培甚广,但主要集中在春季,秋季栽培甚少。这主要是由于秋季栽培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播期太 早,南瓜幼苗容易遭遇高温,病害严重;播种太迟,则秋季以后气温逐渐降低,南瓜不能完成其生长发育过程,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日本南瓜如采收嫩瓜于开花后15天即可采收,而老瓜则需35~40天才能采收。多产于内蒙古。
黑皮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黑皮南瓜
黑皮南瓜熟性早,果扁球形,青黑色皮,肉质粉甜,纤维极细小,适应性强,特别适宜冷凉气候,可作嫩果生食及老熟食用,连续坐果性强。每亩可种380株左右,行距3.5米,株距0.5米,2-3蔓整枝,主蔓10节以上即可留果,每收一批果实需追肥一次,促进连续坐果,无论食嫩果或老熟果均对人体有保健功能。单瓜重1-1.5公斤。多产于山西忻州。
密本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密本南瓜
特性:植株匍匐生长,叶片钝角掌状形,绿色,叶脉交界处有不规则斑纹,第一雌花着生15-18节,瓜为棒锤形,瓜顶端膨大,未成熟时瓜浅绿色,种子少且集中在瓜顶端上。成熟时瓜皮橙红色,淀粉细腻,味甜,水份少, 品质优良,单瓜重约3公斤,产量高。早中熟种,定植后85-90天可初收,抗逆性强,耐贮运。湖北、广东、山西、江苏等地均有种植。
奶牛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奶油南瓜
奶油南瓜是一个中小果型,中早熟优质南瓜品种.度过霜期及地温上升之后种植,4英寸深度左右达到约15℃.该南瓜极不耐受低温,植株在极轻的霜冻下即会受到伤害,并且种子只会在相对温暖的土壤里萌发。全生育期90-120天110-120天,植株生长强健,适应性好。叶片中等偏小呈绿色,花冠黄色呈喇叭状,雌雄花同株异花授粉。雌花开放授粉后55-65天果实成熟,瓜形圆筒状顶端为灯泡形,瓜形一致,果实重300-2000g,嫩果乳白色,成熟果棕黄色、表皮光滑,品质良好,产量稳定并且十分高产。果实保存期限长,是适合加工出口的优质南瓜品种。多产于北京大兴。
锦红一号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锦红一号南瓜
锦红一号利用国外搞病资源与国内高品质的红南瓜资料源选育而成,本品种高抗病毒病,熟性早,最新育成红皮大果型南瓜新品种,果皮深红色,果形厚扁圆形,肉厚3cm,肉浓黄色,第一雌花着生于第8-10节,易坐瓜,单株可结2个老瓜,单瓜重2-3公斤,口感甘面,细腻,易栽培,易管理,适应性广。多产于山东潍坊、山东德州。
金韩密本南瓜图片
南瓜品种:金韩密本南瓜
特征特性:植株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叶片纯角掌状形,叶宽26-28厘米,长20-22厘米,绿色,叶脉交界处有不规则斑纹,比较粗,花单性,第一雌花着生15-16节,瓜为棒锤形,纵径约36厘米,横径14.5厘米,瓜顶端膨大,种子少且都集中在瓜顶端上,成熟时瓜皮橙黄色,肉厚。瓜肉为橙红色,淀粉细腻,味甜,水份少品质优良,单瓜重3-3.5公斤,一般产量2000公斤。
栽培要点:早中熟种,定植后85-90天可收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耐贮运。 1、播种期,在汕头工区春秋二季可栽培,但以春秋播为主,春播大寒-立春,秋播大暑-处暑,春种以育苗后定植,秋种以可直播。? 2、板凳行距4*8尺,每穴植二株,直播穴播粒种子,亩约需种70-75克。 3、施足基肥,多施磷钾肥。? 4、注意防治白粉病。
多产于湖南常德、江苏盐城。
贝贝小南瓜熬粥需要去皮吗 贝贝小南瓜是不是转基因的
不是属于转基因。
转基因主要指的是在现有的基因中转入其它生物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片段,从而使现有植物拥有更好的性状。
而贝贝小南瓜是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来的南瓜新品种,是属于一种耐寒强、产量高、抗性强的食用型新品种,具有果肉柔软、食味佳的特点,所以贝贝小南瓜并不属于转基因食品,可以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冬季如何栽培豌豆
豌豆是一种性喜冷凉的长日照作物,不耐热,所以长江流域多地流行越冬栽培,秋播秋收;当然高山地区以及中国北方一般仍然是春播夏收。由于豌豆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只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长江流域地区也可进行春季及秋季栽培。
豌豆春季栽培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高温来临前收获;东北地区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种,根据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盖也可早播。春季栽培生长期短,前期低温,后期高温,因此要选择生长期短的耐寒品种,如赤花绢英、甜脆豌豆等,并尽量早播。
豌豆秋季栽培
秋季栽培宜选择早熟品种,于9月初播种,11月下旬寒潮来临之前采收完毕。秋季栽培生长期也短,可以通过夏季提前在遮荫棚内育苗,冬季用塑料薄膜覆盖延长生长期。
以上就是豌豆的种植时间了,通过以上对豌豆的描述,相信大家已经知道豌豆什么时候种植了。其实豌豆种植的好坏还是重点在于科学的管理,不只是靠种植时间就能决定是否收获优质的豌豆的,所以请大家不仅要合理种植豌豆,也要科学管理豌豆。
苦瓜的类型
苦瓜的类型
苦瓜的类型,按瓜皮颜色分为青(绿)皮苦瓜和白皮苦瓜两种类型;按果实形状来分,有短圆锥形、长圆锥形和长圆筒形3 种类型;按果实大小分,有大型苦瓜和小型苦瓜两种类型。
目前,露地栽培的苦瓜品种大多属于大型苦瓜类型。而庭院栽培和观赏栽培多为小型苦瓜类型。大型苦瓜的主要特点:果实呈圆筒形,两头稍尖,一般长16~49 厘米,横径5~8 厘米。果实内含有的种子数较少,主要集中分布在果实中下部位。果实成熟时,极易开裂,开裂后种子掉到外边。果实表面的瘤状突起细密美观,果实的颜色随着果实发育成熟的不同时期而变化,一般幼果期为深绿色,至商品成熟期变为绿色,浅绿色或白色,到了生理成熟期均为红黄色。小型苦瓜的特点:果实呈短纺锤形或圆锤形,一般长6~12 厘米,横径5 厘米左右,果皮颜色有绿白色和白色两种。生理成熟期均为金黄色。果肉较薄,果实内含有的种子数较多,苦味浓,产量不高。
苦瓜主要栽培品种
苦瓜在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海南、四川、湖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品种资源丰富。近几年,北方栽培也越来越多,通过相互引种、驯化和育种,形成了各地的地方品种。
1、热研1 号油绿苦瓜
中国热带农科院品资所2005年新育成的品种,热研1 号油绿苦瓜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较强,果实长圆锥形,纵径24~27厘米,横径7.0~7.5厘米,肉厚1.2厘米,肉质甘脆,味微苦。单果重400~500克,皮色深绿有光泽,瓜形美观,肩部平整,收尾钝圆,品质优良,第一雌花节位10~16节,产量3000~4000公斤/亩,耐寒性较强,高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
2、热研2号油绿苦瓜
中国热带农科院品资所2005年新育成的品种,热研2号油绿苦瓜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较强,果实长圆锥形,长26~32厘米,横径6.0~6.5厘米,肉厚1.1厘米,肉质甘脆,味微苦。单果质量450~500克,,皮色深绿有光泽,瓜形美观,品质优良,第一雌花节位10~15节,产量3000~4000公斤/亩,较抗白粉病,中抗疫病。
3、长白苦瓜
又名株洲1 号苦瓜,由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湖南省各地均有栽培。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性强,叶掌状5 裂。第一雌花着生于第17节左右,此后连续2~3 节或每隔3~4 节出现1 朵雌花。瓜长筒形,长70~80 厘米,横径5.4~6.5 厘米;外皮绿白色,密布瘤状突起,单瓜重0.6~1.1 公斤;肉厚0.8~1 厘米,肉质脆嫩,味微苦,品质好。中熟。耐热、耐肥,抗病性强。适于春夏露地栽培。每亩产3000~3500公斤。
4、特选株洲长白苦瓜
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育成。中熟丰产型。植株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第1朵雌花着生在10~12节,以后每隔3~4 叶节着生1 朵雌花。瓜长条形,草白色,长约60厘米,横径6 厘米,单瓜重0.6~0.8 公斤,肉质脆嫩,清凉略苦。耐热、喜肥、耐湿。每亩产3800~4000公斤。
5、大白苦瓜
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南方各地均有栽,北方也有引种。植株攀缘生长,生长势强。瓜长筒形,长60~65 厘米,横径5 厘米左右。外皮白色,有不规则细密的瘤状突起,肉厚。种子少,品质优良。单瓜重500~600克。中熟。耐热、耐湿、抗病。适宜春、夏栽培。
6、蓝山大白苦瓜、
湖南省蓝山市育成的地方优良品种。生长势强,分枝性强,叶深绿色,掌状5裂。主蔓第10~12节着生第一朵雌花。瓜长圆筒形,长50~70厘米,最长可达90厘米,横径7~8厘米。外皮乳白色,表而有大而密的瘤状突起,具光泽。果肉较厚,白色,脆嫩,味略苦。单瓜重0.75~1.75公斤,最大可达2.5 公斤以上。中熟。耐热,抗病力很强。适应性广,产量高。
7、特选蓝山大白苦瓜
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于1993 年育成的新品种。中熟、丰产型。植株生长势旺盛,分枝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长可达5 米,雌花多,可连续结瓜,主蔓第一朵雌花着生于主蔓第十至第十二节。瓜粗长条形,浅绿白色,长50~60厘米,横径7~8厘米,单瓜重0.7~1. 5 公斤。肉质脆嫩,清凉略苦。耐热,喜湿,喜湿,中抗枯萎病,抗高温多雨天气。一般栽培每亩产4000公斤。
8、江门大顶
广东省江门市农家品种,以顶大肉厚、苦中带甘而闻名。植株蔓生,生长势和分枝力强,叶掌状5~7 深裂。主蔓第8~14节着生第一朵雌花,此后每隔3~5 节着生一雌花。瓜短圆锥形,长约20 厘米,肩宽11 厘米左右,外皮青绿色,瘤状突起较大,肉厚1.3厘米左右,苦味淡,品质优。单瓜重300~600克。耐热,耐肥,适应性强,但不耐涝。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每亩产1500~2000公斤,一般以春季栽培产量高。
9、滑身苦瓜
广州市地方品种。茎蔓生,分枝能力强。叶近圆形,掌状5~7裂。主蔓第6~12节着生第一朵雌花,此后每隔3~6叶节着生一雌花。瓜长圆锥形,长约24厘米,肩宽7厘米左右,果面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和相间的瘤状突起;外皮青绿色,有光泽;肉厚1.2厘米左右,苦味淡,品质好,单瓜重250~300克。较耐热,适应性强。果实较硬,耐运输。每亩产1000~1500公斤。
10、槟城苦瓜 由泰国引进的品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第9~23节左右开始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3~6节着生一个雌花。果实长圆锥形,长20厘米,肩宽8厘米,单瓜重400~500克,瓜表面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和相间的瘤状突起,皮色青绿有光泽。瓜肉细密、微苦。该种耐热、耐病,清香微苦,脆嫩,炒煮后有海参味,风味独特。
11、翠绿1号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苦瓜杂交一代种。果实中圆锥形,长16~18厘米,肩宽8~10厘米,肉厚1.2厘米,单果重0.4公斤。瘤条粗直,瓜色翠绿有光泽。果实外形美观,商品性好。该种早熟,较抗寒,耐阴,耐白粉病和霜霉病。产量较高,一般每公顷产30000公斤。
12、兴蔬春玉苦瓜 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8~10节,节成性好,瓜长28~30厘米,粗5~6厘米左右,肉厚1.1厘米,油绿色,瓜条棒形,突状瘤,商品性好,单瓜重约300克,味稍苦,适应性广。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8~10节,节成性好,瓜长28~30厘米,粗5~6厘米左右,肉厚1.1厘米,油绿色,瓜条棒形,突状瘤,商品性好,单瓜重约300克,味稍苦,适应性广。
13、兴蔬春燕苦瓜 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7~9节,节成性好,瓜长30厘米,粗4~5厘米左右,肉厚1.0厘米,绿色,瓜条棒形,突状瘤,商品性好,单瓜重约420克,味稍苦,适应性广。
14、穗新2号苦瓜 穗新2号生长势旺,分枝力强,耐热性好,能在广东各地、广西、福建等夏秋季种植,其经济性状优于目前生产品种大朗、夏雷、英引等,产品除适合本地销售外,还可在夏秋季销往港澳等地,表现为瓜皮色绿,且有光泽,瓜面瘤状突起呈粗条纹状,瓜形长圆锥形,外形美观,长15~20厘米,瓜肩宽5~7.5厘米,肉厚1厘米以上,甘苦味适中,肉质脆嫩,口感好,单瓜重300~500克,且较早熟,夏秋种植从播种至初收45~50天,第一雌花节位着生在主蔓第15~20叶节上,主侧蔓均可结果,丰产性好,夏秋种植每亩产量为1100~2000公斤。
板栗南瓜营养价值 板栗南瓜要蒸多久才熟
一般蒸15-20分钟即可。
板栗南瓜一般个头较小,是小瓜型早熟南瓜新品种,果实呈扁球形,有纵向的花纹,肉厚呈橙黄色,板栗南瓜风味独特,吃起来像板栗,口感粉糯,一般板栗南瓜用蒸锅蒸15-20分钟后即可食用。
青瓜种类
青瓜
现在青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少的北京刺瓜.
目前市场上种植黄瓜有华南型黄瓜和华北型黄瓜,栽培品种主要有以下几个:
青瓜種類
1、园丰元6号青瓜:山西夏县园丰元蔬菜研究所生产,一代杂种,中早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雌花率高,瓜条直顺,深绿色,有光泽,瓜长35厘米,白刺,刺瘤较密,瓜把短,品质优良,产量高,亩产5000公斤。适宜春、夏、秋种植。
2、早青二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主蔓结瓜,雌花多。瓜圆筒形,皮色深绿,瓜长21厘米,适合销往港澳地区,耐低温,抗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耐霜霉病和白粉病。播种至初收53天。适宜春秋季栽培。
3、津春四号青瓜: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主蔓结瓜,较早熟,长势中等,瓜长棒形,瓜长35厘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4、粤秀一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主蔓结瓜,雌株率达65%,瓜棒形,长33厘米,早熟,耐低温,较抗枯萎病、炭疽病、耐疫病和霜霉病,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5、中农8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分枝较多,主侧蔓结瓜,抗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南瓜人工栽培方法技巧
一、品种选择
观赏南瓜系列品种有飞碟、斑马、麦克风、花脸、金蛋、银蛋、五指山、金童、玉女、香炉、白玉、金苹果、小挂钟、一点绿、一点黄、小枕、小葫芦等,种植者最好购买混合装的种子进行混合种植,种出来的南瓜花样多,观赏效果好。
二、栽培季节与栽培方式
观赏南瓜喜冷凉气候,不耐高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分春秋两季播种,春植于2~3月播种,秋植于7~8月播种。春季播种注意防寒,苗有2~4片真叶时移栽,双行栽植,株距50厘米左右,每亩栽植1200~1500株。观赏南瓜多为主蔓结瓜,侧蔓结瓜极少,因瓜个小,适合立式(架式或墙式)栽培。多采用设施(大棚或温室、网棚等)保护栽培,也可露地栽培。
三、播种育苗
由于观赏南瓜种子较贵,宜采取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制方法:5份无病肥泥、2份充分腐熟的畜禽粪、12份煤灰。另外,每立方米营养土加2公斤三元复合肥,经混合、过筛、消毒后即可用来育苗。苗期注意控水控温,防止幼苗徒长。
四、整地施肥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并一次性施足基肥,一般每亩地施用优质有机肥42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钙镁磷肥40公斤,将肥、土混匀,然后做畦。
五、定植 幼苗两叶一心时即可定植。每畦种植两行,株距40~50厘米,定植后淋透定根水。
六、栽后管理
植株高30厘米以上时采用立柱(人字架)或吊线引蔓,及时摘除侧芽,留主蔓结瓜,棚室内栽培要进行人工授粉。水肥管理与普通南瓜相同,前期注意防止植株徒长。
七、采收 观赏南瓜的瓜是作为观赏和玩物用的,所以必须等瓜充分老熟后才能采收,否则存放时间不够长(正常老熟瓜可存放半年以上),会很快失去观赏价值。
板栗南瓜蒸多长时间
板栗南瓜蒸15-20分钟。
板栗南瓜的个头较小,一般只有麒麟瓜大小,蒸15-20分钟就能使其熟透,板栗南瓜是经过研究、选育的南瓜新品种,营养成分的普通南瓜相差无几,但是和普通南瓜相比,口感要更粉糯,因味如板栗而得此名,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兴蔬菜。
雁翎笋的简介
品种全称: 雁翎笋
秋季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对调节市场供应,增加花色品种起到一定作用。
品种来源。北京地方品种。茎用类型。株高60厘米左右,开展度40厘米左右。叶色浅绿。肉质茎长棒状,长50厘米左右,单个重300克左右。晚熟,品质中等,笋肉致密嫩脆。耐寒性、耐热性均较强。亩产2000~3000公斤。
在天津春季栽培于11月下旬播种育苗,2月初分苗,3月中旬定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苗期较耐热,多用作秋季栽培。一般在6月下旬露地播种,搭荫棚防雨及强光照,待苗出齐后,逐步撤出荫棚,8月上旬定植于露地,10月中旬收获。也可略晚播,以后假植于阳畦内,到冬季陆续收获。
适宜范围。适于天津郊区春、秋二季栽培。
苦瓜品种有哪些
苦瓜在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海南、四川、湖南等省、自治区栽培较为普遍,品种资源丰富。近几年,北方栽培也越来越多,通过相互引种、驯化和育种,形成了各地的地方品种。
1、热研1 号油绿苦瓜
中国热带农科院品资所2005年新育成的品种,热研1 号油绿苦瓜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较强,果实长圆锥形,纵径24~27厘米,横径7.0~7.5厘米,肉厚1.2厘米,肉质甘脆,味微苦。单果重400~500克,皮色深绿有光泽,瓜形美观,肩部平整,收尾钝圆,品质优良,第一雌花节位10~16节,产量3000~4000公斤/亩,耐寒性较强,高抗白粉病,中抗枯萎病。
2、热研2号油绿苦瓜
中国热带农科院品资所2005年新育成的品种,热研2号油绿苦瓜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较强,果实长圆锥形,长26~32厘米,横径6.0~6.5厘米,肉厚1.1厘米,肉质甘脆,味微苦。单果质量450~500克,,皮色深绿有光泽,瓜形美观,品质优良,第一雌花节位10~15节,产量3000~4000公斤/亩,较抗白粉病,中抗疫病。
3、长白苦瓜
又名株洲1 号苦瓜,由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湖南省各地均有栽培。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性强,叶掌状5 裂。第一雌花着生于第17节左右,此后连续2~3 节或每隔3~4 节出现1 朵雌花。瓜长筒形,长70~80 厘米,横径5.4~6.5 厘米;外皮绿白色,密布瘤状突起,单瓜重0.6~1.1 公斤;肉厚0.8~1 厘米,肉质脆嫩,味微苦,品质好。中熟。耐热、耐肥,抗病性强。适于春夏露地栽培。每亩产3000~3500公斤。
4、特选株洲长白苦瓜
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育成。中熟丰产型。植株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第1朵雌花着生在10~12节,以后每隔3~4 叶节着生1 朵雌花。瓜长条形,草白色,长约60厘米,横径6 厘米,单瓜重0.6~0.8 公斤,肉质脆嫩,清凉略苦。耐热、喜肥、耐湿。每亩产3800~4000公斤。
5、大白苦瓜
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南方各地均有栽,北方也有引种。植株攀缘生长,生长势强。瓜长筒形,长60~65 厘米,横径5 厘米左右。外皮白色,有不规则细密的瘤状突起,肉厚。种子少,品质优良。单瓜重500~600克。中熟。耐热、耐湿、抗病。适宜春、夏栽培。
6、蓝山大白苦瓜、
湖南省蓝山市育成的地方优良品种。生长势强,分枝性强,叶深绿色,掌状5裂。主蔓第10~12节着生第一朵雌花。瓜长圆筒形,长50~70厘米,最长可达90厘米,横径7~8厘米。外皮乳白色,表而有大而密的瘤状突起,具光泽。果肉较厚,白色,脆嫩,味略苦。单瓜重0.75~1.75公斤,最大可达2.5 公斤以上。中熟。耐热,抗病力很强。适应性广,产量高。
7、特选蓝山大白苦瓜
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于1993 年育成的新品种。中熟、丰产型。植株生长势旺盛,分枝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主蔓长可达5 米,雌花多,可连续结瓜,主蔓第一朵雌花着生于主蔓第十至第十二节。瓜粗长条形,浅绿白色,长50~60厘米,横径7~8厘米,单瓜重0.7~1. 5 公斤。肉质脆嫩,清凉略苦。耐热,喜湿,喜湿,中抗枯萎病,抗高温多雨天气。一般栽培每亩产4000公斤。
8、江门大顶
广东省江门市农家品种,以顶大肉厚、苦中带甘而闻名。植株蔓生,生长势和分枝力强,叶掌状5~7 深裂。主蔓第8~14节着生第一朵雌花,此后每隔3~5 节着生一雌花。瓜短圆锥形,长约20 厘米,肩宽11 厘米左右,外皮青绿色,瘤状突起较大,肉厚1.3厘米左右,苦味淡,品质优。单瓜重300~600克。耐热,耐肥,适应性强,但不耐涝。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每亩产1500~2000公斤,一般以春季栽培产量高。
9、滑身苦瓜
广州市地方品种。茎蔓生,分枝能力强。叶近圆形,掌状5~7裂。主蔓第6~12节着生第一朵雌花,此后每隔3~6叶节着生一雌花。瓜长圆锥形,长约24厘米,肩宽7厘米左右,果面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和相间的瘤状突起;外皮青绿色,有光泽;肉厚1.2厘米左右,苦味淡,品质好,单瓜重250~300克。较耐热,适应性强。果实较硬,耐运输。每亩产1000~1500公斤。
10、槟城苦瓜 由泰国引进的品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第9~23节左右开始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3~6节着生一个雌花。果实长圆锥形,长20厘米,肩宽8厘米,单瓜重400~500克,瓜表面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和相间的瘤状突起,皮色青绿有光泽。瓜肉细密、微苦。该种耐热、耐病,清香微苦,脆嫩,炒煮后有海参味,风味独特。
11、翠绿1号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苦瓜杂交一代种。果实中圆锥形,长16~18厘米,肩宽8~10厘米,肉厚1.2厘米,单果重0.4公斤。瘤条粗直,瓜色翠绿有光泽。果实外形美观,商品性好。该种早熟,较抗寒,耐阴,耐白粉病和霜霉病。产量较高,一般每公顷产30000公斤。
12、兴蔬春玉苦瓜 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8~10节,节成性好,瓜长28~30厘米,粗5~6厘米左右,肉厚1.1厘米,油绿色,瓜条棒形,突状瘤,商品性好,单瓜重约300克,味稍苦,适应性广。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8~10节,节成性好,瓜长28~30厘米,粗5~6厘米左右,肉厚1.1厘米,油绿色,瓜条棒形,突状瘤,商品性好,单瓜重约300克,味稍苦,适应性广。
13、兴蔬春燕苦瓜 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7~9节,节成性好,瓜长30厘米,粗4~5厘米左右,肉厚1.0厘米,绿色,瓜条棒形,突状瘤,商品性好,单瓜重约420克,味稍苦,适应性广。
14、穗新2号苦瓜 穗新2号生长势旺,分枝力强,耐热性好,能在广东各地、广西、福建等夏秋季种植,其经济性状优于目前生产品种大朗、夏雷、英引等,产品除适合本地销售外,还可在夏秋季销往港澳等地,表现为瓜皮色绿,且有光泽,瓜面瘤状突起呈粗条纹状,瓜形长圆锥形,外形美观,长15~20厘米,瓜肩宽5~7.5厘米,肉厚1厘米以上,甘苦味适中,肉质脆嫩,口感好,单瓜重300~500克,且较早熟,夏秋种植从播种至初收45~50天,第一雌花节位着生在主蔓第15~20叶节上,主侧蔓均可结果,丰产性好,夏秋种植每亩产量为1100~2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