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注意高热惊厥的危害

注意高热惊厥的危害

1.脱水热如果让孩子天天处于室内温度过高的的环境,就会出汗过多。加上婴儿的肾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以减少水分的丢失。这样一来,出汗多、尿多,体内因水分大量丢失而缺水,难以调节体温致使体温升高。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的水分就要蒸发掉10%,如果不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就会因脱水而发热,出现高热、精神萎靡不振、哭闹烦躁、拒食等症状。

2.感染性疾病冬天,有些父母不让孩子出门,整天关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如果伤热,极易引发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孩子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耐寒锻炼,变得弱不禁风。一旦外出,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果患儿属于特异性体质,反复呼吸道 病毒感染,易诱发哮喘。由于病毒与心肌有亲和性,易并发心肌炎;有的患儿会引起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免疫性疾病等等。

小儿高热惊厥有可能转为癫痫

经过几个小时的脑电图检查后,专家告诉浩浩妈妈:浩浩的异常行为属于高热惊厥,不是癫痫发作,但是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因此嘱咐浩浩妈妈务必要定期带他复查脑电图。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高热惊厥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伴有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表现。

由于癫痫属于慢性疾病,疾病发作对患儿的大脑发育危害很大,对于有高热惊厥症状史的小孩,家长一定要懂得以下相关疾病知识,以防小症成大病。

1、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惊厥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次以上就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惊厥发生在发热开始的24小时内(通常是6-8小时),抽搐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为单纯性高热惊厥;惊厥后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是单纯性惊厥。如精神萎靡,则可能是脑炎。如果嗜睡,则往往易发展为癫痫。2、宝宝发烧时,口腔温度达38.5℃、肛表温度39℃以上,发生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较多。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下发生的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无热惊厥即为癫痫。3、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第一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宝宝高烧惊厥是什么症状呢

幼儿任何突发高热均可能引起高热惊厥,其发病率约2~8%,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在各种小儿惊厥中,高热惊厥约占30%,多见于6月~3岁的小儿,因为这一阶段的小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抑制能力差,以至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

根据文献报道,小儿惊厥持续10分钟以上可造成脑功能不可逆损害,因而处理小儿惊厥必须争分夺秒,快速正确,避免或减少脑功能损害致智力障碍。一旦出现发热惊厥,有40%的患儿会复发,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更是引起重视。

小儿高热惊厥如何护理?

1.要镇定,保持安静,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惊厥严重发生紫绀时,应立即吸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4.无抗惊厥药时可按压人中、合谷,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损伤皮肤,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5.复杂型惊厥应送医院诊治。

高热惊厥对宝宝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那么怎样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呢?

1、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小儿,约占95%,对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应特别注意平时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2、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当患感冒或热性病初期,应预先给口服退热剂(如阿斯匹林)及镇静剂(如鲁米那),或采用物理降温,以防体温突然升高。

3、对既往曾有多次发作者,有的医生主张长期服用鲁米那以预防复发。当存在高热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长期服药。

高热惊厥怎么

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机体的散热差,很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如果发热较轻,对患儿的精神状态影响较小,家长就不必要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是高烧,发热体温在40℃以上时,就很容易引起患儿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引发全身或局部的肌肉痉挛或抽搐,即小儿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大部分发生在家中,此时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急救处理方法,迅速给患儿退热,并及早送医院治疗。那么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给孩子降温。发现孩子惊厥症状,家长要及时打开房间的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患儿出汗多时可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一套贴身衣服。多喝白开水或果汁对降低体温有帮助。

其次,采取冷敷。家长可采用冷湿毛巾置于患儿液窝、腹股沟、腘窝(膝关节后面)等处,每3-5分钟更换一次。这些部位血管比较丰富,并且离体表近,易于散热。

第三,采用温水擦浴。家长可将孩子放到约32-34℃的温水中,浸浴10-15分钟,然后用毛巾包裹擦干身体。

第四,口服退烧药。如果采用上述物理降温措施患儿仍高热不退,家长可给患儿服用适量的退烧药,如阿苯片等。

第五,惊厥时的处理。孩子惊厥发作时,家长要及时解开孩子的衣扣,以免影响呼吸。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叠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咬破舌头。但不要塞入过猛,或把口腔塞得过满,避免造成窒息或阻碍呼吸。让孩子头歪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呕吐物排出。用手指压人中,促使孩子清醒。若体温在39℃以上,可采取降温措施。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非常危险,家长要做好退热措施,并在惊厥发作时及时处理,及时送患儿到医院就诊。

注意高热惊厥的危害

高热惊厥俗称抽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伤热后就容易发烧,当体温上升到39℃以上时,极易引起惊厥。一次高热抽搐对孩子无大的影响,若反复发作,抽搐时间长,则会使大脑受到伤害。

脱水热如果让孩子天天处于室内温度过高的的环境,就会出汗过多。加上婴儿的肾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以减少水分的丢失。这样一来,出汗多、尿多,体内因水分大量丢失而缺水,难以调节体温致使体温升高。

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的水分就要蒸发掉10%,如果不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就会因脱水而发热,出现高热、精神萎靡不振、哭闹烦躁、拒食等症状。

感染性疾病冬天,有些父母不让孩子出门,整天关在有暖气的屋子里。

如果伤热,极易引发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孩子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耐寒锻炼,变得弱不禁风。一旦外出,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果患儿属于特异性体质,反复呼吸道病毒感染,易诱发哮喘。由于病毒与心肌有亲和性,易并发心肌炎;有的患儿会引起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免疫性疾病等等。

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多见于刚出生的婴儿,妈妈搂着孩子睡在一起,宝宝的头部也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因为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在这种过热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孩子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体温达40℃以上,面色苍白或青紫,神志不清,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反应迟钝或昏迷。因出汗多,皮肤干燥,摸上去似硬衣样,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

小儿高热惊厥有可能转为癫痫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

12岁的浩浩上半年因感冒高热,在学校时校医给服用了感冒药未退烧,妈妈接其回家时已神志模糊,有握拳、啃咬妈妈手镯等异常行为,担心病情严重遂被送往当地医院,医院予以输液治疗后慢慢退烧,清醒后浩浩并不记得自己的异常行为。据浩浩妈妈回忆,浩浩从小就经常发烧,以往高烧时偶尔也出现过大喊大叫、咬人等异常行为,这种情况从出生到现在十几年,大概出现了六七次。她担心孩子是否是癫痫,遂到一家省医院就诊。

经过几个小时的脑电图检查后,专家告诉浩浩妈妈:浩浩的异常行为属于高热惊厥,不是癫痫发作,但是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因此嘱咐浩浩妈妈务必要定期带他复查脑电图。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高热惊厥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伴有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表现。

由于癫痫属于慢性疾病,疾病发作对患儿的大脑发育危害很大,对于有高热惊厥症状史的小孩,家长一定要懂得以下相关疾病知识,以防小症成大病。

1、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惊厥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次以上就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惊厥发生在发热开始的24小时内(通常是6-8小时),抽搐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 10分钟为单纯性高热惊厥;惊厥后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是单纯性惊厥。如精神萎靡,则可能是脑炎。如果嗜睡,则往往易发展为癫痫。2、宝宝发烧时,口腔温度达38.5℃、肛表温度39℃以上,发生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较多。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下发生的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无热惊厥即为癫痫。 3、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第一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有可能转为癫痫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12岁的浩浩上半年因感冒高热,在学校时校医给服用了感冒药未退烧,妈妈接其回家时已神志模糊,有握拳、啃咬妈妈手镯等异常行为,担心病情严重遂被送往当地医院,医院予以输液治疗后慢慢退烧,清醒后浩浩并不记得自己的异常行为。据浩浩妈妈回忆,浩浩从小就经常发烧,以往高烧时偶尔也出现过大喊大叫、咬人等异常行为,这种情况从出生到现在十几年,大概出现了六七次。她担心孩子是否是癫痫,遂到一家省医院就诊。经过几个小时的脑电图检查后,专家告诉浩浩妈妈:浩浩的异常行为属于高热惊厥,不是癫痫发作,但是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因此嘱咐浩浩妈妈务必要定期带他复查脑电图。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高热惊厥在一般情况下预后大多数良好,但复发性的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倾向。高热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不归属于癫痫综合征,但与癫痫的关系比较密切。高热惊厥发展为癫痫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伴有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表现。由于癫痫属于慢性疾病,疾病发作对患儿的大脑发育危害很大,对于有高热惊厥症状史的小孩,家长一定要懂得以下相关疾病知识,以防小症成大病。1、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生一次惊厥是单纯性高热惊厥,二次以上就是复杂性高热惊厥;惊厥发生在发热开始的24小时内(通常是6-8小时),抽搐时间在5分钟左右,不超过 10分钟为单纯性高热惊厥;惊厥后精神状态良好,一般是单纯性惊厥。如精神萎靡,则可能是脑炎。如果嗜睡,则往往易发展为癫痫。2、宝宝发烧时,口腔温度达38.5℃、肛表温度39℃以上,发生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较多。口腔温度38.5℃、肛表温度39℃以下发生的就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无热惊厥即为癫痫。 3、2个月-6岁以内的宝宝高热容易引发惊厥,1-2岁是好发年龄,这个年龄段初次发生高热惊厥的,往往是单纯性居多。而3岁后开始第一次发病的,复杂性的更多,转变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高热时抽搐,不叫高热惊厥。宝宝6岁以后,如是单纯性惊厥会自然消失,依然有惊厥的话,则肯定是复杂性惊厥。

婴幼儿高热惊厥是否就是羊癫疯病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玻发作时症状和羊癫疯类似,所以很多人认为高热惊厥就是羊癫疯玻这是不科学的,因为高热惊厥并不等同于羊癫疯

相对而言,简单性惊厥的预后较好,基本上不会留有后遗症,而复杂性高热惊厥多次发作或者是严重发作后有可能会引发羊癫疯、智力低下、运动系统缺陷等后遗症,甚至某些高热惊厥还会危及到患儿的生命。

导致高热惊厥最终转变成羊癫疯的因素主要包括:

1.患儿本身处在有羊癫疯家族史的家系中;

2.患者自身本有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症状;

3.患儿的首次发作出现复杂性高热惊厥的症状表现。

但是高热惊厥可以转变成羊癫疯,其中,简单性惊厥引发羊癫疯的可能性仅为2%~4%,而复杂性高热惊厥转变为羊癫疯这种可能性却不在小数,复杂性单次发作的转变机率在6%~8%之间,两次发作的转变机率则为17%~22%,而三次发作的患儿转变机率则高达49%。也就是说,复发次数越多,以后转变为羊癫疯的比例也就越大。

高热惊厥与羊癫疯之间的联系有遗传的因素,所以,有人认为高热惊厥是羊癫疯的一个类型,即羊癫疯的轻型或者如高热诱发羊癫疯或热源性羊癫疯。

除了遗传,还有惊厥性脑损伤引起的继发性羊癫疯。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40%~70%病例的首次无热惊厥发生在高热惊厥发作后1年内,37%~77%在3年内,85%在4年内。还有的时候是无热惊厥与高热惊厥交替发病,最终转变成了羊癫疯。

资料显示,如果只具备其中的一项因素,高热惊厥患儿到7岁时有1%~2%发生羊癫疯;而当出现2~3项因素时,则会有10%的高热惊厥可以发展为羊癫疯。

注意高热惊厥的危害

高热惊厥俗称抽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伤热后就容易发烧,当体温上升到39℃以上时,极易引起惊厥。一次高热抽搐对孩子无大的影响,若反复发作,抽搐时间长,则会使大脑受到伤害。

脱水热如果让孩子天天处于室内温度过高的的环境,就会出汗过多。加上婴儿的肾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以减少水分的丢失。这样一来,出汗多、尿多,体内因水分大量丢失而缺水,难以调节体温致使体温升高。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的水分就要蒸发掉10%,如果不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就会因脱水而发热,出现高热、精神萎靡不振、哭闹烦躁、拒食等症状。

感染性疾病冬天,有些父母不让孩子出门,整天关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如果伤热,极易引发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孩子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耐寒锻炼,变得弱不禁风。一旦外出,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果患儿属于特异性体质,反复呼吸道 病毒感染,易诱发哮喘。由于病毒与心肌有亲和性,易并发心肌炎;有的患儿会引起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免疫性疾病等等。

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多见于刚出生的婴儿,妈妈搂着孩子睡在一起,宝宝的头部也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因为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在这种过热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孩子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体温达40℃以上,面色苍白或青紫,神志不清,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反应迟钝或昏迷。因出汗多,皮肤干燥,摸上去似硬衣样,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

高热惊厥到底会留下后遗症吗

惊厥只是一种并发症,其本身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是危害大的是高烧本身,可能会损伤中枢神经,损害听力什么的,。另外惊厥还有可能咬伤舌头,摔伤等并发症,所以一般体温大于38.5度都建议尽快使用降温药,尤其是有惊厥病史的患儿,再次发烧极易再次引起惊厥

高热惊厥预后多数较好,治疗应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发热过高应用退热剂,物理降温等及时退热,加用镇静剂如安定,鲁米那等控制惊厥,多数可恢复正常,不是反复发作,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的,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

频发的高热惊厥对脑部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大约有20%的孩子会变成癫儿,他们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又频繁,发作后会出现昏睡,有的则在体温不很高(38℃以下)时也发生惊厥。有的孩子大多数在首次高热惊厥后10年内转为癫。大约有13畅6%高热惊厥的病儿可以留下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因此只有防止惊厥发生才能减少后遗症。

如1年内发生高热惊厥5次以上,每次发作时间超过20分钟,低热也导致惊厥,发作一周后脑电图持续异常或有癫家族史等情况的孩子,可以请医生配些药物作预防性治疗。

如苯巴比妥,每日每千克体重5毫克,分2次口服,坚持服两年或服到4~6岁。家庭药箱可以多配备些酒精,在孩子出现高热时,配成30%~40%酒精作擦浴,口服少量退热片或镇静药,然后立即带孩子去医院诊治,并说明用药情况,以便医生掌握已用药情况,及时处理。

那么惊厥只算是高热以后所出现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是没有太大的危害在里面的,所以家长们不用过于的去担心的,大多数的情况都是不会留下很多的后遗症的,只不过是要注意给自己的宝宝尽快的退热的,不然的话高热对于身体的伤害是最严重的,特别是对于自己宝宝智力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高热惊厥对大脑到底有影响吗

1高热惊厥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高温不退,随着病症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治疗不及时对病症了解,危及到脑部发育,从而导致癫痫病的发生。其实值得家长关注的是,在体温不很高(38℃以下)时也发生惊厥,所以临床上的护理尤为重要,千万要提高警觉性。

2有的孩子大多数在首次高热惊厥后10年内转为癫,而高热惊厥的直接影响就是对脑部的危害,他们在持续的高温下,持续时间长、频繁发作、又出现昏迷等,所以临床症状表面大约有13畅6%高热惊厥的病儿可以留下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因此防止高热惊厥才能减少后遗症。

3高热惊厥的危害性很大,很多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造成脑细胞水肿、脑缺氧、导致脑细胞的损伤,脑细胞紊乱。而患者发作时间越长,症状表现越明显,甚至还会出现永久性的大脑损伤。所以在病症出现时候,需要及时的预防和护理,减少生命危害,是治疗的关键。

注意事项:针对以上高热惊厥病症的影响,其中主要在孩子身上发作,因为孩子本身免疫力差,患上高热惊厥又不能言语,所以家长是最直接的监督者。反复出现高热惊厥的宝宝,家长要保持镇定,立即使孩子卧床,尽快解开孩子的衣领纽扣及裤带,并使其保持安静,头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做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关推荐

宝宝高烧惊厥有后遗症吗

1、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上很常见.而且比较容易有咬伤舌头的伤害,而且甚至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的人甚至有智力发育障碍的问题的。一两次发作不需要做任何检查.如果平时小孩的精神也正常,那么可以认为没有后遗症。 2、岁小儿高热惊厥需要积极的治疗,不治疗会有后遗症的,而且孩子在高热惊厥发作之前有发热的症状,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而且孩子体温在38、5℃到40℃之间.需要物理降温的。 3、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高热惊厥的孩子不仅仅会有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症状,而且很容易因为有身体抽搐、口吐白沫的症状,甚至会因为

高热为什么会诱发小儿惊厥

高热诱发小儿惊厥的原因是: (1)高热惊厥的前提是先有发热,后有惊厥。体温的高度和体温上升的速度对惊厥的发生都有影响。大多发热后24小时内发生,惊厥 多在38.5℃以上时发作。发热可以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耗氧量和血流量; (2)高热又可使 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脑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强。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很完善,这种作用可影响小儿尚未发育成熟的丘脑,使之强烈放电,并传导到脑的边缘系统和大脑半球,在临床上就表现为惊厥发作。 (3)一般认为约1/3的高热惊厥有复发,高热惊厥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初发年龄

孩子发烧多少度会抽搐呢

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两种。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以6个月至4岁多见,单纯性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复杂性高热惊厥预后则较差。 热性惊厥大多都是三十八度五以上出现,但是有些小孩低于三十八度也有,体质不一样。一般发热后通常只有一次抽搐,如果有多次的抽搐,那

如何预防高热惊厥复发?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也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占到发热性疾病的5%-8%,多见于6个月-5岁的婴幼儿。患儿的典型症状是先发热后惊厥,体温通常在38.5-40℃或更高,惊厥多在发热初体温上升时出现,伴随神志不清、口吐白沫、面色及口唇发紫,手脚阵发性抽动,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高热惊厥可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前者多见于生后6个月-3岁体质较好的宝宝。惊厥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 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1次,抽风后宝宝很快清醒,无神经系统异常,惊厥发作两周内做

发烧抽搐的后果是什么

有的孩子身体发烧,并且体温在40℃以上,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产生高热惊厥症状,孩子会翻白眼,并且四肢不停的抽动,甚至比较严重的患者意识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住院治疗,并且及时采用各种方法降低孩子的体温,现在人们知道,10岁以下的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可能性更大,下面来看一下高热惊厥可能存在的影响。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可使大脑运动社经元异常放,引起惊厥。简单型的特点:1、年龄:半岁至4岁

惊厥是什么意思 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为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第一次高热惊厥往往发生在6个月至3岁小儿,亲属中也常有高热惊厥病史。一般在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后几小时出现全身性抽搐,表现为两眼上翻或凝视,面部和四肢不断抽动,意识丧失,有的甚至面色青紫和排便排尿失禁。抽搐时间短暂,为5~10分钟,在一次惊厥病程中一般只抽搐1次。抽搐发作后全身及一般情况良好。30%~50%的小儿以后一遇高热,高热惊厥即可发生。

小儿高热惊厥后遗症

小儿高热惊厥留下后遗症吗?高热后发生抽风,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其临床上特点是:年龄多在6个月~3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特点是全身性,次数少,时间短,神智恢复快。但是,患高热惊厥的孩子约有1/3以后会反复发生,因此务必引起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具备以上3~5条者,复发率为80%~100%,有2条者为50%,有1条者为25%.一般在初次发作后的两年半内要注意防止复发。 频发的高热惊厥对脑部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大约有20%的孩子会变成癫儿,他们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又

高热惊厥的孩子以后发烧会不会得癫痫

高热惊厥的孩子以后发烧有可能得癫痫。目前认为高热惊厥患儿转成癫痫的危险因素包括: (1)一级亲属有原发性或遗传性癫痫史; (2)在高热惊厥发病前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 (3)高热惊厥为复杂型。

高热惊厥后到底能打预防针吗

打预防针引起高热惊厥还是很少见的,况且注射的剂量与不良反应并不成正比。麻疹的注射对象为8个月到14岁,这种病发病率还比较高,还有高热的症状,所以不要因小失大。除了个别的禁忌症,如容易过敏.近期注射过检毒活疫苗的除外还是必须打的。具体怎样注射能不能注射何时要遵循当地的防疫督导医生。 有高热惊厥史不影响打预防针,与损伤大脑无关,可能是打预防针的大夫怕打预防针后引起孩子发热,再次导致高热惊厥,所以劝你不要打预防针,但是又不愿意费口舌,所以才简单告诉你会损伤大脑,好让你快速自己选择不打预防针以达到他的目的。因打预

高热惊厥的诊断

诊断依据 1.发病年龄多为6个月至4岁,亦可〈6个月或〉4岁。 2.惊厥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至>=39℃时。 3.惊厥持续约10秒钟至数分钟,极少超过10分钟,多发作1次。 4.惊厥为全身性对称发作(幼婴儿可不对称),发作时意识丧失,过后意识恢复快,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5.脑电图于惊厥2周后恢复正常。 6.预后良好。 7.既往有高热惊厥史,如条件不完全符合前述6条依据,而又能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疾病,可诊断为复杂性高热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