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发展
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发展
病理分期
前列腺癌的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目前有四种不同的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系统在临床上应用。病理分期是以临床分期为基础,只在分期前加P即可。四种分期系统为ABCD系统、T NM 系统、OSCC系统和超声分期系统。在这四种中以前两种应用很多,而TNM系统分期详细,且为国际抗癌协会推荐使用的病理分期系统,故介绍如下。
(1)T指原发肿瘤的有无。
PTx:无法估测原发肿瘤。
P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PT1:临床检查没发现肿瘤而病理检查有癌。
PT1a:在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中发现有癌,癌的体积小于或等于切除组织的百分之五。
PT1b:在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中病理检查发现癌,癌的体积大于切除组织的百分之五。
PT1c: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有癌。
PT2: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
PT2a:肿瘤侵犯前列腺的一叶的1/2或更少。
PT2b:肿瘤侵犯前列腺一叶的1/2以上,但小于两叶。
TP2c:肿瘤侵犯前列腺的两叶。
PT3:肿瘤经过前列腺的被膜向外延伸。
PT3a:单侧被膜外延伸。
PT3b:双侧被膜外延伸。
PT3c:肿瘤侵犯精囊。
PT4:肿瘤侵犯除精囊外的邻近组织并与之固定。
PT4a:肿瘤侵犯膀胱颈和(或)外括约肌和(或)直肠。
PT4b:肿瘤侵犯肛提肌和(或)与盆壁固定。
(2)N是指有无淋巴结转移。
Nx:无法估测淋巴结转移。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一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很大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
N2:有一个淋巴结转移,很大径在2~5厘米之间,或有多个淋巴结转移,很大径均小于5 厘米。
N3:有一个淋巴结转移,其很大径大于5厘米。
(3)M指有无远处转移。
Mx:不能估测是否有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有远处转移但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M1b:有骨转移。
M1c:其它部位转移。
前列腺癌有哪些诊断方法呢
(一)直肠指诊
认真仔细的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很重要。
(二)超声检查
有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三)实验室检查
1、血酸性磷酸酶,约70%前列腺癌患者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2、血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及前列腺特异抗原等检测,缺乏特异性,只用做筛选性检查。
(四)病理检查
1、经直肠针吸细胞学检查。
2、经会阴针吸细胞学检查。
3、超声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此法更准确。
(五)进一步可通过
1、拍骨骼平片,了解有否转移。
2、尿路造影,了解上尿路情况及局部病变。
3、CT和磁共振检查,有利于局部肿瘤的分期。
4、淋巴结切除病理学检查,以了解分期,确定治疗方案。
看了上面对于前列腺癌的介绍,希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专家提醒:如果男性朋友发现自身出现了前列腺的类似症状,男性就应该关注了,尤其是生活中需要关注休息问题。
前列腺癌分期是怎样的
前列腺癌分期是怎样的?前列腺癌是导致男性死亡的原因之一,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很多患者想要了解前列腺癌分期是怎样的,以明确自己的病情及时进行治疗。
前列腺癌分期是怎样的?前列腺癌一般可分为四期,分别是:
1、A期疾病:A期病灶完全局限于前列腺内,体积很小,没有症状,仅是在查体时偶然发现。无局部或远处播散,临床上不易被查出。只能由病理学通过对尸体解剖、前列腺增生摘除标本或活检标本的检查作出诊断。病灶局限且细胞分化良好,生长较为缓慢,肛诊检查不能触及结节,临床上没有转移病变,此期约占前列腺癌的9%。
2、B期病变:B期病灶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癌肿稍大,但仍未突破前列腺包囊,多是在进行直肠指诊时发现的,没有远处转移的征象。必须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B期为前列腺癌发展过程中较短暂的时期,故临床发现病例较少,约占前列腺癌的11%左右。
3、C期疾病:病变超出前列腺包膜,可侵犯邻近的精囊、膀胱颈部等邻近组织器官,但无远处转移证据。C期前列腺癌不治疗则约有60%患者5年内病情加重,10年内有一半发生转移,75%死于前列腺癌。此期约占前列腺癌的44%。
4、D期疾病:病变超出前列腺,并有远处转移灶,远处的骨骼,甚至肺、肝和肾上腺可发生转移。D期病人预后较差,大多数在诊断后3年内死于远处癌转移灶。此期约占36%。
以上就是关于前列腺癌分期是怎样的介绍。前列腺癌早期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建议男性朋友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早地发现前列腺癌并进行治疗。
前列腺癌怎么检查确诊
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一个筛查的方法。 目前在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法。 另外还有一个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检查,对临床的分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个全身核素骨髓像检查,能够发现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否有骨转移。
前列腺癌生化复发定义
前列腺炎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多与季节、饮食、性活动、泌尿生殖道炎症、免疫因素、职业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都有关系。
1.根治术后生化复发(PSA复发)的定义将血清PSA水平连续两次≥0、2ng/m1定义为生化复发(EAU)。
2.根治术后临床复发的评估方法 对生化复发患者全面评估的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已发生临床复发,如已临床复发则应判断属局部复发,还是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根据全面评估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大于80%:术后三年才发生PSA上升;
PSADT≥11个月;Gleason评分≤6;病理分期≤pT3a。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广泛转移的可能性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大于80%:术后一年内发生PSA上升;PSADT在4~6个月;Gleason评分在8~10分;病理分期≥T3b。
我国发现诊断前列腺癌的新指标
一项关于前列腺癌的研究,结果表明,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Rb)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可作为临床医生判定前列腺癌发生和进展程度有价值的指标,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临床上对前列腺癌的诊治也日渐受到重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36例前列腺癌组织Rb和PCNA进行检测,并对两者在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进行了对比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6例前列腺癌组织中Rb表达阳性17例,阳性率47.2%;患者Rb和PCNA在前列腺癌的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的阳性表达,均各有显著差异;同时还发现Rb表达与PCNA表达存在负相关,即Rb阳性组织中PCNA表达弱而Rb阴性组织中PCNA表达强,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人员根据检测结果认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发病机制中可能涉及到Rb和PCNA调节通路的异常,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有助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预后。
前列腺癌病理分期发展
(1)A期疾病:A期病灶完全局限于前列腺内,体积很小,没有症状,仅是在查体时偶然发现。无局部或远处播散,临床上不易查出。只能由病理学通过对尸体解剖、前列腺增生摘除标本或活检标本的检查作出诊断。病灶局限且细胞分化良好,生长较为缓慢,肛诊检查不能触及结节,临床无转移病变。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表明A期预后一般很好,大多数患者在有生之年不进展到临床癌或隐蔽癌。
(2)B期病变:B期病灶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癌肿稍大,但仍未突破前列腺包囊,多为在直肠指诊时发现的前列腺的单个结节,没有远处转移的征象。必须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确诊。B期为前列腺癌发展过程中较短暂的时期,故临床发现病例较少,约占前列腺癌的11%左右。
(3)C期疾病:病变超出前列腺包膜,可侵犯邻近的精囊、膀胱颈部等邻近组织器官,但无远处转移证据。C期前列腺癌不治疗则约有60%患者5年内病情加重,10年内有一半发生转移,75%死于前列腺癌。
(4)D期疾病:病变超出前列腺,并有远处转移灶,远处的骨骼,甚至肺、肝和肾上腺可发生转移。D期病人预后较差,大多数在诊断后3年内死于远处癌转移灶。
前列腺癌分期
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判断预后及拟定治疗方案。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差异很大,各期前列腺癌的发展并不一定按第一期(A)至第四期(D)顺序进行。那既然有分期的类别,前列腺癌分期的发展情况又是如何昵?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A1期:老年人可不作处理。发生远处转移的机会为8%,,其中2%在5-10年内死于癌。
A2期:30%发生远处转移,20%在5-10年内死于癌。
B1期:30%在5年内,发生转移,20%死于前列腺癌。
B2期:80%在5-10年内发生转移,70%死于前列腺癌。
C1期:50%在5年内远处转移,75%在10年内死于前列腺癌。
D1期:85%在5年内远处转移,绝大多数在3年内死于癌。
D2期:50%在3年内死于前列腺癌,80%在5年内死于癌,90%在10年内死于癌。
前列腺癌怎么检查发现
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一个筛查的方法。目前在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方法。另外还有一个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检查,对临床的分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全身核素骨髓像检查,能够发现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否有骨转移。
前列腺癌做什么检查
前列腺癌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男性疾病,是男性前列腺部位的一种癌症,对男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身边出现有朋友患有前列腺炎症的话,我们要积极地鼓励他们治疗,并且给他们付出更多的关心,前列腺癌这种疾病在早期的时候是很难发现的,所以如果在我们的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做检查,咱们来具体的讲讲。
1对于前列腺癌的患者来说,在我们要去确诊前列腺癌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做一些前列腺癌的穿刺手术。因为在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分期和相关的诊断的话,就可以更好地判断出自身的病情。
2对于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因为早期的时候这种疾病是很难发现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做ct的检查,对于前列腺癌的患者其实还可以进一步去做一下MRI的检查。具体的检查情况,这方面我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
3对于前列腺癌的患者来说,除了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之外,生活当中的,科学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那就先戒酒,戒烟,同时一定要注意休养,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事项:
前列腺癌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所以患者在发现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并且在生活当中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一些水。
前列腺癌的病理分型
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偶尔发生于年轻人,甚至儿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腺细胞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前列腺癌从腺泡和导管发生,常常起源于外周带,很少发生在中心区域。前列腺癌常为多发病灶,单个结节只占百分之十以下。
移行细胞癌和鳞癌小于百分之三,常从前列腺导管末端的移行上皮覆盖处发生,可与腺癌合并发生。平均发病年龄比腺癌者小10岁,酸性磷酸酶正常;对放射及内分泌治疗无反应,增长迅速,预后不良。肉瘤常见于年轻人,增长迅速,对放射及内分泌治疗亦无反应,预后极坏。
前列腺癌病理分型可分为三型:
1.潜伏型:肿瘤小而且无症状,无转移。常见于尸检。
2.临床型:肿瘤已有局部症状,侵犯明显而转移较晚。
3.隐蔽型:原发病灶小,不易发现,但常有早期转移。
前列腺癌复发标准是什么
前列腺癌术后复发了,基本上都是治疗不彻底造成的,手术针对的是局部瘤体的切除,但是患者体内还有残留的癌细胞,如果不给于及时清除的话,就会出现扩散,包括生化复发和临床复发,临床上没有前列腺癌的症状,检查又找不到癌病灶,这种情况叫生化复发;临床复发还可分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后常规需要定期测定血PSA 。因为PSA存在清除期,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PSA检查应该在术后6周至3个月之间,成功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应该不能检测到PSA。如果连续两次测定PSA>0.2ng/ml,提示前列腺癌生化复发。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患者,进一步判断其发生局部复发还是广泛转移非常重要,为这会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泌尿科医生常根据以标准进行预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广泛转移的可能性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大于80%:术后一年内发生PSA上升;PSADT在4~6个月;Gleason评分在8~10分;病理分期≥T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