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小心产检依赖症
准妈小心产检依赖症
盲目检查会“打扰”胎儿
准妈妈由于担心自己腹中的孩子健康,又没有什么经验,很容易过度紧张,这样对孩子的发育不利。她提醒说,产检也应适时适度,孕期产检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盲目、频繁地做B超检查,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打扰"。
据了解,一般来说,孕期最好做4次超声检查:
首次检查可在孕早期(12周末以前)进行,若出现先兆流产等情况应及时做B超检查;第二次检查可在孕中期(孕13~27周末),此时做B超检查,能够清晰地看到胎儿各个器官的情况、羊水多少及胎盘位置,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或者畸形;第三次检查可在孕晚期(孕28周以后),目的是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进一步检查胎儿有无畸形,特别是唇腭裂;最后一次B超,可在接近预产期或临产前时检查,目的是根据胎儿的头径、骨骼的测量值估计胎儿的体重,明确胎儿的胎位,来预测孕妇是否能自然分娩。
产前检查项目及费用
产前检查的费用与准妈妈们产前做的检查项目,准妈妈们各自的身体情况而定的,所以产前检查多少钱并不是统一的,不过准妈妈们请放心,产前检查是不会花费您太多钱的。为了自己和宝宝的健康,一定要做好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是要定期做的,不能过少,也不更过多,还有就是年轻准妈妈小心产检过多。因为每次产前检查都会让准妈妈非常的紧张,这样多宝宝的发育是很不利的。一般产前检查时间应从确诊妊娠后开始,一般孕28周前每月一次,孕28~36周每2周一次,末一个月每周一次,若有异常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产检次数,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做化验:
1、血常规检查目的:检查血色素,判断准妈妈是否贫血,轻度贫血对孕妇及分娩的影响不大,重度贫血可引起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后果。所以,发现贫血应及时治疗。检查血型,以备生产时输血,准妈妈了解自己的血型很重要,如果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血,孕妇为O型血,生出的小宝宝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需进行相应的检查。血色素正常值:110g/L-150g/L 参考价:20元
2、尿常规检查目的:检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及酮体,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尤其是蛋白的检测,可提示有无妊娠高血压等疾病的出现。 参考价:8元
3、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目的:检查准妈妈有无肝炎,肾炎等疾病,怀孕时肝脏、肾脏的负担加重,如肝、肾功能不正常,怀孕会使原来的疾病"雪上加霜"。肝功能正常值:谷丙转氨酶0-40U/L;O-421U/L;总胆红素0、6-1、2Mg/dl。肾功能正常值:尿素氮8-21Mg/dl;肌酐0、9mg/dl。 参考价:82元
4、检测艾滋病毒(HIV)抗体目的:检查妈妈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母婴传染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正常:阴性 参考价:42元
5、测甲胎蛋白(AFP)筛查神经疾病,如:无脑儿及脊柱裂。正常值:<20 参考价:52元
6、检查乙肝六项目的:检查孕妇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已经感染就要转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去生产。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a),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阴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乙型e抗体(抗-HBe),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lgG(抗-HBc Lg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lgM(抗-HBc lgM),阴性。参考价:57元
7、检查丙肝(HCV)病毒目的:检查准妈妈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丙肝病毒也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如果已经感染要转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去生产。正常:阴性 参考价:92元
8、筛查唐氏儿每位准妈妈在14-17周时都要做唐氏儿筛查,这是一项染色体的检查。如出现可疑或阳性,应做羊水穿刺以确诊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35岁以上的准妈妈由于年龄大危险升高,做此项检查更有必要。 参考价:100元
9、查风疹病毒(RV)、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目的:准妈妈在妊娠4个月以前如果感染的以上病毒,都可能使胎儿发生严重的先天性畸形,甚至流产。更好的方法是在怀孕前进行此项检查,如果检查呈阳性,经治疗后再怀孕。正常:均为阴性 参考价:297元
10、做B超B超检查可以在18-24周时做第一次,它可以看到胎儿的躯体,胎心跳动,胎儿头部及胎盘等完整的图像,还可听到胎心音,胎动音,脐带血流音及胎盘血流音等。可检测胎儿是否存活,并能鉴定妊娠是否正常,是非为多胎等。参考价:普遍B超30元 彩色B超120元
11、心电图目的:排除心脏疾病,以确认准妈妈是否能承受分娩,如心电图异常,可进一步进行超声心动的检查,必要时要去看心内科医生。参考价:20元
正确认识消除产前焦虑症
1、孕妈咪缺乏经验,从媒体上又耳闻目睹过其他人生产时的痛苦经历,因此心生畏惧。
2、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孕妈咪仍然害怕宝贝畸形,担心生出不健康的宝贝。
3、由于自身健康存在问题,准妈妈害怕殃及胎宝贝,因此会非常焦虑。另外,由于到孕晚期各种不适症状加重,也容易加重孕妈咪心里的焦虑。
5、担心妊娠、分娩会影响自己的容颜和体型美观,丈夫就不爱自己了;担心宝贝出生后,自己的职业受到影响,担心家庭的经济压力加大,因而产生焦虑。
6、临近预产期,孕妈咪由于行动不便,整天闭门在家里胡思乱想,自己吓唬自己,结果加重焦虑情绪。
二、如何正确对待产前焦虑症
1、学习正确的分娩知识
畏惧的心理主要是孕妈咪缺乏分娩知识,对分娩有不正确的认识。生育能力是女性与生俱来的能力,分娩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绝大多数女性都能顺利自然地完成,如存在一些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问题,现代的医疗技术能够采取剖腹产方式,顺利地将婴儿取出,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因此,孕期应学习有关知识,增加对自身的了解,增强生育健康宝贝的自信心。
2、准爸爸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妊娠最后阶段,孕妈咪常表现为心理依赖性强,希望寻求保护,引起丈夫重视。这种反应并非娇气,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腹壁紧绷等不适也会使孕妈咪情绪烦躁,孕妈咪可能会喋喋不休,这是宣泄不良情绪的合理渠道。准爸爸可在晚间为妻子轻抚腹部,一方面是与尚未谋面的宝贝交流,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妻子的不适,使妻子依赖心理得到满足,焦虑情绪得到改善。总之,准爸爸应该及时承担起被依赖的重任,给妻子一个坚实的臂膀,让她心里有所依托。
3、做好生育之前的心理准备
生育本身就是存在风险的,在孕育宝贝之前,夫妻俩就应做好遇到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并愿意为此负责。有很多畸形和先天性疾病都是可以治疗和纠正的,为此担心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用一颗宽容的心来迎接宝贝是你唯一正确的选择。准妈要多与亲朋好友或其他妈咪们交流,请教一些经验,做一些有利健康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慢慢解除了紧张情绪,千万不要自己在家胡思乱想。
孕12周 第一次产检及产检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在孕期第11或12周时,正式开始进行第1次产检,通常是选择一家你信赖的,并准备在此分娩的医院进行产检。
由于此时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一般医院会给妈妈们办理“孕妇健康手册”。日后医师为每位准妈妈做各项产检时,也会依据手册内记载的检查项目分别进行并做记录。
第一次产检包括哪些项目
此次所做的是所有产前检查中时间最长的一次,而且也肯定是最全面的一次。这次产检不仅会包括更多的测试、程序(包括一些仅在这次产检中进行的程序)和数据的收集(通过获取完整病史的形式),还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提问(您希望医师解答的问题和他需要您回答的问题)和回答上。这次产检还包括很多建议——关于各种问题,从应该吃(和不吃)什么到应该服用什么补品到您是否应该(和怎样)锻炼。因此一定要带上您已经出现的问题或担忧的清单,也带上一支铅笔和一个笔记本来做笔记。
每个医院或不同医师的操作程序可能会与另一位有着小小的差别。一般来说第一次孕检项目都包括:
1、量体重和血压。
2、进行问诊:医师通常会问准妈妈未怀孕前的体重数,以作为日后准妈妈孕期体重增加的参考依据。整个孕期中理想的体重增加值为10~12.5千克。
3、听宝宝心跳:医师运用多普勒胎心仪来听宝宝的心跳。
4、验尿:主要是验准妈妈的糖尿及蛋白尿两项数值,以判断准妈妈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岛素的代谢性疾病、肾脏功能健全与否(代谢蛋白质问题)、子痫前症、妊娠糖尿病等各项疾病。
5、身体各部位检查:医师会针对准妈妈的甲状腺、乳房、骨盆腔来做检查。由于骨盆腔是以内诊方式进行检查,为避免过于刺激子宫,所以,医师会让准妈妈平躺在诊断台上,以手来触摸准妈妈腹部上方是否有肿块。若是摸到肿块,就要怀疑是否为卵巢肿瘤或子宫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肿瘤居多。
6、抽血:准妈妈做抽血检验,主要是验准妈妈的血型、血红蛋白(检视准妈妈贫血程度)、肝功、肾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为未来做防范。
7、检查子宫大小:准妈妈从孕期第6周开始,子宫开始逐渐变大;到了孕期第12周时,子宫底会在耻骨联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时,会跨过骨盆腔到肚脐位。因此,从孕期20周到35周,医师为准妈妈从耻骨联合的地方到子宫底所量出的厘米数,可大致等于为胎儿周数。此周数也可作为胎儿正常发育与否的依据,通常会以±3厘米来做一推断,即小于3厘米,代表胎儿较小;大于3厘米,代表胎儿较大。
8、血糖水平测试,以确定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女性和那些高血压的女性,以前生过巨大婴儿或有出生缺陷婴儿的女性,或在怀孕早期增重过度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所有女性都会在第28周左右接受葡萄糖筛检,以确定妊娠糖尿病的可能。)
产检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这一次产检的医院,应该就是你选定的分娩医院,因此,你需要在这家医院建卡,因此,你需要带上你的身份证、围产保健手册、医疗保险手册和所需费用(有些医院会要求你预存检查费用以免每次都要交费)。
在建卡过程中,为了给你提供更好的护理建议,医生通常会问你一些你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情况,事前在家里看一下病历,以回想起您对以下内容的记忆:
1、个人用药史(慢性疾病、以往主要的疾病或手术、过敏史,包括对药物的过敏);
2、怀孕以来正在服用或曾经服用过的营养品(维生紊、矿物质、草药等)或药物(处方类和非处方类);
3、家庭病史(遗传异常、慢性疾病、畸形婴儿);
4、的妇科病史(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的间隔时间、经期的长度和规律程度);个人的产科病史(以往的生产、流产、堕胎)和以往怀孕、分娩、生产的过程,避孕情况,现有子女情况。
5、也会问到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年龄和职业)
6、生活习惯(饮食方式、是否运动、饮酒、吸烟),以及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影响怀孕的其他因素(关于宝宝的父亲、您的种族)。
7、配偶的家庭遗传病史。
8、怀孕,你是否有早孕反应、有无阴道出血、腹痛或任何不适。
孕晚期应将体检进行到底
越到临产,检查越频繁,大约一周一次。这时准妈妈的心要细致再细致,密切观察,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有什么“风吹草动”。
常规检查:这个阶段准妈妈一般要做两次B超,分别被安排在怀孕第34周和第37~38周。目的是监测羊水量、胎盘位置、胎盘成熟度及胎儿有无畸形,了解胎儿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最后一次B超检查将为确定生产的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怀孕第37周开始,准妈妈每周要做一次胎心监护,借助仪器记录下瞬间的胎儿心率的变化,这是了解胎动、宫缩时胎心反应的依据,同时可以推测出宫内胎儿有无缺氧。如果准妈妈有合并症或并发症,最好从怀孕第28~30周开始做胎心监护。
在提供了静脉血、指血之后,准妈妈还得贡献出一点耳血,以检测其体内激素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间接地了解胎盘功能是否正常。
确认胎位是临产前很重要的一项检查,医生会告诉你胎儿是头位(头先露)、臀位(臀先露),或属于其他异常胎位。这是确定准妈妈自然分娩还是手术助产的重要依据。临产前,准妈妈还要做一次全面的检查,了解有关生产的知识,为宝宝的顺利来到人间做好“铺垫”。
特殊检查:在38周以前,阴dao有流水现象、哪怕是一点点的水也不正常,这说明羊膜破裂羊水流出,就是俗称的“早破水”。通常,“早破水”后胎儿在12~24小时左右就会出生。如果阴dao断断续续地有少量的水流出,持续几天或更长时间,胎儿在失去了完整的羊膜保护的状态下,受感染机会较多,脐带也容易脱垂,死亡率较高。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平躺并立即上医院。
准妈妈对胎动异常要特别警觉。一般从怀孕第28周开始数胎动,直至分娩。正常状态下,12小时胎动应在20次以上。假如少于这个数目,或晚上1小时的胎动数少于3次,表明胎儿可能会有“情况”;12小时胎动数少于10次,或晚上1小时内无胎动,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有可能缺氧;在最初感觉缺氧时,小宝贝会在妈妈子宫里拼命挣扎,胎动数剧烈上升,随着缺氧的继续,胎儿活动强度明显变得越来越弱,数量越来越来少。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无论出现哪种症状,都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如何预防胎动频繁
很多妈妈都是依赖上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说宝宝正常就正常,宝宝在肚子里的情况是有变化的,所以不能完全依赖医生,自已也要注意。怀孕后通过自我监护与家庭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情况,而得到及时处理。一现代医学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仪器,测得胎儿的健康与活动状况,但是花费较贵又费时,其实孕妇也可以自行测量、纪录胎动次数,不但简单而且便利。
1、每日找空闲时间测量胎动次数:孕妇自怀孕的第28周起,每天找空闲时间(建议晚餐后,因为此时胎动较频繁),采左侧卧或静坐姿势,记录10次胎动所需的时间;若小于 120 分钟,表示胎动次数没有异常,但如果没有感觉到胎动,或10次胎动的所需时间大于2小时,应该尽快地找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
2、计算固定时间内的胎动次数:准妈妈每天分别在早上、中午、晚上各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测量胎动,若平均每小时少于3次,表示可能异常。
3、白天测量胎动次数:是最简单的方法,即准妈妈在白天测得10次胎动,就可以安心了。
孕期一共要做几次产检
第1次正式产检(第12周)
检查项目:
1、领取“母子健康档案”
2、血常规、尿常规、宫高、腹围、胎心、血压、体重
3、排除常见疾病如宫外孕、葡萄胎及各种类型的流产
是否需要空腹:是
小编说明:这次产检,一般医院会给妈妈们办理“母子健康档案”。日后医生为每位准妈妈做各项产检时,也会依据手册记载的检查项目分别进行并做记录。
第2次产检(第16周)
检查项目:
1、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宫高、腹围、胎心、血压、体重
2、唐氏症筛检
是否需要空腹:否
小编说明:从第二次产检开始,准妈妈每次必须做基本的例行检查,包括称体重、量血压、问诊及看宝宝的胎心等。此外准妈妈可以在16周以上抽血做唐氏症筛检(但以16~18周最佳),并看第一次产检的抽血报告。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21三体综合征”,特指21号染色体由正常的2 条变成3条,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大多为严重智能障碍。
怀二胎注意事项
1、产检
二胎妈妈对产检也不容忽视,依旧要坚持像怀头胎那样重视产检,这样才能有利于发现存在的潜在问题。从早孕开始,孕妇应每月检查1次;妊娠28周后,每2周检查1次;到36周后每周检查1次。由于不少二胎妈妈是高龄产妇,所以尤其要重视唐氏筛查。
2、营养
准备怀二胎前应该做好营养计划,提前3个月服叶酸。怀孕期间同样要劳素搭配、粗细结合、饥饱适度、不偏食、不挑食,均衡补充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3、休息
二胎准妈妈因为要照顾大宝,还要照顾家庭,所以难免会有些身心疲惫,因此家里的人要帮助分担准妈妈的家务等,让准妈妈有充足的时间休息。一般每天晚上至少要保证8-9个小时的睡眠,如有条件,可以下午睡1-2个小时。孕中期以后,孕妇的最佳睡姿是左侧卧位,切忌仰卧。
4、良好的心态
无论从什么想法出发考虑生二胎,准妈妈都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尤其要更正观念,男孩女孩都是宝。
5、关注身体变化
怀二胎的准妈妈会发现相比一胎来说比较轻松,但依旧不能放松孕期的注意事项。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防止类似于妊娠糖尿病或者产科胆汁淤积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孕晚期应将体检进行到底
常规检查:这个阶段准妈妈一般要做两次B超,分别被安排在怀孕第34周和第37~38周。目的是监测羊水量、胎盘位置、胎盘成熟度及胎儿有无畸形,了解胎儿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最后一次B超检查将为确定生产的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从怀孕第37周开始,准妈妈每周要做一次胎心监护,借助仪器记录下瞬间的胎儿心率的变化,这是了解胎动、宫缩时胎心反应的依据,同时可以推测出宫内胎儿有无缺氧。如果准妈妈有合并症或并发症,最好从怀孕第28~30周开始做胎心监护。
在提供了静脉血、指血之后,准妈妈还得贡献出一点耳血,以检测其体内激素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间接地了解胎盘功能是否正常。
确认胎位是临产前很重要的一项检查,医生会告诉你胎儿是头位(头先露)、臀位(臀先露),或属于其他异常胎位。这是确定准妈妈自然分娩还是手术助产的重要依据。临产前,准妈妈还要做一次全面的检查,了解有关生产的知识,为宝宝的顺利来到人间做好“铺垫”。
特殊检查:在38周以前,阴道有流水现象、哪怕是一点点的水也不正常,这说明羊膜破裂羊水流出,就是俗称的“早破水”。通常,“早破水”后胎儿在12~24小时左右就会出生。如果阴道断断续续地有少量的水流出,持续几天或更长时间,胎儿在失去了完整的羊膜保护的状态下,受感染机会较多,脐带也容易脱垂,死亡率较高。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平躺并立即上医院。
准妈妈对胎动异常要特别警觉。一般从怀孕第28周开始数胎动,直至分娩。正常状态下,12小时胎动应在20次以上。假如少于这个数目,或晚上1小时的胎动数少于3次,表明胎儿可能会有“情况”;12小时胎动数少于10次,或晚上1小时内无胎动,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有可能缺氧;在最初感觉缺氧时,小宝贝会在妈妈子宫里拼命挣扎,胎动数剧烈上升,随着缺氧的继续,胎儿活动强度明显变得越来越弱,数量越来越来少。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无论出现哪种症状,都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孕中期的自我心理保健法
一是不要过于放松,觉得过了三个月就没事了,依然要小心谨慎。
人们常说前三个月比较不稳定比较危险,可是对于整个孕期,都是不可以放松警惕的。因为胎儿不断的长大,肚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身体的部分内部器官会因为宝宝的长大而发生改变。而且这个时候有些孕妈妈会有一些妊娠的并发症产生。所以这个时期虽然是孕妈妈要放松心态,但是也要做好应对这些问题的准备。
二是不要过分依赖他人,要做些适当的家务或者运动。
如果说在孕早期会有些妊娠反应,如孕吐之类的,需要家人照顾这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孕妈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这样就养成了依赖父母或者丈夫的习惯,甚至以此为借口不去工作。虽然有些家人会说辞职回家养胎,但是其实是不需要这样养的。一般来说到孕中期的时候身体反应较为平稳,而且孕妈妈也需为了以后的自然分娩或者剖宫产分娩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和体质。所以到了孕中期就不要再有懒散的心理,什么事都找丈夫或者家人做。调整自己受保护的心态,平时可以做些比较轻松的家务活,或者做些散步或其他适当的运动,但不宜过于激烈,这样可以有效调整健康的心态,也可以使宝宝感觉到活力。
三是寻找做母亲的感觉。
孕中期已经有了明显的胎动,孕妈妈平时可以把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自己孕育的新生命的力量,寻找一个母亲的幸福感觉。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因为生命的跳动可以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责任。平时也可以和准爸爸一起感受,一起享受这胎动的美好。
四是减轻对分娩的压力。
要对分娩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对其产生恐惧。平时多看看一些关于健康分娩的书籍,或和过来人多交谈需要准备些什么用品,或者生产的程序是什么,这样可以使自己对生产有个大概的认识,才不会到时感到慌张。这样可以使自己迷茫的心态转为期待的心理。
五是定期产检,避免听一些有关婴儿畸形的事件。
不管有没有时间,或者自己感觉宝宝很正常都是要定时定期产检的,不能怕麻烦。而且平时阅读书籍看电视要避免看有关婴儿畸形的报道,这样容易使孕妈妈产生恐惧和焦虑,容易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甚至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