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预防过敏 穴位按摩也可缓解

怎么预防过敏 穴位按摩也可缓解

预防皮肤过敏可以搭配中药茶饮或辅以穴位按摩,缓解搔痒症状,将防风3g、连翘2g、麦门冬6g、大黄2g、甘草6g加入500~800cc的水煮沸后,再加入薄荷2g,小火煮3~5分钟,滤渣放凉即可饮用,若容易腹泻,大黄剂量可减为1g。

穴位按摩也有助于缓解,在曲池、内关、血海、百虫及三阴交等穴位按压1~2分钟、每天2~3次,可以减缓过敏搔痒的不适。

怎样按摩治疗乳腺增生 库房穴

取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上,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

作用:该穴位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功效,长期坚持按摩可缓解胸肋胀痛,预防治疗乳腺疾病。

通过按摩穴位可有效缓解胃下垂

中医认为,引起胃下垂的原因主要和体质有关,身体虚弱,腹壁脂肪薄,肌张力减弱,脏器韧带松弛,易发生胃下垂,且女性多于男性。中医将胃下垂分为中气下陷型、脾胃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等。通过按摩、食疗,可以达到一定的缓解病情的作用。

1、预备式:坐在椅子上,腰微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右手掌心与左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将左手的中指指腹放在百会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有升阳举陷的功效。中医认为,脾主升清,主运化,脾阳虚,则中气不好,所以会导致中气下陷,而中气下陷的结果,就是内脏下垂移位,胃下垂也属于这种情况。升阳举陷,则达到提升阳气的作用,阳气足,胃下垂情况自然消失。

3、掌揉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是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将右手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有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功效。

4、团摩上腹: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根放在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环形摩揉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拉肚子按摩什么地方可以止泻

腹泻最简单的按摩方法

用单手手掌推摩下腹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10圈,至感觉湿热为宜。本法可缓解慢性腹泻。也可以采用穴位按摩的手法止泻:

按揉中脘法

用拇指指腹来回按压中腕穴,指腹用力,但不能用指甲掐。可以缓解胃痛,有温胃、解痉作用,可促进消化腺分泌,对胃、肠、肝、胆等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中脘穴在剑突与肚脐中间位置,剑突位子胸骨下端两侧肋骨的交会处,从这点到肚脐眼的中间部位即是中脘穴。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足三里部位肌肉比较多,按摩力度可稍大,要渗透到穴位里,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按摩1—2分钟。经常按摩可缓解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按揉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两旁,拉肚子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做做穴位按摩,以缓解腹泻症状。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排便后,取坐位或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深压住肚脐左右两边的天枢穴(脐旁2寸处),约按压10分钟后,再慢慢抬起按压的手指。一般按压一次可以缓解腹泻,使大便成形。

按摩穴位缓解痛经

(1)、按摩足三里穴

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三里穴。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拇指反复按压。

(2)、按摩上腹部

仰卧于床,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放在上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10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60~100次,最后转圆按摩6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3)、按摩血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按摩方法是先搓热两手,然后按在血海穴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五分钟。

(4)、按摩指压点

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穴位按摩防过敏

肾俞

肾俞位于在第2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腧穴,中医将“肾主纳气”,肾脏气虚了则其“纳气”功能就会受限制,就会影响呼吸功能,点按肾俞有强肾的作用,有助肾气的回复。

脾俞

脾俞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腧穴,脾气不足则会使得脾胃的消化功能减退,这样则会使得人体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不足则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造成呼吸系统的疾病则会导致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等过敏性鼻炎症状,按揉脾俞对于恢复正常脾胃功能,减轻患者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作用。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重要腧穴,按揉足三里可以补益胃气,使得胃气向上升发到达头面部,从而营养头面部的经络,开通鼻窍,可以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迎香

迎香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外缘中点旁的鼻唇沟中,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腧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汇穴,按揉迎香可以疏通经脉,使气机通畅,从而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各种症状。

风池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腧穴,是手少阳、阳维相交会的穴位。点按风池可以让人体阳气得到提升,经络得到疏通,使鼻子保持通畅。

肺俞

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旁开1.5寸才处,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腧穴,是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对于治疗由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喷嚏、流涕,和由于肺气不足而引起的鼻痒、鼻堵等症状均有治疗作用。

用眼过度怎么缓解 穴位按摩缓解

将两手拇指的指腹轻轻的从眉梢内侧推按至眉梢的外侧,用力舒适为宜,每次20-30次。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用两手大拇指轻轻地摩擦周围眼眶,从下到上,持续20-30次,用力柔和缓慢。

用大拇指轻轻的按揉睛明穴、攒竹穴、四白穴,持续按揉3-5分钟。

睛明穴: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四白穴:双眼正视前方,顺着瞳孔往下作一直线,顺着这条直线往下可触摸到眼眶骨上面有一个凹陷,即为四白穴。

用拇指或者食指用力点按光明穴、风池穴。3-5分钟。

光明穴:在小腿外侧,当外髁尖上5寸,腓骨前缘。

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痛经止痛穴位按摩

按摩方法:可以用用双手食指以及中指对两旁子宫穴进行按压,可以适当用力,缓缓的进行点揉,当酸胀是当时,连续5分钟,揉至腹有热产生。

气海位于关元穴与肚脐的中间,气海穴在妇科疾病治疗地位重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都可按摩气海穴。按摩手法与子宫穴类似。可以缓解疼痛。

除了对子宫穴位的按摩,也可对常见的足部穴位按摩进行缓解疼痛。主要穴位有以下。

太冲穴:位于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对太冲的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不仅可以治疗痛经,对其他妇科疾病也有功效。按摩时,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适当按揉后还手换手对穴位继续进行按揉。

另外一个重要的穴位是三阴交,顾名思义,三阴交穴分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经脉的交会。交会的穴位按摩会有更加的功效。对这个穴位的按摩可以缓解很多症状,利肾化血。可以缓解痛经等症状外,也对一些肾虚等男性病有益。

按摩手法为在每次月经前1周左右的时间点揉三阴交。方法是将拇指立起来,放在三阴交的穴位上,向胫骨内抠按,揉大约1分钟,停下来再揉1分钟,反复5~6次。

痛经不能根治,但是可以防御,在经期间,痛经、月经不调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为主,注意补铁以及维生素C。这些微量元素可以促进生血机能。使你在经期间免受其他痛苦困扰。

按摩哪里可以提神

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按摩此穴位适用于各种人群,但注意不可用力过度,感觉酸胀即可。

穴位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此穴位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穴位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按摩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穴位按摩方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儿童胃疼按摩怎么办呢

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以缓解胃痛,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按摩哪些养生穴位,可快速缓解胃胀胃痛症状。

长按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长按中脘穴:

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长按足三里穴:

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中脘穴及巨阙穴位于胸口(胸部中央前面的凹处),和肚脐连线上。呼气时,轻轻地、慢慢地揉压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胃肠机能,改善胃痛症状。不过,不宜于饭后刺激。

按摩穴位缓解压力

缓解压力的诀窍就是穴位按摩,通过穴位的刺激来让身体得到放松,从而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众所周知,人体上有诸多穴位,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穴位的作用,甚至如何按摩穴位全都一无所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穴位来缓解压力。

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对于合谷穴的功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对于缓解发热、头痛、齿痛等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通过按摩合谷穴还可以缓解压力,可以帮助我们镇定神经、缓解疲劳。这是因为合谷穴是人体内调气血的大穴,通过按摩合谷穴能够帮助我们梳理身体内部的气血。

或许您还是会觉得合谷穴跟减压没有任何联系。但,您是否知道人的压力过大时会导致气滞血瘀呢?当身体得不到气血的按摩自然就会越来越疲倦,身体的压力也自然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压力很大时疏通气血是十分重要的。

太阳穴

位置: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太阳穴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如果太阳穴受到外力的冲击,可使人短暂晕倒或意识丧失,因此,这个穴位一定要保护好。除此之外,太阳穴还是缓解压力的穴位。

当人压力过大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的现象,而此时通过按摩太阳穴可以有效帮您缓解这一症状。

这是因为太阳穴中有诸多静脉,还关联到人体的神经,因而按摩太阳穴可以放松神经,很多古医书也记载了按摩太阳穴可以给人良好的刺激、缓解疲劳的功效。

大椎穴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人体大椎穴有很多的神经通过,如果压力过大的话神经就会紧张,而神经紧张就会使压力得不到释放,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致使压力越来越大。而通过按摩大椎穴可以缓解神经,神经放松了,人自然就会觉得压力变小,自然就会觉得身体十分轻松,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按摩大椎穴,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承泣穴

位置: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偶尔会出现头重脚轻、头晕脑胀的现象,其实这就是压力太大所导致的。

在入睡前按摩承泣穴,可以放松面部麻木的神经,加速面部血液循环,面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了,脑部的血液循环自然也会变快。因此在生活中想要缓解压力不妨多按摩承泣穴。

相关推荐

防治鼻炎中医教你几个妙招

1、冷水洗鼻 用冷水或生理盐水洗鼻,能够清除吸入鼻腔的过敏原和病毒,保持鼻黏膜湿润,对纤毛的正常运动非常有利,有效预防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而且没有副作用。 准备一碗生理盐水,然后慢慢地吸入鼻腔内,再像擤鼻涕一样将清水带出。一般来说,首次清洗能会出现呛水情况,建议最好到医院购买专业的鼻腔清理设备。 2、按穴位 日常对鼻部进行按摩保健也能达到减少流鼻涕、鼻塞的作用。用两手指缓慢按摩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一天两次,每次5 分钟,切忌用力过大和过猛。其中,迎香穴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鼻通穴位于鼻之两侧,

预防过敏按两个穴位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中医认为肺俞穴是治疗哮喘的要穴。要找肺俞穴,宜采用正坐或者是俯卧的姿势,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所在位置。经常按摩这个穴位以有效调理肺气。我们知道,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肺功能都不是很好,季节变化之时,肺部功能无法跟上正常节奏,就容易感染肺部疾病。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以试着找到肺俞穴后,将手掌掌心相对搓热后来回摩擦这个穴位。每日坚持按摩1~2次。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你不再像以前那样咳得没完没了了。 当然,中医提倡的保健,只能是保健功用。过敏性患者,特别是比较严重、反复发作的过敏

按摩穴位预防痔疮

督脉与任脉、冲脉相通,又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连着心、肾、脑等器官。经常做提肛运动,不但以温补肾阳,还以醒脑提神。在这里,我简要地提一下督脉上的几个重要穴位。 命门: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是养生保健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 经常按摩命门穴,能起到壮阳益肾、强腰壮膝、固精止带、疏经调气的作用。对四五十岁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能解决难言之隐的最佳穴位。 灵台:灵台穴位于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穴具有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老年朋友经常照顾它,就不怎么需要家人来照顾了。 大椎: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

穴位按摩缓解失眠

失眠很痛苦,很多人失眠时都很焦虑,这样更不利于睡眠,中医指出,穴位按摩缓解失眠,失眠时您不妨按摩以下地方: 1、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2、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3、睡前搓涌泉穴: 方法: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4、揉捻耳垂:

穴位按摩以戒烟吗

1长期吸烟人体的呼吸,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损伤。烟草中的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熏灼肺部,损伤肺气。想要戒烟以长期点按戒烟穴,位于列缺和阳溪之间,烟民刚开始戒烟时都坚持不住,每天早晚或是没事就按位戒烟穴,会降低吸烟欲望。 2如果戒烟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疲劳,食欲异常,说明是“戒烟综合症"最好针灸足三里,神门,内关,合谷及腧穴,以快速使这些症状得以缓解。平时对这些穴位也要坚持点按。 3如果吸烟造成肺气虚,点按肺俞,尺泽提气,痰多的吸烟者点按膻中健运脾气,化痰理气的。胸闷,心悸点按心俞,巨阙

怎么按摩以去黑眼圈

1、四部按摩法。 ①无名指按箭头方向轻点。 ②按照箭头所示方向按摩。 ③依次涂抹上下眼睑。 ④指腹轻轻按压眉心进行放松。 2、3分钟按摩法。 ①第一个1分钟:洗脸时1分钟眼部按摩。用中指逆时针在眼部打圈,至太阳穴时手指轻轻上提眼角、轻按两下,每次洗面都按摩以彻底清洁毛孔里的尘垢和过剩油脂,增加血液流通。 ②第二个1分钟:洁面后使用眼霜或眼部精华按摩1分钟,从而预防和减少眼袋、黑眼圈。首先在眼睛四周点上薄薄的一层眼霜或眼部精华,然后按内眼角、上眼皮、眼尾、外眼角的顺序轻轻按摩,直至肌肤完全吸收。在按摩过程

头皮怎么按摩 头部穴位按摩

百会穴通畅百脉,调和气血,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各种原因导致的脱发,按摩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并拢,向下按压, 若痛感较强,就用一只手的中指指腹点按。 太阳穴较为敏感,在按摩的时候采用点揉法,注意力度轻缓,用中指指端点太阳穴,由轻至重再轻,旋转揉动五次,按压次穴位缓解头部紧张感,缓解头部血液循环障碍。

下午犯困按摩什么穴位效果最快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如今正值秋乏季节,人们如何解乏提神呢?中医认为,身体有3大养生穴位,常按缓解身体疲劳,提神解乏。 1、百会穴 按摩此穴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下午犯困按摩什么穴位效果最快 2、太阳穴 按摩此处不仅提神还缓解头痛。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 3、风池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此穴除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方法:

拉肚子按摩哪里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足三里部位肌肉比较多,按摩力度稍大,要渗透到穴位里,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次按摩1—2分钟。经常按摩缓解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按摩哪些穴位缓解焦虑

穴位按摩操”方法步骤如下: ①按揉百会穴用右手中指腹按揉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的百会穴8×8次。 ②按揉太阳穴用左手拇指腹分别按揉眉梢与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中的太阳穴8×8次。 ③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腹分别按揉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处的风池穴8×8次。 ④按揉内关穴有右手拇指腹按揉左侧手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内关穴8×8次,再用左手按揉右侧内关穴8×8次。 ⑤按揉檀中穴用右手拇指腹按揉按揉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的檀中穴8×8次。 ⑥按揉中脘穴用右手拇指腹按揉脐上4寸处的中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