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黄疸过高要换血吗

新生儿黄疸过高要换血吗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妈妈选择了正确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上面就是对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才好呢的介绍,遇到这样的现象,我们首先要区分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要,在医生的判断下进行护理,另外新生儿黄疸超过一个多星期还没有好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早产儿黄疸高注意事项

早产儿黄疸问题是个需要爸爸妈妈们时常注意的问题。大部分早产儿生理性黄疸于生后2—3天出现,4—6天最重,10—14天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可持续3—4周,以早产儿多见。因此,若早产儿黄疸持续超过4周,应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注意在自然光照下观察新生儿,以免因光照影响判断。那么早产儿黄疸高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1、若早产儿为重症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严重,血清胆红素超过255微摩尔/每升)已在医院治疗好转后返家,则黄疽程度是逐渐减轻的(通过入户之初的了解即可得知)。若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有所加重,同时伴有精神症状(也可不出现精神症状),则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2、建议爸爸妈妈们做好宝宝的观察日记,一方面帮助护理者做好判断,另一方面有利于护理者积累经验。

3、注意宝宝可能会因为黄疸过高造成的后遗症。例如黄疸过高可引起核黄疸,主要的后遗症是手足徐动,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眼球运动障碍。

黄疸入脑了怎么办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过高的情况。一般将新生儿放置于光疗箱中,双眼、会阴及肛门用物体遮盖,用单面或双面光持续照24~48小时(一般不会超过4天),当胆红素的数值降到7mg/mL即可。光照疗法的优点是安全、便宜,但缺点是无法快速降低黄疸指数。

换血疗法

如果黄疸指数急剧上升,必须采用换血的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在短时间内降低黄疸。但换血并非没有副作用,有时候可能会由于替换的血液不合适,造成黄疸居高不下的情况发生,或者是抽换血太快,使新生儿产生休克等后果。


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

刚出生不久、还未满月的新生儿的黄疸叫做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未满月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黄疸、黏膜黄疸、巩膜黄疸的病症。本病分为两种,一种是病理性黄疸,另一种是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较为多见,躲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出现时血清胆红素会明显升高;生理性黄疸较为少见,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出现时新生儿会食欲不振。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下面编辑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光照治疗

光照治疗法已经被众多临床病例所采用,具有显著的疗效。光照治疗不仅能降低胆红素,而且能缓解黄疸等不适之症,操作方法为先将新生儿放在一个光疗箱内,然后用颜色眼罩盖住眼睛,以免光照损伤视网膜,再用尿布遮住会阴、肛门等重要部位,其他部位则裸露,最后用双面广持续照射2-28小时。。照射时,医生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以免治疗出现失误。若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则表明治疗效果较佳,可停止光照。

二、换血疗法

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有的医生会建议采用换血疗法。但换血疗法费用较高,且要具备一定条件,因此不适合所有患者,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若产生不良反应,应停止使用该方法治疗;若胆红素降低,贫血症状减缓,则可停止治疗。

三、药物治疗

新生儿年龄较少,不适合采用药物治疗。但若药物治疗能达到显著的疗效,则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常见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有免疫球蛋白、肝酶诱导剂,这些药物具有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的功效,疗效较佳。

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咨询专业的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快乐成长。

新生儿黄疸换血疗法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因人体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

新生儿时期黄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有的是生理现象,有的是病理现象。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

(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

(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 (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

换血疗法

通常用于黄疸严重,危及生命的新生儿,如血清间接胆红素超过20m g/dl(342μm ol/L),则需采用换血输血。通过抽取同血型的正常血液注入宝宝体内,来冲淡、稀释宝宝体内胆红素的含量,加快新陈代谢。但供血者须先作G 6PD缺乏的过筛试验,同时避免亲属供血,以免输血后加重和黄疸。

1.换血指征

(1)产前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脐血红蛋白<120g/L,水肿,肝脏肿大,心力衰竭者。

(2)血清胆红素生后24小时>17umol,24-48小时>257umoI/L,每日胆红素上升速度>85umoI/L,或经综合治疗血清总胆红素继续上升达342umoI/L者。

(3)出现早期脸红素脑病症状者。

(4)早产儿及前一胎有死胎,全身水肿,严重贫血者可放宽换血指征。

2.换血部位

(1)出生后<1周,脐静脉换血。

(2)出生后≥1周,大隐静脉换血。

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可以考虑通过换血的疗法治疗,但是如果新生儿黄疸不是特别严重,可以通过常规的治疗,治疗安全性会更高,而且也能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治疗尽快的改善,所以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对于孩子的黄疸换血治疗,确实需要换血治疗,一定要征求医生的意见,才能保障孩子的健康。

避免新生儿黄疸孕期开始做准备

新生儿黄疸偏高的原因

1、新生儿的体内红细胞过多,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了过多的胆红素,胆红素是导致黄疸产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偏高。

2、胆红素的代谢需要肝脏里面的肝脏酶参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是很完善,所以导致了肝脏酶分泌不足,从而使得胆红素排出不及时,导致了黄疸偏高。

3、胆红素的排出需要胆道参与,新生儿胆道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导致胆红素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的排出,造成了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4、胆红素还可以从大便中排出,但是新生儿胎便比较粘稠,导致胆红素排出不是很顺畅,从而使得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导致了黄疸偏高。

5、另外母子血型不合也会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无法排出,另外病理性的黄疸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的疾病导致,比如新生儿窒息、早产、感染等因素菌可以导致新生儿黄疸过高。

6、母乳喂养也可以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堆积造成新生儿的黄疸偏高。

新生儿黄疸如何防治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新生儿黄疸可以喝葡萄糖吗

新生儿黄疸可以喝葡萄糖吗新生儿黄疸可以喝葡糖糖,葡糖糖有助于缓解,药店卖得葡糖糖就可以。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至于皮肤粘膜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新生儿喝葡萄糖是有助于宝宝尽快排清胎粪这样黄疸也会逐渐消退,一般足月生产的宝宝黄疸在第二周末的时候基本会消退。

10%葡萄糖为高渗葡萄糖,通过口服进入胃肠道,阻碍胆汁酸的回吸收,因而能阻止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另外,当胎儿排便延迟时,亦可促进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加重胆红素的回吸收,而高渗葡萄糖在肠道正常菌群作用下可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刺激肠蠕动,促进胎便尽快排出,有利于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使黄疸程度减轻或黄疸情况减少。

宝宝黄疸如果超过14天,单纯喝葡萄糖水是不行的,建议化验肝功能、肝胆超声进一步明确宝宝黄疸的性质,其中母乳性黄疸最常见,需要蓝光照射降黄治疗,一般5-7天会治愈的,否则黄疸过高容易引起宝宝核黄疸。

相关推荐

黄疸晒太阳多长时间好呢

1、黄疸出现时间: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病,其次再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先天性感染;2—3天出现的黄疸以生理性黄疸最常见,ABO溶血症亦应该除外;4—7天的黄疸以败血症、母乳性黄疸较多见;7天后出现黄疸的宝宝则败血症、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均有可能。 2、黄疸发展过程:新生儿溶血病最快,其次为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及胆道闭锁发展较慢且持久。 3、粪便及尿的颜色:粪色甚浅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可能。 4、家族史:家族有蚕豆病患者应考虑是否G6

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怎么办 换血治疗

换血治疗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的新生儿黄疸患儿。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什么叫生理性黄疸? 所谓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至于皮肤粘膜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事实上,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之所以叫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只有70-90天,红细胞破坏得多,胆红素产生得就多。 新生儿黄疸 (2)肝细胞转运胆红素的蛋白到出生后5-10天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出生后最初几天胆红素的转运功能还不足。 (3)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产生的胆红素就不能及时转化。此外,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也会影响胆

新生儿黄疸高晒太阳怎么晒

第一,新生儿如果出现黄疸较高的情况下,做为父母是可以带着宝宝在天气温和的时间去晒太阳,然而在晒太阳的过程中一定遮挡孩子的面部,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一般情况下三十分钟左右是最佳时间段。 第二,宝宝在晒太阳的时候能够充分的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然而紫外线能够转换成维生素D,对于宝宝身体是非常有益的,并且还能够预防其他的疾病。 第三,宝宝的黄疸高在晒太阳的时候,最好不经常晒一个部位,使孩子翻身使全身都吸取阳光中的紫外线,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消除黄疸并且紫外线还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宝宝的免

新生儿为何有黄疸

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的现象?是不是所有的新生儿黄疸都需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后居家护理有什么需注意的?这些都是做父母的面对新生儿黄疸时最关心的话题,今天特意请来专家为大家一一详细解释。 新生儿黄疸是宝宝出生时常见的生理现象,有人说喂食葡萄糖水可以改善黄疸症状,还有人说黄疸症状严重,就必须停喂母乳……这些说法到底有无根据?让我们听听医师怎么说。 大部分新生儿都会有黄疸症状 新生儿黄疸是宝宝身体里红血球代谢过程中由于胆红素制造过多、排出减少而导致的,是很常见的生理现象,大部分的新生儿都会有此症状。从出生后2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治疗。如果确实需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眼睛和会阴需遮蔽),然后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照射。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男宝宝还注意保护阴囊。若使用单面光疗箱一般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可以仰卧、侧卧、俯卧交替更换。俯卧照射时有专人巡视,以免口鼻受压而影响呼吸。 光照

新生儿黄疸的处理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好 大部分刚出生的

新生儿黄疸如何处理

如果新生儿黄疸是母乳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在饮食起居上进行调理即可。如果新生儿黄疸是病理性黄疸,则可依据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光照疗法对于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有效。将新生儿放置在光疗箱中,用黑色眼罩保护好双眼,使其视网膜免受损伤,用尿布遮盖好会阴、肛门,其余都可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使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每毫升即可停止治疗。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排出致敏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条件有求,并且换血还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供应白蛋白,纠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所谓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至于皮肤粘膜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事实上,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之所以叫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只有70-90天,红细胞破坏得多,胆红素产生得就多。 新生儿黄疸 (2)肝细胞转运胆红素的蛋白到出生后5-10天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出生后最初几天胆红素的转运功能还不足。 (3)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产生的胆红素就不能及时转化。此外,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这些因素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母乳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