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草红藤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舒筋活络

草红藤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舒筋活络

《建议草药》记载,草红藤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并且经现代研究,草红藤的煎剂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的抑制和促进解散的作用,因此草红藤可以舒经活络,改善铁打损伤所致的不适。

正骨水的药性分析

方中龙川、豆豉姜、降香、虎杖、横经席、薄荷脑、皂荚、五味藤、穿壁风、樟脑、碎骨木、土鳖虫、莪术、徐长卿、羊耳菊、朱砂根、木香、两面针活血消肿止痛,买麻藤、过江龙舒筋活络,草乌、香加皮、海风藤、香樟、千斤拔、鹰不扑祛风湿,通经络。诸药合用,共奏化瘀止痛,舒筋活络,祛风除湿。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不相同的。首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概念上,有不同之处,所以在治疗时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中医认为,该病为平素过食膏粱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暑、湿之邪,侵袭经络、气血不能通畅而出现热郁瘀阻症候,反复发作可致瘀血互结,阻滞经络,长期不愈,则耗气伤脾,气血俱亏。

一、风热湿浸

【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透表清热,化湿通络

【方药】麻黄5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防风10克,桂枝5克,赤芍10克,忍冬藤30克,生姜3克,生甘草3克,羌活15克

【用法】一日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慎起居

【按语】风热湿邪侵入,湿热交阻,留注关节而发病。麻黄祛风,赤小豆利湿,连翘清热,三药相配伍,解表清热利湿;防风、羌活祛风发表,胜湿通痹,再配桂枝舒筋通阳和络,忍冬藤清热解毒,清除经络间之风热从而止痛。全方祛风清热以解表,利湿和络以通痹。

二、热邪迫络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治法】清热通络

【方药】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络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一日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忌食辛辣之品

【按语】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润,二药清凉苦寒,以刹其火焰之势;粳米气寒,配知母养阴液;桑枝性平,络石藤苦寒、忍冬藤甘寒,三药合用能通络清热舒筋,利关节;白花蛇舌草苦寒,清热解毒;丹参苦、微寒,除烦凉血,补血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清热毒通经络,热去络通,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三、脾肾阳虚

【症状】痹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肌肉萎缩,面色淡白无华,形寒肢冷,弯腰驼背,腰膝酸软,尿多便痛,舌淡,脉沉弱。

【治法】温阳益气

【方药】附子6克,公丁香4克,桂枝4克,干姜6克,生姜3片,羌活6克,独活6克,陈皮6克,苍术9克,白术9克,红枣5枚,党参9克,牛膝9克,苏叶6克,苏梗6克

【用法】一日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按语】痹证日久不愈,导致脾肾阳虚,表卫不固,易感外邪。附子、生姜温经散寒;党参、白术、苍术、干姜益气温中健脾;公丁香入脾胃温中焦,入肾经温下焦助肾阳;陈皮理气健脾;桂枝温经通阳;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苏叶、苏梗、羌活、独活祛风湿,疏通开痹,全方标本兼顾,扶正法邪。

伸筋草的功效 舒筋活络

可用于寒、湿、瘀滞所致皮肤、肌肉、关节瘸证。

(1)用于肌肤麻木,多见体虚之人外受病气风寒湿邪)内侵血脉而成,用本品行气血、通经络。

(2)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以本品祛风散寒、燥湿除痹、舒筋活络。

(3)用于跌打损伤,以本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脱臼以后怎么恢复 药疗熏洗

方药:当归、白芷、木瓜、怀牛膝、五加皮、透骨草、红花、艾叶、花椒、元胡索、青皮、乳香、没药各9g,明矾12g

用法:

1.将药物捣碎,放入药锅中煎煮10分钟,滤出药液导入盆内。

2.车热熏蒸,温热后用毛巾蘸取药液洗浴。每天3次。

功效:次方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脱臼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鸡血藤不同的食疗作用

1.牛大力

药物:鸡血藤,又称“美丽鸡血藤”,属于藤本植物,多缠绕大树生长,主要用其根部。

功效:适用于腰骨痛、行路无力的人,有舒筋活络之效。

方法:可与猪骨、瘦肉一同煲汤。

2.鸡血藤豆芽汤

原料: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芽250克,猪油、食盐少许。

做法:鸡血藤、木瓜煎水去渣,放入黄豆芽、猪油同煮汤,熟后再加食盐。

功能:消除湿热、活血通络。鸡血藤舒经活络、行血,木瓜舒筋活络、除湿;黄豆芽清利湿热。用治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灼痛、麻木等症。

3.舒筋活络、降低血糖---强身壮体的功效,可以当作日常汤水饮用

材料 :三至四人份量

药物:牛大力 18g、千斤拔 18g、 桑寄生 18g、鸡血藤 18g、粟米须 18g、小环钗 18g。

配料:瘦肉

说明:牛大力、千斤拔有舒筋活络作用,桑寄生有降血压及胆固醇作用,鸡血藤有补血活血作用,粟米须有去湿降血糖、清肝热作用,小环钗有降血糖养阴。

4.治骨痛、腰酸背痛、膝软无力

中医学上认为“肾主骨”,骨骼的发育和功能和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肾气亏虚,就会骨痛、腰酸背痛、膝软无力。牙齿是骨的延续,若年纪轻轻就觉得牙痹、牙齿松脱,就是骨质疏松的先兆,千万别置诸不理。补救的方法应从补血固肾入手。

牛大力 18g、千斤拔 18g、鸡血藤 18g、桑寄生 18g、蜜枣适量配瘦肉。

此外,亦可多吃木耳、南枣、等有补肾功效的食物。

落枕怎么办简单快速的有效办法 药浴治疗落枕

药材:伸筋草、海桐皮、秦艽、当归、独活、钩藤各9g,红花、乳香、没药各6g。

用法:将药物水煎,趁温热熏洗患处。

疗程: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

功效:此方能够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对于治疗落枕有很好的效果。

药材:骨碎补、防风、伸筋草、凤眼草各15g,当归、川椒、红花、艾叶各10g

用法:上述药物水煎,趁温热熏洗患处。

疗程: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

功效:此方能够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对于治疗落枕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风热湿浸

【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透表清热,化湿通络

【方药】麻黄5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防风10克,桂枝5克,赤芍10克,忍冬藤30克,生姜3克,生甘草3克,羌活15克

【用法】一日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慎起居

【按语】风热湿邪侵入,湿热交阻,留注关节而发病。麻黄祛风,赤小豆利湿,连翘清热,三药相配伍,解表清热利湿;防风、羌活祛风发表,胜湿通痹,再配桂枝舒筋通阳和络,忍冬藤清热解毒,清除经络间之风热从而止痛。全方祛风清热以解表,利湿和络以通痹。

二、热邪迫络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治法】清热通络

【方药】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10克,桑枝30克,丹参15克,络石藤20克,忍冬藤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

【用法】一日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忌食辛辣之品

【按语】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润,二药清凉苦寒,以刹其火焰之势;粳米气寒,配知母养阴液;桑枝性平,络石藤苦寒、忍冬藤甘寒,三药合用能通络清热舒筋,利关节;白花蛇舌草苦寒,清热解毒;丹参苦、微寒,除烦凉血,补血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清热毒通经络,热去络通,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三、脾肾阳虚

【症状】痹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肌肉萎缩,面色淡白无华,形寒肢冷,弯腰驼背,腰膝酸软,尿多便痛,舌淡,脉沉弱。

【治法】温阳益气

【方药】附子6克,公丁香4克,桂枝4克,干姜6克,生姜3片,羌活6克,独活6克,陈皮6克,苍术9克,白术9克,红枣5枚,党参9克,牛膝9克,苏叶6克,苏梗6克

【用法】一日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按语】痹证日久不愈,导致脾肾阳虚,表卫不固,易感外邪。附子、生姜温经散寒;党参、白术、苍术、干姜益气温中健脾;公丁香入脾胃温中焦,入肾经温下焦助肾阳;陈皮理气健脾;桂枝温经通阳;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苏叶、苏梗、羌活、独活祛风湿,疏通开痹,全方标本兼顾,扶正法邪。

中医治疗老寒腿的方法

中医治疗老寒腿的方法

“老寒腿”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采用中药泡制的驱邪通络酒治疗,有较好效果。

配方:刘寄奴50克,威灵仙30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鹿角胶30克,怀牛膝30克,木瓜 20克,五力口皮20克。

制法:将诸药捣碎,装入细纱布袋中扎紧口,放人大玻璃容器内,倒人50,-60度优质白酒3000毫升,密闭浸泡15 天左右,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早晚服用,每次15,-25毫升。可临睡前取本药酒适量,按摩病变关节,至局部发热感为度,每日1次。

医理分析: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风寒湿邪气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深入关节筋膜而成。方选刘寄奴、鸡血藤、牛膝活血化瘀,通络舒筋;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祛风湿,通经络,强筋骨;木瓜舒筋活络;鹿角胶、牛膝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白酒有温痛血脉,散寒和血行气,通行药势的作用。诸药合用,以酒为溶媒,共奏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通络脉,强筋壮骨,消肿止痛之功,故能收效。同时,本方作用温和,制作应用方便,且长用无毒副之忧。

老寒腿患者不妨试试药浴:威灵仙30克,伸筋草30克,透骨草20克,苏木15克,桑寄生20克,当归20克,鸡血藤30克,川牛膝20克,制乳、没各(生乳香和生没药)10克,独活15克。

用法:将上药用4000毫升水煎煮沸后换小火煎15分钟,将药液倒入药浴桶内,趁着药液的蒸汽先熏膝关节和踝关节,等药液温度合适时再浴腿。每次30分钟。

鸡血藤泡酒喝好吗?有啥副作用?

鸡血藤功用较多,一般二两(60克干品)泡一斤白酒,有胃火少用。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

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副作用很小,每斤白酒加入鸡血藤50-100克均可。

鸡血藤泡酒药方:

[配方]鸡血藤60克,当归、丹参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9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文火上

煮沸,待冷后,置阴凉处浸泡5天后,过滤去渣,加入冰糖50克,溶

化即成。药渣再添酒浸,味薄即止。

[功用]补血行血、通经活络。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及肢体麻木、跌打损伤。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3次。

[附记]笔者经验方。

鸡血藤食疗作用:

鸡轿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

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鸡血藤泡酒长期喝有什么副作用:

如果是阳虚,气虚等体质,最好是不要喝,如果是平衡体质可以适当饮用。

宽筋藤的功效与作用 1.舒筋活络

宽筋藤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用于半身麻痹、腰肌劳损、关节不利、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等症。宽筋藤苦凉而具宽筋活络作用,善解筋骨强痛,配臭屎茉莉、豆豉羌活血祛风湿,则标本并治,其效益彰。

针灸的作用 舒筋活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出现了麻木、疼痛、肿胀这些身体表现都是因为身体气血不通畅所致。气血运行不通,也就是说身体的经络不通畅。针灸通过穴位刺激,能够舒筋活络,身体气血运行畅通了,自然就不会出现不适感。

痛风用什么泡脚最好

羊桃淋蘸方

足浴配方:羊桃、白蒺藜、苍耳、川桐皮、柳树虫末、商陆、蓖麻叶茎、水荭各500克。

制法:上药细研,以麻叶1把,以水适量煎,去渣取汁,熏洗患处。

功效:其可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毒攻手足,疼痛赤肿,行立不得,皮肤如小虫行。淋洗痛处。

五枝汤

足浴配方:桑枝、槐枝、椿枝、桃枝、柳枝各30克。

制法:上药细研,更以麻叶一把,水适量,煎,去渣取汁,熏洗患处。

功效:其可舒筋活络止痛。主治风湿一切筋骨疼痛。淋洗,洗毕宜就便寝,不可见风。

热痹沐浴方

足浴配方:桑枝500克,络石藤200克,忍冬藤60克,鸡血藤60克,川桐皮60克,稀莶草100克,海风藤100克。

制法:煎水沐浴,熏洗患处。

功效:其可清热活血,通络止痛,祛风宣痹。主治关节红肿热痛的急性关节炎。

五枝汤

足浴配方:桑枝、槐枝、椿枝、桃枝、柳枝各30克。上药细研,加麻叶一把,水适量,煎,去渣取汁。

功效:舒筋活络止痛。主治风湿一切筋骨疼痛。淋洗,洗毕宜就便寝,不可见风。

相关推荐

补益类中药鸡血藤的补血美容食疗方

鸡血藤食疗药膳 1.牛大力 药物:鸡血藤,又称「美丽鸡血藤」,属于藤本植物,多缠绕大树生长,主要用其根部。 功效:适用于腰骨痛、行路无力的人,有舒筋活络之效。 方法:可与猪骨、瘦肉一同煲汤。 2.鸡血藤木瓜豆芽汤 原料: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黄豆芽250克,猪油、食盐少许。 做法:鸡血藤、木瓜煎水去渣,放入黄豆芽、猪油同煮汤,熟后再加食盐。 功能:消除湿热、活血通络。鸡血藤舒经活络、行血,木瓜舒筋活络、除湿;黄豆芽清利湿热。用治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灼痛、麻木等症。 3.舒筋活络、降低血糖---强身壮体

肩周炎的食疗一秦艽木瓜酒

秦艽木瓜酒作为肩周炎的食疗疗法收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药酒配制:秦艽10克,木瓜20克,全蝎2克,川草乌(各)10克,红花8克,郁金、羌活、川芎各10克,透骨草、鸡血藤各30克。苔黄、脉数者,郁金可加至20克,同进可选加徐长卿30克,六月雪15克,忍冬藤20克。以上药物浸人60°左右的粮食白酒1000克中,半月后即可服用。服法:每晚服用15一30克。 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过度疲劳和体虚汗出,复感风、寒、湿、邪,积久筋凝、气聚、血瘀而

红藤附方

1、红藤治跌打损伤:红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2、红藤治钩虫病:红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3、红藤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4、红藤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红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5、红藤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红藤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

(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泥灸排出湿气是真的吗

有一定效果。 泥灸是用传统蜡灸的方式加矿物泥和藏红花、雪莲花、当归、川芎、鸡血藤、狗脊、杜仲、桑寄生、透骨草、伸筋草等十多种中草药粉配置而成,将其贴敷在身体的特定部位,其中的当归、川芎等药材具有良好的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的功效,使用后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驱出体外,从而起到排湿的效果。

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药有哪些

1、疏散风邪类:独活、羌活、防风、麻黄。 2、温经散寒类:桂枝、川乌、草乌、熟附子、细辛。 3、除湿蠲痹类: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苍术、蚕砂、猪苓、泽泻、滑石。 4、清热通痹类:忍冬藤、银花、连翘、黄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蓝根。 5、通经活络类:豨莶草、清风藤、威灵仙、络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节、木瓜、海枫藤、千年健、透骨草、鸡血藤、穿山甲、姜黄。 6、活血化淤类:当归尾、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五灵脂。 另外中药神凤丹和通痹丹或消痹汤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也有很不错的

吃板栗的好处 舒筋活络

板栗补益肝肾,生吃可缓解腰腿酸痛、舒筋活络,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腰酸腿软等有很好的疗效。还可活血消肿、止血,对跌打损伤,内服外用效果都好。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偏方

又名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为躁、热、湿而引起肿大、发炎、疼痛、梗阻造成,使膀胱内尿液排出不畅、膀胱出口梗阻,出现排尿不畅、尿流无力、尿急、尿频、夜尿次数多等症状。中草药四方藤、春根藤、王不留行、水勒草有清凉解毒、去炎消肿作用,桃仁有活血、消炎、去瘀作用,金钱草有利尿作用,食盐和味消炎,猪前脚有舒筋活络、温补膀胱及尿道作用,故此,中草药煲猪前脚可治疗前列腺增生。 具体方法为,四方藤30克,春根藤30克,金钱草30克,王不留行10克,桃仁10克,水勒草15克,猪前脚l至2只

产后月子全身疼怎么办

1、血虚证 证候: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常用药:黄芪益气固表;桂枝、芍药温经通络、调和营卫;当归、鸡血藤、秦艽、丹参;生姜、大枣和营卫、调诸药。 2、风寒证 证候:产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伴恶寒怕风,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 常用药:独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秦艽、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