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压力大老年易患痴呆症
中年压力大老年易患痴呆症
中年人、壮年人常承受大量生活压力,小心到老年易患痴呆症。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日常生活压力可能会使大脑出现生理学变化,进而增加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报刊上的这项研究称,已经有研究发现,压力不仅会使大脑功能、结构出现变化,还会造成发炎反应。一旦面临重大压力,体内压力荷尔蒙就会一直居高不下,这种现象甚至会维持好几年之久。
研究人员指出,当人面临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都可能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对健康造成冲击。
不过,未来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知道舒压、行为治疗法是否可提供帮助。
老人头大不易患痴呆症老年痴呆的前兆
一项专题研究报告称,在对239名85岁的瑞典老年人(其中2/3为女性,104人患有痴呆症,135人认知正常)的脑部大小和痴呆状况进行检查后发现,头部大小与痴呆症患病率之间,竟然有着紧密联系。
研究中,专家们对老人们的颅腔总容量(系脑部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了CT扫描。扫描结果还能发现是否存在有白质病变,即与血管功能失调有关的脑部神经突触损坏。最终结果证实,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痴呆症患者的平均颅内脑容量都比认知正常者小得多。专家们分析说,这很可能是由于容量较大的大脑拥有能够推迟发病的“备用”脑容量。此外,一旦不幸发病,则脑容量越小,痴呆症症状便越严重。不过,携带痴呆症相关基因突变者与未携带者的脑部大小却没有明显区别。
研究人员说,这是首次对老年人的脑部大小与痴呆症是否相关所作的专题研究。
老年痴呆的前兆:
记忆障碍: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语言障碍: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视觉空间技能障碍: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书写困难:因书写困难而导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如写信不能写清含义,这常常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特别是一些文化修养较好的老人。研究认为书写错误与远记忆障碍有关。
失认和失用:是人是指病人不能辨认物体,尽管此时对物体的触觉或视觉要素都能辨认;失用是指虽有正常的活动能力与主观愿望,但不能执行已经学会的有目的的行动。检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认很困难,有时难以将其失用和失认与由于失语、视空间技能障碍和遗忘所造成的后果区别开。
计算障碍:计算障碍常在老年痴呆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有所表现,如购物时不会算账或算错帐。计算障碍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由于视空间障碍(不能正确列算式),或因失语不理解算术作业要求,也可能是原发性计算不能。
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老年痴呆症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况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等。
精神障碍:精神症状在早期可表现为患者以自我为中心,狂躁,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情绪不易控制。
性格改变:性格改变在一部分患者中非常显著,多变的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变的越来越暴躁、固执。
行为改变,运动障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运动在早期常表现正常,疾病中期患者行为可见幼稚笨拙,常进行无效劳动,无目的劳动。
视力差的老年人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罹患老年痴呆症几率最高的是视力不佳且没有进行治疗的老人。如果老人在视力下降后主动就医并佩戴了眼镜的话,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就有所降低。
调查还发现,视力良好的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比视力欠佳的老人要低63%,而视力不好又没有就医的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是视力良好且每年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的老人的9倍。
那些虽然视力不佳,但每年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并接受眼部治疗的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几率相比视力良好的老人仅仅略有增加,但并不明显。
视力不佳与老年痴呆症有关联,而这项研究证明了视力不佳是在老人出现老年痴呆症前就存在的现象,因此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原因之一。视力不佳又不进行矫正的话,会影响老人进行散步、社交、运动等活动,而这些活动恰好又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良方。
虽然老年人视力退化是正常现象,但并不能对此坐视不理,而应该立刻就医,并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此外,斯提醒老人,一旦发现视力不好了,最好去咨询老年病学科的医生,因为白内障、黄斑病变和糖尿病都可能导致视力下降。
健康饮食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
据芬兰《赫尔辛基新闻》3日报道,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000人的饮食信息及他们的定期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健康饮食可使患痴呆症的风险最多降低约90%。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C、维生素B12及叶酸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记忆力。这些食物包括鱼类、蔬菜和水果等。咖啡也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功效。与少喝或不喝咖啡的人相比,中年时每天喝3至5杯咖啡的人在老年时患痴呆症的风险也相对较低。而含较多动物性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食品则会提高人们患痴呆症的风险。
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玛丽奥·埃斯凯利宁指出,上述发现证实,健康饮食有益于大脑健康,也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中老年吸烟者易患老年痴呆
美国研究吸烟过多的中老年人患老年痴呆者明显增多。每天吸两包烟的人患老年痴呆几率要高157%,而且两者的关联不受种族、病变、高血压、高胆固醇、心脏病、中风或体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吸烟会造成大脑血小板凝结,从而导致血管性痴呆,还会造成氧化应激和炎症的现象,提高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容易感到心理压力的人更易患老年痴呆症
医学研究发现,容易感到心理压力的人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综合症(一种老年痴呆症)。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的研究发现,受忧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打击的人比心胸开阔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机会高出一倍。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调查了797名天主教修女、教士和神父,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5岁。研究结果显示,抗忧郁药可以减低患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风险。领导这项研究的威尔森博士说,感受压力的程度因人而异,不过每个人一生的感受压力程度大致维持不变。他认为,这个最新的发现很重要,因为有证据显示脑内很多受压力而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药物来制止,这些药物包括抗忧郁药。
研究人员检验了141人的大脑,他们都是在调查期间去世的,当中57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研究人员发现,不能承受压力的人并不像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病人那样经常出现烦忧迹象,脑内也没有蛋白质纠结的现象。研究人员因此排除了所谓压力大是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早期症状的说法。
老年宠物狗易患老年痴呆症
苏格兰牧羊犬宠物
狗狗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寿命不断延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身体会出现各样问题,行为也会变得有些古怪,也许,狗狗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狗狗会衰老
狗狗在进入老年期后,会有明显的变化,它们的精力明显衰退,对外界的反应也不再像壮年时那样灵敏,甚至动作的协调性也会变差,不同的犬种发生变化的时间不同,中大型犬在7岁后就开始衰老,而小型犬衰老的步伐相对要慢一些。
老年痴呆多发人群有哪些
1、饮食嗜好肥甘的人群。
饮食嗜好肥甘的人群易患痴呆症。研究发现,日本的饮食生活欧美化,认知障碍人群近年来有增无减。荷兰研究者的调查显示,欧美饮食多含肥甘之物,其所含大量的脂质、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会加大罹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
2、爱好吸烟、酗酒的人群。
适量喝酒对健康无大碍,但酗酒会导致体内酒精过多,肝脏来不及分解,影响到大脑血液循环,会加大日后罹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抽烟对健康有百害无一利,现有的研究表明,抽烟会令日后罹患该病的风险加大5倍。
3、患有代谢症候群的肥胖人群。
高热量会使人发胖,并容易患上代谢症候群,降低基础代谢,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容易引发三高症状,加大日后罹患认知障碍症风险。一项较新的调查显示,卡路里摄取量较高的那组人与摄取量较低的那组相比,罹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要高出约1.5倍。
4、不爱运动,懒散的人群。
平时懒散、不爱运动的人群,也是老年痴呆的高发人群。这类人每天都当周末来过,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蒙头大睡,生活节奏缺乏变化。
温馨提醒: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风险就越大,老年女性比男性痴呆比例更高,有痴呆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更大。所以老年痴呆需要提前做好预防,除了年龄因素以外,以上老年痴呆高发人群需要重视这块风险。
老年人吸烟易患老年痴呆症
有科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吸烟易患老年痴呆。与不吸烟的同龄人相比,每天吸两包烟的成年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几率要高157%,患血管性痴呆症的几率要高172%,而且两者之间的关联不受种族、性别、高血压、高胆固醇、心脏病、中风或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结论不适用于已戒烟或每天吸烟少于半包的成年人。
吸烟的危害特别的多,对于老年人来讲。吸烟会造成大脑血小板凝结,从而易导致血管性痴呆症。此外,吸烟还会造成氧化应激和炎症等现象,从而提高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
以上就是老年人吸烟易患老年痴呆的原因。老年人过多的吸烟会造成身体健康的损害,导致老年人患上很多的疾病。因此老年人最好远离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