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的诊断标准都有哪些呢
淋巴癌的诊断标准都有哪些呢
诊断淋巴癌之1、血液和骨髓检查: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有贫血,诊断淋巴癌的方法都有哪些呢?白细胞增多,以粒细胞为主,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是骨髓浸润的依据;非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晚期出现白血病样血象和骨髓象。
诊断淋巴癌之2、化验检查:化验检查也是检查淋巴癌的方法之一,淋巴癌活动期有血沉加快、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诊断淋巴癌之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包括浅表淋巴结检查,淋巴癌的诊断的方法都有哪些呢?纵膈与肺的检查,腹腔、盆腔淋巴结的检查,肝、脾的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等。
诊断淋巴癌之4、病理学检查:可以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有较大的、完整的淋巴结,可以作为切片、染色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法是淋巴癌诊断的金标准。
诊断淋巴癌之5、剖腹探查:这种方法一般不为患者所接受,当发热等待检查、临床高度怀疑淋巴癌、B超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但无体表淋巴结肿大可供活检时,为明确诊断也需要做剖腹探查,同时做脾切除并做活检。
肺癌诊断标准
诊断检查:
(一)病史采集要点
虽然大部分的肺癌只有在已经扩散的时候才产生症状,一些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癌症在肺里生长并且侵犯附近的组织。应警惕下列症状:长期干咳或有粘液痰,尤其是痰中带血时应予警惕,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青年人并不排除患肺癌的可能性。慢性咳嗽的患者,当咳嗽性质发生变化,或某一肺叶、肺段反复发生炎症时。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长期吸烟、慢性咳嗽和家族肿瘤病史、以及某些职业如接触放射性物质、石棉尘、制造重铬酸盐等的工作人员应列为重点普查人群,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肺结核”患者,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或X线检查发现肿块影进行性增大,有节段性肺炎或不张,肺门阴影增大,不规则偏心厚壁空洞者,应重视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肺癌扩散到其它器官可导致下列症状:骨痛;手或者脚无力或者麻木,头昏;皮肤或者眼睛变黄色(黄疸);体表肿块,由癌症扩散到皮肤、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所致;副癌综合征等。
(二)检查
1.体格检查要点
支气管肺癌在早期没有特殊的体征。癌肿长大引起支气管阻塞后可呈现相应的征象。对肺癌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时要全面细致,特别应注意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肝是否肿大等常见的转移病灶。另外需检查:
(1)局限性喘鸣音:为局限性哮呜音,多在吸气阶段出现,咳嗽后并不消失。
(2)声音嘶哑:淋巴结转移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时出现。
(3)上腔静脉综合征:肿瘤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颈、上肢水肿,上胸部静脉曲张并水肿,伴头晕、胸闷、气急等症状。
(4)Horner综合征:肺尖痛压迫或侵犯颈交感神经节时,出现患侧眼球凹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裂狭窄、患侧上半胸部皮肤温度升高、无汗等。
(5)肩臂疼痛:肺尖癌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出现该侧肩部上肢放射状疼痛。
(6)膈神经麻痹:膈神经受侵时出现气急胸闷,X线透视示膈肌矛盾运动。
(7)吞咽困难:纵隔淋巴节结肿大压迫食管所致,压迫气管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8)心包受侵:心包受侵时出现心包积液、气急、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
(9)胸膜转移:可见胸痛,癌性胸水等。
(10)肺癌转移:肺癌的血行转移常见部位依次是骨、肝、脑、肾、肾上腺、皮下组织等,另外肺癌内转移也较常见。临床随转移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症状、体征。
(11)肺外体征:常见有四肢关节疼痛或杵状指,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库欣病、男性乳房增生肥大、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精神异常等。88.9%~100%。
2.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X线检查虽尚未能显现肿块,但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
(一)胃癌早期诊断标准有哪些症状早期表现为上腹不适,约为80%患者有此表现,将近50%胃癌患者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晚期可出现乏力,腰背疼及梗阻后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肿瘤表面溃疡时出现呕血、黑便。
(二)胃癌早期诊断标准有哪些体征早期无特殊体征,晚期可见上腹肿块,直肠指诊可及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同时贫血、消瘦、腹水等恶液质表现。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胃癌早期诊断标准。
(三)胃癌早期诊断标准有哪些实验室检查早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大便潜血(+)。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
(四)胃癌早期诊断标准有哪些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检查准确率近80%。
(五)胃癌早期诊断标准有哪些纤维内窥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艾滋病这种全球性的传播疾病,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我们却了解甚少。要如何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患上了艾滋病,下面将教大家一些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HIV 感染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②临床表现:各期表现不同,见下述。③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 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 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二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三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①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或②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胞数
由此可见,处于不同时期的艾滋病患者有不同的诊断标准,艾滋病患者应该要准确判断自己处于哪一时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让疗效更显著。在此预祝患者们早日重获健康。
关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当我们了解了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时,我们该怎么及时的诊断出患者的患病与否呢?我们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来了解一下关于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和患病的分期有哪些,有助于我们了解艾滋病。
诊断标准
1.HIV 感染的诊断:①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②临床表现:各期表现不同,见下述。③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 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 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二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三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①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或②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胞数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我们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有了一个较深刻的了解,我们要在生活中的小细节诊断患者的症状,及时发现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性。在生活中,预防更有效于治疗。
怎么查出淋巴癌
肿瘤专家说淋巴癌是一种危害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疾病 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和身体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及时发现并治疗可以降低危害的发生,专家说要想早期治疗就必段得到诊断结果,那么诊断淋巴癌的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请肿瘤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淋巴癌诊断的五种方法】
1、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检查,纵膈与肺的检查,腹腔、盆腔淋巴结的检查,肝、脾的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等。
2、血液和骨髓检查
淋巴癌诊断,霍奇金淋巴癌患者常有贫血,白细胞增多,以粒细胞为主,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是骨髓浸润的依据;非霍奇金淋巴癌白细胞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晚期出现白血病样血象和骨髓象。
3、化验检查
淋巴癌活动期有血沉加快、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4、病理学检查
取肿大部位、较大的、完整的淋巴结,作切片、染色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法是淋巴癌诊断的金标准。
5、剖腹探查
一般不为患者接受,当发热待查、临床高度怀疑淋巴癌、B超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但无体表淋巴结肿大可供活检时,为明确诊断也需要做剖腹探查,同时做脾切除并做活检。
淋巴癌诊断的五种方法,以上做了具体的介绍,肿瘤医院专家说,在做以诊断时,一定要去专业正规的医院,以免发生误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如果您对淋巴癌还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专家。
男性艾滋病的检查诊断
艾滋病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艾滋病检查。艾滋病怎么检查?其诊断标准如下:
1、急性HIV感染期
诊断标准:患者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
(1)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如同性恋或异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性伴侣抗HIV抗体阳性;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与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HIV抗体阳性者所生的子女。
(2)实验室检查:HIV不同感染时期,实验室结果不同。周围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起病后下降,以后淋巴细胞总数上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CD4/CD8>1;感染初期HIV抗体阴性,2-3个月后,最长可达6个月HIV抗体阳性,在感染窗口期抗体阴性;少数人感染初期血液HIVp24抗原阳性。
2、无症状HIV感染期
流行病学史同急性HIV感染期,无任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抗HIV抗体阳性;或仅HIV抗体阳性。
3、艾滋病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HIV抗体阳性,加上下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或HIV抗体阳性,CD4+T淋巴细胞数<200/mm3。
鼻咽癌诊断标准
诊断检查
1.鼻咽镜
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及鼻咽顶后壁,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可见局部黏膜粗糙不平,有结节状及菜花状肿物,有的呈结节型、溃疡型或黏膜下型等不同临床类型。
2.颅底影像学检查
X线颅底拍片有助于了解骨质有无踊坏。CT扫描可显示鼻咽黏膜变化,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颇有帮助。
3.活检
对可疑病例及时施行活检,必要时可重复进行。对多次活检阴性、临床上又高度怀疑者,应行内镜检查,仔细检查可疑部位,对可疑部位在鼻内镜下行活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在间接或直接鼻咽镜下或自鼻腔采取活组织检查,仍是目前确定鼻咽癌的主要依据。
4.EB VCA/IgA血清滴度
可协助诊断,并可作为治疗后监测指标。血清EB病毒相关抗体VCA IgA、EA—IgA阳性且滴度较高。
诊断
首先在于思想重视,遇有上述症状者,应仔细检查鼻咽。对可疑病例须及时施行活检,必要时可重复进行。活检取材有经鼻腔和经口腔二种方法。细胞学涂片检查可发现早期溃疡浸润病变。由于鼻咽癌患者EB病毒抗体远较其他恶性肿瘤及正常人高,病毒壳抗原一免疫球蛋白A(VCA~IgA)抗体测定已渐被用为普查筛选本病及治疗后随访监视的手段。
鉴别诊断:
临床上,鼻咽癌可能被误诊为顼淋巴结核、何杰金氏病、三叉神经痛、非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应注意鉴别。应与鼻咽结核、鼻咽部恶性淋巴瘤相鉴别,鉴别依据为病理活检结果。
狂躁症应该如何诊断
狂躁症应该如何诊断,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躁狂状态的主要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那么狂躁症诊断的标准有什么呢?
一情绪高涨、思维联想显著加快、言语和活动增多、自夸自大、睡眠减少等是躁狂症诊断的标准症状。
二严重程度狂症诊断标准,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1.工作学习和家务劳动能力受损;
2.社交能力受损;
3.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三排除狂症诊断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躁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女性比男性多,多为急性起病。
前列腺癌诊断标准
1、早期无症状,体检时可发现前列腺硬结,质硬如石,表面不平。
2、晚期出现前列腺肥大的症状,如尿频、尿痛、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可能与同时伴有前列腺肥大有关。但此时行直肠指检可发现腺体质硬而与周围组织固定,活动性差,对临床诊断非常重要。也可出现转移症状如腰背部疼痛、血尿、伴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测定患者血清PSA水平可增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降低;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能增高。二者合并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
4、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但须与炎症或结石相鉴别。
5、核素骨扫描较X线拍片常能早期显示转移病灶。
6、CT或MRI检查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
7、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方法。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可见,在前列腺癌早期时,是没有什么症状的,我们一般不要辨别,但是那个时候也是最好治疗前列腺癌的时机,所以我们最好可以在早期就发现前列腺癌,这个通过体检还是可以检查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定期体检。
什么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呢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结直肠中存在成百上千的腺瘤性息肉,如果肠段不切除,必然进展为腺癌。诊断标准有:①100个或以上的结直肠腺瘤;基因胚系突变;③有FAP家族史或年轻患者发现任何数目的腺瘤。需进行FAP筛查的人群包括基因突变携带者,或父母患病、但未进行基因检测,或检测结果无信息的所有儿童,应当从10~15岁时开始进行乙状结肠或结肠镜检查。如在患者或家族中检测到基因突变,应当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决定需要筛查的亲属人群。一旦发现腺瘤,应当每年一次或二次进行结肠镜检查,直到合适时机进行结肠切除。无法进行基因诊断时,应当每1~2年进行内窥镜检测持续监测,直至40岁。如果FAP仍不明显,则应监测至癌的平均发病年龄。
膀胱癌诊断标准
诊断检查:
诊断中应准确估计膀胱癌潜在生长的实际情况及做出确切的临床分期,同时了解上尿路情况,以便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中年以上的患者,出现无痛血尿,尤其是终末血尿,不论有无膀胱刺激症状,都应怀疑有膀胱肿瘤的可能,必须做进一步的检查。
1.病史:患者可有吸烟史,长期接触芳香类物质史,或有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等病史。
2.体征:浸润癌晚期.在下腹部耻骨上区可触及肿块,坚硬,排尿后不消退。并发肾功能不全时可有下肢指凹性水肿,发生贫血时可有贫血外貌。
3.检查:
⑴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较早地发现膀胱癌。因尿液离心后可在高倍显微镜下检测出镜下血尿,再经其他检查后而确诊。
⑵尿脱落细胞检查:该检查阳性率较高,约85%的膀胱癌病人可呈阳性。
膀胱癌标记物:
——CEA:膀胱癌患者中,血浆和尿中,CEA明显上升。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膀胱癌患者,血浆和尿中CEA仅少量增加或不增加,尿路感染可影响CEA而山现假阳性。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据认为尿中FDP检查与尿流细胞检查对膀胱肿瘤的正确诊断率极高。
尿液流式细胞术(FCM):此术具有准确、客观、快速及重复性强的优点。一般肿瘤细胞核内DNA、非组蛋白以及胞质内RNA含量高于正常细胞,其增高程度与其恶性程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准确估计肿瘤恶性程度。
定量荧光图像分析:其敏感性高于传统的脱落细胞学检查和流式细胞术,尤其对低分级的肿瘤阳性率冉很大提高。
⑶膀胱镜检查:是确定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可以了解肿瘤的数目、部位、形态、大小、浸润情况,有无原位癌,并可取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性质。
⑷B超检查:可判断膀胱肿瘤的大小、位置、黏膜浸润程度,以及向膀胱腔内或腔外有否侵犯转移至前列腺、盆腔的情况,可对膀胱癌进行分期。但对直径为1cm以下的肿瘤诊断准确率较差。
⑸CT及MRl检查:是无创伤性的最准确的膀胱肿瘤分期方法。其对病变的分辨能力强,对了解膀胱肿瘤的范围,膀胱周围浸润及盆腔淋巴结受累情况有重要意义。
⑹膀胱造影:可见肿瘤性充盈缺损,膀胱壁有浸润时表现为僵直,失去弹性。
⑺静脉尿路造影:主要是了解上尿路有无肿瘤。
⑻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可快速定量分析细胞核酸含量,DNA含量或DNA陪体与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4.中医四诊合参亦有一定诊断意义。
1)膀胱湿热证:尿血、尿急、尿频、排尿时灼热疼痛,腰背酸痛、下肢浮肿;伴心烦口渴.夜寐不安,纳呆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鼓或弦数.
2).瘀血内阻证:血尿,或尿中夹血块、排尿困难或闭塞不通,小腹坠胀疼痛.并可触及肿块;舌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脉沉细。
3).瘀毒蕴结证:血尿,尿中夹血块、腐肉,尿有恶臭味,排尿困难或闭塞不通,小膜坠胀疼痛,并可触及肿块,舌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苔黄或黄腻.脉沉细或沉细数。
4).脾肾亏虚证:间歇性无痛性血尿,腰背酸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伴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双下肢浮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沉缓。
5).肝肾阴虚证:无痛性肉眼血尿,口干、口渴,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瘦.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6).阴虚火旺证:持续性肉眼血尿,色鲜红量多,口千舌燥、口渴欲饮水,午后潮热,有时高热不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瘦,大便干,舌质光红,无苔,脉细数。
鉴别诊断:
1.泌尿系结核
肾结核:常表现终末血尿,一般在长期进行性加重的尿频之后才出现血尿.尿量少,尿中有大量血细胞,并可找到结核杆菌。
膀胱结核:膀胱内结核性肉芽肿可误诊为肿瘤,结合症状,活组织检查及尿中找结核杆菌容易鉴别。
2.泌尿系结石
尿路结石:可引起血尿,尤其是肾绞痛发作,或体力劳动均可使血尿加重,血尿一般较轻,且常伴病侧疼痛。
膀胱结石:可有尿线中断和排尿终末疼痛加重,血尿滴沥,合并感染可有膀胱刺激征。
3.非特异性膀胱炎:本病多为已婚女性,血尿突然发生,伴高热.尿频、尿急、尿灼痛。血尿为终末加重,一般在膀胱刺激症状以后出现。其特点为病程短,突然发病,及时治疗能根快痊愈。
4.放射性膀胱炎:盆腔脏器肿瘤放射治疗后可发生放射性膀胱炎伴严重血尿,一般在照射后2年以内,亦可经过10~30年才出现无痛性血尿,有时尚可见到放射性肉芽肿,形状酷似肿瘤,此时应详细询问病史或取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5.前列腺癌:晚期前列腺癌侵入膀胱,在膀胱镜检查时难与膀胱癌鉴别,但前列腺癌常先有排尿困难,以后才有血尿,结合直肠指诊和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6.子宫颈癌:子宫颈癌侵入膀胱者不少见,但多数病史中先有阴道流血,膀胱镜检查酷似膀胱浸润性癌,配合阴道检查即可鉴别。
7.此外尚有一些内科疾病如肾炎、出血性疾病、保泰松等药物反应可以有血尿,结合病史及其他症状不难鉴别。
淋巴肿瘤的诊断标准
一、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首发症状、淋巴结肿大出现的时间与以后的增大速度、有无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皮肤搔痒、消瘦等,非何杰金淋巴肿瘤应询问有无消化道症状等。
二、体征,全身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皮肤及附件有否侵犯,应注意咽淋巴环、乳腺、睾丸等有否侵犯。其他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气管受压,上腔静脉综合症等。
三、特殊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小板计数、血沉率等。淋巴肿瘤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血化学检查,包括尿素氮、非蛋白氮、肌酐、硷性磷酸酶、总蛋白与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及转肽酶等测定。血清免球蛋白检查。尿常规检查。髂骨穿刺涂片或活检。放射学检查,胸部正侧位x线片及双下肢淋巴造影。病理学检查:淋巴结、皮肤活检及必要时肝脏穿刺活检。细胞免疫检查:E玫瑰花结、淋巴细胞转化、巨噬细胞试验、皮肤试验等。腹部B超或CT扫描、MRI及胃肠钡餐透视等。开腹探查只在选择病例中进行,尤其对非何杰金淋巴肿瘤更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