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
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
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毒除侵犯肝脏外,还可侵犯其他器官,如HBV标志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等组织中找到,常见并发症有关节炎(12%~27%),肾小球肾炎(26.5%),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及电镜检查,发现关节滑膜上有HBV颗粒,血清HBsAg持续阳性的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活检肾小球组织中曾发现有HBcAg沉积。
本院对18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作肾穿刺检查,发现肾内有HBcAg沉积者33例(18.3%),并发结节性多动脉炎者的病变血管壁上可见HBcAg,IgG,IgM,C3等组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少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视,少数患者可后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病毒性肝炎不等同于肝炎
生活中好多人存在误区,以为肝炎就是病毒性肝炎,因此对肝炎患者避之唯恐不及,生怕自己被传染,其实不然。
病毒性肝炎与肝炎并不是一码事。所谓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其特点为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及发病率高。目前已知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近年又发现己型、庚型等肝炎。这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普遍。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泛指肝脏发炎,造成肝脏炎症的除肝炎病毒外还有其他许多原因。其中一些是由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及某些原虫和寄生虫的感染引起的。另外,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比如氯丙嗪、四环素、砷及四氯化碳等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不仅如此,酗酒也可以造成肝脏的损伤而引发炎症。但是这些原因造成的肝炎都不具有传染性。
总之,肝炎是一个总称,包括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炎,然而由于人们对其不甚了解,错把病毒性肝炎认为就是肝炎,因此对肝炎充满恐慌,尤其是对肝炎患者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困惑,这是不对的,因为病毒性肝炎不等同于肝炎。
慢性肝炎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1、对肝脏的损害
急、慢性肝炎患者,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
2、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侵害
现已证实,急慢性肝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如乙肝病毒标志亦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找到。因此病毒性急慢性肝炎还有一个危害性,即是肝外组织的并发症,如关节炎,肾小球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较少见的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等,发生肝外并发症以乙型肝炎多见。
3、对患者心理的伤害
慢性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无论是急慢性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求职、升学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因此,无论是急慢性肝炎发病者还是病毒携带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彻底地治疗,绝不能对急慢性肝炎掉以轻心,也不能认为急慢性肝炎病毒终身携带而不会发生病变。
专家提醒,慢性肝炎或急性肝炎的产生都是对生命的一种威胁,面对这种威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是关键。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原因有哪些
1.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2.化学毒物:苯及其衍化物和再障关系已为许多实验研究所肯定,苯进入人体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组织,慢性苯中毒时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是其代谢产物所致,后者可作用于造血祖细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能损害染色体。
3.电离辐射:X线、γ线或中子可穿过或进入细胞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长期超允许量放射线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障。
4.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和再障的关系已较肯定,称为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引起再障的肝炎类型至今尚未肯定,多为血清学阴性肝炎所致。
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肝脏所含脂肪,正常人占肝重的3%。5%,超过5%即形成脂肪肝,甚至可达50%。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脂肪肝,与肝脏利用脂肪的能力低下有关,同时驱脂因素缺乏而使脂肪外移减少。在此基础上,加上治疗肝炎时长期大量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采用高热量高糖饮食及过分限制体力活动,终至并发脂肪肝。
病毒性肝炎并发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数为原有的肝炎症状加重,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有的病人因肝体积增大,肝包膜伸张而肝区疼痛加重,患者往往易被误认为是肝炎本身恶化,因而更加限制活动,增加营养;由于体重增加,脂肪肝加重,肝区疼痛反而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超声波和抽血检查有助于发现肝炎合并脂肪肝。一般情况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抽血检查可发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溴磺酞钠潴留增加,血中甘油三脂偏高。b型超声波检查可表现为肝实质反射波呈前部增强而底部减弱。
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经过了上述几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有个了解,同时无论是何种的肝病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减轻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肝炎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
1、甲型病毒性肝炎:这种肝炎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会有很多影响,大家在得了甲型病毒性肝炎后,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畏寒、发热、腹泻、疲倦、肝功能异常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感冒,而且甲肝容易爆发或大范围传染。
2、乙型病毒性肝炎:大家在得了这类肝炎后,患者如果不早日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肝细胞不断坏死的情况,损害肝脏正常结构,使人体的机制处于非正常状态,最后变成肝硬化,并出现肝腹水、引起肝脾肿大等并发症,继而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大家知道肝炎会带来什么危害后,要及时对这种疾病进行正规的治疗。
3、丙型病毒性肝炎:大家在得了这种类型的肝炎后,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持续性的破坏。刚开始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及时诊治,将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
4、丁型病毒性肝炎:这种肝炎也会对患者的健康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人们在感染丁型病毒性肝炎后,会严重影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健康,因为这种病毒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后,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容易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
肝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如何预防肝硬化
肝硬化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就是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肝炎,因此预防本病首先要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并注意饮食,节制饮酒,加强劳动保健。此外,避免各种慢性化学中毒也是一项积极的预防措施。
肝病的危害
1、甲肝对肝脏的损害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甲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很少。但急性乙肝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国内报告一组1357例急性乙肝,经2-10年随访,发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为16%和2%,约0.6%发生肝癌。丙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者更高,约26%-55%,现已证实有些肝硬化和肝癌是由丙肝演变而来。故乙肝和丙肝的危害性很大,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由慢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
2、甲肝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侵害现已证实,肝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如乙肝病毒标志亦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找到。因此病毒性肝炎还有一个危害性,即是肝外组织的并发症,如关节炎,肾小球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较少见的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等。发生肝外并发症以乙型肝炎多见。
3、甲肝对患者心理的伤害病毒性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无论是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求职、升学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因此,无论是肝炎发病者还是病毒携带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彻底地治疗,绝不能对肝炎掉以轻心,也不能认为肝炎病毒终身携带而不会发生病变。
肝病有什么并发症
1、甲肝对肝脏的损害:
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甲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很少。但急性乙肝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国内报告一组1357例急性乙肝,经2-10年随访,发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为16%和2%,约0.6%发生肝癌。丙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者更高,约26%-55%,现已证实有些肝硬化和肝癌是由丙肝演变而来。故乙肝和丙肝的危害性很大,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由慢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
2、甲肝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侵害:
现已证实,肝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如乙肝病毒标志亦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找到。因此病毒性肝炎还有一个危害性,即是肝外组织的并发症,如关节炎,肾小球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较少见的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等。发生肝外并发症以乙型肝炎多见。
3、甲肝对患者心理的伤害:
病毒性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无论是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求职、升学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因此,无论是肝炎发病者还是病毒携带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彻底地治疗,绝不能对肝炎掉以轻心,也不能认为肝炎病毒终身携带而不会发生病变。
哪些常见的因素引起慢性肝炎
原因一、病毒感染::由多种肝炎病毒病因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原因二、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功能越强,慢性化的几率越低。如肾移植、肿瘤、艾滋病、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变为慢性肝炎,因为这些病人的免疫机能都比较低下;乙肝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常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易使急性肝炎转为慢性。
原因三、酗酒::酒精能够引起肝炎。主要是由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醇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
原因四、既往有其他肝炎或肝病者,或有并发症者,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不仅容易赚慢,而且预后较差。如原有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或并发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疟疾、结核病、溃疡病、糖尿病等。
原因五、药物或化学毒物:很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武汉感染科刘黎医生举例说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上的几点,紧可能的避免感染慢性肝炎,要正确的心态对待肝炎疾病,肝炎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病情,早日康复。
慢性肝炎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慢性肝炎并发症较普遍,如慢性胆囊炎、肝性糖尿病、乙肝相关性肾病等。控制肝病稳定,有助于并发症的稳定。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当存在诱因如患者过度劳累、大量饮酒或者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时,可以出现病情急剧加重,发展成为慢性重型肝炎。
此外,如果慢性肝炎病情逐渐发展,会发展成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与肝硬化均是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病情严重的话甚至有生命危险,但不是慢性肝炎严格意义上的并发症。
病毒性肝炎有什么并发症
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毒除侵犯肝脏外,还可侵犯其他器官,如HBV标志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等组织中找到,常见并发症有关节炎(12%~27%),肾小球肾炎(26.5%),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及电镜检查,发现关节滑膜上有HBV颗粒,血清HBsAg持续阳性的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活检肾小球组织中曾发现有HBcAg沉积,本院对18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作肾穿刺检查,发现肾内有HBcAg沉积者33例(18.3%),并发结节性多动脉炎者的病变血管壁上可见HBcAg,IgG,IgM,C3等组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少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视,少数患者可后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肝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1、甲肝对肝脏的损害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 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甲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很少。
但急性乙肝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国内报告一组1357例急性乙肝,经2-10年随访,发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为16%和2%,约0.6%发生肝癌。丙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者更高,约26%-55%,现已证实有些肝硬化和肝癌是由丙肝演变而来。故乙肝和丙肝的危害性很大,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由慢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
2、甲肝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侵害现已证实,肝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如乙肝病毒标志亦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找到。因此病毒性肝炎还有一个危害性,即是肝外组织的并发症,如关节炎,肾小球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较少见的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等。发生肝外并发症以乙型肝炎多见。
3、甲肝对患者心理的伤害病毒性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无论是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求职、升学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因此,无论是肝炎发病者还是病毒携带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彻底地治疗,绝不能对肝炎掉以轻心,也不能认为肝炎病毒终身携带而不会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