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介绍
韭菜的介绍
韭菜属百合科植物韭的叶,多年生宿根蔬菜。
原产东亚,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尤以东北所产者品质较佳。非菜的种类可分为叶用、花用和花叶兼用三种。叶用韭菜的叶片较宽而柔软,抽苔少,以食叶为主。花韭的叶片短小而硬,抽花苔较多,以采花茎为主,花叶兼用种的花叶均佳,我国栽培的以此类占多数。
由于叶型的不同又可分为宽叶韭与细叶韭两种。宽叶韭,性耐寒,又名口韭,在北方栽培的较多。叶宽而柔软,叶色淡绿,纤维少,品质优,但香味不及细叶韭;细叶韭,性耐热,多在南方栽培。叶片狭小而长,色深绿,纤维较多,富有香味。温室避光栽培的韭菜又称韭黄,其根圆,白色,叶呈淡黄色,微带土味,叶嫩柔软,但不如韭菜清香。
韭菜,在北方是过年包饺子的主角。其颜色碧绿、味道浓郁,无论用于制作荤菜还是素菜,都十分提味。
韭菜的介绍
韭菜,又名起阳草、草钟乳、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45cm,具有特殊强烈的气味。
韭菜的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可入药。
韭菜具有补肾、健胃、提神 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不但如此,韭菜还有很多名字。
韭菜还叫草钟乳、起阳草、长生草,又称扁菜。
韭菜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韭菜适应性强,抗寒耐热,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栽培。
南方不少地区可常年生产,北方冬季地上部分虽然 枯死,地下部进入休眠,春天表土解冻后萌发生长。
油菜介绍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芸苔、寒菜、胡菜、苦菜、苔芥、青菜。茎圆柱形, 多分枝。叶互生。总状花序,花黄色鲜,开花期长,蜜腺发达。结长角果,种子球形,有红、黄、黑等颜色,含油率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五十。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南北广为栽培,四季均有供产。质地脆嫩,略有苦味。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为33%~50%。自1995年以来,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年产菜籽近1000万吨,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40%~45%(不含大豆);同时还生产约600万吨的菜籽饼粕。
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40%,菜籽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其赖氨酸含量与大豆相当,而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则高于大豆蛋白质,是我国有待开发利用的最大宗优质饲用蛋白源。油菜除用作榨取食用油和饲料之外,在食品工业中还可制作人造奶油、人造蛋白。还在冶金、机械、橡胶、化工、油漆、纺织、制皂、造纸、皮革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苦荬菜介绍
【出处】出自《嘉佑本草》。
【拼音名】Kǔ Mǎi Cài
【英文名】Herb of Denticulate Ixeis
【别名】苦荬、老鹳菜、盘儿草、鸭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黄花菜、苦碟子、苦丁菜、败酱草、墓头回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xeris denticulata (Houtt.) Stebb. [Lactuca denticulata (Houtt.) Maxim.]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苦荬菜 多年生草,高30-80cm。全株无毛。茎直立,多分枝,紫红色。基生叶丛生,花期枯萎,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急尖,基部渐窄成柄,边缘波状齿裂或羽状分裂,裂片边缘具细锯齿;茎生叶互生,舌状卵形,无柄,长4-8cm,宽1-4cm,先端急尖,基部微抱茎,耳状,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具细梗;总苞长约7mm,外层总苞片小,长约1mm,内层总苞片5,条状披针形;花全为舌状花,黄色,长6-9mm,舌片长4-6mm,先端5齿裂。瘦果黑褐色,纺锤形,稍扁平,长1-2mm,喙长约0.8mm,冠毛白以。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的山坡、田野、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长约50cm。茎呈圆柱形,直径1-4mm,多分枝,光滑无毛,有纵棱;表面紫红郄至青紫色;质硬而脆,断面髓部呈白色。叶皱缩,完整者展开后呈舌状卵形,长4-8cm,宽1-4cm,先端急尖,基部耳门面,微抱茎,边缘具不规则锯齿,无毛,表面黄绿色。头状花序着生枝顶,黄色,冠毛白以;总苞圆筒形。果产纺锤形或圆形,稍扁平。气微,味苦、微酸涩。
以身干、无杂质、无泥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薄壁细胞类圆形,3-5列,内含叶绿全,棱脊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束间形成层明显,每个维管豆的木质部间有纤维束相连,纤维多角形,壁厚,木化;木质部导管2-5个呈半径向排列,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均木化。髓部由大型薄壁细胞组成,中央呈空洞。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呈波状弯曲,无气孔或罕见不定式气孔;下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壁较平直,气孔不定式,众多。上下表皮均无毛茸。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滤过,滤液用石油醚20ml萃取。乙醇液及石油醚分别进行下列试验:①取乙醇液1ml,加镁粉少许,再滴入浓盐酸数滴,呈红色。(检查黄酮类)②取乙醇液1ml,加盐酸羟胺醇液5滴及氢氧化钠醇液10滴,水浴加温数分钟,冷后用盐酸使成弱酸性,加1%氢氧化钠50ml,回流1h,分取石油醚层蒸干,加1ml冰乙酸使其深解,再加1ml,醋酐,沿试管壁渐渐滴入5-10滴浓硫酸,两液交界面呈红棕色,混匀后呈浓红棕色。(检查甾萜)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疖亲毒;乳痈;咽喉肿痛;黄疸;痢疾;淋证;带下;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用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搽;煎水洗或漱。
【各家论述】
1.《嘉佑本草》:治面目黄,强力止困,敷蛇虫咬。又汁敷疔肿,即根出。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治无名肿毒,乳痈,疖肿。
3.《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清凉解毒,消痈散结。治毒蛇咬伤,肺痈,疖肿,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菠菜介绍
菠菜属藜科一年生成二年生蔬菜。它原名叫做“菠薐菜”,因其当中的“薐”字难认不方便,简成两个字了。古代中国人称之为“红嘴绿鹦哥”,又称菠薐 、波斯草、赤根菜、鹦鹉菜、鼠根菜、角菜。以叶片及嫩茎供食用。原产波斯,唐期传入中国,现各地均有栽培,是一种常年供应市场的绿叶蔬菜。菠菜按叶形可分为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尖叶型,叶片呈箭头型,叶柄长而叶肉较薄,根粗大而含糖分多,品质佳,秋、冬毯子菠菜属此类型。圆叶型,叶片呈圆形,卵圆形成椭圆形,叶大肉肥厚,叶柄短阔,草酸含量高,春、夏季菠菜多属此类型。
菠菜属耐寒性蔬菜,长日照植物。生长过程中需水较多,土壤有效含水量为70%~80%,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时生长旺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pH7~8为宜。对氮肥需求较多,磷肥、钾肥次之。春秋两季均可播种。而以秋播为主,生长期约60天。中国北方也有冬季播种 、来春收获的 ,俗称埋头菠菜。条播或撒播均可。菠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等。耐寒不耐热的蔬菜,气温超过25℃即生长不良,品质较差,若利用夏季菠菜高效栽培技术,6~7月份也可种植,8~9月份即可上市供应,经济效益极高。
野苋菜介绍
为苋科一年生草木植物苋的茎叶,其嫩苗和嫩茎叶可食用。苋菜原本是一种野菜,近几年才摆上餐桌。有的地区把苋菜称为“长寿菜”。因其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都是易被人体吸收的重要物质。同时对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加快骨折愈合,减肥排毒,防止便秘和贫血患者、临产孕妇的绝佳美食。生于田野、路旁、村边。 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夏、秋采收全草或根,鲜用或晒干;秋季果熟时采收种子,可做中药用。
芝麻菜介绍
“芝麻菜”是我国蔬菜专家从地方品种中筛选出来的稀特蔬菜。其直根发达,根系入土深,成株株高30~40cm,茎圆形、上有细茸毛,茎粗0.2—0.4cm,叶羽状深裂,叶缘波状,叶长10一15cm,宽5-8 cm,叶柄长5~7cm,花黄色,花瓣上有黑色纵条纹,角果。芝麻菜喜温暖冷凉湿润气候,抗盐碱、耐旱涝、耐寒性较强。可食部分为柔嫩的茎叶和花蕾,微苦,鲜叶汁具有芝麻香味。适合炒食、煮汤、凉拌或佐小米饭沾酱吃。亩产2000~3000kg。
介绍四种韭菜食法
1、韭菜粥
鲜韭菜50克,韭菜籽10克(研细末),粳米100克,细盐少许。先煮粳米为粥,待粥快熟时加入韭菜(洗净切断)或韭菜籽末、细盐,稍煮片刻即成。功能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
2、韭菜炒鸡蛋
新鲜韭菜100克,洗净切碎,鸡蛋3只(去壳),同切碎之韭菜捣匀,用素油、食盐同炒至熟佐食。功能温中养血,温肾暖腰膝,壮阳。
3、韭菜炒鲜虾
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炒熟佐餐。功能补肾益精,壮阳疗痿。本品燥热助火,体壮阳盛者忌食。
4、韭姜牛奶
韭菜250克,生姜25克,洗净切碎捣烂,以洁净之纱布绞取汁,放入锅内,再兑入牛奶250克,加热煮沸,趁热食用。功能温中下气,和胃止呕。
但是,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一般来说,胃虚有热、下部有火、消化不良者,皆不宜吃韭菜。
空心菜介绍
蕹菜,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名空心菜。以绿叶和嫩茎供食用。原产中国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东南亚。华南、华中、华东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是夏秋季的重要蔬菜。 根系浅,主根上着生四排侧根,再生力强。茎蔓性,中空、绿色、浅绿色或带紫红色。茎节易生不定根,可用扦插繁殖。叶互生,有宽卵形、长卵形、短披针形和长披针形等。单生花或聚伞花序腋生、白色或带紫色。蒴果,卵形,含种子2~4粒。种子近圆形,黑褐色,皮厚,较坚实,每克种子20~30粒。
蕹菜耐热,喜湿润。20℃以下生长慢,30℃左右迅速生长,能忍受40℃左右的高温。光照充足、空气和土壤湿度高时易发根,且茎叶生长良好。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生长势强。春季繁殖,夏秋收获。蕹菜须根系,根浅,再生力强。旱生类型茎节短,茎扁圆或近圆,中空,浓绿至浅绿。水生类型节间长,节上易生不定根,适于扦插繁殖。子叶对生,马蹄形,真叶互生,长卵形,圳心脏形或披针形,全缘,叶面光滑,浓绿,具叶柄。聚伞花序,1至数花,花冠漏斗状,完全花,白或浅紫色。子房二室。蒴果,含2--4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皮厚,黑褐色,千粒重32克--37克。蕹菜性喜温暖温润,耐光,耐肥。生长势强,最大特点是耐涝抗高温。在15℃--40℃条件下均能生长,耐连作。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广,无论旱地水田,沟边地角都可栽植。夏季炎热高温仍能生长,但不耐寒,遇霜茎叶枯死,高温无地区可终年栽培。蕹菜属高温短日照作物,在江淮流域子蕹能开化结籽。而藤蕹对短日照要求严格,在江淮流域不能开花结籽,只能用无性繁殖。抗性强,产量高。主要病害有白锈病等。
黄心菜介绍
黄心菜又名卷窝菜,在信阳栽培历史悠久,属豫南特色蔬菜。叶片圆形呈麻窝状,外叶绿色塌地,心叶蛋黄色,叶尖向外翻卷,叶肥厚细嫩。纤维少,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保鲜时间长,耐贮运。病虫害少,适合生产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黄心菜食用方法多,可炒、可烧、可煨汤;做菜无酸味,色泽鲜,品质佳,适口性强,风味独特。
韭菜的介绍
韭菜,一名起阳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分布在全国各地。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成分:含有挥发油及硫化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url]、维生素C等。
韭菜的概述 韭菜又名韭,山韭,丰本,扁菜,草钟乳,起阳草,长生韭,懒人菜,现代人还称之为蔬菜中的"VIAGRA",它以嫩叶和柔嫩的花茎,花,嫩籽等供人们食用。
韭菜原产于我国。据史书上面记载(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山海经》,"丹熏之山","北单之山"(今内蒙古),"崃山"(今四川),"鸡山"(今湖南或云南),"边春之山","视山"(未知),"其山多韭"。至今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方仍有野韭菜分布。经有关部门考察,野生韭菜几乎遍及全国,在青藏高原还有 大面积的野韭菜地。韭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很悠久,在《诗经》中既有"献羔祭韭"的诗句,由此可以证明韭菜在我国已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 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提出利用温室生产韭菜的技术。到了北宋时期已有韭黄生产。300余年前,我国农民已掌握利用风障畦进行韭菜覆盖栽培技术,至今,我国韭菜的品种资源,栽培技术均居世界前列。 韭菜于9世纪传入日本,后逐渐传入东亚各国,北至库页岛,朝鲜,南至越南,泰国,柬埔寨,东至美国的夏威夷等均有栽培.欧洲等国栽培较少.韭菜在我国的栽培区域极广,东至沿海,西至西北高原,东南至台湾,北至黑龙江,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栽培.所以韭菜是中国栽培地域最广的蔬菜之一,常年栽培面积占菜田总面积的5%~6%。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和蔬菜出口的发展,韭菜也正在走向国际市场。
莼菜介绍
莼菜为睡莲科植物药菜的嫩茎叶,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鲜美滑嫩,为珍贵蔬菜之一。莼菜原产于中国,现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非洲、大洋洲及北美洲各国。我国主产于浙江、江苏两省太湖流域,4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摘带有卷叶的嫩稍,以西湖莼菜最为著名。
莼菜自古被视为珍贵蔬菜,口感肥美滑嫩,富含氨基酸、阿拉伯糖、甘露糖、维生素等招牌营养素,深得人们喜爱。
枸杞菜介绍
枸杞叶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嫩茎叶。枸杞属灌木或大灌木, 叶互生或数片丛生;叶片卵状菱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6~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生于沟岸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边等处。野生和栽培均有。分布于华北、西北等地。其他地区也有栽培。
酸芥菜介绍
酸芥菜是选用新鲜的芥菜清洗、晾干腌制而成的,具有酸甜脆辣等口味特点。
酸芥菜的营养价值
酸芥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蔬菜的营养成份,富含维生素C,胺基酸,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钙、铁、钾、钠等营养物质。
酸芥菜的选购
看颜色:干净有光泽、没杂质的好;
闻:有乳酸发酵的香味。
酸芥菜的烹饪小技巧
酸芥菜可以炒、炖、做汤或是切丝拌着当咸菜吃。
鸡毛菜介绍
鸡毛菜是十字花科植物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的幼苗的俗称,此叫法以上海一带最为普遍。
鸡毛菜又名青菜、小白菜、上海青 ,是十字花科蔬菜大白菜的变种,为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最丰富的蔬菜之一,而且鸡毛菜是小白菜的嫩苗,口感和质地更为柔嫩,味道清香,是大众特别喜欢的一种蔬菜。
鸡毛菜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南方栽种最广,一年四季供应,春夏两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