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忌食易过敏食物
在艾灸期间,不要吃一些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海鲜、坚果、牛奶、芒果等食物,以免加重过敏现象。
2、不要过度抓挠
如果因抓挠患处,引发皮肤破溃有伤口的,是不能艾灸的,以免引起感染发炎,加重病情。
3、不宜艾灸的部位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4、以下情况不要艾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6、注意防火
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引发着火。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7、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8、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9、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10、注意施灸的顺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建议初次艾灸的经验不足的人宜先标记好艾灸的部位再进行艾灸或让专业的艾灸师操作。
肚脐眼可以天天艾灸吗 艾灸多久做一次
视具体情况而定。
做艾灸一般是身体有了不适去做治疗,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症状进行疗程治疗,按照医生设定的方案进行治疗即可,艾灸有温补阳气、散寒除湿等作用,做完艾灸后要注意身体保暖,艾灸结束后艾灸部位不要吹凉风,也不宜马上洗澡,以免受寒。
月经期间艾灸可以吗 经量少可以艾灸
艾灸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月经期间尽量较少,可以考虑艾灸,这样可以促进月经量,帮助排除体内淤阻的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所以,对于经量少的女性可以艾灸。
血瘀体质可以泡脚吗 血瘀气滞可以艾灸吗
可以。
艾灸是一项传统养生保健项目,进行艾灸后,有调理气血、祛湿、散寒等功效,血瘀气滞症状常用的改善方法是应用中药,进行活血祛瘀、疏肝理气、化瘀止痛的调理,艾灸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艾灸对于气滞血瘀是有用的。
有气滞血瘀症状的人群可以考虑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在这几个穴位上进行艾灸有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利于气滞血瘀症状的改善;艾叶,有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有气滞血瘀症状的人群进行艾灸可以驱除留置在体内的寒湿之气。
去湿气艾灸哪个穴位 艾灸关元穴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艾灸的烟雾对人体肺部有害吗 大汗淋漓者不能艾灸
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作用,期间身体会发热、出汗,也会有口渴的感觉,大汗淋漓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导致身体缺水、口干舌燥,建议休息30分钟到一小时后,待身体恢复平静,将身上的汗液擦干,多补充一些水分再来进行艾灸。
艾灸一年四季都可以灸吗
都可以。
艾灸不分季节性,要是在春天灸,可以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调摄作用。
而在夏天灸,有冬病夏治的作用,由于夏天的温度更高,有助于艾灸的药理功效更好的进入人体,缓解因为冬天寒气而引起的不适。
在秋天的时候,气温开始慢慢降下来,寒气开始来袭,做艾灸可以将体内的寒气排出,同时达到预防寒气的效果。
在冬天的时候,人体的阳气藏敛,这时候做艾灸有助于阳气藏敛,达到温养内脏预防疾病的功效,因此艾灸可以在不同的季节灸。
三伏天儿童艾灸 儿童可以三伏天艾灸吗
儿童可以艾灸。
艾灸是一项养生项目,男女老少皆可使用,所以,宝宝也是可以进行艾灸的,只要控制好频率就可以了,艾灸有改善体质的作用,对于身体虚弱的儿童来说,做艾灸还可以提升身体素质的作用。
艾灸对子宫有什么好处 艾灸对子宫的好处
艾灸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祛湿散寒,消肿散结的好处,女性经常艾灸能有效补充阳气,疏通经络,补充肾气,增强子宫功能,排病祛邪,很好的改善子宫问题,艾灸调理子宫问题经常灸以下九个穴位。
艾灸什么病人不能灸
艾灸有温补阳气的功效,因此不适合实证、热证、热性体质者,比如说有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喝水多、汗多、面红、舌质发红、舌苔厚腻发黄等症状者,以免加重上火等不良反应。
一般艾灸部位的皮肤需要是完整、没有受损的。因为艾灸的时候会通过艾柱加热刺激体表来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散寒的功效。如果有疱疹、红肿、充血、破溃、烧伤、烫伤等等,再被艾柱温热刺激到,容易加重皮肤的受损程度,或者导致伤口炎症加重,不利于受损皮肤的恢复,被艾灸者自己也会感觉比较痛苦。
艾灸有行气活血的作用,经期女性艾灸,容易导经血量更多,不利于健康。而孕妇也要避免艾灸这种活血的项目,还要少接触艾叶制品,以免引起宫缩等不良反应。
我的三年艾灸排病经验
因人而异。
艾灸是传统中医疗法,在三伏天在艾灸有冬病夏治、治未病的作用,做艾灸有效果后,坚持做三年,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改变,不过,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别人适合的未必适合你,具体的还是以实际情况为准,坚持一年后没有效果后就可以放弃了,去选择其他对症的治疗方式。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艾灸的时候,艾火的热力能透过肌层,向下行气,所以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对风湿,痛经,闭经,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有疗效。
什么是艾灸
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盆血、乳少、闭经等证。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泡泻、腹痛等。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等。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
常灸大信、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可提高人体抵抗力,增强抗病能力,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的作用。《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毒气不能着人”。
瘦的人不适合艾灸吗
艾灸有很好的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升阳举陷、预防保健的作用,您偏瘦的体质也可以进行艾灸的,不会因为身体偏瘦就不适合艾灸的。艾灸的禁忌是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传染病、高热、昏迷及身体极度衰竭的情况不适合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