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检查口腔健康
自我检查口腔健康
1、刷牙时刷毛是否粘有血迹,咀嚼食物时食物上是否有血迹,可判断是否患有牙龈炎;
2、照镜子看看牙龈的健康情况,如果有牙龈红肿,并伴随出血现象,可判断有牙龈炎;
3、口腔有较大的口气或口臭,可判断可能有牙周炎;
4、对着镜子看到有蛀牙,说明口腔环境不容乐观;
5、有牙痛,可判断可能是牙龈炎、牙髓炎或牙周炎的症状;
6、对冷热刺激食物有酸疼的反应,说明牙齿出现过敏现象;
7、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可判断已发展到牙周炎;
8、可明显看到牙结石和牙渍,说明口腔清洁方面存在问题;
9、牙表面出现裂痕,缺乏光泽,说明牙齿开始出现釉质流失,牙齿出现矿化。
小儿口腔护理有什么误区
1.小儿用餐时间长与口臭无关。产生口臭与食物接触牙齿的时间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控制小儿用餐时间,并且养成按时、在指定的地方用餐的习惯,以确保口腔健康,从而预防口臭。
2.小儿无需刷牙、进食后喝点水就可以了。对于尚未萌牙且只吃奶的婴幼儿来说,可以通过饮水的方式清理口腔,然而当孩子长到18个月,就要使用牙刷刷牙,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教会正确的刷牙方法,顺便将舌头也揉捏若干次,据说可达到90%以上的清理效果。有舌裂或溃疡症状时,要加倍注意口腔护理,可用充分沾染牛奶的纱布,轻轻擦拭小儿舌面以及口腔各个角落。
3.在牙科照X光线,对小儿有害。牙科专用X光线器械,产生放射线极其有限。比起在空气或自然光照中得到的放射量还要少,因此在牙科医院通过X光线检查口腔状况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检查口腔溃疡
相信很多的人们都有过口腔溃疡疾病的经历,那样的滋味实在是非常的不好受的,当人们享受美食的时候,口腔溃疡的存在会扫了大家的兴质的,那么对于口腔溃疡疾病的存在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检查呢?
单纯性口腔溃疡,口腔视诊即可;如口腔溃疡病程长或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则还应检查原发疾病。
一、检查
单纯性口腔溃疡,口腔视诊即可;如口腔溃疡病程长或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则还应检查原发疾病。
二、鉴别
如何鉴别良性溃疡和恶性溃疡?
人的一生中,发生口腔溃疡的概率几乎为100%。良性口腔溃疡是指不会变癌的口腔溃疡,恶性口腔溃疡则相反。那么如何来区分良性口腔溃疡和恶性口腔溃疡呢?
根据溃疡愈合的时间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一般仅需数天至数周就可以愈合。恶性口腔溃疡则呈进行性发展,数月甚至一年多都不愈合。
根据溃疡面的形态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一般形态比较规则,呈圆形、椭圆形或线条形,边缘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溃疡面的基底部较平滑,触之柔软,疼痛明显。恶性口腔溃疡形态多不规则,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颗粒状,触之硬韧,和正常黏膜有明显的区别,疼痛不明显。
根据病程规律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经常反复发生。恶性口腔溃疡常不会复发,而一旦发病就迟迟不愈合。
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患者一般在应用消炎防腐类药物进行治疗后效果明显,愈合较快。恶性口腔溃疡患者若应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常不明显。
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患者较少出现全身症状,颈部淋巴结不肿大,或虽肿大但不硬、不粘连。恶性口腔溃疡患者则相反,可出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乏力等表现。
一分钟自测是否有口臭
口臭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口腔原因之外,还有全身疾病等原因。病因不同,气味也会有所差异。研究认为,硫化氢和甲硫醇是引起口源性口臭的主要物质。其中,生理性口臭患者硫化氢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成分。由牙周疾病引起的口臭,甲硫醇的浓度则明显增高,尤其是活动性牙周炎。一般来说,口源性口臭闻起来有硫化物的味道,味道不同于大众所认知的温泉硫磺味,而是类似臭鸡蛋味。非口源性或一些全身疾病导致口臭的主要物质是二甲基硫。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自我检查方法:
1. 双手捂住口鼻,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哈气,闻一下是否有异味。
2. 清洁手腕,用舌头轻舔手腕数秒,等液体风干后,闻闻有没有味道。
3. 用一次性的塑料小勺在舌背上轻刮几下,放到鼻前判断,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检查来源于舌头后部的口臭。
如果连续多次或长期都能自己检查出口臭,很可能已患有口腔或其他疾病,就要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了。口臭与口腔健康、全身健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所以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在口腔门诊中,有的患者常有意无意地用手遮住嘴巴,或侧过头去与别人交谈,心理负担非常重。这些患者虽然以口臭为主诉症状,但是在临床检查出的结果都基本是正常的。这些患者可能就是“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了,它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往往并无疾病。前者较轻,通常可以通过口腔卫生保健而缓解;后者较重,通常需要心理医生的辅助治疗。
目前临床上检查口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感官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感官法是从患者口中收集样本,由专业人员直接嗅辨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有口臭。感官法与自我检查法类似,只是专业人员是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医生。感官检测当时就可知道结果,过程简单,并且经验丰富的专业检查人员能够检查出多种原因产生的口臭。常用的检查口臭的仪器主要有气象色谱仪和硫化物检测仪,主要是检测口腔中可挥发性硫化物的浓度,这是导致大多数口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硫化氢、甲硫醇和二甲基硫,通过检测浓度值的高低进行诊断。
由于口臭多数是由口腔原因引起的,所以检查口臭首先要到口腔医疗机构,先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如果排除了口腔原因,口腔医生会将患者转诊到综合医院继续接受治疗。目前一部分口腔医院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口臭门诊。
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基础。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诊断口臭产生的原因,这些检查包括口臭浓度和成分的检查、口腔健康检查、舌苔的检查、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饮食习惯调查、生活习惯调查、病史调查、用药情况调查等。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对患者的口臭进行分类。针对生理性口臭患者,以进行专业性的口腔卫生指导为主,帮助患者形成正确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针对由于口腔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口臭患者,在进行口腔卫生指导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切断口臭产生的根源;而针对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患者,除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外,还会辅以心理辅导。另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指导患者使用含有对口臭有抑制作用的漱口液,这些对口源性口臭都有较好效果。
患者在检查前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如大蒜、洋葱、韭菜等,也不要用芳香味的化妆品,检查前两小时内尽量不要抽烟、喝酒、吃东西,这些都会干扰检查结果,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口臭健康护理小方法的介绍
一、在牙科照X光线,对小儿有害。牙科专用X光线器械,产生放射线极其有限。比起在空气或自然光照中得到的放射量还要少,因此在牙科医院通过X光线检查口腔状况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小儿用餐时间长与口臭无关。产生口臭与食物接触牙齿的时间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控制小儿用餐时间,并且养成按时、在指定的地方用餐的习惯,以确保口腔健康,从而预防口臭。
三、小儿无需刷牙、进食后喝点水就可以了。对于尚未萌牙且只吃奶的婴幼儿来说,可以通过饮水的方式清理口腔,然而当孩子长到18个月,就要使用牙刷刷牙,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教会正确的刷牙方法,顺便将舌头也揉捏若干次,据说可达到90%以上的清理效果。有舌裂或溃疡症状时,要加倍注意口腔护理,可用充分沾染牛奶的纱布,轻轻擦拭小儿舌面以及口腔各个角落。
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
最新调查显示,超过5000名受访者中有40%的人并不知道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相关;在最应重视的儿童健康指标中,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偏低;39%的家长只在孩子出现口腔不适时才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同时,82%的受访者没有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的习惯。近日,由国家卫计委和北京市卫计委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爱牙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国家卫计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强调,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并呼吁公众更加关注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教育须规范
在过去的一年,为更有效、规范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华口腔医学会设立了“规范化口腔健康教育材料和方法研究”项目,针对6个年龄组人群(孕妇和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中学生、成年人及老年人),收集、筛选、编制、推荐了一系列口腔健康教育材料,并汇集成教材免费送给参加活动的基层口腔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表示,未来5年,学会将重点关注口腔健康科普宣传工作,将组织、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方法、具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加以评价和推广;培训一批立足基层,惠及大众的口腔健康教育者,培养一批立足高校,掌握健康科普传播技能的口腔健康教育骨干,推出实践健康科普传播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口腔健康教育大家。
口腔疾病可防治
中华口腔医学会教授台保军强调,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还会造成患者社交困难和心理障碍等;孕妇口腔感染是早产和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口腔疾病还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精神压力等。维护口腔健康有益于防控全身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高学军指出,口腔健康关系着全身健康,同时也呵护着全家幸福。口腔疾病是可防可治的,防控口腔疾病需要个人口腔维护和专业维护相结合。个人口腔维护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检查等。专业口腔维护包括局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以及定期洗牙等。同样,定期检查、及早防治,是口腔健康的关键。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儿童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要生小二子这些事情不能忘
1.“三大检查”
一是检查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能够在妈妈们怀孕之前,就检查出是否有未长出的智齿,是否患有牙周炎等等。如果怀孕之前没有这项检查,在怀孕的时候因为智齿疼痛需要拔牙,那么久会很容易引起感染,对孕妇以及腹中胎儿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是心态的检查,在生二胎之前要有很好的心态,大部分女人生二胎的年纪是工作生活压力最大的年纪,压力太大是不适合生二胎的。所以,在准备生二胎之后,要放松自己的心态,远离压力,学会自我调节,有条件的还可以出门旅游度假,放松放松自己的心情。
三是自己生活习惯的检查,既然决定要生二胎,就要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说熬夜、吸烟酗酒、长时间不运动、挑食导致的营养不均衡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
2.饮食
大部分生二胎的女性都在30岁左右,所以在备孕期间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建议多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且能量高的食物。平时水果蔬菜不能停,不仅可以补充身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可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3.生活作息
平时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过于疲惫。不要因为自己有过生孩子的经验就独自一个人行动,如果有意外发生,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有不舒服的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能耽搁。平时也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一般这些地方细菌比较多,非常不利于孕妈妈的身体健康。
此外,既然决定要生二胎了,那么老大与老二的相处问题也要考虑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宝宝接受弟弟妹妹。以上就是生二胎的一些注意事项,相信各位爸爸妈妈们看完之后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臭鸡蛋味口臭是口腔卫生不洁
如果连续多次或长期都能自己检查出口臭,很可能已患有口腔或其他疾病,就要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了。口臭与口腔健康、全身健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所以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在口腔门诊中,有的患者常有意无意地用手遮住嘴巴,或侧过头去与别人交谈,心理负担非常重。这些患者虽然以口臭为主诉症状,但是在临床检查出的结果都基本是正常的。这些患者可能就是“假性口臭”和“口臭恐惧症”了,它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往往并无疾病。前者较轻,通常可以通过口腔卫生保健而缓解;后者较重,通常需要心理医生的辅助治疗。
目前临床上检查口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感官检测法和仪器检测法。感官法是从患者口中收集样本,由专业人员直接嗅辨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有口臭。感官法与自我检查法类似,只是专业人员是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医生。感官检测当时就可知道结果,过程简单,并且经验丰富的专业检查人员能够检查出多种原因产生的口臭。常用的检查口臭的仪器主要有气象色谱仪和硫化物检测仪,主要是检测口腔中可挥发性硫化物的浓度,这是导致大多数口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硫化氢、甲硫醇和二甲基硫,通过检测浓度值的高低进行诊断。
由于口臭多数是由口腔原因引起的,所以检查口臭首先要到口腔医疗机构,先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如果排除了口腔原因,口腔医生会将患者转诊到综合医院继续接受治疗。目前一部分口腔医院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口臭门诊。
怎样判断口腔癌
口腔癌是生活中多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它的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有时会危及患者朋友们的生命。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自我检查,发现此病的病症,及早的就诊治疗。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检查呢?
1.检查面部与颈部:在检查颈部时,要尽量向后仰头,查看下颌骨区和颈部有无异常;再用手分别触摸左右两侧的颈部和下颌骨区,试试两侧感觉有无不同。
2.检查唇部:先用眼睛观察上下嘴唇的外侧,再用手触摸。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向下拉开下嘴唇检查内侧,最后查上嘴唇内侧。
3.检查牙龈:拉开口唇检查牙龈,并用食指触摸,看是否与上次检查时一样。
4.检查颊部:轻闭嘴,将拇指与食指放在嘴角向外拉开,用眼睛观察,同时用手触摸侧颊部,看有无异常。
5.检查舌癌:伸出舌头,用手垫上纱布抓住舌头,观察与触摸舌面,并分别向左右方牵拉舌头,观察舌两侧。
6.检查舌底:将舌尽量上抬抵住膊部,观察与触摸舌底,检查是否异常。
7.检查咽部与上腭:发“啊”音,在光亮处观察咽部;然后头部稍向后仰,观察并触摸上腭部。
本文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如何自我检查口腔癌,现在大家知道了应该如何检查口腔癌的发病,当各位朋友发现口腔有异常时,请去医院要求专业的医生帮忙检查,以免自己错误的判断,担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