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弱视 按摩

弱视 按摩

弱视的发病原因。斜视性弱视,患者有过斜视或有斜视,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弱视的程度越深;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两只眼睛不同视,所以两只眼睛的视网膜呈现的大小以及清晰度都不相同,造成的屈光差,导致斜视;其他原因有屈光不正性弱视废用性弱视,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等。

弱视的发病症状。典型症状是器质性弱视,大量饮酒后突然视力减退,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剥夺性弱视,读小字和辨色困难等;表现是视力和屈光异常,有拥挤现象,导致分度困难,并且只有幼儿会有弱视发生。

弱视的治疗方式。遮盖法,是治疗弱视的最有效并且是主要的方式;压抑疗法,利用过矫或者欠矫的镜片和每天使用阿托品来压抑主眼功能;视刺激疗法,通过反差强和空间频率等不同的条栅为刺激源来刺激弱视眼提高视力。

注意事项:

弱视的预防。在婴幼儿时期就要注意用眼卫生,教育小孩子注意用眼卫生,少年儿童正值生长育时期,应鼓励孩子多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神经衰弱按摩方法

忙碌的一天,让人疲惫不堪,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特别是面对巨大工作压力的人群,时刻紧绷的脑神经,很容易感到疲惫,易发神经衰弱等严重症状,需要注意及时休息,调整状态,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头部按摩仪来缓解。

头部按摩仪主要是通过针对众多穴位进行按摩,而每一个穴道与某些器官或身体状况息息相关,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改善新陈代谢,缓解疼痛和工作压力;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功效。换句话说,头部按摩仪以轻松的方式,使您获得最舒适的按摩快感和健康乐趣。

中医学认为:头是诸阳之会。清静之府、五脏六腑精华之血,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头又容易被邪气所侵袭,当头感受到各种内外邪气之后,或当完成紧张工作之余,都会出现头痛,疲乏、失眠等诸多症状,因此头部保健是极为重要的。

无论你在办公室还是家庭还是出游,都可以随时按摩和缓解疲劳酸痛,对头痛、工作疲劳、改善睡眠、提高记忆、缓解脑部疲劳、提供工作质量显著效果,让你作工思维更敏捷,办事效率更高,通过对大脑的保养,使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是送礼和白领,学生的最佳伴侣。

头部按摩对大脑有健康安神,聪耳明目的作用。按摩同时还能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摄氧量,有益于大脑皮质的功能调节,对益智健脑,增强记忆、缓解疲劳、消除紧张、焦虑,使大脑重新获得充足的经理和体力有益处,头部按摩,还对防止失眠、耳鸣、耳聋、目眩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头部的自我保健按摩,具有健脑宁神、开窍镇痛、聪耳明目的功效,对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有较好的保健治疗作用。不去洗发店洗头,在家一样可以享受到高级的按摩。

身体虚弱的按摩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先天性弱视的按摩方法

一、病人仰卧,医者站患儿头前(跟咱们做护理时一样哈)。

二、双手中指指腹分别依次压迫晴明穴、攒竹穴、鱼腰穴、太阳穴、承泣穴、四白穴,每个穴位压迫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6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6次。

三、再推拿上下眼脸各36次,再双手拇指指腹推拿眼周围,由内侧向外推拿按摩。

要求:双指推拿按摩时用力要均匀、柔和,用力要适当,缓慢,不能疼痛。

指压按摩晴明穴、攒竹穴(眉头内侧凹陷处)、鱼腰穴(眉毛中间)、太阳穴、承泣穴(眼正视位于瞳孔直下,眼眶下缘)、四白穴(承泣穴下一寸,凹陷处)。 方法:一、病人仰卧,医者站患儿头前(跟咱们做护理时一样哈)。

二、双手中指指腹分别依次压迫晴明穴、攒竹穴、鱼腰穴、太阳穴、承泣穴、四白穴,每个穴位压迫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6次,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36次。

三、再推拿上下眼脸各36次,再双手拇指指腹推拿眼周围,由内侧向外推拿按摩。

弱视眼球震颤的治疗

早期:

治疗弱视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2-3岁前视力容易治到0.7-0.8,难愈性弱视,常常需要使用第3代以上的强化型复合弱视仪长期治疗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配镜:

(1)配镜的度数较常规减少50到100度(近视按常规配镜)

(2)偏头验配眼镜,镜片顶点距尽可能<10mm,以便减少因镜片晃动而加重物像晃动的作用。

儿童弱视伴有眼球震颤的治疗

儿童弱视伴有眼球震颤的治疗,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青光眼的患者应尽快手术治疗内障和青光眼,白化病患者可予以配戴有人工虹膜的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此后,可以接受中医的推拿、针灸、中药治疗。找不清原因的弱视眼,应直接进行推拿、针灸、中药治疗。在这三种疗法中,又属推拿疗法见效最快。手术本身并不能治疗眼球震颤。

按摩治疗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指患者精神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导致大脑兴奋过度和抑制功能长期失调,归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该病症状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兴奋占优势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心慌、气短、多汗、失眠、多梦、易惊醒等;

二是抑制占优势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精神萎靡、乏力、性功能减退等。

以上两大类症状常并存,发病初期常以兴奋占优势,以后以抑制占优势。

对待神经衰弱,可采用自我按摩疗法。这一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按摩反射性地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使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头晕、失眠、多梦等不适得到改善。按摩还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肢体疼痛减轻或消失,神经衰弱的某些发病因素也可消除。头、后颈、脚掌及手指根等部位有不少镇静、安眠穴位,按摩刺激这些穴位有镇静催眠作用。其具体方法如下:

按头: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等穴,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

搓胸:取盘膝坐位,用右手平贴右肋部,向左上方搓至左肩部,共30次;然后左手平贴,自左肋部搓至右肩部,共30次。

揉腹:取盘膝坐位,用一手掌叠于另一手掌上按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腹30次。

抹腰:取盘膝坐位,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沿脊柱旁自上而下抹至臀部,共30次,如发现压痛点,可用手指在局部按压20-30秒钟。

揉膝:取坐位,两手按于两膝膑骨上,由外向内揉动30次,然后再由内向外揉动30次。揉动时手不离开皮肤,轻度用力,膝部感到舒适即可。

搓脚掌:取坐位,用左手握左踝关节,右手来回搓左脚掌(足底前半部)30次,然后右手握右踝关节,左手搓右足掌30次。

长期的神经衰弱肯定是不好的,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的,这一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按摩反射性地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使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头昏、失眠、多梦等不适得到改善。按摩还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肢体疼痛减轻或消失,神经衰弱的某些发病因素也可消除。头、后颈、脚掌及手指根等部位有不少镇静、安眠穴位,按摩对这些穴位的刺激有镇静催眠作用。

以百会穴为中心,以单手掌为着力点,做满头大幅度揉动,顺时针、逆时针各81次。揉动此穴及四周,有健脑强身,尤其增强心、肺功能作用。

以印堂穴为中心,以单手掌做大幅度揉动,顺时针、逆时针各81次。防治精神与消化系统疾病。

以太阳穴为中心,以双手掌做大幅度揉动,顺时针、逆时针各81次。防治肝胆疾病,有镇静、安宁、治头疼头昏作用。

以后脑风府穴为中心,以单手掌做大幅度揉动,顺时针、逆时针各81次。泌尿、生殖系统。

以单手五指指尖,从印堂穴到风府穴沿大脑中线做来回划动81次,轻柔些,千万别划伤皮肤。气血打通任督二脉。

失眠多梦、昏昏沉沉、记性不好、容易走神、着急易怒、眼花耳鸣……这段时间怎么回事儿?肠胃不适、脸上发热、手脚发冷、心里发慌、喘不上气、浑身难受……不会得了什么大病吧?常常有人不无担心地诉说。但是经过医生仔细检查,发现是眼下都市人常患的神经衰弱!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导致的神经衰弱,确实困扰着许多人,不过,掌握了下面的自我按摩法,就能很好地缓解这些症状了。

点攒竹、揉前额、按揉百会:取坐位或卧位,先用双拇指抵住攒竹穴(眉头凹陷处),慢慢用力,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继而用大鱼际揉前额部,约2分钟;最后双中指在百会穴(头顶正中心)处用力揉捻约1分钟。

五指拿头:五指张开,由前额部至后项部,用力拿数十次。

摩腹:取仰卧位,两手掌相叠,以神阙穴(肚脐)为圆心,在中腹、下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约2分钟。

点揉气海、关元: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或食指抵住气海(脐下1.5寸处)、关元穴(脐下3寸处),缓慢揉动,每穴1分钟。

按揉三阴交:取坐位,弯腰,用双手拇指分别抵住双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处),用力按揉2分钟。

捏脊:俯卧,他人从腰部开始,捏紧背部皮肤,一松一紧,向上行走,重复操作10次左右。

家庭治疗措施

改善环境,减少刺激: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紧张刺激。要避免长期紧张而繁重的工作,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必要时可减轻学习或工作量.待疾病缓解后,再恢复原来的学习和工作。

学会放松自己,放松身心:当你感到疲乏和心烦时,暂时放下工作,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向窗外眺望,让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状得松弛,可以暂时排解工作上面临的压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

脚部按摩:躺在床上时应尽量放松自己。可以听听抒情音乐放松自己,并想像自己随着音乐漂浮。成功地入睡的关键在于减少你的注意力,避免过分压迫自己。深呼吸、伸展肌肉(体操)、瑜伽术可能有帮助。引导式呼吸法和渐进式松弛法对失眠很有帮助。另外可用稳迈舒运动按摩轮,睡觉前可用于脚部按摩,针对足底和足侧产生按摩效果,缓解神经衰弱和失眠疲劳。

按摩肌肉:大部分人在处于压力时,会发生某部位肌肉紧绷的现象。缓解肌肉紧绷的方法之——是找出受害的肌肉——通常是颈背肌肉及上半部背肌,然后用手掌按压它们。

对症治疗:只有消除发生疾病的原因及性格缺陷,才能避免复发,根治疾病。要劳逸结合,生命要有规律、有节制。避免和减轻精神压力,有意识地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近视按摩穴位 丝竹空穴

位置:位于人体面部的眉梢部凹陷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清头明目、疏通经气的功效;主治视疲劳、视神经萎缩、眼结膜炎、目赤肿痛、角膜白斑等眼部疾病,也可治面神经麻痹、鱼尾纹、头痛眩晕等症,常按摩此穴位,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还能活化使神经细胞,对于近视、视力的恢复、消除眼周皱纹皆有较好的保健功效。

做法:运用中指指腹按揉高穴位1~3分钟,力度适中,有轻微酸胀感即可。


弱视和近视的区别

弱视: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而且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能矫正的称为弱视。弱视按程度分为轻度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视力0.5~0.2)、重度弱视(视力低于或等于0.1)。

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屈光近视最为严重。屈光近视可达到600度以上,即高度近视。

近视按摩穴位 玉枕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后头部,是在后发际的正中直上2.5寸,右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功效:该穴具有升清降浊、明目、清热、通经活络等功效。主治视神经炎、近视眼、青光眼、目痛、目眩、头痛、鼻塞等症。

做法:可运用食指指腹按揉1~3分钟,常按摩玉枕穴可有效缓解近视、目眩、头痛,还能醒脑。


按摩怎么治疗近视眼 近视眼按摩的好处

通过按摩手法对眼周肌肉进行温柔的刺激,增强眼部的血液 循环,改善眼部神经的营养,促进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效消除眼疲劳,从而预防和治疗近视 。


近视的按摩操

1 用两手四指指腹从两眉内端向外分推,摩双眉及前额部,约1分钟。

2 用两中指指尖分别掐、按、揉两眉的攒竹、鱼腰、丝竹空穴,约1~2分钟(图70)。

3 用两手的拇指或食、中、无名指三指的指尖分别在两眉棱骨上(眼眶)按压,持续1~2分钟。

4 用两拇指分别掐、按、揉两睛明穴,约1~2分钟,做到局部有热、痛感。

5 用两中指或拇指分别按、揉两太阳穴,可按住不动持续约1分钟,至有酸胀感。

6 用两食指分别按、揉两侧承泣、四白、瞳子 穴,约1分钟。

7 用两手的拇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的指腹平放在两眼球上施轻压力约1~2分钟。此法亦可缓解眼睛疲劳。

8 用两拇指或中指分别掐、揉两风池穴,约2分钟,至有酸胀感。

9 用两拇指分别交叉掐揉两手合谷穴,约半分钟,至有酸麻胀感。

自我经常施用以上按摩法,有助于改善眼肌的调节功能,减轻睫状肌的痉挛和眼淤血,除了可以防治轻度近视眼,还可有效地消除眼睛疲劳。

弱视的诊断标准

本标准为1986年6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均列为弱视。

1、弱视按程度分类

1)轻度弱视——视力为0.8~0.6

2)中度弱视——视力为0.5~0.2

3)重度弱视——视力为≤0.1

2、弱视按性质分类

1)斜视性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度相差球镜≥1.5D,柱镜≥1.0D

3)屈光不正性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

5)其他弱视

先天性弱视能治好吗

治疗弱视方法多种要由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求得到旧能好的治疗效果注意患儿屈光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每半年验光一次和医生复查

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段是学龄前2岁以内为关键期8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2岁后治疗效果非常差

弱视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度 ,矫正视力 0.6~ 0.8的为轻度弱视 ,矫正视力 0.2~0.5的为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 0.1或 0.1以下的为重度弱视.弱视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它大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年龄越小 ,弱视程度越轻 ,治疗效果也越好.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对孩子仔细观察 ,在孩子看东西时 ,注意有没有眯眼,皱眉,看东西过近 ,有没有眼睛偏斜.当盖住孩子一只眼睛时 ,是否有烦躁不安 ,有反抗行为等 ,出现这种情况时 ,就应当引起高度注意 ,并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相关推荐

倍轻松眼部按摩效果怎么样

人的眼睛是看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器官,所以保护好眼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工作和上学的学生长期盯着某一个东西长期看的话,很容易造成眼疲劳,甚至眼酸眼疼的症状出现,所以做一些眼部按摩的话,可以缓解眼部的不良症状,并且得到很好的改善,那么倍轻松 眼部按摩效果怎么样呢,这是目前人们常用的一个按摩方式。倍轻松运用传统中医经络按摩原理,通过气压、热敷和振动多种组合应用,针对眼部生理结构、结合光学原理产生作用,强

自我按摩治疗神经衰弱

按头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等穴,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耳门”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搓胸取盘膝坐位,用右手平贴右肋部,向左上方搓至左肩部,共30次;然后左手平贴,自左肋部搓至右肩部,共30次。揉腹取盘膝坐位,用一手掌叠于另一手掌上按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

神经衰弱怎么调理按摩

五指拿头:五指张开,由前额部至后项部,用力捏拿数十次。点攒竹、揉前额、按揉百会:取坐位或卧位,先用双拇指抵住攒竹穴(眉头凹陷处),慢慢用力,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继而用大鱼际揉前额部,约2分钟;最后双中指在百会穴(头顶正中心)处用力揉捻约1分钟。按头: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等穴,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

近视眼按摩改善

记得小学经常做的眼保健操吗?呵呵,是不是都忘了吧,大家不要小看了这简简单单的眼保健操,他可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实践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卫生相结合,可以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例,起到保护视力、防治近视的作用。探天应穴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接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其他四指散开弯曲

近视眼按摩来改善

1、放松自己的身体然后选择一种放搜的方式,可以是坐着也可以是躺着。闭上双眼,然后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注意:按摩的穴位一定要精准,常见的有天应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和眼眶等等。按摩的手法一定要轻柔,力道不能够太重,等到感觉到酸胀的时候就停止。2、按摩脊背。按摩我们肋骨周围和胸部侧边的位置,这样有助于调节脾胃,特别适合阳虚患者。3、揉胃。按摩我们的足三里穴,如果身体比较虚弱,那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

自我按摩治疗神经衰弱

自我按摩治疗神经衰弱通过按摩反射性地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使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头晕、失眠、多梦等不适得到改善。按摩还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肢体疼痛减轻或消失,神经衰弱的某些发病因素也可消除。头、后颈、脚掌及手指根等部位有不少镇静、安眠穴位,按摩刺激这些穴位有镇静催眠作用。其具体方法如下:按头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

自我按摩治疗神经衰弱

通过按摩反射性地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使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头晕、失眠、多梦等不适得到改善。按摩还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肢体疼痛减轻或消失,神经衰弱的某些发病因素也可消除。头、后颈、脚掌及手指根等部位有不少镇静、安眠穴位,按摩刺激这些穴位有镇静催眠作用。其具体方法如下:按头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然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等穴,然后两手分开

宝宝腹泻按摩图解 脾胃虚弱型腹泻按摩

如果孩子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按摩方解: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近视按摩穴位方法是什么

按摩9个穴位能治疗近视眼:一、睛明穴。睛明穴是一个汇穴,跟许多经脉有联系,按揉能让眼睛明亮。按揉手足阳明经和手足手足太阳经,也就是按揉晴明穴,因为此穴在上述两穴的交汇处,作用大。按揉方法为先找到穴位,再点住穴位,上下按动。按动时力度不能太大,要适宜,且按揉时要放松。二、瞳子豂。闭目后,按晴明穴旁边的瞳子豂,按八个拍次,按揉力度不能太大,以免伤及眼睛。三、四白穴。四白穴为眼睛下的穴位。穴位在眼眶边缘

眼部按摩远离近视

眼部按摩手法:1、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2、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3、揉四白穴:用食指揉按面颊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4、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用拇指按压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由内上—外上—外下—内下,这个方法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