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道的准确位置图 陶道穴穴位解剖
陶道的准确位置图 陶道穴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神道的准确位置图片 神道穴穴位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位置: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伏位,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边线的中点。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头夹肌。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头夹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到配。
功能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艾疗操作:直刺0.5~1寸。艾灸3-5壮,或直接灸5到10分钟。
按摩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陶道疼怎么办 陶道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斜方肌建:两侧斜方肌建于此汇合并附着,斜方肌由副神经和第3,4颈神经支配。
4.棘上韧带:由第1胸神经后支分布。
5.第1,2胸椎棘突间的棘间韧带:由第1胸神经后支分布。
若此处针刺过深可刺过弓间韧带(黄韧带)而进入椎管。
少冲的准确位置图 少冲穴穴位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的动,静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陶道穴位置怎么找
陶道穴位于颈部下端,当后正中线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大椎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穴)。
陶道穴位置怎么找 陶道的配伍疗法
陶道穴配丰隆穴、水沟穴、神门穴、心俞穴:治癫狂痫;
陶道穴配大椎穴、间使穴、后溪穴:治疟疾;
陶道穴配合谷穴、曲池穴、风池穴:治外感病;
陶道穴配肾俞穴、腰阳关穴、委中穴:治胸背痛。
陶道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陶道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俯卧或正坐,在背部,于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之。或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垂直向下推1个椎体,下缘凹陷处即是该穴。
侠溪的准确位置图 侠溪穴穴位解剖
有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趾背神经。
灵道的准确位置图 灵道穴穴位解析
灵,神灵也,指穴内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道,道路;灵道穴名意指少海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处气化散热,循心经气血通道而上行,故名。
陶道位置怎么找
陶道位置
科学定位:位于背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坐位,由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第7颈椎)再向下数1个椎体,即第1胸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陶道穴,按压有酸胀感。
陶道的功效作用主治
陶道,意指督脉气阳散热后在此化为温热之气,具体来说,这个腧穴运行的是阳气,具有肺金之性的温热之气,具有很强的补益肺气的作用,刺激陶道能改善肺功能以及人体气血循环,常用于治疗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支气管炎等症。
保健按摩方法
低下头,一手将头按住,另一只手大拇指顶住陶道穴,其余四指抓住脖子,以便好用上力,用大拇指按揉,注意用点劲,每次按摩大约100下左右。
陶道的准确位置图 陶道常用配伍治疗疾病
1.配大椎,曲池,尺泽,风门,身柱,后溪,以祛风散邪,通阳解表,治疗风热感冒,头痛项强等。
2.配列缺,合谷,肺俞,外关,以祛风散寒,宣肺止咳,治疗风寒咳嗽。
3.配大椎,合谷,膻中,丰隆,孔最,以疏风清热,治疗风热咳嗽,气喘,胸痛等。
4.配大椎,间使,曲池,内关,公孙,以清热截疟,治疗热疟。
5.配阴郄,复溜,大椎,以滋阴降火,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等。
6.配劳宫,水沟,大钟,上脘,丰隆,以清热化痰醒神,治疗痰火狂证。
7.配百会,风府,大椎,太冲,井穴,以清热熄风止痉,治疗热盛惊风,角弓反张等。
子宫穴位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位置图】
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仰卧位,将耻骨联合上缘连与肚脐线5等分,在连线的上1/5与4/5的交点处,旁开4横指处。
【子宫穴穴位解剖】
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