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丸的功效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归脾丸的功效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本人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多例,亦获得满意效果。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周为1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多位患者服药10~15天后,诸症显著减轻,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效应。
这些因素会导致心悸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窦性心动过速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在P波频率上有重叠现象,故易造成两者鉴别的困难。其鉴别主要靠心电图。下列几点可助鉴别: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的P波不同。
(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多为100~180次/min,大多在160次/min左右。而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多在140次/min以下,很少超过150次/min。并易受运动、站立、进食、情绪激动、卧床、休息、呼吸(深吸气使心率加快、深呼气可使心率减慢)等因素的影响,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则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终止时有代偿间歇。而窦性心动过速是逐渐发生的,并且逐渐终止,终止时无代偿间歇。
(4)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的P-P间期绝对规律,而窦性心动过速时,P-P间期常有轻度不规则。
(5)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前后常有房性期前收缩出现,而窦性心动过速则无房性期前收缩。
(6)用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等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不能被终止但可诱发房室传导阻滞;而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则可被终止或诱发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可通过以上方法逐渐减慢,不可能突然被终止;而停止压迫时,又可恢复到原有较快水平。
2.窦性心动过速时出现的ST-T改变与冠心病时ST-T改变的鉴别窦性心动过速时可表现ST段降低、T波平坦或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T-P段缩短,使P波与其前的T波重叠,此时不能将T-P段作为等电位线,去判断ST是否降低。窦性心动过速时由于PⅡ、Ⅲ较高尖,其P波的复极波(Ta)亦较明显,其后段可延伸到ST段上,引起ST段降低,主要表现在Ⅱ、Ⅲ导联上。冠心病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时,可引起冠状动脉相对性供血不足,导致ST段降低及T波改变。有些患者在窦性心动过速后ST-T的改变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所以在窦性心动过速时不能单纯依据ST-T的改变去诊断冠心病,必须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全面考虑。
什么是窦性心律过速
窦性心律过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大家对于窦性心律不齐又有多少的了解呢,心律不齐的症状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窦性心律过速呢,也是就是指的我们的人的窦房结的跳动速度超过了每分钟一百次,而且常常会在每分钟一百一十次到一百六十词之间。
鉴别诊断
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在P波频率上有重叠现象,故易造成两者鉴别的困难。其鉴别主要靠心电图。
下列几点可助鉴别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的P波不同。
(2)对于阵发性的窦性心律过速的频率常常会在一百到一百八十次每分钟这样,大多数是情况是在每分钟一百六十次这样的情况下。
并易受运动、站立、进食、情绪激动、卧床、休息、呼吸(深吸气使心率加快、深呼气可使心率减慢)等因素的影响,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则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终止时有代偿间歇。而窦性心动过速是逐渐发生的,并且逐渐终止,终止时无代偿间歇。
(4)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的P-P间期绝对规律,而窦性心动过速时,P-P间期常有轻度不规则。
小儿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
一、 窦性心律不齐
心率随呼吸而改变,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为明显,吸气末期心率减慢。在发热、运动、情绪紧张、哭闹时心律不齐消失。
二、 窦性心动过速
小儿正常心率因年龄而异,若新生儿心率超过200次/分,1岁以下超过160次/分,1-2岁超过140次/分,2-6岁超过130次/分,7-12岁超过120次/分,则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紧张、哭闹、发热、贫血、出血、休克、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某些药物等影响也可引起。
三、 病窦综合征
这也是小儿常见的心律失常的一种,是由于心脏窦房结功能衰竭而引起的激动产生和传导发生障碍。小儿可由心肌炎、心肌病、洋地黄中毒、先天性心脏病引起。临床特点是持久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随运动、哭闹、发热而增加。除心动过缓外还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所以也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快-慢综合征”。
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治疗
一、治疗
一般窦性心律失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意义不大,不需治疗。窦性心律失常多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只有明显窦性心动过缓的窦性心律失常,需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增加心率的方法治疗。对由心脏病或药物等引起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者,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二、预后
如果窦性心律失常(特别在高血压、冠心病或老年人)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时,要警惕病窦综合征的可能性,要详尽观察,以防疏漏。
心律失常的症状 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症状表现特点是心律规则,心率一般在160-220次/分。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数分至数小时甚至数天不等。常突然发生,突然停止,可分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两种。前者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某些心脏病患者,后者多见于有严重心肌病变的病例。尤其是冠心病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为45—60次/分,且易变动,心电图P波为窦性型。
大多属于理性,如见于运动员和老年人,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和使用某些药物等。
医学上的心慌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窦性心动过速如何诊断
第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非常容易让人混淆,因为这两种疾病在p波频率上有一些重叠现象。因此,两者看起来比较相似,我们要提前对两种疾病的现象和一些症状做提前了解,分别两种疾病的不同。
第二,频率不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波频率每分钟为100到180次,而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大多数频率为每分钟140以下,并且窦性心动过速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日常的情绪,进食,卧床休息,哪怕呼吸也会受影响,而前者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影响。
第三,发作时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在发病时的发作发作一般为突然发作,然后最后就会突然的终止。但是窦性心动却有些不同,在发作时是逐渐发生的,停止也是逐渐停止的。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来。
第四,规律不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频率之间会有绝对的规律,但是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疾病在这个期间会有轻度的不规则,不像前者一样没有规律。一定要提前对这两种疾病各种不同做一些了解,以免在治疗时发生错误的治疗。
第五,出现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在发作前后都会出现一个症状,就是常有房性期前会有收缩出现。而窦性心动过速没有房性期前收缩的现象。这两种疾病p波的频率有点相似,但是他们的不同还是有很多的,要仔细对他们有一个了解去仔细的辨别。
心慌可造成哪些不适
应注意患者的精神及神志状态,有无被迫体位,体温、血压的变化,有无贫血、发绀,有无甲状腺肿大;有无心脏扩大、病理性杂音、心率快慢、心律是否规整,这些有助于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诊断。
(1)心悸发作情况:
1)心悸突然发生、突然终止:可见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等。
2)心悸渐渐发生、渐渐终止:可见于窦性心动过速、焦虑状态等。
3)心悸突然发生并反复发作:叫见于多发性异位心律。
4)心悸可通过弯腰、屏气、呕吐等动作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而立即终止:可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心悸伴发症状:
1)心悸伴漏搏:可见于期前收缩(早搏)。
2)心悸伴颈部搏动:可见于主动脉瓣反流。
3)心悸伴昏厥:可见于心室纤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心悸伴焦虑、哽咽感、头晕、手及面部麻木:可见于窦性心动过缓伴焦虑、过度换气综合征。
5)心悸伴心前区疼痛: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
6)心悸伴呼吸困难: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功能不全、重度贫血。
7)心悸伴发绀:可见于休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
8)心悸伴多汗: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札精、嗜铬细胞瘤。
9)中年妇女心悸伴面色潮红、出汗: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
10)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药治疗或心肌缺血患者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站立时可因体位性低血压引起反射性心跳加速。
11)心悸伴阵发性血压升高:可见于嗜铬细胞瘤。
(3)心悸发作时脉律是否规整:
1)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
2)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
3)脉搏数正常:心房扑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药物、精神性。
(4)心悸发作时脉律不齐:
1)缓慢型心律不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时出现。
2)快速型心律不齐:心房颤动、频发室上性、室性早搏。3)脉搏数正常:心房颤动、室上性和室性早搏。
老年人心率慢怎么办
1、老年人心率慢怎么办
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原发病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血府逐瘀丸与丹参片同时服用。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等,尚无明确的提高心率的食物。
2、心率快好还是慢好呢
其实不管心率快还是心率慢都是不好的。
病理性心率过速可分为窦性心率过速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两种。特点是心率加快和转慢都是逐渐进行,一般每分钟心率不会超过140次,多数无心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有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是持续性心动过速,则一定要查明原因,及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窦性心律伴心律不齐怎么护理
窦性心律是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属于正常心律的范畴。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停搏及病态的窦房结综合征,当窦性心律超过100次每分钟时,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时窦性心律的频率分时,窦性心律一般交友规律,偶尔会因迷走神经张里增加或窦房结故障,一段时间内窦房结的激动会停止发放,此时为窦性停搏。
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该做好相关的检查,建议去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做检查和治疗,减少副作用很大的药物服用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酗酒、抽烟,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如果人体的酸碱度失去平衡,也有可能引发心律不齐的发生,所以大家对饮食搭配一定要重视,注重健康的护理,心律不齐还可能由其他病症引发,如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低血钙等病症。
治疗窦性心动过速以祛除诱因为主要治疗方法,如止疼、控制感染等,窦性心动过缓轻者以观察为主,重者则需安装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病变程度有联系,要积极治疗,可能效果较好。心律不齐对患者身体健康会产生较大的损坏,心律不齐发生时日常的治疗和护理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日常护理到位的话,对该病的缓解乃至治疗都有很大帮助。
这些因素会导致心悸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