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骨折为何悄然发生
压缩骨折为何悄然发生
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可以由外伤诱发,也可以没有明显的外伤史。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来说,看似轻微的外力,在不断负重或轻微垂直外力作用于脊椎时,就会发生压缩骨折,好发部位在胸椎的末端及腰椎。这是因为老年人除了有骨质疏松外,他们的腰肌及韧带也会发生退行性变,缺乏伸缩性。同时椎间盘水分含量减少,各椎体可动性下降,即使受到轻微的外伤或负重,也会直接影响椎体。发生椎体压缩骨折,大多数患者是因轻到中度外伤所致,有明显的腰背痛,也有少数患者骨折时无明显症状。
发生了脊椎压缩性骨折,若属于稳定的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若为不稳定骨折,则需要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卧床休息、药物镇痛、支具外固定、功能锻炼等治疗,而光靠单纯的补钙是不够的。因为老年人肠道吸收钙的功能已经减退,所补的钙质往往得不到充分吸收,因此须结合其他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但保守治疗须长期卧床,有可能加速骨质疏松的进展,还可能引起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卧床并发症。
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时间长、失血多,加上病人骨质疏松,螺钉植入握持力不够坚强,需加入骨水泥维持复位固定。由于病人大多是老年人,身体状况欠佳,多不愿意接受手术。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术是近来新兴的微创治疗技术。该技术只需在腰背部经皮穿刺、经椎弓根进入椎体,通过球囊将压缩椎体撑开,注入骨水泥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疼痛缓解率高达90%以上。这一治疗技术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骨质疏松椎体内微小骨折被骨水泥固定,通过骨水泥与椎体内松质骨的结合固定,使伤椎椎体强度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椎体的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伤椎的高度。可以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二是椎体内感觉神经末梢被骨水泥凝固产生的高温破坏。从理论上说,椎体成形术可能会因骨水泥泄漏而出现脊髓神经受压、静脉栓塞、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胫骨骨折是怎样造成的
一、发病原因
内外翻暴力及压缩暴力均可造成胫骨平台骨折。
二、发病机制
胫骨平台骨折是强大的内翻或外翻应力合并轴向载荷的结果。受伤过程中,股骨髁对下面的胫骨平台施加了剪切和压缩应力,可导致劈裂骨折、塌陷骨折,或两者并存。实际上,单纯劈裂骨折只发生于骨松质致密的年轻人,惟有此关节面才能够只承受压缩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胫骨近端致密的骨松质变得稀疏,不再只承受压缩应力,当存在轴向压缩载荷时,发生塌陷或劈裂塌陷骨折。
某些学者认为,一侧的侧副韧带完整,对于产生对侧的平台骨折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外翻应力自股骨外髁向胫骨外侧平台传导造成骨折时,内侧副韧带的作用类似一铰链;而在内翻应力自股骨内髁向内侧平台传导造成骨折时,外侧副韧带的作用亦类似于铰链。但是,随着MRI检查应用的增多,发现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合并的韧带损伤发生率,比以前认为的要高。暴力大小不仅决定骨折粉碎程度,亦决定骨折移位的程度。另外,常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譬如外侧平台骨折常合并MCL或ACL,损伤,而内侧平台骨折常合并LCL或交叉韧带或腓总神经、血管损伤。劈裂骨折是剪式应力所致,应与边缘撕脱骨折和压缩骨折相鉴别,后者常合并膝关节骨折脱位,导致重度不稳定。
腰椎骨折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适用于单纯压缩骨折,高度>50%,单纯棘突或横突骨折,稳定性骨折无神经损伤者。
2.手术治疗
目的是解除脊髓神经压迫,纠正畸形并恢复脊柱稳定性。适用于对不稳定型脊柱骨折,椎体压缩超过1/2以上、畸形角大于20°。方法有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前路经腹手术、脊髓神经减压手术。近年也有学者采用经皮微创手术。
骨折骨质疏松该怎么办
骨由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沉积着矿物质的蛋白质(胶原等)以及调节它们代谢的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等)组成。骨质疏松是骨的新陈代谢失去平衡、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呈现骨量减少的状态,而且骨的质也发生变化,骨质变脆。特别是闭经期以后的女性多发,这样多发的疾病没有引起重视,实际接受治疗的不足10%。
骨质疏松的患者受到轻微的外伤,或者即使没有明显的外伤,也容易发生脊椎和股骨的骨折。发生于脊椎的骨折,四边形的椎体破溃,被称为压缩骨折。一旦骨折,脊椎就回复不到原来的形状,骨愈合后椎体变成楔形。所以,疼痛消失后会遗留脊柱后突身高变矮等后遗症。东方女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发生率比较高,因为有了一次骨折,以后越来越容易发生骨折,所以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原则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必须坚持系统药物治疗;为了预防发生明显的后凸畸形(驼背),可以佩戴支具。如果没有在医院进行合适的有效治疗,有些病人也会出现骨不愈合、疼痛长期持续存在。有一种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经皮穿刺向骨折椎体注射少量骨水泥,几分钟凝固骨折就得到固定,疼痛马上消失,很快可以负重行走。严重的压缩骨折,可以损害脊椎中通过的神经,这就需要手术。接受合适的治疗,注意饮食疗法和体育运动,能有效地抑制骨量减少,减少骨折的危险性。
胫骨平台骨折是怎么引起的
胫骨平台骨折是强大的内翻或外翻应力合并轴向载荷的结果。受伤过程中,股骨髁对下面的胫骨平台施加了剪切和压缩应力,可导致劈裂骨折、塌陷骨折,或两者并存。实际上,单纯劈裂骨折只发生于骨松质致密的年轻人,惟有此关节面才能够只承受压缩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胫骨近端致密的骨松质变得稀疏,不再只承受压缩应力,当存在轴向压缩载荷时,发生塌陷或劈裂塌陷骨折。
某些学者认为,一侧的侧副韧带完整,对于产生对侧的平台骨折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外翻应力自股骨外髁向胫骨外侧平台传导造成骨折时,内侧副韧带的作用类似一铰链;而在内翻应力自股骨内髁向内侧平台传导造成骨折时,外侧副韧带的作用亦类似于铰链。但是,随着MRI检查应用的增多,发现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合并的韧带损伤发生率,比以前认为的要高。暴力大小不仅决定骨折粉碎程度,亦决定骨折移位的程度。另外,常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譬如外侧平台骨折常合并 MCL或ACL,损伤,而内侧平台骨折常合并LCL或交叉韧带或腓总神经、血管损伤。劈裂骨折是剪式应力所致,应与边缘撕脱骨折和压缩骨折相鉴别,后者常合并膝关节骨折脱位,导致重度不稳定。
脊髓损伤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可以有以下的分类方法:
一,脊柱骨折分类。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和垂直压缩型。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共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
二,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
1,脊髓休克 脊髓损伤早期多伴有脊髓休克,表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单纯脊髓休克可在数周内自行恢复,球海绵体反射的出现或深腱反射的出现是脊髓休克终止的标志。
2,脊髓挫裂伤 可以是轻度出血和水肿,也可以是脊髓完全挫灭或断裂,后期可出现囊性变或萎缩。
3,脊髓受压 由于突入椎管的移位椎体,碎骨块,椎间盘等组织直接压迫脊髓,导致出血,水肿,缺血变性等改变。
上述病理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程度可以是完全性瘫痪,也可以是不完全瘫痪。
四种粉碎性骨折的鉴别方法
1、压缩型骨折:压缩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2、骨裂(医学上称为:裂纹骨折):裂纹骨折是众多骨折中症状比较轻微的一种,因而常常被忽视。但是,小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也是有可能演变成大问题的。裂纹骨折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治疗,也会发生移位,造成比较大的麻烦。裂纹骨折又称骨裂,由于没有明显的移位,因而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一般是由于直接的打击、撞击等造成的。
3、撕脱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常见于平地跌倒或投掷等运动性损伤。跌倒时前臂后伸并外展,前臂屈肌猛烈收缩时,肱骨内上髁被屈肌群牵拉而造成撕脱骨折。
4、螺旋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属于完全性骨折。完全性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
脊柱骨折怎么治疗
单纯楔状压缩骨折的治疗
病人可仰卧硬板床上,腰部用枕垫起。枕垫正对骨折部位,保持脊柱过伸位。静卧2-3天后,骨折处出血停止,疼痛减轻及腹部胀气消退后,即开始腰部背伸肌锻炼。病人需卧床3个月,天天坚持锻炼,大部分病人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颈椎骨折或脱位
压缩移位较轻的病人,用枕颌吊带在卧位牵引复位,严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的方法,复位后石膏或支具固定。脊柱损伤复位后,必要时可结合理疗、中西药等方法,促进脊柱骨折的愈合。
老年人胸腰椎骨折了怎么办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导致脆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又可分为隐匿性和症状性,隐匿性是指患者虽然椎体发生压缩骨折,但是没有临床上的疼痛表现,这种骨折一般是在进行其它检查时发现的,往往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没有引起重视。症状性是指因为骨折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表现,又根据发生骨折的时间分为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还有一种骨折是患者有疼痛,但拍片看胸腰椎椎体形态都正常,要做磁共振才能发现椎体有轻微骨折线,这种骨折被称为微骨折。
治疗一般要根据患者骨折的分类进行。如果是隐匿性的,主要是做好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加强防护,防止骨折进一步加重。如果是症状性或微骨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疼痛程度,骨折压缩程度,身体状况等,可以选择做微创手术,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就是指椎体成形术,这种手术一般局麻下进行,向骨折部位注入医用骨水泥,消除骨折微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一般在做完手术以后患者就可以下地行走。保守治疗主要是卧床,待疼痛症状缓解后,再佩戴腰围下地活动。
在北京市科委自然基金支持下,军区总医院制定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疗规程”,专门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治疗进行规范化的研究,该研究在北京市多家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内进行,主要目的是对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按照制定的诊疗规程进行诊治,有望能够提高诊断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漏诊率,降低致残率,降低住院费用。
脊柱脊髓损伤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可以有以下的分类方法: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
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和垂直压缩型。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
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类
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
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什么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由于骨质疏松症造成椎体骨组织内钙 的逐渐丢失,引起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造成椎体单发或多发压缩。
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更年期女性;老年男性;滥用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环孢素A、含铝抗酸药、利福平等);血液系统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血)、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有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长期吸烟、过度饮酒,高蛋白、高盐饮食,饮大量咖啡,活动量少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哪些危害?
1、慢性胸腰背痛,久治不愈,严重地影响生活、日常活动和健康;
2、脊柱变形,“驼背”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引起心肺功能障碍;
3、严重时不能站立,只能长期卧床,增加死亡率。
老年人如何发现患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当老年人出现急性或慢性胸腰背痛,不论是否有受伤病史,都应该想到有椎体骨折的存在,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拍片或CT检查,以排除椎体骨折;当普通拍片不能完全确定的时候,最好做磁共振(MRI)检查。
怎样防止或避免老年人发生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防止或者避免老年人发生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下面的建议或许有所帮助。
1)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并且要长期坚持治疗;
2)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提供无障碍设计的建筑、道路;
3)洗澡时,由于地面湿滑,容易发生趔趄或者摔倒,应特别小心;
4)坐车时避免剧烈颠簸,突然起步或突然刹车;
5)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时,应该量力而行;
6)减轻体重。
总之一句话,要时刻牢记骨质疏松症容易发生骨折,要时刻小心,才有可能减少骨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