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
病毒性肝炎食疗3方剂
①茵陈粥:茵陈30克,粳米100克,白糖25克。茵陈水煎取汁,加粳米煮粥,将成时加白糖,再煮一沸即可,每日分2~3次服,方出《粥谱》。②五味虎杖蜜:五味子250克,虎杖500克,蜂蜜1000克,前二味水煎取汁,调入蜂蜜,慢火煎5~10分钟,冷却装瓶,每日3次,每次1匙,饭后开水冲服,2个月为一疗程。③萝卜炒肝片:猪肝、萝卜各250克,洗净切片,肝片加盐、黄酒、水淀粉喂口,先炒萝卜片至8分熟时盛起,
-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1、甲型肝炎HAV主要通过污染手、水、食物和食具等经口感染,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大部分为隐性感染。甲型肝炎的预防,重点在于搞好水和粪便的管理、饮食和个人卫生。对于流行季节和高危人群,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病人和亚急性临床感染者,甲型肝炎病毒(HAV)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进口传染。甲型肝炎潜伏期为2-6周,平均一个月。2、乙型肝炎HB
-
肝硬化是怎么样引起的 病毒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病毒重叠感染,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一般不发展成为肝硬化。
-
如何区分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乙肝两个不同的阶段,两者的护理和治疗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和区分两者有重大的意义。我国乙肝患者众多,绝大多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自身没有明显不适,往往是在偶然查体(入托、上学、招工、参军等等)时被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如果不进行体检,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生,也有可能在携带病毒多年后,突然发病,成为活动性的肝炎,甚至于肝硬化。人体一旦
-
病毒性肝炎不能吃什么 严禁饮酒
因为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它主要经肝脏代谢。正常人长期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脏损害,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对于肝炎患者,饮酒更会加重肝脏负担。
-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的正确诊断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有异常淋巴细胞出现。重症肝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减少。二、肝功能试验肝功能试验种类甚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1、黄疸指数、胆红素定量试验黄疸型肝炎上述指标均可升高。尿检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胆素均增加。2、血清酶测定常用者有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转氨酶在肝炎潜伏期、发病初期及隐性感染
-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与调节治疗
1、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的休息和调节讲究: 动静结合。如何理解动静结合,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肝炎活动时(转氨酶升高时),要求休息。 休息有两种休息方式,一种是卧床休息,指的是绝对休息,这样有利于肝病恢复,因为这样可以减轻肝脏负担,另外增加肝脏回流血量,增加了肝脏的营养,肝病恢复自然就快。另一种就是改换工作方式,如听音乐,阅读书籍,欣赏舞蹈等,也是一种休息方式,也有利于肝脏恢复,切忌长时间的看书,看电视
-
病毒性肝炎不等同于肝炎
生活中好多人存在误区,以为肝炎就是病毒性肝炎,因此对肝炎患者避之唯恐不及,生怕自己被传染,其实不然。病毒性肝炎与肝炎并不是一码事。所谓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其特点为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及发病率高。目前已知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近年又发现己型、庚型等肝炎。这其中以乙型肝炎最为普遍。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泛指肝脏发炎,造成肝脏炎症的除
-
治疗病毒性肝炎有哪些方法
1.一般治疗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中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2.抗病毒治疗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①干扰
-
怎么检查病毒性肝炎
1.肝功能检测(1)血清酶学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肝细胞中的浓度比血清高104倍,只要有1%肝细胞坏死可使血清浓度升高1倍,急性肝炎阳性率达80%~100%。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中浓度最高,故在判定对肝功能的影响时,首先应排除心脏疾病的影响。AST 80%在肝细胞线粒体内,一般情况下,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若血清AST明显增高,常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线粒体中AST释放入
-
病毒性肝炎到底严重吗
1、休息:发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再经1~3个月的休息观察,可逐步恢复工作。但仍应定期复查1~2年。2、营养: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但应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并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若患者食欲不振,进食过少,可由静脉补充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食
-
怎样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饮食保健工作
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好久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维生素每周测体重1次。定期抽血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可逐渐恢复活动。
-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
一、药物或化学毒物是现在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之一,很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病毒性肝炎。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甚至肝硬化(liver。二、酗酒:酒精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假如天天
-
怎么预防病毒性肝炎
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对乙型和丙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肤试验,卡介苗接种等)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对带血清的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透析病房应加强卫生管理,血液制品应予严格检测,如HBV标志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对与急性起病的甲型肝炎病人接触的易感人
-
适合病毒性肝炎的饮食
1、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比较适宜。过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热量疗法是不可取的,因为高热量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最终可致脂肪肝,反而会使病情恶化,故弊大于利。2、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3、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总热能的60~70%。过去采用的高糖饮食也要纠正,因为高糖饮食
-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分型症状
(1)湿热困脾型:证见肮闷腹胀,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黄,头重身困,大便溏,小便清,舌质淡,苔白腻,脉缓。(2)肝气郁结型:证见胸胁胀痛,胸闷暖气,脘腹胀满,干呕少食。舌质淡红,苔薄,脉弦。(3)肝阴不足型:证见胁肋隐痛,疲乏无力,腹胀食少,大便偏干,头晕心悸,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4)气血双虚型:证见面色少华,腹胀纳呆,倦怠乏力,胁下坠胀,大便溏薄,午后多发生
-
病毒性肝炎分类的演变
急性肝炎多为自限性疾病。若能在早期得到及时休息,合理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例能在3~6个月内临床治愈。急性乙肝需注意的事项1.休息 发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再经1~3个月的休息观察,可逐步恢复工作。但仍应定期复查1~2年。2.营养 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清淡类的饮食,但应注意
-
病毒性肝炎
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也不尽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并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脏的炎症主要有HEV直
-
病毒性肝炎的病史是怎样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的 全身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非常严重的 问题。病毒性肝炎的消化道隔离时间,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30 天,如果病情未好转,还应继续隔离。肝炎病毒种类较多,目前 已知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庚型6种(一般将它们 简称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庚肝等),现又发现, 可能还有“第7型肝炎病毒”,即输血传播病毒(TTV),是
-
导致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有哪些这一直是现在许多肝炎患者所关注的问题,病毒性肝炎是现在肝炎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此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要知道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积极的进行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一、药物或化学毒物是现在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肝炎的原因之一,:很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病毒性肝炎。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