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
-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本病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临床上按病情及表现分为四型 1.普通型 占病例的90%。急性起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流涕,进入败血期后出现高热、畏寒、寒战。70%的病例皮肤粘膜出现暗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出现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及脑膜刺激症(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血压升高,常有怕光、狂燥甚至呼吸衰竭等。身痛烦躁不安和表情呆滞等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出现谵妄、昏迷。婴幼儿(2 岁以下)因颅骨缝及囟门未闭,脑膜炎症状常不
-
化脓性脑膜炎病因是什么
不同病原菌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改变基本相同。致病细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蛛网膜下腔后,由于脑脊液缺乏有效的免疫防御,细菌大量繁殖,菌壁抗原成分及某些介导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促使中性粒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诱发一系列软脑膜的炎性病理改变。 1、软脑膜及大脑浅表血管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大量脓性渗出物覆盖脑表面,并沉积于脑沟及脑基底池。 2、脓性渗出物的颜色与病原菌的种类有关,脑膜炎双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灰黄色,肺炎链球菌为淡绿色,流感嗜血杆菌呈灰色,绿脓杆菌为草绿色。 3、脓性渗出物阻塞蛛网膜颗
-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有什么表现
小孩脑膜炎有什么症状 小儿脑膜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还有就是头痛,会有呕吐和拉稀的症状。有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对小儿内膜炎,因为不会说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症状来判断。小孩还会出现嗜睡。精神异常表现为,兴奋烦躁。严重的时候,孩子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孩子在发热之后出现以上症状的时候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小儿脑膜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在夏季和秋季。乙型脑膜炎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因为这种病毒主要是侵犯脑组织,所以病人换药,乙型脑膜炎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昏迷不醒等症
-
化脓性脑膜炎预后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
化脑预后好坏与是否早期明确病原菌,选择恰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密切相关. 经脑脊液检查初步确诊后,应尽快由静脉给予适当,足量的抗生素,以杀菌药物为佳,并根据病情按计划完成全部疗程,不可减少药物剂量与改变给药方法.始终不能明确病原菌者,多由于诊断未明时曾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所致.如在流脑流行季节,年长儿童一般应先考虑系脑膜炎双球菌所致,如有瘀点,瘀斑则更可疑.可先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磺胺治疗,再根据反应高速用药.病原菌未确定的散发病例,尤其婴幼儿,应先按病原未明的化脑治疗,特明确病原菌之后,再更改药物.目前多主张
-
化脓性脑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预防: 1..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注意保暖,多见阳光,多吸新鲜空气,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少与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触,以尽量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这点对于减少肺炎球菌脑膜炎的复发极为重要。 2.新生儿脑膜炎的预防则与围生期保健有关,应彻底治疗产妇感染。新生儿如果暴露在严重污染环境中,则应使用抗生素预防。 成人预防: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病邪的侵入。 2、预防各种传染病,流行期前做好预防接种。 3、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积极治疗。 4、与患儿密切接触的儿童可服用预防药。如每天食用生
-
化脓性脑膜炎鉴别诊断方法
化脓性脑膜炎是比较常见的脑膜炎之一,由于其发病比较急,常常让人猝不及防,那么对于化脓性脑膜炎如何鉴别呢?我们浸提那一起来系统地学习下。而各位家长通过学习,也可以更好地护理宝宝,避免化脓性脑膜炎忽然上门。 1.此病起病一般较急,脑脊液外观微毛或轻度浑浊,白细胞数每毫升十余个至数百个,早期多核细胞稍增多,但以后即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应注意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殊表现,以助鉴别。某些病毒脑炎早期,尤其是肠道病毒感染,脑脊液细胞总数可明显增高,且以多核白细胞为主,但其糖量一般正常,脑脊液I
-
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
1.硬脑膜下腔的液体如超过2ml,蛋白定量在0.4g/l以上,红细胞在100万×106/l以下,可诊断为硬脑膜下积液。 2.急性弥漫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为常见合并症,如程度严重,进展急速,则可发生颞叶氏钩回疝或枕骨大孔疝。对些认识不足,未及早采用脱水疗法及时抢救,可以危及生命。颅内高压病儿在转院时尤需注意,应先用渗透性利尿剂减压,待病情稳定后才可转送。由于婴儿前囟、骨缝尚未闭合,可直到代偿作用,故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常不典型,脑疝的发生率亦较年长儿相对少见。 3.是造成预后不良和严重后遗症的重要原因。革兰氏
-
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有哪些
化脓性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化脓性脑膜炎导致的病变损害可以连累到病人的脑粘膜以及脑实质,会对受到连累的区域造成几乎不可逆转的伤害。即便是疾病好转之后患者因为此病而发生的失明或者是听力障碍等现象都不能恢复。 化脓性脑膜炎除了能够使得病人失明以及引起听力障碍之外,还可以使得病人发生肢体偏瘫的现象,这些都是本病的后遗症。有的病人不但会导致身体残疾,而且会影响智力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这种后遗症。 化脓性脑膜炎为了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必须积极治疗。本病治疗可以选择青霉素或者氨苄青霉素,有时候也可以使用磺胺作为治疗的药物。此病
-
化脓性脑膜炎的后遗症
致病菌类型与患儿年龄有很大关系,年龄不同,其主要致病菌也不通气,预后也不太相同。若孩子出现发热,烦躁,剧烈头疼,频繁呕吐,畏光,尖声哭叫,囟门增大,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且之前有上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就极有可能患此病。需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该病确诊主要依据脑脊液检查结果,也可做血常规,血培养,头颅CT作为辅助诊断依据。一经确诊,需进行抗生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如:降温,降颅压,镇静止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同时需积极治疗并发症:影集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等。 期间需密切
-
化脓性脑膜炎的分类
普通型 占病例的90%。急性起病,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流涕,进入败血期后出现高热、畏寒、寒战。70%的病例皮肤粘膜出现暗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出现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及脑膜刺激征(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血压升高,常有怕光、狂燥甚至呼吸衰竭等。身痛烦躁不安和表情呆滞等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出现瞻望、昏迷。婴幼儿(2岁以下)因颅骨缝及囟门未闭,脑膜炎症状常不典型,表现为高热、呕吐、拒食、哭闹不安,甚至惊厥,虽无脑膜刺激征,但
-
化脓性脑膜炎的感染途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有: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B型,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脑膜炎双球菌最常侵犯儿童,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其次,化脓性脑膜炎的感染途径有三个方面,包括有: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容易患上羊水感染;又或是一些病原菌很容易随着呼吸道、脐部等侵入血循环;甚至细菌极易透过血脑屏障这个通道,最后产生颅内感染,演变成化脓性脑膜炎。 最后,此病容易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造成混淆,流脑和乙脑可以通过注射药物来预防发病,但是对于化
-
化脓性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一、化脓性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化脓性脑膜炎是可以留下后遗症的,但只只要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后遗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化脓性脑膜炎的后遗症 1、化脓性脑膜炎导致的病变损害可以连累到病人的脑粘膜以及脑实质,会对受到连累的区域造成几乎不可逆转的伤害。即便是疾病好转之后患者因为此病而发生的失明或者是听力障碍等现象都不能恢复。 2、化脓性脑膜炎除了能够使得病人失明以及引起听力障碍之外,还可以使得病人发生肢体偏瘫的现象,这些都是本病的后遗症。有的病人不但会导致身体残疾,而且会影响智力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这种后遗症。 3
-
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并发症
1.硬膜下积液:约30-60%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出现硬膜下积液,1岁以内的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较多见。 硬膜下积液多发生在化脑起病7-10天后,其临床特征是:(1)化脑在积极治疗过程中体温不降,或退而复升;(2)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头围增大、呕吐惊厥、意识障碍、或叩诊有破壶音等。怀疑硬膜下积液时可做透光检查,必要时行B超检查或CT检查,前囟穿刺可以明确诊断。正常小儿硬膜下腔液体小于2ml,蛋白质定量在0.4g/L以下。并发硬膜下积液时,液体量增多,蛋白质增加,偶可呈花农2性,
-
化脓性脑膜炎常规护理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婴幼儿多见。病死率较高,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多。 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约80%以上的化脓性脑膜炎是由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引起。其致病原因与年龄、季节、地区、机体免疫功能、有无头颅外伤以及是否有先天性的神经或皮肤缺陷有关。其中以年龄为最主要的因素。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以内的婴儿以革兰氏阴性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为主;出生2个月至儿童时期以流感嗜血
-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
1、高热的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绝对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出汗后及时更衣,注意保暖。体温超过 38.5oC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减少大脑氧的消耗,防止高热惊厥,并记录降温效果。 2、饮食护理: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按患儿热量需要制定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以减轻胃的地胀,防呕吐发生。注意食物的调配,增加患儿食欲。频繁呕吐不能进食者,应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并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患儿每
-
化脓性脑膜炎饮食
银耳红枣粥的做法——脑膜炎食疗 食谱原料: 银耳30 克,红枣10 枚。 制作方法: 将银耳和红枣炖服,每日1 次。 健康提示: 对于脑炎恢复期的患儿,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协助患儿继续进行主动锻炼,更好康复。 核桃红枣汤的做法——脑膜炎食疗 制作方法: 将银耳和红枣炖服,每日1 次。 健康提示: 对于脑炎恢复期的患儿,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协助患儿继续进行主动锻炼,更好康复。 莲花粳米粥的做法——脑膜炎食疗 食谱原料: 莲花10 克,粳米100 克,蜂蜜适量。 银耳红枣粥的做
-
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病因有哪些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以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为特点。化脓性脑膜炎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相伴存。 许多细菌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通常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茵有: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杆菌、肺炎杆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茵属、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球菌.如脑膜炎双球菌、卡他或黄色奈瑟氏菌、淋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如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如李司成氏茵;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如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其中脑膜
-
化脓性脑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急性期间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80%~90%。脑脊液检查早期即有炎症性改变,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甚至为脓性,细胞数可高达(1000~10000)×106/L(1000~10000/mm3)以上,且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恢复期才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但糖与氯化物明显降低。50%病例经过脑脊液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可查到致病菌。脑脊液的免疫蛋白测定可发现IgG或IgM均明显增高。乳酸脱氨酶含量也增高。免疫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免疫对流电泳测定抗原及乳酸凝集实验等均有助于病原等的诊断。
-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方法推荐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方法是有很多,因为化脓性脑膜炎也分为爆发性和急性的,而且这两种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并不一样,所以护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方法一、对暴发性化脓性脑膜炎来说,最好的护理方式就是能请到一个专人护理,而且要更专业。要做到24小时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同时要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方法二、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免引起呼吸衰竭。化脓性脑膜炎患都易出现皮肤广泛出血,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定要按休克处理,
-
化脓性脑膜炎吃什么好
一、化脓性脑膜炎食疗方: 1、莲花粳米粥 [ 用料 ] 莲花 10 克,粳米 100 克,蜂蜜适量。 [ 制作 ] 莲花阴干,研末备用。先将粳米煮作粥,将熟时放入花末,蜂蜜调匀,空腹食用。 [ 功效 ] 有助于流行性脑膜炎病人康复。 2、银耳红枣粥 [ 用料 ] 银耳 30 克,红枣 10 枚。 [ 制作 ] 炖服,每日 1 次。 [ 功效 ] 有助于流脑的治愈。 3、核桃红枣汤 [ 用料 ] 核桃仁 100 克,红枣 12 枚,冰糖适量。 [ 制作 ] 把两者加冰糖炖服,每日 1 剂,直至痊愈。 [ 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