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
-
硝酸甘油的正确服用方法
一、发生心绞痛时,可取半卧位或坐位,并立即将硝酸甘油嚼碎含于舌下(而不是置于口腔内或舌面上)。如唾液较少,可含点水,以使药物尽快溶解,从口腔吸收,从而迅速发挥急救的效果。有些患者担心长期含服硝酸甘油会产生耐药性,因而每次发作时“尽量少用,能熬则熬”。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每次心绞痛的发作,患者都要承受一次心脏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如不及时含服硝酸甘油,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 二、当含服1片硝酸甘油无效时,隔5分钟后可再服1次,可以连续应用3次,以尽可能地以适当的剂量来控制心绞痛。有些
-
心绞痛疼痛的特点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心绞痛引起的胸痛发作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一般含药约2—3分钟胸痛不适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
硝酸甘油的作用
1.对血管的作用 能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但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远较舒张小动脉的作用为强。对较大的冠状动脉也有明显舒张作用,对毛细血管括约肌则作用较弱。对血管作用的总结果是:血液贮积于静脉及下肢血管,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前负荷、心室充盈度与室壁肌张力。治疗量的硝酸甘油使动脉收缩压约降1.3~2.0kPa(10~15mmHg),舒张压不变,后负荷略降。它也能舒张头、面、颈、皮肤血管及肺血管。 2.对心脏的作用 硝酸甘油对心脏无明显作用。对正常人及无心功能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却使每搏及分钟输出量减少
-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
硝酸甘油片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硝酸甘油释放氧化氮(NO),硝酸甘油片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和其他组织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导致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引起血管扩张。硝酸甘油片扩张动静脉血管床,以扩张静脉为主,硝酸甘油片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外周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前负荷)降低。扩张动脉使外周阻力(后负荷)降低。 硝酸甘油片动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缓解心绞痛。硝酸甘油片对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也有扩张作用。硝酸甘油片治疗剂量
-
正确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
掌握用药途径: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将硝酸甘油片含于舌下,而不是放在舌面。因为舌下毛细血管丰富,能很快吸收进入血液发挥药效,是缓解心绞痛的最佳给药途径。 学会服药姿势:含服硝酸甘油时,不能站着服用,因为病人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大量血液积存在下肢,易造成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压下降,致使患者头晕。正确的姿势应采取坐位含药,最好是靠坐在沙发上,含药后静坐15分钟。 掌握用药剂量:硝酸甘油用量过大,可使血压过度降低,反射性地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这反而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诱发或加剧心绞痛的发
-
冠心病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方法
冬季天气寒冷,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高发期。硝酸甘油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特效药之一,它起效快,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作用可持续10~30分钟。很多病人视之为“救命药”,经常放在身边。 硝酸甘油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达到止痛目的。 服硝酸甘油最好将药放于舌下,舌下毛细血管很丰富,药物迅速吸收入血,1~2分钟即发生止痛作用,如果先嚼碎后再压在舌下含服,便于药物溶化,而且增大了药物分布面积,吸收更快,嚼碎的药物更易于通过舌下黏膜迅速吸收,进入冠状动脉的时间相对较短,起效更快。
-
硝酸甘油注意事项
1.(1)脑出血或头颅外伤(可使颅内压增高);(2)肥厚性心肌病;(3)严重肝、肾功能损害;(4)体液容量不足;(5)心肌梗死伴高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力衰竭;(6)甲状腺功能亢进;(7)孕妇;(8)哺乳期妇女;(9)胃肠高动力或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慎用缓释剂型。 2.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1)血中硝酸盐增多,变性血红蛋白也可增加;(2)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与香草杏仁酸(VMA)值显著升高。 3.用药过程中应监测血压和心功能。 4.按不同患者的需要和耐受性调整用量。 5.除硝酸甘油
-
心绞痛服硝酸甘油急救需注意
事不过三: 当含服1片硝酸甘油无效时,应隔5分钟再服一次,如此重复3次。 若仍然无效,就应考虑发生心肌梗死或其他病症的可能。不要再加大药量,应立即叫急救车。 在急救车到来之前,给患者喝少量温水,20~40毫升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舌下含服: 舌下毛细血管很丰富,药物迅速吸收入血,1~2分钟即发生止痛作用。而吞服吸收慢,效果差。如果先嚼碎后再压在舌下含着,见效会更快些。因为嚼碎的药物更易于通过舌下黏膜迅速吸收,进入冠状动脉的时间相对较短。 快慢结合: 当心绞痛发作时,急救一般选用硝酸甘油片。如果心绞痛反复
-
硝酸甘油进入体内消化过程
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为舌下含服。可迅速自粘膜吸收,1-2分钟起效,4-5分钟达峰浓度,t1/2约7-8分钟。舌下含服0.6mg,血药浓度约 1.0-3.3μg/ml,20分钟后即难以测出,而药理作用可持续30-60分钟。硝酸甘油口服,存在明显的首过效应,可迅速被肝代谢,生物利用度约 10%。若舌或颊粘膜给药,大部分药物可避免进入肝脏而入体循环。蛋白结合率约60%,消除迅速,主要在肝外组织(血管),经谷胱甘肽-硝酸还原酶催化,还原、水解,脱硝酸生成1,3或1,2-二硝酸甘油和氧化型谷胱甘肽。代谢产物也具活性,约
-
心绞痛使用硝酸甘油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不少医师和患者跟着广告走。相当一部分病人,首选不是硝酸甘油,而是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心痛定等,认为这类药可“速效”缓解心绞痛。不了解硝酸甘油含服是治疗心绞痛最好的急救药,当然我们不否认这类中药制剂或心痛定等对缓解心绞痛有一定作用,但绝不是最佳选择。 误区二:有相当一部分人受“药物吃多会中毒 ”、“会产生耐药性,再用就不管事了”、“药物尽量少吃”等“原则”的误导,误认为心绞痛发作时应“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一旦发作,采取“忍耐”、 “坚持”的办法,这是非常有害的。殊不知每次心绞痛的发作都要承受一次
-
如何正确饮酒 酒后使用紧急药物硝酸甘油
众所周知,心绞痛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因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救命药”,然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无效的比例却高达25%,其中很多是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乙醛脱氢酶2能特异性代谢硝酸甘油,产生一氧化氮,实现血管扩张,缓解心绞痛。饮酒脸红者的乙醛脱氢酶2活性大多不高,服用硝酸甘油的效果可能不好,甚至无效。建议这些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硝酸甘油,必要时应备用或改服其他药,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中药制剂,防止因用药不合理而贻误治疗时
-
胆结石发作如何止痛 含服硝酸甘油
取0.5毫克的硝酸甘油片,防于舌下含服,一次含服时间不超过3分钟,可用于缓解胆结石急性发作引起的剧烈胆绞痛不适。
-
硝酸甘油的注意事项
使用硝酸甘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硝酸甘油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搏动性头痛,一般连续使用后可自行消失,也可出现短时的颈部皮肤潮红,是由于该处皮肤血管比较敏感而舒张的结果。 2、硝酸甘油用量过大时可使血压过度降低,以致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因而有心绞痛者有可能加重心绞痛症状。 3、青光眼、脑出血、颅内压增高者禁用。 4、有时硝酸甘油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晕厥,服用时最好取平卧位。
-
胆绞痛怎么缓解 含服硝酸甘油
取硝酸甘油0.5毫克,舌下含服,异常含服时间不超过3分钟,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
-
硝酸甘油的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远离
-
胆结石痛起来怎么止痛 含服硝酸甘油止痛
取0.5毫克的硝酸甘油片,防于舌下含服,一次含服时间不超过3分钟,可用于缓解胆结石急性发作引起的剧烈胆绞痛不适。 注意:第一次使用此法需咨询医生,看有无禁忌,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硝酸甘油使用不当可诱发心绞痛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和特效药,但使用不当时,不仅不能制止心绞痛发作,还会引起心绞痛。 硝酸甘油能有效制止心绞痛发作,主要是通过扩张全身小动脉、小静脉,使外周阻力和血压下降,从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而发挥抗心绞痛作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1—2分钟起效,药物作用时间可维持20—30分钟。 但是,如果硝酸甘油使用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首先,用量过大可使血压及冠状动脉灌注压过度降低,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心律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从而诱发或加剧心绞痛发 因此,含服硝酸甘油时
-
正确认识和使用硝酸甘油
一、硝酸甘油的身世 硝酸甘油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威力极强的爆炸物。硝酸甘油最早于1847年由意大利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Ascanio Sobrero)合成,诺贝尔在1866年利用硝酸甘油发展高稳定性、防误爆的硝酸甘油炸药,1878年,硝酸甘油被William Murrell用来治疗心绞痛。 作为药物,硝酸甘油属于硝酸酯类,含三个硝基,剂型包括气雾剂、舌下含服片剂、贴膜和注射剂。二硝酸异山梨醇酯含两个硝基,具有片剂(如消心痛)和注射剂两个剂型。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