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
-
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 人工心脏瓣膜障碍
有些人因心脏疾病需要置入人工心脏瓣膜,如果被植入的人工心脏瓣膜装置突然失灵、置入瓣膜过大、血栓形成、内膜增生、损伤乳头肌、左房管过深或者卡住等,均可引起性质停跳。
-
心脏骤停的治疗
初期与二期复苏 人工呼吸处理心脏骤停 1.恢复有效血循环 (1)先拳击前胸2—3次,如无心跳立即胸外心脏按压。要点是:病人仰卧,背置地面或垫硬板,术者双掌重叠,双肘直,用肩部力量以掌根垂直按压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使胸骨下段下陷4cm左右,频率70-80次/min。 (2)心电监测,若是心室颤动,即行直流电非同步除颤(方法见第二十六节)。 (3)肾上腺素(adrenaline):首先静注,如来不及建立静脉通道则可心内注射或气管注入。近年主张用大剂量,可先用lmg,如无效可每3分钟重复并递增至一次3m
-
针对心脏骤停的患者可采用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主要是针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得越早,复苏的成功率越高。 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梅雪表示,首先要检查病人的意识和呼吸状态。拍打双肩,大声询问。看是否有反应和呼吸,如果没有立刻复苏,同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后,按照工作人员指示,实施抢救。最关键的复苏要点是胸外心脏按压: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中指放在一侧乳头上,两手重叠,十指交叉、相扣,两臂垂直,用身体重量向下压。最少下压5厘米或使胸部下陷1/3。每分钟至少按压100次,按压30次后进行口对口吹气。一手压前额,一手提下颌,抢救者嘴唇包住患者
-
生活中会有哪些情况造成心脏骤停
1、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很多,因为心脏缺血导致了心脏的供血不足,引起骤停,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脏衰竭等。 2、意外导致。比如突然的外伤、车祸、大出血等,导致了休克的发生。 3、窒息。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都可能导致因为无法呼吸引发心脏缺少氧气而发生心脏骤停。 4、中毒。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中毒,只要中毒达到一定的程度,破坏了心肌供氧和心脏的节律,都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
心脏病心脏骤停怎么办
我们在急诊或者是手术室,以及一些重症监护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心脏骤停的患者,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如果得到有效的治疗的话,在临床上我们的生命会得到挽救,但是如果抢救无效的话那么病人就失去生命了,我们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这些患者应该了解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性让患者不失去生命。 1)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 2)神志突然丧失、抽搐 3)呼吸减慢呈叹息样直至停止 4)瞳孔散大、固定 生物学死亡: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心脏骤停症状体征
-
心脏病心脏骤停怎么办
我们在急诊或者是手术室,以及一些重症监护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心脏骤停的患者,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如果得到有效的治疗的话,在临床上我们的生命会得到挽救,但是如果抢救无效的话那么病人就失去生命了,我们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这些患者应该了解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性让患者不失去生命。 1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 2神志突然丧失、抽搐 3呼吸减慢呈叹息样直至停止 4瞳孔散大、固定 生物学死亡: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心脏骤停症状体征的先后顺
-
什么叫心脏骤停
1)开放气道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救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松解衣领、裤带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假牙、粘液和呕吐物等一手置于患者额部另手抬举下颌使其头部后仰颈部伸直避免舌下坠阻塞气道(2)人工呼吸迅速确定呼吸是否停止如无自主呼吸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后贴紧患者口唇外缘用力吹气先吹气2次每次1000~1250ml在人工呼吸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运动参照其胸廓起伏情况控制吹气量避免发生胃胀气而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如患者出现胃胀气应将其侧转并压迫上腹部排出胃气后继续进
-
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心脏骤停的诊断: 1.神志丧失。 2.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3.叹息样呼吸,如不能紧急恢复血液循环,很快就停止呼吸。 4.瞳孔散大,对光反射
-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病因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 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知道患者有无心脏病,死亡的时间和形式未能预料。美国每年约有30 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占全部心血管病死亡人数的50 %以上,而且是20~60 岁男性的首位死因。男性较女性多见,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脏性猝死的男性年平均发病率为10 . 5 / 10 万,女性为3 . 6 / 10万。减少心脏性猝死对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病因】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
-
心脏骤停抢救流程
1、当发现病人意识丧失,首先用手轻推病人肩部,如无反应,立即使病人仰卧,急救者将耳或面颊贴近病人口鼻,听有无呼吸声,并触摸病人的颈动脉有无搏动。确认心跳骤停马上抢救。 2、确保病人呼吸道通畅;解开病人衣领与腰带,急救者位于病人左侧,左手插入病人颈后,右手按压前额,使头后仰,颈项过伸。用纱布去除病人口、鼻腔中异物。 3、口对口人工呼吸:急救者右手捏住病人鼻孔,左手托下颌,并将病人口唇张开,急救者深吸气后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气,病人胸廓升起为有效;放松捏住鼻孔的右手,病人胸廓复原,并感到病人口鼻有气呼出为有效。
-
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 器质性心脏病
在器质性心脏病重,常见的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均可发生心脏骤停。
-
导致心脏骤停的因素都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的疾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包括运动性呼吸困难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还可能会导致肺水肿,对于本身身体状况就不好的患者危害很大。 导致心脏骡停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①心源性心脏骤停,圆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②非心源性心脏骡停,因其他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 导致心脏骡停的原因有哪些? (一)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常发生室圈或心室停顿。急性心肌缺血未形成梗死者,也可发生室颤而致碎死。 (二)急性心肌灸 各种病因的急性心肌炎患者,持别是病毒性
-
心脏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 心音、脉搏、血压突然消失
心脏骤停患者心前区停不到心音,用手扪及大动脉如颈动脉、肱动脉及股动脉脉搏触摸不到,测不到血压。
-
心脏骤停的急救常识
1、快 10秒完成判断 “快”在心脏抢救的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在心脏急救上每延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就下降10%;10分钟后,病人存活的希望就很小了。因此,看到一个人晕倒,你第一反应就要去判断他是否为心跳骤停。判断的方法为:一看,看他还有没有意识;二摸,在喉结两边距离2—3厘米的地方,找到他的颈动脉,摸摸还有没有搏动。这些动作一定要在10秒钟之内完成。如果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病人又无意识,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意识时,还可以掐掐人中,看他有没有反应,但关
-
心脏骤停特征 四肢抽搐
心脏停搏15-20秒钟时间出现棉布及四肢肌肉抽搐,这种抽搐常为全身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分钟。
-
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 严重的中枢性系统病变
严重的中枢性系统病变也可以导致心脏出现骤停。常见的有颅内出血、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等,导致心脏搏动骤停。
-
心脏骤停的缓解方法
心脏骤停为急性症状,无有有效缓解方法,必须紧急救治! 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1)胸外按压一手托病人颈后向上托,另一手按住病人前额向后稍推,使下颌上翘,头部后仰,有利于通气。做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观察病人的瞳孔,若瞳孔缩小(是最灵敏、最有意义的生命征象),颜面、口唇转红润,说明抢救有效。 (2)针刺人中穴或手心的劳宫穴、足心涌泉穴,起到抢救作用。 (3)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
-
心脏骤停如何预防
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及时地评估左心室的功能非常重要。和左心室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左心室功能减退的患者心脏骤停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较差,死亡率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为非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者,经及时除颤易获复律成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所致的心脏骤停,预后良好。相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或室内阻滞引起的心脏骤停,预后往往不良。 继发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脏骤停,即时死亡率高达59%~89%,心脏复苏往往不易成功。即使复
-
突发心脏骤停抢救别等医生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因此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不要“争分夺秒”地去医院,应就地抢救。 一旦发现心跳骤停者,应尽快使病人就地平卧,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
-
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或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期和死亡期。 1.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