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小动作补肾延寿
六个小动作补肾延寿
1.摩耳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为宜。这种按摩方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的功效。
2.擦腰
搓手至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椎两旁,直线往返摩擦腰部两侧,一上一下为一遍,连续摩擦100遍。此法具有行气活血、壮腰益肾的作用。
3.揉小腹
我们在晚上睡觉之前,是可以先是仰卧在床上,然后将您的双手掌心搓热后,便立即捂在肚脐正下方三寸处的地方,并且要求双手要按顺时针方向轻轻的揉按至少5分钟,这样可以达到养肾的作用。此法可以补肾助阳,改善夜尿频多等症状。
4.按腹股
每晚临睡前,将双手放于大腿根部的腹股沟处(大腿与腹部连接处),以手掌沿斜方向来回按摩30~50次。此法具有健肾固精之效。
5.撮谷道
谷道即肛门,撮谷道就是做提肛运动。将肛门连同会阴一起上提,同时吸气,然后呼气时放松,反复进行,坐、站、行均可,每次50下左右。此法有助于督脉的通畅,进而起到补肾的作用。
6.摩足心
足心的涌泉穴直通肾经,经常按摩,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临睡前先用温水泡脚,再将双手相互摩擦至热,用左手的手心按摩右脚心,用右手的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每侧50下左右。
六个小动作缓解浑身酸痛
肩膀。肩膀酸痛时可将肩部按前、上、后方向画圈转动几次,再反向转动,转完后双肩自然下垂、放松。再用左手抓住右臂肘部,轻轻拉向身体左侧,另外一侧重复相同动作即可。
颈部。先向前点头,再仰头。然后将头部分别偏向左右两侧,尽量碰到肩膀。手掌应放在凳子上,这样才能使颈部得到充分的拉伸。
手臂。双手放在后背,一上一下尽量勾住,保持拉伸几秒钟,交换两手上下位置重复动作。
双手。右臂向前伸直,绷直肘部,左手握住右手手指,向下掰,将手部尽量拉向身体;双手手指交叉,转动手腕;双手五指相对,轻轻向内按压,拉伸手指肌腱。
腰部。身体坐直,两脚放平在地上,与肩同宽,前倾上身,尽量贴到大腿。臀部不要离开座位,此时腰部肌肉会得到拉伸。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将双腿分开,上身压得越低,拉伸效果越好。
臀部。坐姿,将右脚脚踝置于左膝上,双手在左腿大腿下方十指相扣,身体前倾,这样能充分拉伸右侧臀肌。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
脚踝。身体坐直,腿部后伸,脚尖着地。然后将脚背压向地面,有助于拉伸脚部肌腱。
小便时做1个动作补肾
对于直立小便的男士而言,应有正确的如厕姿势。专家指出,男士小便时,不要过多地说话,而应“咬牙切齿”。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肾主司二 便,其排泄均依赖于肾气的气化和肾阳的温煦与滋润。肾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主藏精,即固摄和贮藏一身之精气。在小便时咬紧牙关,不令泄气,有助于肾摄精气, 而肾的精气固摄,则益骨健,促齿坚。
男性踮起脚尖小便也能刺激经络,起到强肾利便的作用。若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的男性患者,小便时踮脚尖有利于排尿顺畅。
女性坐蹲的同时,把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用力着地,也可起到补肾利尿的效果。倘若能在一天内做上5-6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连续1-6个月,便能达到很好的强精、健身作用。同时,亦可缓解因长时间站立而导致的足跟痛。
排便不畅的朋友还不妨多做提肛运动。方法是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紧缩30下,长期坚持效果更好。
几个小动作防“腿老”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唐梁建议女性,少穿高跟鞋,可以减少膝关节负担。推荐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
唐梁指出,除了高跟鞋,有损膝关节的因素还有负重运动和肥胖等,建议常踩高跟鞋的白领,日常多选游泳和骑车等运动。同时,注意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不 要只用某只脚的一侧着地。避免长时间下蹲,工作时下蹲最好改为低坐位。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1.手放于膝盖之上经常抚摸、拍打、揉按内外膝眼、鹤顶、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尺泽、血海等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骨刺发生。
2.双足置擀面杖上来回搓动,促进足底血液循环,刺激足三阴三阳经,减少骨质增生。
女人补肾先学做3个小动作
1
常用脚后跟走路
将双脚的脚后跟先抬起,脚尖不要着地,腿往前,直走。经常这样运动,可有助于女性朋友们养肾。脚后跟先着地,有助于刺激脚底对于肾的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走路,不仅可以养肾,而且还能够帮助预防骨质疏松,养生保健功能非常多。
2
每天热水泡脚
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这一时间段,是肾经气血最衰弱的时辰,此时,女性朋友们可以通过用热水泡脚、按摩足底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以达到滋养肾脏的目的。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就可以,时间也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但要坚持每天晚上都用热水泡脚,才可达到养肾的效果。
3
没事敲敲背部
女性朋友们若想保护好肾,可以选择每天都敲打一下自己的背部肌肉,或者是用背部适度撞击墙壁15分钟左右,每天两到三次,可以帮助强健自己的腰身、疏通身体的经络、调和阴阳,养身养肾效果特别棒。
4个小动作能养肾
传统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耳朵跟手脚一样布满了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因此,平时如能坚持搓耳、捏耳,可强健身体。
常搓耳廓可养颜。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先从前向后搓49次,再从后向前搓49次,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搓后顿有神志清爽、容光焕发的效果。
提拉耳垂治头痛。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并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提拉耳尖可退热。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
搓弹双耳可强肾。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能帮你去掉肚腩的六个小动作
1、揉擦腹部
该动作练习时,练习者仰卧床上,两手相叠,放在腹上顺时针,侄时针各50圈,两手分开放腹上,再上下往复50次。也可以憋口气把腹部顶起来练习,早晚一组。
2、体转
该动作两腿分开直立与肩同宽,两手叉腰或下垂体侧,随身体摆动,向左右转体各50次。要求转体时两腿不动,转体幅度要大,直腰,头颈要上顶。
3、体前屈立起
该运动两腿分开直立与肩宽,上体前倾向下体前屈,然后立起。要求膝盖要挺直,双手尽量去角摸地一下,连续做50次。
4、依次高抬腿
该动作练习时两腿站立,上体尽量不动,膝盖尽量上抬贴胸,两手可以抱一下腿,连续反复各做50次。
5、仰卧起坐
练习者仰卧在床上或地毯上,两腿伸直,上身用力坐起,然后将身体前倾,同时双手去角摸脚尖,连续反复数次。
6、扭髋小跳
该动作原地双脚跳起直膝扭髋,两脚跳起同时左右扭髋,两臂胸前左右摆动与髋部相反做,连续反复数次。
上述的锻炼方法既可单项选用,亦可综合进行。除了
补肝肾延寿命的良方
[原料] 山鸡二只、炙何首乌10克、青椒100克、冬笋15克、酱油10克、料酒20毫升、味精1克、精盐2克、豆粉20克、鸡蛋1个、菜油1000克(实际消耗60克)。
[制法] 何首乌用清水洗净、放入铝锅内煮二次,共收药液20毫升。山鸡去净毛,剖腹去内脏,洗净去骨,切成丁。冬笋,青椒切成丁。鸡蛋去黄留清。蛋清加入豆粉,调成蛋清豆粉,用一半入少许精盐将山鸡丁浆好,另一半同料酒、酱油、味精、首乌汁兑成液汁待用。净锅置火上,注入菜油,烧至六成热时下鸡丁过油滑熟,随即捞入勺内待用。锅留底油,加入鸡丁、冬笋、青椒、倒入液汁勾芡,起锅装盘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能] 补肝肾、乌须发,悦颜色,延寿命之效。
预防盆腔炎的六个小动作是什么
1、横向扭胯:
身体自然站立,均匀呼吸,全身放轻松,之后双手放在胯部左右两侧,带动胯部以左、前、右、后、左的方位进行横向扭转运动,每扭转一圈为一个节拍,一共做二个八拍,之后让胯部向相反的方向重复进行这个扭转的运动,在右、前、左、后、右的方位进行,同样做二个八拍。
2、侧向扭跨:
身体站直,自然呼吸,放松全身,双手放于胯部两侧,带动胯部以左、右、左的方位来回扭动,扭动一次为一个节拍,一共做四个八拍。
3、腹式呼吸:
身体自然站直,也可平躺或平坐,自然呼吸,放松全身,做下面的腹式呼吸练习。吸气时小腹要向内收,并且阴部也要向内紧缩,呼气时小腹向外鼓出,如此进行呼吸,一次呼吸为一个节拍,一共进行四个八拍。
4、按摩腹部:
身体自然站直,均匀呼吸,全身放松,双手扶住下腹两侧,向耻骨处进行按摩,按摩一次为一个节拍,共做4个八拍。
5、轻拍小腹:
从盆腔保健的角度来说,小腹运动对预防盆腔炎是有帮助的。身体自然站好,均匀地呼吸,全身放松。双手交替进行轻轻拍打下腹部位,用力要适度,不可过猛,每拍打一次为一个节拍,一共做四个八拍。
6、轻揉肚脐:
身体自然站直,也可坐姿或仰卧,均匀地呼吸,全身放松,双手手掌掌心交叠放于肚脐上,之后以顺时针的方 向进行按摩,按摩一圈为一个节拍,一共做二个八拍,之后再逆时针按摩二个八拍。
六个习惯延年益寿
午间小睡。美国阿勒格尼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当生活不顺,压力倍增,心情不快的时候,45分钟的午睡有助于降低血压。午睡还有助于补充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加速细胞衰老。保证婴儿般的睡眠,有助于更年轻更长寿。
把烦恼写下来。消除烦恼,快乐生活是长寿之道。美国华盛顿市心理学家安德里·伯尼奥尔博士表示,每天将烦恼写在纸上,放入“烦恼缸”(或抽屉)中,有助于将烦恼分类消除。焦虑少一点,身心更健康。压力激素皮质醇过多会导致慢性疼痛、抑郁、认知问题、甚至心脏病,进而缩短寿命。
保持乐观。乐观者更长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女性健康行动(WHI)研究项目为期15年涉及10万多妇女参试者。该研究发现,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在为期8年的跟踪调查中,死亡率低14%。伯尼奥尔博士表示,想象一下躺在海滩吊床上的情景,就可以立即让自己身心放松,不至于对生活中不好的事情难以释怀。
正确放松。美国梅奥诊所专家布伦特·鲍尔博士表示,放松身心必须讲究科学。放松的方式可以是运动,也可以是某种呼吸方式。具体包括:背痛者练瑜伽;高血脂者练气功;抑郁症选择音乐疗法、气功和瑜伽;心脏欠佳者练练深呼吸、气功和瑜伽;免疫差练习呼吸、吟诵;失眠者和偏头痛的人试试针灸和瑜伽。美国马萨诸塞州身心医学研究所所长赫伯特·本森博士完成的最新研究发现,瑜伽、太极拳等练习方法都能放松身心,抑制压力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同时平稳心跳,降低血压,帮助消化。
冥想打坐。随着人体衰老的加速,大脑开始萎缩。然而,《神经学报告》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冥想打坐者的前额叶脑皮层的厚度比普通人更厚,而这些区域的作用是控制人注意力和感知能力。加州大学神经心理学家汉森博士表示,冥想打坐是极好的“脑操”,可使大脑更强壮。
学知识常用脑。英国神经生物学家米勒认为:“人的大脑受训练越少,衰老就越快。”常动脑筋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选择,有益长寿。经常用脑也有助于防止认知障碍的发生。改变老年人心境的良策就是应该不断地看书,学习新知识。提倡老年人的“再学习”。老年人的机械性记忆能力虽比年轻人差些,但理解性记忆能力却增强了。认真的学习,积极的思考,能延缓衰老的过程。
如何补肾气
温水泡脚
要想长寿和身体强壮,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是很好的方法,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够增加身体热量,强身健体,益肾延寿。
多吃黑素食物
冬季多吃黑素食物,比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都是补肾强体的好食品,对男人功能不足,体弱多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肉食补肾
冬季应该多吃含热量很高的食物。比如狗肉,羊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还可以吃动物肾脏,起到以形补形的作用。
加强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冬天天气寒冷,活动能够增加人体热量,促进血液循环。能够强身健体,益肾健身。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栗子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老少皆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有抗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功效。脾胃虚寒者,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无论是熬汤还是炒食,应细细咀嚼,连津液吞咽,可以达到更好的补肾效果。而栗子炖鸡,更适合脾虚怕冷的人,有益气补肾的功效。
老人坚持7个小动作延年益寿
远眺。远眺有助于眼肌放松,等同于给眼睛做养生操。具体方法是:在自家阳台或登上山峰,有规律地转动眼球和平视远处的楼顶、塔尖等景物。可在远眺时转动眼球,眼动头不动,旋转运目10圈。
哈气。早晨起床后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将嘴巴最大限度地张开,向外哈一口气再闭合起来,合嘴时轻轻叩击牙齿。这个动作,可通过面部神经的反射刺激大脑,使大脑尽快清醒。张大嘴巴与闭合嘴巴,能使面部40多块肌肉有节奏地运动,防止中老年人面肌萎缩。此外,张合嘴巴可使咽喉部得到活动,保持耳咽管的通畅,使中耳内外的压力维持平衡,防止老年人耳聋。
咽唾。中医认为,唾液充盈,缓缓咽之,能润五脏,养肌肤,使人长寿。具体方法是,嘴唇微合,全身放松,用舌搅动口齿,一般是围绕上下牙齿运转,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依次轻轻搅动各36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用舌尖顶住上腭部1~2分钟,促使腮腺、舌下腺分泌唾液,待口中唾液满时,鼓腮含漱36次。 漱津后,将口中津液分3小口咽下。
摩耳。耳为肾之外窍,通于脑,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经常摩耳,可以疏通经络、流通气血、平衡阴阳、增强听力,祛病养生。摩耳的动作包括:拎耳屏,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扫外耳,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听到“擦擦”声。
转颈。长期的不正确姿势易导致相关组织增生、损伤并最终导致颈椎病,老年朋友没事可以多做转颈操。动作很简单,完成颈部前屈、后伸、左旋、右旋等动作,速度尽可能慢,幅度尽可能大。同时配合耸肩,努力让肩部靠近耳朵,然后再放下。
握拳。《诸病源候论》讲,“握固两手,如婴儿握,不令气出”,意思是指握拳能保护体内正气、抵御外邪。五禽戏的“猿摘”及八段锦的“攒拳怒目”等招式中均有握拳的动作。具体做法是:把大拇指向内横在手心,其余四指包裹大拇指而紧握拳头。同时全身稍稍用力,然后放开,重复进行50~80次。拇指与中指接触的地方是劳宫穴,握拳时正好按压此穴,能起到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踮脚。老年朋友长时间久坐后,最好做一次“踮脚”运动,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不仅可避免下肢酸胀和麻木,也可以消除突然站立而发生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现象。方法是两脚并拢,双脚跟提起,动作稍停,双脚跟下落,轻震地面。一起一落为一遍,注意保持平衡,反复做7遍。
几个补肾小动作
屈肘上举: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直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复原。这一动作,连续做3~5次为一遍,每日做3~5遍。
抛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掌朝下放于左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右腿上,左手做抛物动作,与右手动作相同。每日可做3~5遍。在做抛物动作时,要注意与呼吸配合: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缓慢左右转动身体3~5次。然后,两腿悬空,前后摆动10余次。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然后,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
“吹”字功:直立,两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不发出声音,只闻有气吹出之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