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黄疸的危害

小儿黄疸的危害

败血症: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分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方法。

儿童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胆道闭锁:出生后持续黄疸,大便成灰白色,严重时出现肝衰竭、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

母乳性黄疸: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大便为黄色,大便颜色正常。肝、脾不大。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胆红素脑病:本病临床分4期,第1~3期出现在儿童早期,第4期在儿童期以后出现。

(一)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时12~24小时。

(二)痉挛期: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24小时。

(三)恢复期: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小儿黄疸的危害大吗

需重视病理性黄疸的危害

专家解释,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如何辨别小儿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孩子患了黄疸家长如果能首先对黄疸的类型进行自我判断,则能够让宝宝得到最好的治疗。那么如何知道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黄疸呢?下面小编就教大家几个简易区分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准确的作出判断。

第一,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

不同类型的黄疸出现的时间不同。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2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症状会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为明显。而病理性黄疸通常在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第二,观察小儿黄疸的症状

黄疸程度的判断最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而病理性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

此外,还有一个简单的判断黄疸程度的方法: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则为轻度黄疸;如果躯干部皮肤黄染则为中度黄疸;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则可判定为重度黄疸。

第三,观察黄疸消退的时间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7—10天消退,最迟不会超过生后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4周退净。而病理性黄疸的消退时间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如果足月新生儿生后2周仍有黄疸,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病理性的情况,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作必要的检查,以便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

第四,注意其它细节

黄疸患儿除了有不同程度的黄染之外,还可出现一些伴随症状。如生理性黄疸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体温等。而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有时候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者惊叫或者抽搐。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点家长基本可以在家自我判断黄疸的类型,让宝宝得到及时的治疗。

小儿黄疸治疗之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

( 1)光疗:是安全而疗效显著的方法,可给予24~48小时,必要时重复照射。注意光疗时患病的宝宝应裸体,但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及生殖器。

(2)激素疗法:激素疗法可增加肝酶活力,促进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结合,并阻止抗原抗体反应,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也可以口服。

(3)输血浆或白蛋白:血浆蛋白可与间接胆红素结合(1克白蛋白可结合15毫克胆红素),因而可减少间接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这样可以降低核黄疸的发病率。

(4)苯巴比妥作为酶诱导剂可激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加速间接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剂量5毫克/千克体重/天,口服。

(5)中药治疗:菌陈黄(黄连、黄苓、黄柏、栀子、菌陈、大黄)或称6912的针剂静滴.或菌陈蒿汤口服。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介绍,希望可以帮助都你们!

黄疸指数的正常值

成人黄疸指数正常值

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17.1umol为正常值范围

小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小儿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而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

贵阳肝病网专家认为,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只要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称为病理性黄疸。

宝宝黄疸危险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一般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宝宝一般情况都还可以,黄疸的程度也不会很重,很快就会消退了,一般对宝宝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这时候要警惕他是不是存在某些病因,如果黄疸程度比较重,它有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像有时候严重的感染,可能黄疸是它唯一的表现,像有一些明显的肝胆疾病,它的一个外在表现有可能就是黄疸,所以黄疸如果是病理性黄疸,还是建议及时去医院治疗,如果是他的黄疸程度明显的升高,有可能会出现胆红素脑病,然后影响神经系统的一些发育,严重可能导致脑瘫,甚至危及到生命,还有一些有可能会合并严重的肝胆疾病,如果没有及时的干预治疗,有可能会出现肝衰竭,甚至可能也会危及到生命。

所以黄疸危不危险,要看宝宝具体情况,他有可能是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遗症,有可能就是一个正常现象,家里注意监测黄疸,如果是觉得黄疸有异常,还是及时地去医院。

黄疸都有什么症状

黄疸也是婴儿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新生儿时期。婴儿的黄疸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黄疸,它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以上就是对“新生儿黄疸症状”的阐述,希望对新生儿黄疸患者有所帮助,如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防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婴儿黄疸不退可能影响智力

很多宝宝一出生就会出现黄疸的症状,很多家长由于都是初为人父母对于这种疾病都不是十分了解,其实这种疾病只要及时治疗是没有危害的。不过如果您不接受正规医院的治疗的话,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可能会影响小孩的智力,详情请大家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新生儿黄疸是很多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许多孩子的生理性黄疸能快速退下来。但也有些孩子不能通过单纯喂奶降下来,在某种病理状态下,有可能导致孩子智力残疾。

专家提醒,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黄疸情况。家长最好在出院前,带孩子做个黄疸水平筛查,这种筛查可用仪器通过皮肤表面做无创伤性测定,非常方便,以防黄疸居高不下,损伤神经系统。现在一些规范的产科或新生儿科,医务人员都会监测宝宝的黄疸水平,如果黄疸数值下降不明显,达到了临床需要干预的程度,就应治疗。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并不是全部对小儿智力有影响。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其中以大脑基底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黄染明显,此病变称为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由此可见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危害还是非常多非常严重的,希望家长们可以重视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患上黄疸不要紧,只要去医院治疗就可以了。在使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后过了一段时间后黄疸这种疾病就可以治愈了,对于以后小孩的身体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婴儿黄疸咋办才有效

小儿黄疸 黄疸,是指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色黄的一类疾病:新生儿黄疸则指小儿出生后周身皮肤、双眼、小便都发黄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胎黄。 新生儿黄疸,有真有假,真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等。而假黄疸特指小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

小儿出生24小时以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4天以内自然消失,没有其它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早产儿来言,生理性黄疽的发生率要更高,可达80%。

生理性黄疸,大都在生后第3天出现。早者在生后第二天出现,迟者可在第5天出现黄染,其色泽-般较轻浅,呈浅黄色,-般2-3天消退。稍重者可延迟到出黄疸的5-6天后消退,而早产儿的黄疸,最多也不应超过7-10天。超过14天的黄疸为迁延性黄疸,或由它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小儿黄疸治疗

1小儿黄疸首先就是要输血换血治疗。 小儿黄疸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是和血液问题有关的,因此对于黄疸患儿应该进行输血换血治疗,输血者尽量避免是亲属,黄疸不严重者不需输血。

2小儿黄疸可以通过光疗进行治疗。 光疗这种治疗方法现在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患儿暴露于波长440nm的光线下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防止核黄疸的发生,这种方法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3小儿黄疸也可以通过一些偏方进行治疗。 小儿黄疸这种疾病可以选择像是化疸复肝汤这样的偏方治疗,绵茵陈180克,金钱草90克,川郁金60克,粉干草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用。

新生儿黄疸小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小儿黄疸都不需要进行治疗,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治疗的,那么小儿黄疸治疗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中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二、换血疗法

如果小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的,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换血疗法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需要注意的是,换血疗法在治疗小儿黄疸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该操作需要专业医师严格掌控。

三、药物治疗

小儿黄疸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常用的是肝酶诱导剂,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等。中药治疗可用菌陈黄(黄连、黄苓、黄柏、栀子、菌陈、大黄)或菌陈蒿汤口服。

四、其他疗法

小儿黄疸治疗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黄疸症状。例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

黄疸都有什么症状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婴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以上就是新生儿黄疸症状的介绍,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家长可以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黄疸较重时,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

一、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一: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一是由于溶血产生的胆红素容易侵犯脑部,造成胆红素脑病。

症状表现:

1、新生儿会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吐。

2、一般持续约12-24小时。这是轻者,如果继续加重,病情就会演变到痉挛期,该期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的症状。

二、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二:水肿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二是全身水肿。

症状表现:新生儿由严重溶血所致,存活儿可全身水肿,皮肤苍白,胸腹腔积液,并有心力衰竭表现,如心率增快、心音低钝、呼吸困难等。

三、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三:贫血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三是贫血。

症状表现:1、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2、ABO溶血早期少有血红蛋白低于120g/L,而Rh溶血者出生后48小时内常降至120g/L以下,大部分Rh溶血及少数ABO溶血者可在出生后3~6周出现后期贫血。

四、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四:肝脾肿大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四是肝脾肿大。

症状表现:新生儿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以Rh溶血较常见。

五、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五:全身表现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危害,其五是全身都有表现。

症状表现:新生儿溶血重者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

新生儿黄疸的表现是怎样的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以上就是新生儿黄疸症状的介绍,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家长可以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黄疸较重时,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得了小儿黄疸会死吗

黄疸是指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破裂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时所变现出来的一种症状。黄疸的病因有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肝内型胆汁郁积性黄疸、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等,由于黄疸只是一种症状,所以黄疸的消退情况可以反应一种i疾病的预后等情况。那么得了小儿黄疸会死吗?

黄疸不退的危害有:皮肤、巩膜等地方都被染成黄色,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那么尿液、汗液、眼泪、口痰、鼻涕等液体都会被弄成黄色,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时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就诊,赶紧查出病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黄疸的时候也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腹部有胀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此外还有胆盐血症的临床症状,比如有气无力、头晕头痛、精神萎靡、心跳加快、皮肤会出现大面积瘙痒,更有甚者会出现夜盲症等。

最后黄疸患者会伴有发热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小孩,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物理等降温手段,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黄疸还会影响肝脏的功能、胆囊的功能、脾脏的功能、扑翼震颤、肝性脑病等都是较常见的黄疸危害症状。

温馨提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相关推荐

黄疸有什么症状 黄疸应该如何防治

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的一种疾病。黄疸会造成新生儿的各种疾病,比如发烧等,所以,家长的发现以及及时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黄疸的症状有哪些呢?黄疸又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黄疸症状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

婴儿黄疸的危害 黄疸的分类

黄疸分为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出生后的1~2天,母乳喂养奶量不足,可引起胎便排出延迟,肠道回吸收胆红素增多,表现与生理性黄疸相同,只是黄疸程度超过了生理性黄疸,只要早开始喂奶,增加喂奶次数,大便次数增加了,黄疸就可自行消退。 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的代谢过程,一般在婴儿出生后7~10日便会消退,皮肤黄染颜色比较浅。但是婴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也应该密切观察,防止其演变成病理性黄疸。 如果黄染重,出生2周后,仍不消退或退而复黄,则是病理性黄疸。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病理性黄疸的危害

黄疸会影响小儿智力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低于205μmol/L。病理性黄疸表现为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查血时,血清胆红素值超过205μmol/L,小儿还有其他疾病的表现。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

宝宝黄疸危害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一般新生儿黄疸如果是在正常范围,就我们说的生理性黄疸,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宝宝一般情况都还可以,黄疸升到一定程度,自己会慢慢消退,对他影响不大,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一般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进展很快,然后消退会延迟,病理性黄疸它根据血里面胆红素升高的种类不一样,也分为高直接胆红素升高和高间接胆红素升高,如果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比较明显,持续升高有入颅的风险,最严重可能会形成一个胆红素脑病,甚至核黄疸,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

新生儿出现黄疸怎么办

◎黄疸婴儿母乳喂养要合理 新生儿出现黄疸,哺育要合理: 首先,黄疸婴儿应该继续哺喂母乳,初乳促进胎便的排出,可减少黄疽的产生,如果婴/L吃到足够的奶水,可帮助消除早期的黄疸。如果婴儿吸奶良好,继续不分日夜地经常喂他吃奶。如果婴儿嗜睡而吸得少,母亲需要将奶水挤出,每2-3小时,经杯子喂他。即使是需要照蓝光治疗的婴儿,仍可继续哺喂母乳。 如果黄疸非常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母亲暂停哺乳两天(在这两天中,母亲应把奶水挤出,可以56℃巴斯德消毒法15分钟后再用杯子喂给婴儿吃),如果是因为母乳所致,黄疸就会减轻,此后母

黄疸是什么意思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工作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严重影响到小儿健康的疾病,所以在这方面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还有就是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下面小编就这方面具体事项详细介绍一下。小儿的健康需要我们关心。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病理性黄疸对小儿智力有一定影响。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就是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

小儿脑瘫是怎么回事

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目前知道的不下百种,最常见的原因有几项,分别是是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等常见新生儿疾病。 1、早产。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不少胎龄只有28周、体重在1千克以下的宝宝都得到抢救成活。但是由于胎龄小,胎儿的大脑发育很不成熟,容易出现脑损伤。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即小儿脑瘫。早产儿脑瘫发生率一直居高。因此,做好预防早产工作,能有效预防小儿脑瘫。 2、新生儿窒息。除了早产外,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小儿脑瘫的第2位原因,尤其是重度窒息。由于缺氧

早产儿黄疸高家长要重视

据了解,黄疸是指由于人体内胆红素的累积引起皮肤或其它器官黄染的现象,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临床表现,较大儿童或成人若有黄疸是病理表现,而新生儿黄疸可以是病理表现,也可以是生理表现。 鞍山市妇儿医院儿科系主任苏玉武介绍,首先要重视新生儿黄疸现象,因为严重的病理性黄疸会影响脑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甚至致死、致残。由于新生儿生后皮肤多潮红,部分小儿皮肤偏黑更不便发现黄疸,此时可用手指轻压小儿皮肤,驱走局部组织的血液,抬手后局部发白便于观察有无黄疸表现;其次黄疸最初见于面颈部,重者可涉及到躯干四肢和巩膜,生理性黄疸一般指生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 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 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 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 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 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如果宝宝的黄疸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