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人的灵台位置的图片 灵台穴刺灸操作手法

人的灵台位置的图片 灵台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俯卧位或坐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至阳穴上胸椎取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针0.5-0.8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在针刺附近,如捣针时则酸胀至针刺的方向。

功能:清热通络,止咳平喘。

主治:脊背强痛,咳嗽,气喘,疔疮。

水道准确位置图片 水道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仰卧,脐下3寸,脐中点与耻骨联合之间连线上3/5与下2/5交界)在髂前上棘水平(关元穴)旁开2寸取穴。

进针方向:从腹侧向背侧直刺与腹壁成90°。

深度:针0.8-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8-1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至腹部周围。

功能:清热利湿,通调水道。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痛经,不孕。

前谷的位置图片 前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仰掌,握拳,第5掌指关节前,有一皮肤褶皱突起,其尖端即是本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清心明目,聪耳理气。

主治:耳聋,耳鸣,咽肿,热病,产后无乳,手指麻木,腮腺炎。

上髎的位置图 上髎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俯卧,第1骶椎水平,背中线外侧1.1寸(第1骶后孔位首)。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0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周围。

功能:补益下焦,清热利湿。

主治:腰骶疼,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尿,尿潴留,痔疮,外阴湿疹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

灵台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灵台穴配伍治疗方法

灵台穴有宣肺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配合谷,委中,可行气通经,散毒止痛,主治疔疮,风疹;配肺俞,丰隆,可清热化痰,益气止咳,主治咳嗽,痰多;配阳陵泉,可疏肝理气,主治胁肋胀痛。

天宗的准确位置图找法 天宗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冈下窝中央取穴。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功能:舒筋活络,清肃肺气。

主治:肩胛痛,肘臂痛,上肢麻木,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哮喘。

配穴:配肩贞,小海,后溪治疗上肢麻木;配秉风治疗肩胛痛。

上星的位置图和作用 上星穴刺灸操作手法

在头部正中线,平刺0.5-0.8寸,局部有胀感。对阳证,实证可用三棱针放血,本穴位于头部肌肉浅薄处,宜用挟持进针法。进行平刺或斜刺时,深浅要适当,过浅沿表皮横刺进针,或过深沿骨膜横刺进针,均会产生剧痛;如进针时疼痛,可能刺伤血管,应停止进针或捻针,缓慢提出几分,转变方向另行刺入,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人的灵台在哪个位置 灵台的按摩手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灵台穴穴位并做环状运动,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志室准确位置图片 志室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俯卧,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直刺与背面成90°。

深度:进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在附近。

功能:补肾益精,清热化湿。

主治:遗精,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膀胱炎,尿道炎等症。

筋缩的位置图作用 筋缩穴刺灸操作手法

取穴:俯卧,背正中线,第9与第10胸椎棘突之间。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面成90°。

深度:针0.5-0.8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周围。

功能:舒筋活络,醒脑安神。

主治: 癫痫,胃痛,脊强,胁痛,腰背肌劳损,胃炎,癔症,亦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灵台的准确位置图片 灵台穴功能作用

功能:宣肺通络,清热解毒。

主治:咳嗽,气喘,脊痛项强,疔疮。

作用:灵台穴属督脉,可通调督脉经气;其穴近肺,肺主气外合皮毛,督脉又为阳脉之海,故本穴有宣肺理气,平喘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

灵台是什么意思 灵台的配伍疗法

1.灵台穴配阳陵泉穴、支沟穴:缓解治疗胸胁痛;

2.灵台穴配陶道穴、内关穴:缓解治疗间日疟;

3.灵台穴配合谷穴、委中穴:缓解治疗疔疮;

4.灵台穴配胆俞穴、阳陵泉穴、太冲穴:缓解治疗黄疸;

5.灵台穴配身柱穴、至阳穴:缓解治疗背痛。

人的灵台位置的图片 灵台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6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6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6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灵台的准确位置图片 灵台的准确位置

在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取穴时取俯卧或正坐位,于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灵台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灵台穴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弓间韧带-(硬膜外腔)。皮肤由第5,6,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

相关推荐

与肠胃相关的穴位按摩

1.中脘穴 位置:仰卧时,取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此处即为此穴。 方法:仰卧位,待肌肉放松,用指头用力下压中脘穴的同时缓缓吐气,6秒后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有舒适感。 功效:中脘指压法比较适合在胃痛时采用,它能起到缓解胃部疼痛的作用。 2.百会穴 位置: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方法:用食指和中指采取适当力度按压百会穴,达到一定的痛胀感觉后松手,如此反复50次即可。 功效:经常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机体平衡、疏通筋络,对症治疗胃下垂

灵台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取俯卧或正坐位,于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是灵台穴。 灵台穴属督脉,可通调督脉经气;其穴近肺,肺主气外合皮毛,督脉又为阳脉之海,故本穴有宣肺理气,平喘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脊痛项强,疔疮等症。

灵台的准确位置功效 灵台穴的功效

类属:属督脉。 功效:清泄肺热,宣肺肃肺,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主治病证: 1.肺热炽盛,肺气不利,肺失宣降之咳嗽,气喘诸病证。 2.热毒郁遏之疔疮。 3.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痛,胁肋疼痛诸病证。 4.其他: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背痛,项强;疔疮,丹毒,蜂窝主治炎,胆道蛔虫症,疟疾。

意舍疼怎么回事 意舍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 ,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健运脾阳,疏泄湿热。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丰胸按摩背部什么穴位

1、丰胸按摩背部什么穴位 可以按摩中府穴、中脘穴、灵台穴,穴位按摩丰胸法其实真的很神奇。想消除胸背脂肪,主要可按压3个穴位:中府穴,中脘穴及灵台穴。每次按压15分钟, 1天按摩多次,以有效消除上半身肥胖。 中府穴:上方锁骨下,靠上臂形成三夹角的凹窝。 中脘穴:在肚脐上约10厘米。 灵台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状突起处的凹窝。坚持做,就有丰胸效果哦。 2、穴位丰胸按摩原理 穴位丰胸,其主要是于体背部的膀胱经、小肠经各穴位,手臂部的肺经、心经、心包经各穴位,胸部的天溪穴、檀中穴、乳根穴、屋翳穴、中府穴以及腿部的委

胸闷按摩哪个地方缓解

灵台位置:取穴方法:伏卧,于第六胸椎棘突下取之。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垂直按揉灵台穴3-5分钟,边按揉边配合深呼吸。 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按两侧心俞穴各约20-30次。 膻中穴 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大鱼际上下反复推擦膻中穴3-5穴。 公孙穴 位置: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两侧公孙穴各20-30次,以感觉酸胀为度。

上髎疼痛怎么回事

上髎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补益肾气,调经止带,强筋健骨之功。多用于治疗肾气亏虚,肾精不足之月经不调,阴挺,赤白带下,小便不利诸症;以及肝肾亏虚之腰脊痛诸症。上髎穴位处有疼痛感的时候,多有可能是受凉或劳损导致骶神经受到刺激,引起上述症状,具体原因应咨询医生,确切病因之后进行调理治疗。 上髎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俯卧,第1骶椎水平,背中线外侧1.1寸(第1骶后孔位首)。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20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

灵台是什么意思

灵台穴,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灵台,在第六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属督脉。穴位含义为,督脉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 灵台:灵,神灵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台,停住之所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化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本穴物质为至阳穴传来的阳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化为天之上部的阳热之气,阳气在穴内为停住之状,故名。灵阳名意与灵台同。

灵台在哪个位置 灵台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咳嗽气喘、背痛、项强、疔疮、热身等。 2.灵台穴的功效:益气补阳。

带状疱疹拔罐治疗方法是什么

拔罐选穴及治疗方法:选穴:(1)病灶处,大椎,灵台穴(2)大椎,肝俞(3)身柱,脾俞。方法:取1组穴,在病灶处采用单纯密排,或加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或用皮肤重叩,渗血后再施行密排罐法;大椎,灵台穴采用刺罐法,留罐15分钟。若局部疱疹溃破,渗液多时,可涂龙胆紫药水。取2组穴,采用刺络罐法,每次取3穴,点刺后拔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