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预防感染性休克

怎样预防感染性休克

体弱者要注意适当营养锻炼,预防感冒等小病、及清洁卫生习惯,按季节接种疫苗。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拖。

遇到突然加重的发热病人,需要帮助照料时,注意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直接接触其分泌物如呕吐物、排泄物、血液、痰液等,可能需要戴口罩手套等。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脓毒性休克是感染性休克吗

脓毒性休克,也就是感染性休克,是指因为严重脓毒症所致的低血压,即使给予静脉输液治疗也难以逆转病情。

如何预防术后伤口感染

患有感染性休克的根本原因是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或者接触了感染源,比如医院消毒不彻底等,还有因为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等疾病,也会发展成为感染性休克。而手术过后大胜感染性休克的比例更大,那又该如何预防术后的感染性休克?

1、积极防治感染和各种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疾病,如果术后发生伤口感染,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还有例如败血症、细菌性痢疾、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腹膜炎等疾病都是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元凶,对于这些疾病必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病情的发展。

2、做好外伤的现场处理。一般进行外科手术,术后最重要的就是抗炎的处理,因为伤口是最容易感染的,因此要及时止血、镇痛、保温,时刻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即使是小手术也马虎不得。如果术后出现发烧,一定要高度警惕,进行消炎治疗。

3、对失血或失液过多的患者要及时输液或输血,一些病人如严重的呕吐、腹泻、咯血、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导致身体的体液或者血液的大量丢失,身体的体液酸碱平衡被破坏,会导致抵抗力和免疫力急剧下降,很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因此,对这些病人要根据病情及时进行输液和输血。

感染性休克有什么临床表现

(一)休克早期 机体应激产生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呈现寒战高热,个别严重病人可有体温不升反降低之表现,血压正常或稍偏低,但脉压差小,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眼底检查可见动脉痉挛,唇指轻度发绀,神志清楚但表现有烦躁不安,呼吸深而快,尿量减少,部分患者初期可表现为暖休克。

(二)休克中期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酸中毒。收缩压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者,呼吸表浅且快,心率快心音低钝,皮肤湿冷可见花斑,烦躁不安或嗜睡,尿量减少,表浅静脉萎陷,抽取的血液极易凝固。

(三)休克晚期 可出现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看完以上的文章以后大家是不是知道了原来休克十分很多种类的,当我们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到相关的医院检查跟治疗,样不仅能和好的控制我们的病情更能让我们更好地得到治疗哦。

感染性休克能痊愈吗

尽管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可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仍然是有恢复健康的可能的。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吃什么好

我们一天有三餐,看起来简单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如果做得不好,对于老年人感染性休克的康复是没什么好处的,所以下文一起看看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患者三餐应该如何吃。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高。多因老年人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引起。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意识障 碍、休克。应极早发现,给予抗菌药物对症治疗。

老年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细菌,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最常见。其他有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肠球菌等。此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某些病毒性疾病,如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也易发生休克。易并发休克的感染有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胆管炎和腹腔感染等。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治疗

1.病因治疗

可根据临床表现,原发病灶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因,结合老年人生理、病理、免疫和药代动力学特点,选用强有力的广谱杀菌剂治疗,待致病菌获知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2.抗休克治疗

对休克前驱症状应早发现、早处理。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是感染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扩容治疗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选用液体应包括胶体和晶体的合理组合。纠正酸中毒是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肌刺激作用强,可使心肌氧消耗量增大,心肌缺血范围扩大,易诱发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应慎用,不用于高龄患者。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收缩力增强的作用比多巴胺大,但其诱发心动过速和期前收缩的作用比多巴胺小,对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治疗效果好。由于有些高龄者在使用儿茶酚胺时,常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故在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而且必须进行严密的心电图监护,缩血管药物仅提高血液灌注压,而血管直径却缩小,应尽量少用。

3.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防治MOF 对老年败血症的治疗要特别注意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包括强心药物的应用。维护呼吸功能,防治ARDS,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脑水肿,防治DIC等和纠正水、电解平衡紊乱。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在有效抗菌药物的治疗下,可给予短程和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5.其他

输给新鲜冷冻血浆可提高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和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纳洛酮对β-内啡肽有生理性拮抗作用,可使病人收缩压上升,在抗休克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6.治疗原发病

老年感染性休克在抗感染和抗休克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原发感染病灶或迁徙病灶者应彻底清除。

老年人感染性吃什么好:

早上起来你可以吃红糖桃仁粳米粥。做这个菜:先要将梗米洗干净,将桃仁去皮,再把梗米放入锅中加水,像平常熬粥一样,在粥快煮熟时把桃仁放进去,煮沸一次后加入红糖调味就行了。这粥能够调节你的胃消化。

中午吃个荠菜炒鲜藕片,材料主要是荠菜和鲜藕,吃了这个菜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和脾,利水,止血。这个菜也是比较清淡的,可口美味。

晚上再来个田七红枣炖鸡,先是将鸡处理好,把田七跟红枣和鸡一起放入炖锅中炖,炖熟了喝汤跟吃鸡肉,这道菜可以起到强身的作用。婆婆这一天下来,血气补足了,加上医生的药物治疗,连续几天去量血压,婆婆的低血压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了。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我们知道老年人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以及应该如何预防老年人感染性休克,当然我们更多的是讲到了老年人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因为老年人感染性休克病人有很多饮食的禁忌,所以上文介绍了老年人感染性休克吃什么好。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有什么症状

1.原发病以肺部感染多见:老年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以肺部,胆道和肠道感染多见。

2.起病隐匿:老年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多不严重,起病缓慢、低热、很少有高热、体温正常或不升者高达半数,多无寒战(这与中青年不同),有时心动过速就是惟一表现。

3.胃肠道症状较常见:老年感染性休克起病时常有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厌食等。

4.意识障碍较多见:增龄所致脑组织老化,神经细胞逐渐萎缩或减少,在休克状态下,脑细胞供血突然减少,且伴有代谢产物或毒素的积蓄,加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加重脑细胞的损害,老年感染性休克病情发展快,半数以上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表情淡漠、晕厥、神志恍惚或昏迷等,常误诊为脑血管病,有时是老年感染性休克的惟一症状。

5.休克表现不典型:老年感染性休克时皮肤干燥多于潮湿,脉细数不明,少尿不显著,难以估计休克时间,老年人基础血压偏高或患有高血压病,难于用血压数值判断休克,收缩压<13.3kPa(10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应判断为低血压。

6.易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 :增龄所致的全身脏器储备功能下降,使老年感染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DIC和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表现为顽固性低血压,广泛出血(皮肤黏膜,内脏),少尿或无尿,呼吸增快,发绀,心率加速,心音低钝或有奔马律,心律失常,亦有心率不快或呈相对缓脉,出现面色灰暗,中心静脉压和(或)肺动脉楔压升高,心电图可示心肌损害,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等改变,可以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脑功能障碍可引起昏迷,抽搐,肢体瘫痪,及瞳孔,呼吸改变等。

7.酸碱和水,电解质失衡较常见:增龄所致的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功能减退,老年感染性休克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表现为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和混合性酸中毒等。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抢救纲要

1.积极控制感染

2.扩充血容量

3.纠正酸中毒

4.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使用糖皮质激素

6.防治心肾功能不全

(1)开辟静脉给通道。

(2)快速输入以晶体溶液、代血浆为主的扩容剂。

(3)纠正酸中毒。

(4)准确地判明微循环状态,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氧气疗法。

(6)大量应用抗菌素。

(7)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8)给大剂量维生素C。

急救措施

(1)5%GS1000毫升+红霉素90-120万或庆大霉素12-16万静滴。

(2)5%GS1000毫升+青霉素钠盐400-800万单位,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多巴胺40毫克,静滴。

(4)10%GS500毫升+阿拉明20毫克,静滴。

(5)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200-300毫升静注。

(6)阿托品1-2毫克,静注。

感染性休克的病因是什么

主要是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有些病毒例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也可以造成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应该怎样治疗

主要从积极抗休克治疗、抗感染治疗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三大方面着手。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的症状

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常常会患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感染性休克就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那么,老年人感染性休克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看看老年人感染性休克的具体症状。

老年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以肺部、胆道和肠道感染多见。老年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多不严重,起病缓慢,低热,很少有高热,体温正常或不升者高达半数,多无寒战(这与中青年不同),有时心动过速就是惟一表现。老年感染性休克起病时常有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厌食等。

增龄所致脑组织老化、神经细胞逐渐萎缩或减少在休克状态下,脑细胞供血突然减少,且伴有代谢产物或毒素的积蓄,加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可加重脑细胞的损害。老年感染性休克病情发展快,半数以上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表情淡漠、晕厥、神志恍惚或昏迷等,常误诊为脑血管病,有时是老年感染性休克的惟一症状。

老年感染性休克时皮肤干燥多于潮湿,脉细数不明,少尿不显著,难以估计休克时间。老年人基础血压偏高或患有高血压病,难于用血压数值判断休克,收缩压<13.3kPa(10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应判断为低血压。

我们都知道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这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怎么复方老年人感染性休克呢?》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上呼吸道的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特别是一些创伤部位和手术后的伤口要特别注意。

感染性休克会传染吗

感染性休克并不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性疾病。实际上,任何病原菌的感染,如果患者机体抵抗力极差或正在接受抑制免疫力的治疗时,或者没有及时治疗等,都有可能发展成为感染性休克。但是根据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不同以及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尽管可能存在一定的传染性,但不一定都会发展成为感染性休克。

有一些传染性疾病会导致感染性休克,比如流行性出血热、严重的痢疾杆菌感染会在来医院前、没有隔离的情况下发生传染,但并不是感染性休克这个病传染。

感染性休克

休克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是常见的一种,它可发生在老年、婴幼儿身上,也可见于那些长期患有慢性病,长期营养不良的人身上,这种休克症状后果严重,需及时做出治疗。

临床表现

1.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2.不同部位感染的临床表现: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3.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早期:寒战、体温骤升或骤降、血压正常或稍偏低、脉压差小,面色苍白,唇轻度发绀、呼吸深而快、尿量减少;中期:低血压(收缩压在10.7kPa以下)和酸中毒,呼吸浅快,心率快,心音低钝,烦躁不安、嗜睡。晚期:血压持续偏低或测不出,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皮肤、粘膜和内脏出血,常同时出现肺、肾、心、肝、脑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衰竭。

相关推荐

如何区分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当组织损伤后,释放组织因子,在钙离子的参与下,它与因子Ⅶ一起形成1:1复合物.因子Ⅶ与组织因子结合会很快被活化的因子Ⅹ激活为Ⅶa,从而形成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 严重感染可以引起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可以启动凝血途径引起DIC,原因如下:感染性休克时,内毒素等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内源性凝血过程,促进凝血.此外感染性休克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

失血性休克的偏方

偏方(1)生脉针:以生脉散配制而成,每次40~60ml,以等量的50%葡萄糖稀释后静注,或加入10%葡萄糖中滴注,治疗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有效。 偏方(2)参麦针:用人参、麦冬等量配制成10%的浓度,每次20~30ml加入50%的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每10~30分钟1次,直到血压回升改为静滴,对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均有效。 偏方(3)参附针:每次10~20ml,加入50%葡萄糖30~40ml静注,1~2次后,用40~80ml加10%葡萄糖250~500ml静滴,一日二次。对阳脱有效。

哪些原因会引起休克症状呢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分类亦有多种方法。从临床角度按其病因和病理生理的特点可将休克分为: (一)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1、广义上心源性休克包括急性心肌炎、大块肺梗塞、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瓣叶穿孔、严重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急性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心房粘液瘤、严重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心室率持续过速等所致的休克。 2、狭义上心源性休克是指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严重阶段。急性心肌梗塞时,临床上如同时伴有血压降低、皮肤灌注不足、肾血流减少、中

造成休克的病因有哪些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 (1)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min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 (2)烧伤性休克: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 二

休克的病因

心源性休克(30%): 心源性休克狭义上指的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严重阶段(参见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时,临床上如同时伴有血压降低,皮肤灌注不足,肾血流减少,中枢神经功能减退等重要器官微循环衰竭的表现,而又能排除药物(如镇痛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进食少,体液丢失或补液不足引起血容量降低等所致的低血压,即可考虑心原性休克的诊断。 广义上心源性休克还包括急性心肌炎,大块肺梗塞,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瓣叶穿孔,严重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急性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心房粘液瘤,严重

感染性休克的辅助疗法有哪些

1、细菌的组分 防止微生物组分活化宿主细胞,如采用抗内毒素抗血清、单抗等。LPS激活宿主细胞的作用点为效因细胞膜上的受体、CD14(磷酸肌醇糖蛋白)。LPS与血清中蛋白质结合成LBP(LPS结合蛋白)、作为一载体蛋白,增加CD14对LPS的敏感性。应用抗CD14单抗可抑制 LPS/LBP与细胞的结合。某些中性粒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蛋白质亦可结合和中和LPS,如BPI(bactes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与LPS的亲和力较LBP强10~1000倍,

休克的病因

1.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 (1)失血性休克 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 (2)烧伤性休克 大面积烧伤,伴有血浆大量丢失,可引起烧伤性休克。休克早期与疼痛及低血容量有关,晚期可继发感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3)创伤性休克 这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 2.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不能吃什么

1、感染性休克的饮食注意事项 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忌坚硬、难消化的食物。 2、感染性休克的其他注意事项 积极防治感染和各种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疾病,例如败血症,细菌性痢疾,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腹膜炎等。 做好外伤的现场处理,如及时止血,镇痛,保温等。 对失血或失液过多(如呕吐,腹泻,咯血,消化道出血,大量出汗等)的患者,应及时酌情补液或输血。 伤后1-2天禁食或少进食,第3天开始以少量试餐开始,如米汤、安素等,3-6次/日,每次50-100ml,

老年人感染性休克是怎么引起的

细菌感染(30%): 老年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细菌,其中肠杆菌科细菌最常见。其他有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肠球菌等,此外,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某些病毒性疾病,如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也易发生休克,易并发休克的感染有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胆管炎和腹腔感染等。 微循环障碍(20%): 老年人对感染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如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皮质分泌可的松与青年

盆腔囊肿的危害是什么

盆腔囊肿的危害有哪些?这是网上咨询比较都的问题,我们知道盆腔囊肿对于大家的伤害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早的预防,避免盆腔囊肿的危害的发生,接下来我们就对盆腔囊肿的危害做详细的解读。 盆腔囊肿的危害: 【1】感染性休克:如果脓肿严重感染,病原体迅速蔓延,这些细菌会分泌大量的内毒素,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引起机体的反应,导致急症感染性休克。 【2】不孕:盆腔脓肿如果不积极的进行治疗,还会导致女性不孕,给女性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上述盆腔囊肿的危害是经过专家总结的,要求大家在分析了盆腔囊肿的危害之后,一定要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