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摔下床哪些反应不正常,这些致命伤千万不能忽视! 宝宝跌落后妈妈千万不能做哪些事呢

宝宝摔下床哪些反应不正常,这些致命伤千万不能忽视! 宝宝跌落后妈妈千万不能做哪些事呢

孩子跌落,母亲出于本能反应都会急忙抱起,然而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压住内心的焦急,静等数秒,记住宝宝跌落的姿势,以判断哪里撞击严重。

同时观察宝宝是否哪里行动不便,以此来判断宝宝是否有脱臼、骨折等严重的外伤。

倘若发生头皮血肿,而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就诊时,家长可立即用冷敷。这在受伤后24 ~48小时之内对血肿的吸收是极有帮助的。

但需注意一点,千万不要揉搓,这只会加重血肿的程度。

很多宝宝跌落后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因此有些家长没经验,只要老人说“你们小时候也常从床上跌下来,还不是好好的!没事的,放心吧!”

听到这些有些家长就大意了,不注意观察宝宝发出的急救信号,从而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

宝宝掉床下后的正确做法

1、时刻注意宝宝的安全。这一点许多妈妈已经感同身受,不必多言。尤其在父母早上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不可掉以轻心。暂离时一定要在床周围垒上东西(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或放在安全的护栏床内。

2、摔床也许是一件难免的事。一旦发生,不要过于惊慌。不要心急火燎地将宝宝从地上抱起,动作不要过猛,以免导致其他不必要的伤害。

3、宝宝如果摔下后,能够马上大哭,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小宝宝最怕摔到后脑,如果面朝下摔,一般危险性较小,只进行外伤处理即可。

4、宝宝摔到头部时,以下几种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头部有出血性外伤;

2)宝宝摔后没有哭,出现意识不够清醒、半昏迷嗜睡的情况;

3)在摔后两日内,又出现了反复性呕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剧烈哭闹;

4)摔后两日内,出现了鼻部或耳内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况。

一般如果摔到头部后引起重度脑震荡或颅内出血,会很快发作,最晚也在24小时内就会发作,所以有症状要尽快去医院。

5、对于现在的一般家庭来说,宝宝多从床上摔下,高度最多五六十厘米,宝宝一般不会受到太严重的损伤。尤其一岁内的小儿,前卤门尚未完全闭合,颅内有缓冲,引起脑出血等情况的几率会非常低。

6、宝宝摔到头部后,没有出血,有小肿包时,应立即用冷敷处理。如果肿包较大或较红,可先应急抹点香油,或用湿润的土豆片贴上,有止痛化淤的辅助作用。

7、宝宝摔后一段时间,尽量与宝宝说话、逗逗他,转移其兴奋点,不要抱着他睡觉。如果摔后哭完很快就睡着了,也要在一小时内将其叫醒。如果醒后大哭,就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8、即使摔到头部,也不要总怀疑是脑震荡。脑震荡的特征是会有一定时段的意识和知觉丧失。如果宝宝一直意识正常,就不会有问题。宝宝如果有呕吐,可能是受惊吓所致的呕吐,也可能是暂时性脑部受到震荡,一般呕吐两三次后就好了,不同于脑震荡。即使是脑震荡,如果是轻度,也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9、宝宝摔到头部后,应观察两天。这两日内尽量让其多休息,少活动。如果两日内精神一直很好、食欲正常,就可以完全放心。

10、宝宝摔床后,妈妈的悔恨自是无以复加的,但后悔埋怨是无用的,重要的是马上对症处理宝宝的情况,并且,自此引以为戒。 )

妈妈们不让宝宝滚下床的4个妙招

1.在床边的地板上铺上软垫,这样万一宝宝不小心掉下床,也不致于直接撞在地板上。

2.婴儿床不宜放在有高度落差的地板边缘,否则,万一宝宝不小心摔下床,可能会继续滚落到较低的地板上,又多受一次伤害。

3.移除婴儿床周边的杂物,尤其是尖锐物品。如果婴儿床附近有家具的棱角(如柜子或桌角),应该在转角上加装软垫,或者用布将尖锐的角包裹起来。

4.现在的婴儿床一般都装有护栏,如果没有,家长可自己在婴儿床边加装护栏,以避免宝宝不小心跌落。此外,提醒爸爸妈妈们,婴儿床护栏的间隔距离必须小于10厘米,才不会出现宝宝头部被卡住的危险情况。

怀孕之后这几个动作不要做

刚刚怀孕的时候,宝宝还太小,孕妈妈感受不明显,所以觉得弯腰捡东西很简单的动作,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可是其实你知道吗,宝宝很脆弱,弯腰容易对腹部造成压迫,会影响胎宝宝的发育,怀孕后妈妈可别这么做了。

很多妈妈怀孕之后还会承担一些家务,但是蹲地擦地板,洗菜等这些活,孕妈还是别做了,长时间的蹲地,会对腹部有压迫,严重的很有可能会流产,而且如果孕妈是贫血,长时间蹲着起来后会头晕,容易摔倒,对宝宝有很大的危害。

平时我们拿不到高处的东西的时候,喜欢踮起脚尖,但是怀孕后这种事情就不要做了,怀孕后孕妈的肚子本来属于前倾,如果踮脚,容易失去平衡摔倒,宝宝容易出事。

有些孕妈到了孕晚期仍然还会开车出行,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孕晚期妈妈的肚子变大,车内空间有限,肚皮容易抵到方向盘,容易受伤,严重的很有可能造成流产。

很多孕妈在孕晚期的时候,起床的时候需要有人轻轻推一下,或者是前面拉一把,这种方式是错误的,一不小心会使孕妈腰部扭到。最好的方式是妈妈采用左侧卧慢慢起来。

拿不到高处的东西时,多数人都习惯垫脚尖伸长手去拿,但垫脚尖易让身体失去平衡,加上拿高处的物品时怕物品掉落,就会全身用力去抓握物品,这对于大肚子的孕妇来说,是颇为危险的动作,万一不小心可能会摔倒或是被掉落的物品砸到。

有些妈妈打扫房子时,会忍不住爬高去擦高处的窗户或是冷气机;或是爬到阁楼收放一些物品。因为孕妇身体协调反应比较差,爬高最大的危险就是怕不小心踩空而摔倒,而且爬上爬下也可能碰撞到肚子,使自己及胎儿受伤,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很多人习惯一坐下来就翘二郎腿,而且翘腿时间又很长,这样除了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也会影响身体坐姿,对于本来就容易下肢水肿及易腰酸背痛的孕妇来说,影响就会更加严重。因此请准妈妈切记:怀孕期间不可跷二郎腿!

如果孕妇本来就有流产的迹象或是已经接近预产期时,突然太用力提重物或是抱小孩施力不当,有可能会使腹部过度用力,增加流产或提早生产的可能性;此外,提重物或抱小孩时,孕妇身体必须后仰出力以维持平衡,因为姿势不当也可能让腰酸背痛的问题更严重。

宝宝摔到头后怎么确定没事儿 做好预防,让宝宝远离此类意外

宝宝3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翻身,此时妈妈们就要注意他的安全。然而在生活中,有不少妈妈忽略了这一点,将三个月大的宝宝丢在床上,让他一个人玩,结果一转身,小家伙就摔到了地上。

虽说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如果摔到了头部等重要的位置,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预防方法:在床上安装一些护栏或者蚊帐,降低宝宝摔落的机会;除此以外还可以降低床铺的高度,或者在地上铺上一些地毯或者软垫子,这样即便宝宝掉下来,也不会受太重的伤。最好不要让宝宝在超过两尺高的地方玩耍,一旦超过这个高度,宝宝摔下后头部着地的几率比较高。

一般8个月大的宝宝就开始学爬行,此时宝宝的活动范围爆增,并且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非常容易摔倒撞伤,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做好预防。

预防方法: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不要让他们到处乱跑。家里的柜子要固定好,以免孩子在攀爬的时候倾倒,出现意外。另外注意收好家里的小东西,比如钱币,小扣子之类的东西,避免孩子误吞。

如何正确给宝宝洗澡 给宝宝洗澡最易犯的6大错误

为了图省事,有些家长会让宝宝或坐或站,直接在水龙头或花洒下洗澡,洗澡水通常从冷水慢慢变成热水,如果家里的热水器不是恒温的话,水温容易忽冷忽热,宝宝容易被烫伤或受凉受惊吓。同时,妈妈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很多时候就会不小心触碰到水龙头开关,要是不小心碰到的是热水档,宝宝也可能会被热水烫伤。

正确做法:3岁以下的宝宝们最好还是使用浴盆洗澡吧。

宝宝出了一天的汗,想要洗得白白净净,沐浴露用的越多越好,因为宝宝身体滑溜溜的,一不小心宝宝容易摔跤。

正确做法:宝宝的肌肤比成人要娇嫩的多,所以给宝宝洗澡时最好使用专门的宝宝沐浴露,且不必用太多。

夏季洗澡,宝宝喜欢嬉水,那就让宝宝多玩会水吧,于是很多时候妈妈觉得自己只是离开一会会,有时候就是接个电话,或者拿毛巾衣服等,宝宝一个人留在浴盆里,容易发生溺水、摔伤之类的事故。

正确做法:切勿将宝宝一个人留在浴盆里,如有急事,请家人帮忙或将宝宝抱出浴盆。

宝宝们的好奇心都是非常大的,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安静地洗个澡,随意将水龙头或淋浴花洒龙头给宝宝玩耍,这是极不安全的。

正确做法:允许玩具小鸭子陪伴宝宝洗澡,将宝宝的浴盆离水龙头或淋浴花洒远一些,防止宝宝玩耍水龙头,以免烫伤自己。

宝宝好动又易出汗,所以夏天必须天天洗澡,不许偷懒。

正确做法: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宝宝刚注射完疫苗,皮肤表面有破损,不宜给宝宝洗澡。因为伤口接触到水之后,很容易引起伤口感染,不利于宝宝伤口的恢复。此外,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请视情况而定。

有些宝宝对洗澡有抵触情绪,如果宝宝在洗澡时大哭大闹、情绪激动,妈妈一定不要强行给宝宝洗澡,因为这样有可能会让宝宝对洗澡这件事情产生阴影,对下次洗澡不配合。

正确做法:妈妈可以对宝宝进行抚摸安慰,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并选择宝宝喜欢的香味的沐浴露,改善宝宝的情绪。

宝宝滚下床, 千万别立刻抱起!

后果严重的真实案例有个六个月大的宝宝,因为正感冒,妈妈正好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去给他冲感冒药,结果宝宝一不小心就从床上滚了下来,妈妈赶紧抱起揉揉脑袋。结果去医院检查一看,宝宝头部先着地,导致脑血管破裂,脑内一个储血槽儿被破坏。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度过了最危险的抢救期,在ICU整整抢救了15天才转到普通病房。 宝宝不慎滚下床,到底该怎么办?1. 爸爸妈妈不要马上将宝宝抱起来,一定要想静观10秒钟。 2. 看清楚宝宝有没有活动性的出血,如果发现有流血的地方,要马上进行按压式的止血,并带宝宝到医院做及时的处理。 3. 如果宝宝没有流血的伤口,就鼓励宝宝自己活动一下,观察一下是否出现运动障碍。看看有没有某侧肢体不动或者运动减少,如果发现有这样的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护,以免搂抱宝宝时加重损伤。

4. 还要看看宝宝身体着地部位有没有出现血肿,如果有,就用冷毛巾敷,可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三天后还有淤血,再用热毛巾敷。

预防滚落最关键,小鹤给你几招1. 可以不让宝宝睡太高的床,而且地板上铺上宝宝的爬爬垫,这样就很有效的减轻宝宝不慎滚落后的伤害啦;2. 如果只有一个大人在家照顾宝宝,当你有什么别的事情的时候,最好把宝宝放在小推车里,系上安全带,推到大人能看得到的范围内,然后给宝宝玩具,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3. 可以在床的周围围加上护栏,在床四周的地上铺上泡沫板,万一宝宝滚下来,也不会摔得很疼。4. 很多专家还是建议宝宝应该睡在自己的婴儿床上,因为现在的婴儿床四周都有护栏,而且也可以避免爸爸妈妈睡着以后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宝宝坠床如何防止

最近我家红红已经坠床2次了,每次我都被吓得心惊胆颤,怕摔出个好歹。幸好这两次摔得都不重。红红才7个月,床边也有小围栏,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也会坠床,这几天我都一直在自责。到底该怎么防止宝宝再次坠床呢?

相信不少妈妈会遇到过或者在担心这个问题,家长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宝宝成长一帆风顺,希望不要遇到危险,出现意外。但是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让父母担惊受怕的小意外。例如坠床,即便爸爸妈妈已经很注意了,可宝宝还是会从床上摔下来。宝宝坠床,真的防不胜防吗?

宝宝坠床 谁之过?

很多家长会觉得或者听说,婴儿的骨骼柔软,坠床摔倒也不会有什么伤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宝宝坠床对宝宝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

直接创伤:主要指皮肤、肌肉摔伤、关节和骨骼摔伤、脑组织损伤等。如果宝宝坠床时手脚关节或头部,五官部位先着地,那么狠容易造成骨折、脑损伤或者五官受伤。

心理损伤:宝宝在坠地过程中受到惊吓,引起情绪激惹、恐惧、睡眠障碍等症状,就是心理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得恐惧症或者精神失常。

孩子坠床,家长的过错

调查显示,在众多的婴儿坠床案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所致。通常有下面三种情况:

1、低估了宝宝的运动能力

运动是宝宝最快乐的事情,只要宝宝具备向一侧翻身的能力时,就蕴藏着坠床的隐患。

2、疏于防范

妈妈觉得天天和宝宝在一起,对宝宝的运动特征、生活习惯、个性都比较了解,宝宝何时要活动,何时会安然入睡都了如指掌。恰是这种过度放心,让妈妈疏于防范,难怪妈妈会纳闷:宝宝刚才还睡得好好的,怎么会掉下来呢?

3、认为宝宝坠床没有危险

除非出血,宝宝偶尔从床上掉下来不会有什么危险,这是大多数妈妈的想法。对坠床的不重视心理不可取,要知道尽管宝宝的肢体弹性好,但坠床仍然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宝宝坠床该怎么办?

家长发现孩子坠床了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疏忽大意、过于放心,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认真检查,如宝宝无异常反应,则可继续观察;如果宝宝出现异常情况,则应学会救助或送医院检查;如果情况严重,则应立即打120求救。

检查步骤:检查是否有意识,检查是否受伤。另外,当手脚不能动,一碰就疼得哭出来时,检查是否是骨折或脱臼。

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送医院:

无意识、引起痉挛、持续呕吐、伤口破裂、大量出血 、手脚麻痹。

需要紧急救护的情况:

1、如若宝宝无意识、持续呕吐、痉挛时,不要动婴儿,到救护车来为止让婴儿保持平躺不动。

2、宝宝出现呕吐时,让孩子脸冲侧面躺,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

3、如若有伤或出血时,检查是否磕出肿包。伤口较大时要用干净毛巾按住伤口。

4、发现宝宝身上出肿包时,可以用湿毛巾冷敷一段时间。

以下情况则需继续观察:

1、坠床时孩子大声哭,但会立刻停止,并且情绪无异常。

2、孩子身上磕出包或青一块紫一块,但脸色还不错,情绪也很好。

宝宝坠床后注意事项:如果宝宝当时没什么症状,但过后常常发呆,脸色渐渐不好,全身无力,还经常呕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应马上送孩子到医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摔得很厉害的话,当天不要洗澡,也避免外出及户外玩耍。睡下后,还要时常查看脸色等状况如何。一旦发现异常,就应该送医检查。另外,家长要记得注意安抚宝宝情绪,应及时抱起宝宝,用手安抚宝宝的身体,温柔地跟宝宝说话,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可以让宝宝很快安静下来,避免产生心理问题。

预防宝宝坠床需做好三点

首先,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端正思想,不能大意,要多留心,多警惕,别存侥幸心理。

其次,可以给宝宝购买专门的婴儿床,婴儿床的护栏可以对睡觉的宝宝能起到预防坠床的作用。但是,护栏不能保证100%安全,可以在床的四周设上围栏,当宝宝睡觉或玩耍时,拉上床栏。床栏的插销安装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避免宝宝在玩耍时无意将插销打开而坠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床要稳当牢固,高度最好小于50厘米,这样即使掉下来,宝宝也不致摔得太重。家长还可以在床边的地面上铺些具有缓冲作用的物品,如海绵垫、棉垫、厚毛毯等,即便宝宝坠床了,也不会出现严重损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家长要认真做好监护工作,宝宝在床上玩耍时要在妈妈的视线内,如果妈妈有事需暂时离开,最好将宝宝移至地面上玩。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不要认为自己离开一时半会宝宝也不会出意外。往往事故就是这样发生的,家长请切记

宝宝从床上跌落家长先做这几件事

爸爸妈妈们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尽力给TA最完善的保护,但随着宝宝慢慢会自己翻身、爬行,总会偶有意外发生,比如从婴儿床上跌下来,或者从床上、沙发上跌下来。宝宝摔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把孩子抱起来,但事实上,当宝宝从床上或沙发等高处跌落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抱起,而是检查宝宝的状况。

孩子发生意外 第一时间判断孩子安危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急诊科主任朱翠平表示,孩子发生意外时,家长首先要判断伤害的程度,建议掌握“生命三角”,即通过观察孩子的外形(Appearance)、呼吸(Breathing)和循环(Circulation)来初步判断。如果孩子精神不佳,不清醒、嗜睡或烦躁,脸色发白、发青,呼吸不顺畅、喘粗气或无呼吸,手脚发冷,则提示可能处于呼吸衰竭、休克早期,这时应尽快就医。

宝宝从床上跌落 家长先做这几件事

具体到宝宝从床上或沙发上跌落,不要立刻将孩子抱起,应该静观10-20秒,以防在伤势不明的情况下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

1.看宝宝的着地姿势

一般来说,宝宝后脑着地最危险。如果宝宝是面朝下摔,一般危险性较小;如果是后脑勺着地,并且是直接磕在硬邦邦的地板上,则要格外小心脑震荡或颅内出血;如果四肢呈非正常姿势,则应注意是否骨折,如果发生了骨折则要做好骨折部位固定,可以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以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2.看宝宝的状态

宝宝跌落后,如果马上大哭,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如果出现呕吐、昏迷、意识不清、哭闹不止、异常动作等情况,则应赶紧送医院。

3.看宝宝是否有出血或血肿

如果宝宝有出血,则应立即通过按压的方式给宝宝止血;如果宝宝有出血血肿,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三天后还未吸收,可以热敷。

4.看宝宝有没有肢体运动障碍

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如某侧肢体不动或者运动减少,如果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和运动障碍,则可以将宝宝抱起安慰。

5.注意后续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

如果宝宝没有异常状况,则可不用就医,但仍需注意后续观察(至少24小时),包括睡眠、进食、玩耍状况、作息规律、精神状态等,一旦宝宝出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6.注意安抚宝宝情绪

排除宝宝受伤的情况后,家长要第一时间安抚宝宝的情绪,包括身体上的抚触和语言上的安慰,以减少因为惊吓给宝宝带来的心理损伤。

最后再次提醒家长,宝宝发生意外后,一定要冷静,不要因为担心而着急抱起宝宝,应首先观察宝宝的状况,根据情况采取应急措施,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二次伤害。

相关推荐

4种错误喂饭方式祸害宝宝一生

1、怕手脏,禁止宝宝手抓饭 正确方法:洗干净小手,鼓励自己吃。 当看见宝宝用小手抓饭的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别碰,脏!”这样的指令。 然而宝宝八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学习吃的欲望,因此总喜欢自己用手去抓取食物,但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爸爸妈妈总把宝宝学习的冲动给打回去。爸爸妈妈拒绝让宝宝学吃,唯一的原因就是“脏”,认为宝宝拿手抓饭不卫生,怕宝宝弄得满桌子都是饭。 其实让宝宝学吃有很多好处,不但增加了对物的兴趣,而且还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小肌肉的发育功能,还能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如果总是打回宝宝

家有二宝父母的爱如何分配

1、引导大宝接受二宝。爸妈在要二胎之前应该先征求下大宝的意见,告诉孩子爸妈想为他增加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来陪伴他成长,教育孩子二宝的出现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快乐,让孩子一起企盼小宝的到来。孩子在心理上先入为主对二宝有个期待,接受二宝,然后才能和爸妈一起呵护二宝的健康成长。 2、护大不护小。小宝出生后,二宝爸妈的爱部门被分享了,大宝的心理出现波动是正常的,但是这个时候爸妈的引导就特别的重要,引导不当的话由于小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很脆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下,感觉受到了冷落和忽视,就会出现不理智的反抗。比如说,

宝宝学走路三种情况多注意

八字脚需补充钙 宝宝的八字脚表现在腿上,也就是常说的X型腿和O型腿。X型腿的宝宝爱夹着大腿走,一般都不爱走长路,老嚷着让妈妈抱,有时候这种姿势的宝宝是缺乏肌肉负重锻炼,妈妈别老宠着,要让他多些锻炼;O型腿的宝宝走路像骑马,不过不用担心,慢慢自己就能调整过来。这两种走态一般在2岁就能慢慢恢复正常,但如果一直这样,就有缺钙和维生素的迹象,需要治疗。像O型腿严重的宝宝甚至要给双腿打上石膏来纠正。 撞易影响平衡 剪刀步和醉步,这两种步态的共同点是撞、不稳。 实上,宝宝学步时的撞、跤都是正常的,在撞中

小游戏训练宝宝视力

眼睛跟着玩具走 目的:用鲜艳的物品吸引宝宝的视线,使他们更快地注意目标,并能以目光追随目标。 方法:5个月左右的宝贝对色彩比较敏感了。妈妈拿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在距宝宝60~70厘米的地方,让他看见并对玩具产生兴趣;然后,妈妈水平、垂直移动玩具,也可摇晃玩具或使玩具圆圈形转动。仔细观察宝宝的目光怎样跟随玩具移动、摇晃或转动。如果宝宝的眼睛跟不上目标物,速度就要放慢,晃动和转动幅度相应缩小。 看看能不能接住它 目的:仔细观察物体飘落,训练宝宝眼睛追随物体的能力和注意力。 方法:抱着宝宝坐或妈妈宝宝席地而

喂奶时宝宝咬乳头怎么办

1、首先它不能够有效地防止宝宝再次袭击,很多宝宝对于妈妈的过激反应感到好玩儿,以为这是一场游戏,从此更加喜欢刺激这样的反应。而乳头本是十分娇嫩的器官,咬上几次就会受伤,给喂奶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有些妈妈因此放弃了哺乳。 2、其次,也是更加难以调理的后果,就是宝宝妈妈的强烈反应吓坏了,或者由于不理解妈妈的痛苦、不明白为什么妈妈对自己这么凶,反而生了妈妈的气,从此以后的几天之内拒绝吃奶,母乳喂养的术语称其为“罢奶”。 如何防止被宝宝咬乳头呢 1、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宝宝在长牙,牙床又痒又疼,十分不舒服,恨不能

要纠正宝宝这5种走路姿势否则难以长高

宝宝呱呱落地起,他的一切都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看着他慢慢地成长,从指挥嚎啕大哭到学会摸爬打滚再到宝宝成功迈出自己的第一步,这一切都让爸爸妈妈感到非常的自豪和开心。 但是,对于宝宝走路的姿势,却不容忽视了对身高的影响。有的宝宝走路喜欢弯着小腿,有的宝宝走得如同螃蟹般。这些不良的姿势都会影响着宝宝健康长高。如果你的宝宝是以下五种不良的走路姿势,或许你就要采取一定的行动了。 1、宝宝走路总撞 危害:排除影响身高的骨架问题 小米米自从学会走路已经差不多一个半月了,但一直都撞撞的,米妈甚是担忧,便带小米去询

脑震荡应该如何鉴别和诊断

宝宝跤后,如何判断有没有脑震荡? 着头部,放声大哭,婴幼儿的头部比身体大,倒、从高处落时,大都是头部先受到撞击。所以,头部很容易受伤。如果一下来,宝宝立刻放声大哭,说明宝宝伤得不算太重。但是,你应该仔细检查他的身体,尤其是头部和背部。特别注意——如果宝宝看起来很烦躁,或有些迟钝,更糟的是,失去了知觉,你得立刻打电话叫救护车。 头上出一个大肿块 宝宝跤后,头上起个大肿块是常有的。大肿块看起来很吓人,其实这不过是头皮组织受伤后的表皮肿胀,大脑并没有受伤。如果肿块很大,你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头皮

宝宝倒别不当一回,4类情况马上送医 宝宝倒,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看到宝宝倒,第一件绝不是立即抱起来,而是先看看他们有没有受伤,比如头部、骨头等等。如果确实存在伤情况,那么急于抱起很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是趴着的,那么基本上不会有危险;而如果是平躺着的,那么就可能伤及到后脑,此时妈妈们就要先观察宝宝的精神和手脚摆动状态。 观察后发现没有什么异常问题,那么就可以轻轻把宝宝抱起,注意不要摇晃,以免加重症状(一些看不到的伤)。正确的方法是让宝宝趴在你的肩膀上,轻声安慰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并且注意观察他的状态。 因为要观察宝宝的状态,所以别急着让他睡觉。如

宝宝每天最希望看到的4件

清晨醒来睁开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脸 宝宝需求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让他睁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欢的亲人的笑脸相迎::“宝宝早,宝宝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宝起来啦!”几分钟后,等宝宝完全苏醒,心情愉快了,再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脸。 2岁以后的宝宝可以和父母同桌进早餐,早晨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宝宝却能在与父母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亲切和欢快。 当爸爸妈妈离家去上班,要拥抱或亲吻宝宝的脸,和他皮肤接触,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说上几句鼓励他的话,微笑着和宝宝说再见。清晨的这一段时

手外伤其实并不意外

东东滑滑板把手断了,贝贝玩蹦蹦床把手弄骨折了,俊俊溜冰了膝盖骨、乐乐骑童车伤了手,在儿童医院骨科病房,住着一群这样特殊的小宝贝们,他们都是因为急诊骨折入院,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手上都缠着厚厚的石膏。家长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着小宝贝们发生意外时的情况,妈妈们最大的感慨就是如果当时注意了就不会发生意外了,其实意外伤害也并不意外,是我们家长太大意了。 时下,滑板车、梭梭板、蹦蹦床已成了5岁以下小儿的主要游玩项目,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整日跑跑跳跳,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军军妈妈一说起这,就感到后悔与痛惜。军军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