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治疗
(1)控制饮食:重症患者应禁食,轻症患者症状发作期,应禁脂肪饮食,如在缓解期可给予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适当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2)对症治疗:可用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0.5~1mg肌内注射或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内注射。硝酸甘油、美沙酮、吲哚美辛(消炎痛)等也有解痉镇痛作用,可适当选用。症状缓解期可适当服用利胆药,如选用50%硫酸镁10~15ml3次/d口服,可使Oddi括约肌松弛促进胆囊排空。其他利胆药有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羟甲烟胺(利胆素)等。
(3)抗感染治疗: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在胆汁中的浓度较血液中高4~12倍,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应作为首选,其中头孢哌酮(先锋必)在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0倍是治疗严重胆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吃什么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绝大多数合并胆石病,主张非手术疗法。多数经非手术治疗有效。
非手术治疗包括: (1)饮食控制:应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缓解期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2)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3)抗感染:需选用对胎儿无害的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等。
(4)对症治疗:发生胆绞痛时给予解痉镇痛药,如阿托品、哌替啶肌注。缓解期给予利胆药物,如苯丙醇、非布丙醇等。
2.手术治疗 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恶化者,或并发胆囊积脓、胆囊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时,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于妊娠早、中期行腹腔镜切除胆囊,对母儿较安全,对妊娠无明显不良影响。于妊娠晚期手术时,应行术式简单的胆囊造瘘,保持引流通畅,伴胆管结石者,行切开取石及引流术。术后注意有无宫缩,及时给予黄体酮等保胎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绝大多数合并胆石病,主张非手术疗法。多数经非手术治疗有效。
非手术治疗包括: (1)饮食控制:应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缓解期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2)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3)抗感染:需选用对胎儿无害的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等。 (4)对症治疗:发生胆绞痛时给予解痉镇痛药,如阿托品、哌替啶肌注。缓解期给予利胆药物,如苯丙醇、非布丙醇等。 2.手术治疗 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恶化者,或并发胆囊积脓、胆囊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时,应尽快行手术治疗。于妊娠早、中期行腹腔镜切除胆囊,对母儿较安全,对妊娠无明显不良影响。于妊娠晚期手术时,应行术式简单的胆囊造瘘,保持引流通畅,伴胆管结石者,行切开取石及引流术。术后注意有无宫缩,及时给予黄体酮等保胎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饮食
(1)选择鱼、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醇含量相对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品摄入。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植、糙米等食物也对病人有利。
(3)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如肥肉及动物油脂,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摄入比例。
(4)忌食辣椒、咖喱、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咖啡、浓茶。
怎么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
怀孕期间胆固醇分泌会增加,导致一部分女性朋友的胆管松弛,胆囊的排空速度减慢,容易沉积形成结石,引发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怎么治疗呢?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1、非手术治疗
1、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2、饮食控制:应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缓解期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3、抗感染:需选用对胎儿无害的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等。
4、对症治疗:发生胆绞痛时给予解痉镇痛药,如阿托品、哌替啶肌注。缓解期给予利胆药物,如苯丙醇、非布丙醇等。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2、手术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恶化者,或并发胆囊积脓、胆囊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时,应尽快行手术治疗。于妊娠早、中期行腹腔镜切除胆囊,对母儿较安全,对妊娠无明显不良影响。于妊娠晚期手术时,应行术式简单的胆囊造瘘,保持引流通畅,伴胆管结石者,行切开取石及引流术。
怎么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预祝早日康复。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如何鉴别诊断
首先要考虑与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心肌梗死,妊娠急性脂肪肝,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HELLP综合征鉴别;也要和其他虽不危及生命但很严重的病如右侧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胰腺炎,肺炎等鉴别。
其次要与最需要及时手术的急性阑尾炎鉴别,妊期阑尾位置上移常易误诊为胆囊炎而延误手术。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诊断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会导致孕妇腹痛,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胆囊穿孔,所以人们要了解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诊断,好及时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下面小编具体为大家介绍下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诊断。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症状
一般为饱餐或过度疲劳后发生夜间多见,疼痛为突发性右上腹多见,也可见于上腹部正中或剑突下,阵发性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右肩胛下角或右腰部,少数病人可放射至左肩部70%~90%的病人可有恶心和呕吐;80%左右的病人出现寒战发热;25%左右的病人合并黄疸。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休克。右上腹压痛明显右季肋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并发腹膜炎时可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部分病人墨菲征阳性,妊娠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掩盖,腹部体征可不明显。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根据典型病史,突发性右上腹绞痛,阵发性加重,右上腹胆囊区压痛、肌紧张,体温升高,即可诊断。超声见胆囊肿大壁厚收缩不良或合并胆石等诊断就更明确。如触到张力很大的胆囊或体温在39~40℃病情不缓解等应考虑胆囊坏死、穿孔的危险增大,有可能引起腹膜炎。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诊断,可以让孕妇更好的诊断急性胆囊炎,一旦发现有急性胆囊炎,要及时治疗,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是什么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的常见病种仅次于阑尾炎占第2位,胆囊炎的发病与结石堵塞胆管及细菌感染有关,Greenberger等(1998)报道认为急性胆囊炎的发作,细菌感染占50%~85%。胆囊炎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之为结石性胆囊炎;未合并胆囊结石的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致病原因主要为胆管梗阻、细菌继发感染。胆汁引流不畅细菌易繁殖而导致感染,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占70%以上,其次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厌氧菌等。幽门螺旋杆菌经十二指肠乳突逆流进入胆道致胆道感染亦有报道。
胆囊炎症病变开始时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升高、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称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如梗阻未解除、炎症未控制,病变可发展至胆囊壁全层,出现囊壁增厚、脓性渗出物成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若病变更进一步发展,胆囊内压力继续升高,胆囊壁张力增高导致血循障碍,此时临床出现坏疽、穿孔并发症,脓液进入胆管、胰管可导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胰腺炎,若病变过程中胆管梗阻解除,炎症可逐渐消退,反复发作则呈慢性胆囊炎改变。
妊娠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应该怎么治疗呢?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于妊娠各期,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发生率约为0.8‰,仅次于妊娠合并阑尾炎,较非孕期高,50%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保守治疗失败或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如阻塞性黄疸、胆囊积脓、坏疽性胆囊炎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者。除非病情危急,应选择妊娠中期手术,此期流产率为5%左右,低于妊娠其他时期。如临近预产期,最好等到产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应给予保胎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胆囊造口引流术、胆总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或病灶局部脓液引流术。文献报道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未发生孕妇及胎儿死亡,并不增加流产和早产率,但报道例数较少,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评价。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为主,适当控制饮食,缓解症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消除并发症,必要时手术治疗。
胆汁淤积90%以上的胆汁淤积由结石嵌顿引起,结石可引起胆囊出口梗阻,胆囊内压增高,胆囊壁血运不良,发生缺血性坏死;淤积的胆汁可刺激胆囊壁,引起化学性炎症,如胰液反流,胰消化酶侵蚀胆囊壁引起急性胆囊炎。
根据典型病史,突发性右上腹绞痛,阵发性加重,右上腹胆囊区压痛,肌紧张,体温升高,即可诊断,超声见胆囊肿大壁厚,收缩不良,或合并胆石等诊断就更明确,如触到张力很大的胆囊或体温在39~40℃,病情不缓解等,应考虑胆囊坏死,穿孔的危险增大,有可能引起腹膜炎。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病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国外报道妊娠期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为0.8%,70%合并胆石病。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胆囊及胆道平滑肌松弛致使胆囊排空缓慢及胆汁淤积;雌激素降低胆囊粘膜对钠的调节,使胆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响胆囊浓缩功能;加之胆汁中胆固醇成分增多,胆汁酸盐及磷脂分泌减少,有利于形成胆结石。妊娠是胆囊结石的重要诱因。临床上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并不多见,是因为极少发生感染的缘故。胆囊炎和胆石病可发生在妊娠期任何阶段,以妊娠晚期更为多见。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的常见病种仅次于阑尾炎占第2位,胆囊炎的发病与结石堵塞胆管及细菌感染有关,Greenberger等(1998)报道认为急性胆囊炎的发作,细菌感染占50%~85%。胆囊炎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之为结石性胆囊炎;未合并胆囊结石的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致病原因主要为胆管梗阻细菌继发感染。胆汁引流不畅细菌易繁殖而导致感染,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占70%以上,其次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厌氧菌等。幽门螺旋杆菌经十二指肠乳突逆流进入胆道致胆道感染亦有报道。胆囊炎症病变开始时胆囊管梗阻、胆囊肿大压力升高、黏膜充血水肿渗出称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如梗阻未解除、炎症未控制病变可发展至胆囊壁全层出现囊壁增厚、脓性渗出物成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若病变更进一步发展,胆囊内压力继续升高,胆囊壁张力增高导致血循障碍,此时临床出现坏疽、穿孔并发症,脓液进入胆管胰管可导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胰腺炎,若病变过程中胆管梗阻解除,炎症可逐渐消退,反复发作则呈慢性胆囊炎改变。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危害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不仅给孕妇带来疼痛、呕吐等不适症状,还可引多种并发症,因此孕妇出现急性胆囊炎,应该及时就诊。
1、胆囊穿孔: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胆囊底部或结石嵌顿坏死的部位。约50%的孕妇出现胆囊周围脓肿;约20%的孕妇胃肠道受损;约10%的孕妇合并发生胆石性肠梗阻。
2、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胆道梗阻与感染,此时胆内容易房子细菌,导致胆道黏膜充血水肿,胆道梗阻的程度加深,增加孕妇的疾病程度。
3、胆囊炎对胚胎是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炎症造成腹腔感染、羊水感染,会危及胎儿,影响胎儿的健康。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饮食注意
1、宜清淡。尽量少吃动物性脂肪类食物,如肥肉、鸡皮、动物肝、肾、脑等。
2、可补充适量植物油。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可适量增加玉米油、花生油葵花子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比例。
3、补充复合维生素。孕妇饮食中要适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食物。可多吃水果、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这样不仅有利于基本的痊愈,也有利于胎儿健康。
4、食用适量膳食纤维,可多吃新鲜蔬菜,达到刺激肠蠕动,预防疾病发作的目的。
5、多喝水。大量的水分可以帮助胆汁稀释,建议孕妇每天饮入1500~2000毫升。
6、少吃多餐。这样可以反复刺激胆囊收缩,帮助胆汁排出,较少胆内结石的发生。
7、合理烹调,使用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这样比较利于孕妇对食物营养的吸收。